第226章 被毀掉信仰的文天祥

  大宋的金鑾殿上,趙匡胤緊緊地盯著投影,整張臉上都是說不出的驚駭!

  他的手死死的攥緊那象徵著無盡威嚴的龍椅,寸寸捏緊。

  「朕之後世,大宋君臣跳海,十萬軍民相繼跳海殉國?」

  他不敢置信的說道,之前他還在說他大宋百姓的血性跑哪去了!

  他大宋士大夫的氣節,血性呢?

  剛剛還無比的悲憤,無比的痛心。 ✺

  他趙匡胤絕不想看到大宋君臣脊樑被打斷的結果,脊樑若是被打斷了,那可真就起不來了!

  結果轉瞬間,高陽給他來了這一幕!

  他的手微微有些發顫,他有些害怕這將看到的最後一幕,大宋最後悲壯的一幕!

  【崖山海戰,被譽為宋末三傑的陸秀夫背著年僅八歲的趙昺跳海,這一幕,慘烈且悲壯,這註定是可以載入史冊的悲壯一幕!】

  畫面上,殘陽倒掛於天際,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一片赤紅,海水夾雜著殘陽的光芒,顯得那般悲壯。

  身後的戰船上,那密密麻麻一眼看不過來的戰船上,連綿不絕,率先跳海的是悲憤至極的宰相陸秀夫和懷裡的小皇帝!

  隨後是如下餃子一般的大宋軍民!

  一個接著一個,跳入波光粼粼的海水當中,前仆後繼,那般的無畏!

  有人悲哀高呼道:「大宋,亡了啊!」

  有人慷慨跳入海中之前還在高聲的呼喊道:「願為我大宋赴死!」

  十萬軍民,為大宋心甘情願赴死!

  畫面顯得悲壯無比。

  高陽的聲音傳出。

  「這便是崖山海戰,也是大宋上下給華夏萬世留下的最後一個背影,大宋年僅八歲的皇帝,大宋宰相,還有那些追隨他們追隨到天涯海角的十多萬大宋軍民!」

  「面對蒙古鐵蹄,面對強敵,他們沒有選擇跪下去,相反,他們以一種最悲壯,最決然的方式結束了他們的生命,捍衛了這最後的尊嚴!」

  「朕之大宋,朕之大宋!!!」

  趙匡胤看到這一幕,心在那一剎那,太疼了。

  尤其是目睹著陸秀夫背著小皇帝和十萬軍民相繼跳海的畫面,他的身體都在顫。

  「蒙古大軍,朕記住了,朕記住了!!!」

  趙匡胤眼睛血紅的在大宋宮殿內咆哮著。

  這一刻,所有大宋皇帝,即便是趙構等人所在的時空全都看的沉默了,接著便是沖天的怒氣!

  這是整個大宋的恥辱!

  岳飛注視著這一幕,也是輕聲的念道「蒙古鐵蹄……」

  而後決然的轉身,只留下淡淡卻充斥著無盡決然的聲音:「岳飛先滅金人,再來討教一下蒙古鐵蹄,我岳飛倒要看看是我大宋背嵬軍強,還是你蒙古鐵蹄強!」

  「……」

  【崖山之戰,文天祥便是這悲壯一幕的見證者!】

  【再被元軍俘虜之後,元軍幹了一件十分損的事情, 他沒有壓著文天祥北上,而是讓文天祥隨軍觀崖山海戰,這一日,宋朝海軍想要突圍,但可惜失敗,於是陸秀夫抱著小皇帝跳海自殺,隨後緊跟著的是十萬軍民的一起殉國!】

  「這一幕,文天祥親眼目睹,他看著自己效忠的皇帝,看著自己昔日一起讀書的朋友,看著十多萬軍民為國跳海自殺,看著屍體占滿了江面,鮮血染紅了血水!

  而他只能坐在敵人的戰船之上,坐在小舟上,被死死的摁住,親眼目睹,卻無能為力!

  我們很難說當時他親眼目睹這一幕的時候,他的心情會是怎樣?

  但從那首《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我們或許可以感知到,那一刻,應該是理想驟然崩塌!」

  「應該是,無能為力的窒息!」

  「惟有孤臣雨淚垂,冥冥不敢向人提!」

  這句話,便是最好的詮釋。

  「而這也是元軍的用心險惡,你文天祥忠於大宋,不肯投降,行,那我就讓你親眼目睹大宋的覆滅,我先摧毀你的信仰!再讓你投降!」

  大唐的李世民看到這一幕,無比的唏噓道:「攻身倒是下策,但這種攻心卻極為的歹毒!」

  「親手摧毀他的信仰,讓他崩潰,再提及勸降,狠,真狠,但文相公豈能那麼輕易被擊倒?」

  「若只是親眼目睹大宋覆滅,便投降了元朝,那文相公也不配被高陽先生稱之為大宋最後的風骨了!」

  這一聲文相公,便是李世民,來自這位大唐帝皇對文天祥最大的尊重!

  魏徵也是目光盯著投影,他也不信文天祥就這樣被擊倒了,他魏徵也是文人,他敢直諫,甚至某些時候都能將自己的唾沫星子噴在李世民這位帝皇的臉上。

  一是李世民不殺忠臣,他不是殺言官的皇帝!

  二則是,為國家諫言而死,為天下蒼生進言本就是他們讀書人最高的榮譽!

  他們在乎的是千古之後,在乎的身後名!

  從這一點上來說,魏徵幾乎可以肯定,文天祥和他是一類人,甚至,精神上要更為純粹!

  質疑之下,高陽聲音繼續傳了出來。

  「元朝這樣做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摧毀文天祥的信仰,他想要讓文天祥降服元朝,在當時,忽必烈十分欣賞文天祥,大元上下很多人都敬仰文天祥,所以,讓他觀崖山之戰,讓他親眼目睹大宋最後的希望沒了!」

  「但他們並沒有成功,文天祥若是那麼容易就放棄了心中所堅持的信仰,當了元朝的官員,那他就不是文天祥了,更不是大宋最後的風骨了!」

  「大宋滅亡,按道理,即便文天祥投降,也無可厚非,因為大宋已經亡了,但文天祥並沒有投降。」

  「他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忠臣,他忠於大宋朝,這一點,沒錯,但他並不是忠於大宋某一代皇帝,否則,大宋已經滅亡,這天下再也沒有大宋最後一寸土地,他的誓死不降,不降的理由在哪?」

  「他忠的又是什麼?!」

  「而在當時,忽必烈卻又十分欽佩文天祥的才華,所以這就形成了一種對立的局面,一個誓死不降,一個不惜一切代價要招降!」

  「而這也成就了文天祥最後的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