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本新書: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級,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說起工具機,其實也是老生常談的東西。閱讀STO55.COM
國內喊了這麼多年的產業升級,可之所以升級不上去,就是精加工這一塊不行導致的。
而說道根子上,其實就是咱們在兩個方面和國外,尤其是美日德有著巨大的差距,一方面是材料,另外一方面就是精加工。
而在材料領域,一家獨大的就是世界老大,雖然日本和德國手裡也掌握著不少新材料。
但如果說到種類齊全,性能優越,那兩邊誰也比不過世界老大。
但說起精加工,這個又是德國和日本的強項了。
說白了就是工具機厲害,而德國在高精尖工具機領域,那絕對是穩坐頭把交椅。
甚至就連世界老大,都要從他們這裡採購工具機,回去加工飛機。
而日本,則是在性價比,普適性這一塊做到了無敵。
說白了就是德國占據了高端工具機的市場,而日本的工具機則穩穩把持住了中高端的市場。
至於中低端的市場,則有法國和義大利的產品。
至於低端市場,則是在南朝國和灣灣的手裡。
至於我國的工具機,那基本就處於不入流的水準。
沒錯,不入流!
但凡要是去過國內任何一家一線加工企業的人,只要你在這企業的生產車間裡走上一圈。
在和操作設備的工人聊上一聊,你就知道我們在這個領域和國外的差距有多大,多可怕。
可惜現在很多人聽不得這個,只要說起這些來。
他們就會說,你這是扯淡,我們已經追上來了。
我們的京雕,還有蘇城的某某工具機,那都牛掰的很。
至於倒下的沈機,和連機,那都是垃圾,是他們不思進取云云。
其實每當遇到這樣的人,肖鋒都想和他們說,對對對,你說的對,消消氣,回去多喝點…
其實只有真正處在這個行業,才知道這些工具機廠到底是怎麼回事。
國內工具機企業的大哥和二哥其實倒下的真是夠怨。
一方面要上繳利潤,另外一方面又不給你錢搞研發,反而把錢都給了其他某些企業。
這些企業只能吃老本,卻沒辦法升級自己的技術和設備。
最後從某地區調來幾個喜歡獻石油的領導,最擅長的就是借花獻佛的本事。
反正企業是當地了,獻出去的成績是自己的。
一番瞎折騰,最後本身就已經資金鍊脆弱的企業,又是資產證券化,又是出口設備到德國。
反正就是做表面文章,但你要說讓他們把錢投到實際的研發上,他們是說什麼也不干。
所以一番折騰下來,一來二去就把大哥和二哥給折騰垮了。
然後轉頭,就又有一大幫的企業過來圍在兩位老大哥的身上分家底……
反正這已經是常規操作了。
可如果你要是真的靠著兩位老大哥的遺產,真正能夠成長起來那也行。
只可惜,把資產分完了之後,他們就還是那麼點本事。
要說做工具機,同樣是系統來自西門子,英飛凌,減速機來自西門子,滾珠絲槓軸承和減速電機來自日本電裝。
最後自己就做了個台架……還不合格……
生產出來的工具機,吹的天花亂墜,可是在市場上卻依舊無人問津。
很多工廠寧可去買日本用了三十年的二手工具機,也不願意買他們的設備。
最後的結果就是一代代的惡性循環,最後是把咱們的精加工行業徹底搞死了。
而很多國內的加工企業,也是被逼無奈,只能去購買德國和日本的工具機。
而德國人和日本人也是精,要說以前,因為巴統協議,先進的五軸工具機是不許出口給咱們的。
但是現在嘛,也無所謂,他們會想盡辦法出口一些閹割的設備給咱們。
比如目前主流的五軸聯動高精度加工工具機,但這些工具機他們都加了定位陀螺儀,只要你動,他們遠程就能給你鎖死。
要不也是裝了一套特定的監視軟體,反正你只能按照原來設計,使用控制軟體,加工之前你說的那種工件。
如果你想要加工一種全新的工件,那這套控制軟體就不支持,如果你硬來,那只會搞壞工具機。
而且就算你想要改造,你也只能請人家廠家的人來幫你升級軟體。
人家還要對你的工件進行審核,看看這玩意是不是有軍用的可能。
如果有軍用的可能,人家可是不會幫你升級操作軟體的。
另外就是,他們會在電動機上做手腳。
比如如果你加工軍用的工件,因為軍用的工件對性能要求比較高。
所以一般都會採用特殊的合金材料,而這種合金材料又會具備某些物理特性。
比如有的特別硬,有的特別脆,有的特別軟。
所以對加工的刀具轉速,或者是夾具的力度,都會有特殊要求。
而他們就會在電機上做手腳,比如給你安裝一台慢速電機,轉速最高只能在幾千到一萬轉之間。
這樣就只能用來生產民用工件,但用來生產軍用的金屬工件就不達標。
反正這幫洋鬼子,如果想要坑你,那他們的手段可多著呢!
所以在進入21世紀之後的前十年時間裡,咱們在精加工領域,可以說是吃盡了啞巴虧。
要知道咱們可是在進入21世紀之後,上層就已經提出了產業升級的理念。
說白了就是想要進軍高附加值產業,而高附加值產業,就意味著高科技。
而高科技,就對材料,和精加工,有著格外高的要求。
就比如一台汽車,看似簡單,但其實對發動機的加工精度就要求非常高。
每個零部件之間的公差,要求那都是零點幾微米級的。
要不然每個零部件,你都有幾微米的公差,最後組裝到一起,你就會發現整台機器的公差,居然可以打到厘米級。
甚至到最後,有很多零部件你都安裝不上。
這就是我們在21世紀的前十年,我們加工企業所面臨的尷尬境地。
而這種情況直到2008年之後,才稍微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關鍵還是因為,首先是我們有王總,在日本那邊收購了一家高精度的模具生產廠家。
在了解了他們的生產工藝之後,咱們國內的衝壓機方面就有了長足的進步。
從而在衝壓模具這一塊有了長足的進步。
另外一方面就是咱們通過某些渠道,從瑞士,和捷克搞來了幾台主流的高精度五軸聯動工具機。
這下總算是在軍工領域解決了咱們的燃眉之急。
唯一可惜的是,這些高精度工具機的數量實在太少,所以雖然解決了有無的問題。
但在產能方面,卻一直提不上來。
而且有時候還要承接一些民用領域的任務,所以咱們的精加工領域進步速度一直不快。
其實對於現代的工具機產業而言,高精度的五軸聯動工具機,就已經是業界的天花板了。
雖然很多人也聽說過六軸聯動工具機,九軸聯動工具機。
可實際上,這些工具機,也不過就是五軸聯動工具機的衍生品。
五軸聯動工具機,已經能夠生產出目前世界上百分之一百的工業品了。
而之所以還要研究六軸,和九軸的出來。
其實也是因為,一些異形工件,的背面,或者是側面也同樣需要精加工。
而那些多出來的軸,其實就是控制夾具轉向,讓工具機完成一體成型的輔助驅動軸而已。
如果是五軸工具機也一樣可以加工這些工件,只不過需要把工件取下來,人工反面,從新測距對刀而已。
就是相對比較費時間而已……
而這些工具機,我們是統統不能自產的。
說句在實在一點的話,蘇城某企業生產的工具機,其實就是灣灣的套牌貨,性能甚至連灣灣自產的都不如。
而精雕那邊的,也同樣是一款組裝產品。
反正在星火科技的第二代柔性加工工具機沒有誕生之前,我們國家的精加工工具機,可以說是一比吊糟。
完全就是一個趴在爛泥里的產業,和國外的差距。
甚至比我們能看到的晶片,光刻機領域的差距還要大……
而星火科技此前推出的第二代柔性加工工具機的橫空出世,那完全就相當於在我們和世界頂級差距的鴻溝之上,直接給咱們架了一座天橋。
咱們甚至都不用彎道超車了,直接從橋上走過去,就直接把他們百年的積累給抹殺了……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星火科技那邊產能的爬坡,目前國內已經有不少國企和央企,都配套上了他們出產的柔性加工工具機。
並且也已經在很多企業的生產一線,得到了驗證。
這工具機他確實是比原來的五軸聯動工具機牛掰啊!
尤其是他的柔性加工技術,那簡直就是所有加工企業的福音。
還有就是他們的操控軟體,這玩意也忒牛掰了。
咱們想怎麼設計就怎麼設計,想怎麼改進就怎麼改進。
這下咱們設計師的很多天馬行空的理念,終於可以落到實地了……
這也讓咱們很多企業的產品品質得到到了突飛猛進的提升…
這柔性工具機的出現,絕對可以說是讓咱們和美日德精加工領域天塹一般的差距,直接變成了通途。
這一次,咱們是真的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