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關羽,岳飛,誰配武聖

  第195章 關羽,岳飛,誰配武聖

  岳飛身雖死,但他這個人,卻被世人所銘記,而且還被稱之為武聖。

  可也會有人說,武聖是關羽。

  對於這一話題, 岳飛和關羽,誰有資格當武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武聖這個名詞是與文聖相對的,在華夏有史以來,有文就有武。

  比如一個朝代, 文武百官對半開,才能將國家治理的很好。

  武聖的概念最初是為了紀念華夏古代歷史上在軍事方面傑出的人才所修建的廟宇, 最早是由唐玄宗修建的,並在廟中供奉了十一個人,也就是武廟十哲。

  主祭是協助周武王建立周朝的功臣姜子牙,同時也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開國之君。

  武廟的十哲分別是:秦國武安君白起、漢朝淮陰侯韓信、蜀漢丞相諸葛亮、唐朝尚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唐朝司空英國公李勣、漢朝太子少傅張良、齊國大司馬田穰苴、吳國將軍孫武、魏國西河郡守吳起、燕國昌國君樂毅。

  這十個人中前五人列在廟的左邊,後五人列在廟的右邊。

  …………

  「嗯?」

  「韓信和張良在後世竟然地位如此之高?」

  漢高祖劉邦看到這裡,臉色有些不自然。

  畢竟韓信他是不對眼的,可他萬萬沒想到韓信在後世的地位都如此之高。

  「唐玄宗是誰?」

  「他將這些人排入武廟的原因是什麼?」

  「這一切又有什麼緣故?」

  …………

  武廟十哲中有五人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人。

  其中有兩人是漢朝人,有一人是三國時期的人,還有兩個是唐朝人,主祭姜子牙是商末周初時期的人。

  唐玄宗修建武廟的目的是形成一種祭祀文化,以展示自己尊重人才的形象,用以招攬天下人才為自己所用。

  但在那個時代,武廟當時還不叫武廟,叫太公尚父廟。

  直到到了唐肅宗時期,封姜子牙為武成王,並將太公尚父廟改名為武成王廟,簡稱武廟, 並將姜子牙的地位提高到與文廟主祭孔子一樣的地位。

  意思是說文學方面造詣最深的是孔子,軍事方面造詣最深的是姜子牙。

  這個時候的姜子牙雖然是武廟的主祭, 但並不叫他武聖,而是叫他武成王。

  到了唐德宗時期,武廟增加祭祀古今名將六十四人,這六十四人都是從西周到唐朝時期,在歷史上較為有名的軍事人才,或者在軍事方面有成就的人。

  其中三國時期有張遼、關羽、周瑜、陸遜、鄧艾、張飛、呂蒙、陸抗、羊祜、杜預等人。

  這個時候武廟就形成了:一主祭、一副祭、十哲、七十二名將的祭祀結構。

  這與文廟的一聖王、一亞聖、十哲、七十二子是相對應該的。

  所以武廟增加六十四名將,其實就是為了與文廟相對應。

  文武要雙全嘛,所謂的聖王、亞聖、十哲、七十二子都是祭祀的對象,彰顯出祭祀的地位。

  這個時候武廟中的姜子牙被稱為聖王,張良是亞聖,所以從唐朝開始,姜子牙就被稱為武聖,因為他是武廟中主祭的聖王,所以簡稱為武聖,這也就是武聖的由來,姜子牙也被稱為華夏歷史上的第一個武聖。

  …………

  「原來如此。」

  「後世這些子孫還真是有意思,搞得這些東西,文聖武聖,倒是威風啊。」

  始皇帝笑了笑。

  不過對於姜子牙的地位,他是沒啥話說的。

  畢竟這一位,的確是個奇人,沒啥好說的。

  …………

  關羽首次進武廟是在唐德宗時期,當時增加了六十四位名將,關羽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關羽的地位一般,到了宋朝之後,朝廷仍然沿用了唐朝武廟的祭祀體系,但是對於武廟中所祭祀的人員進行了增減。

  宋朝初年增加了二十三個名將進入武廟,比漢朝灌嬰、班超,唐朝的秦叔寶,都是這個時候增加進來的。

  同時拿掉了二十三個名將,拿掉的名將包括:白起、吳起、孫臏、廉頗、韓信、彭越、周亞夫、鄧艾、張飛、李光弼等人。

  宋朝之所以這麼做,是以自己的標準來評選名將,關羽在宋朝初年是被排除出武廟的,這個時候還是宋太祖趙匡胤當政時期。

  到了北宋末年的宋徽宗趙佶當政的時期,武廟的名將名單又有變化,把原來的十哲去掉,改成七十二名將,這個時候主祭仍然是姜子牙,然後在殿上祭祀的十人是: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勣、田穰苴、范蠡、韓信、李靖、郭子儀。

  這與唐朝的十哲人員稍有變動。

  然後七十二名將的人員也有所增加,像趙匡胤時期拿掉的白起、吳起、孫臏、廉頗等人又加了進來,同時三國時期的關羽、張飛、鄧艾又被重新加入名將之中,所以關羽在北宋末年又進了武廟。

  宋朝的七十二名將被分為三個檔次,其中張良是一檔。

  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勣、田穰苴、范蠡、韓信、李靖、郭子儀這十人是二檔。

  其他所有人都歸入三檔,包括關羽。

  宋徽宗趙佶對關羽相當看重,不僅僅把他重新加入武廟,而且在二十年年間,四次加封關羽。

  分別封關羽為:忠惠公、崇寧真君、武安王、義勇武安王。

  關羽死的時候爵位不過是漢壽亭侯,到了北宋末年就突然被封為義勇武安王。

  尤其注意兩個字:義勇。

  這說明宋徽宗趙佶加封關羽,是考慮了關羽的義和勇,義就是義氣、仁義,勇就是勇猛、英勇。

  北宋滅亡後,南宋建立,基本上繼承了北宋末年武廟的安排,並且還兩次加封關羽,在宋高構時期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王,在宋孝宗時期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關羽從宋朝開始就已經成為王,用得最多的就是武安王,然後加上各種諡號,但關羽仍然只是武廟七十二將中第三檔的其中一人。

  在宋真宗時期,以關羽為主祭祀的關聖廟開始出現。

  宋朝滅亡後,元朝也繼承了宋朝武廟的祭祀,並且兩次加封關羽,並且多次減少武廟中的名將,但武廟的主祭祀仍然是姜子牙。

  到了明朝後,明初朱元璋把姜子牙入侍歷代帝王廟,並廢除了武廟,所以明初武廟就不存在了,其中供奉的名將也就不再祭祀了。

  到了明朝萬曆年間,重建了武廟,明神宗萬曆皇帝不僅加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而且把關羽定為武廟的主祭。

  而陪祀是周倉和關平。

  這是因為關羽的封號是「關聖帝君」,又是明朝武廟的主祭祀,所以關羽在明朝開始,取代了姜子牙成為新的武聖。

  所以,關羽成為武聖是在明朝開始的,之後的明朝末代皇帝明思宗崇禎皇帝加封關羽為「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並且從明朝開始,關羽的武廟主神地位與孔子的文廟主神地位開始並祀,明朝末年的對於關羽的祭祀達到了一個頂峰,在當時的北平城內外就有關帝廟近百所。

  進入清朝後,關羽的祭祀再一次達到頂峰。

  雍正八年,清世宗雍正皇帝正式追封關羽為武聖,並建立了以關羽為主祀的武廟的祭祀系統,也就是關帝廟,並與孔子的文廟並列,合稱文武廟,在整個清朝,關羽的地位那是相當高的,並且取代了姜子牙成為新一任的武聖。

  在清朝近三百年的歷史中,十次加封關羽,最後一次加封是在光緒皇帝。

  光緒皇帝加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名字越來越長,諡號越來越多,都是為了配合武廟祭祀而加封的,所以至今關羽也是武廟主祭,更是武聖。

  關羽的確是武聖,那麼有問題來了,岳飛呢?

  岳飛文武雙全,不僅個人武力突出,而且練兵、帶兵打仗都是一流,至少在南宋初年沒有人比得上他。

  岳飛因為是在宋高宗趙構的主持下叛定罪名成立被殺的,但很多人知道他是冤枉的,一直到他被殺的二十年後,才由宋孝宗下詔平反,並且給了岳飛諡號為「武穆、忠武」,並加封號為鄂王,但岳飛沒有進南宋的武廟。

  到了南宋宋理宗時期,把南宋都城臨安府太學中的土地廟改稱為「忠顯廟」,以紀念岳飛。

  同時把岳飛被封為廟神「忠文王」,這是對岳飛的一種祭祀,但並非武廟中的祭祀,與武廟也毫不相干。

  宋朝滅亡後,元朝改組了武廟,只保留了十哲,其他全部刪除,所以元朝的武廟中也沒有岳飛。

  但在元順帝時期,將岳飛封號在宋代封號的基礎上增加了「保義」二字。

  到了明朝,由於朱元璋廢除了武廟,所以武廟不存在了,而岳飛則從祀於歷代帝王廟,配宋太祖享,諡號仍然是忠武。

  到了明神宗萬曆皇帝時期,岳飛被封為「三界靖魔大帝」,而當時的關羽也被封為「三界伏魔大帝」,此時岳飛的封號雖然與關羽類似,但是關羽可是進入武廟成為主祭祀,但岳飛並沒有進武廟。

  而是在民間有不少岳飛廟,也叫」宋岳忠武王廟「或者」忠武廟「,最有名的一座是在河南AY市湯陰縣,據說修建於明朝景泰元年,這可比明神宗加封岳飛早了一百多年。

  所以在明朝時期,岳飛並未進入武廟,更多是民間祭祀,到了清朝時期,武廟的主祭祀仍然是關羽,沒有岳飛,只是民間有一些把岳飛和關羽並列的廟,稱為關岳廟,但數量較少,也並非主流祭祀。

  到了後來,有人再次重建武廟,把關羽和岳飛一起放進武廟,到了這個時候,岳飛才真正進入武廟,也是唯一一次進入武廟。

  這時的武廟被稱為關岳廟。

  但是很快這個人倒台了,這事就沒了下文,又因為這人本就不為人承認,所以岳飛這個武廟進得很尷尬,也不被人承認。

  所以準確地說,岳飛從來也沒有進入過武廟,華夏歷史上武廟的主祭祀只有兩個人,就是姜子牙和關羽。

  …………

  「關羽竟然是武聖,岳飛不是,這是憑什麼?」

  「這個武聖的評選標準是什麼?」

  「為什麼這麼多皇帝更加喜歡關羽一些?」

  「對啊,我個人感覺岳飛很厲害啊,關羽只是在三國演義中神話了而已,按照道理來說,岳飛更加出色一些才對。」

  「當然,姜子牙的地位也太穩固了。」

  …………

  岳飛和關羽誰更有資格當武聖?

  首先得了解武聖的標準是什麼?

  第一個武聖是姜子牙,姜子牙又被稱為兵家鼻祖。

  其實最早的兵家鼻祖不是姜子牙而是蚩尤,蚩尤的形象在儒家來看不太好,華夏自漢朝後儒家成為主流思想,所以在唐玄宗設武廟時,姜子牙被推舉為主祭,也就是武聖。

  姜子牙是協助周文王和周武王開創西周的功臣,在軍事、政治、治國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因此選擇姜子牙為武聖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姜子牙有軍事才能和思想,在當時無人可比。

  二是姜子牙輔佐周文王、周武王兩代君主成就周朝大業,忠心可嘉。

  再說關羽,關羽被封為武聖主要是三個人封的,分別是:宋徽宗趙佶、明神宗萬曆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

  關羽原本在武廟中的地位並不突出,甚至連十哲也算不上,但他能被皇帝從眾多名將中提拔出來成為武聖,自然有他的道理,主要原因就是:

  關羽的忠義、勇武與儒家的五常,即仁、義、禮、智、信非常符合。

  關羽的仁,他對待士卒非常好。

  關羽的義,他善惡分明。

  關羽的禮,他與劉備、張飛情同手足。

  關羽的智,他能分清是非。

  關羽的信,他一生忠於劉備。

  對於君主來說,關羽是樹立的榜樣。

  對於大臣來說,關羽尊敬的對象。

  對於百姓來說,關羽是崇拜的偶像。

  關羽符合封建社會各個階層的需要,甚至在道教、佛教之中也加入了關羽的崇拜,在民間關羽更是演化為武財神,以及各個行業的祖師爺,成為一種文化的崇拜。

  關羽的軍事才能是那個時代數一數二的人物,創造了大戰之中陣斬敵軍主將顏良的記錄,同時又有威震華夏的戰績。

  相比較之下,岳飛的綜合才能是超過關羽的,不僅僅是岳飛超過關羽,武廟中有很多名將的才能都超過了關羽,但評選武聖的標準不是軍事才能,也不是綜合才能。

  參考姜子牙和關羽就知道了,武聖的評選標準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是才能,另一面是否符合儒家的價值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