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花了兩天時間,王總就拍板決定和星火科技簽訂合同,達成戰略合作的關係。
因為雖然他只來了兩天,但這兩天星火科技帶給他的驚喜實在是太多了。
在這裡,他可不光是看到了星火科技的那套毫米波雷達集成攝像頭傳感器,還看到了他們後面工程師給出的人工智慧編程解決方案。
要知道這攝像頭識別傳感器,和雷射雷達傳感器,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首先他沒有雷射雷達傳感器探測的距離遠,精度也沒有雷射雷達的高。
而且還非常容易受到光照環境變化的影響。
所以在識別路面障礙物方面,這種攝像頭就需要很厲害的人工智慧輔助了。
說白了就是圖形識別系統!
特斯拉在這個問題上,最開始是請世界上最牛的顯卡企業英偉達,幫他們設計了一套專門的PX系列的晶片。
而等到第三代的時候,他們覺得英偉達的晶片不夠用,於是專門自己設計了一套FSD的晶片,來解決,他們自己工程師編寫的人工智慧識別系統,於硬體相匹配的問題。
最後就是靠著這套軟硬結合的體系,不但創造了一流的智能化駕駛體系,還創造了最新一代的車載ECU。
現在特斯拉在國內的電動車領域,幾乎形成了橫掃之勢。
很多人不懂車,或者說不懂電動車的人,看了也許都會酸,說特斯拉有什麼啊?
簡配,還漏水,而且論性能也沒比其他品牌的電動車跑的遠多少,純就是一個收割智商稅的東西。
可其實他們不懂,特斯拉的賣點,其實一直都不是車。
他們買的是用戶體驗,是服務!
說到底上,他們買的,正是那些所謂純粹玩車人看不上的各種互動的電子設備和配套系統。
人家的賣點就是科技感,未來感。
人家營造的就是那種,讓你一上車就會覺得這特麼才是未來汽車應該有的樣子的感受。
買的就是那種超前的科技感!
而不是什麼傳統的駕駛樂趣,車輛品質那些。
很多人對這樣的理念嗤之以鼻,可是他們卻忘了,當年蘋果是怎麼幹掉諾基亞的。
就好像蘋果手機剛推出的時候,諾基亞的副總,還在拿著諾基亞手機一邊砸核桃,一邊嘲諷蘋果手機。
結果只用了短短三年不到的時間,諾基亞就被蘋果拉下神壇,五年之後就退出了手機圈了。
而現在的特斯拉在做的,就正是當年蘋果做的事。
只不過這次他們要用的時間,可能會更長一些。
而現在國內,唯一能跟緊特斯拉的,在電動車製造領域,也就只有BYD了。
他們就像當年手機界的三星,雖然品牌影響力沒有蘋果那麼大,但卻也有著全產業鏈的優勢。
最起碼在硬體方面,他們落後特斯拉的不多,甚至在電源電池方面,他們憑藉著刀片電池的技術,還要領先於特斯拉。
唯一跟不上特斯拉的,就是在軟體方面,說白了就是在營造科幻感,給客戶提供的使用體驗方面。
他們比擅長營銷的老美,還是要差很多。
還好此前他們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已經展開了通華威的合作。
而現在橫空出世的星火科技,更是補齊了他們在技術上的短板。
要知道特斯拉的那套Autopilot自動駕駛系統,人家可是前前後後丟進去了幾十億,開發了十幾年才搞出來的產物。
而現在BYD想要後起直追,光是有華威的助力也是不夠的,畢竟有很多硬體方面還是缺失的。
尤其是我國最弱的傳感器這一塊,而且因為我國的路面情況非常複雜,尤其是很多城市,還存在大量非機動車。
並且很多非機動車和路面行人,都不怎麼喜歡遵守交通規則的情況。
騎電動車闖紅燈,走路闖紅燈的情況更是比比皆是的情況下。
這就要求我們車上使用的傳感器要更加靈敏……
本來我們的傳感器技術就不過關,現在還一下提出這麼高的要求,這可是難壞了BYD方面的工程師。
想要搞出和特斯拉抗衡的電動車,就必須要在營造科技感,提升駕駛感受上下功夫。
可營造科技感,就要給車輛裝上更多的傳感器,但現在國內的供貨商,根本提供不出這麼多高品質的傳感器。
說道傳感器,尤其是尖端的傳感器這一塊,基本都在米國和日本人手裡捏著呢。
現在BYD面對的問題,首先就是要找到合適的供貨渠道。
而那些米國廠商,和日本廠商,倒也沒說不給他們供貨,但供貨的條件卻非常苛刻,價格要的非常高。
比如一顆和特斯拉車上用的類似的傳感器,賣給特斯拉也許就幾百塊,但是賣給他們就要幾千塊。
這樣就大大提高了BYD的成本,而這就是困擾BYD電動車發展的主要原因。
前段時間,王總一咬牙又成立了一個部門,打算專門攻克傳感器。
可是沒想到真正開始做傳感器,才知道我們和人家的差距有多大。
比如做傳感器要使用的一些原材料,最簡單的續電器,感應開關,還有陶瓷電感,陶瓷磁珠,濾波器,震盪子,振動感應器等等這些最基礎的電子元器件。
我們國產的都不過關……
倒不是說這些電子元器件,我們沒有,而是我們都有,但卻都是三流貨色。
那麼想要用這些三流貨色拼裝出一流的傳感器來,那無疑就是痴人說夢了。
而車上用的傳感器,這可不是一般的玩意,要非常講究精確和耐用的。
否則用在車上,靈敏度不行,該感應的你感應不到。
要不就是用了兩三天就壞了。
這樣的產品,可不但不會幫你提升顧客的駕駛感受,反而還會讓你的客戶火冒三丈。
不光不會提升你的品牌力,反而還會砸了你的招牌。
所以那段時間,可是把王總給頭疼壞了。
現在好了,這家突然蹦出來的星火,居然手裡掌握著全盤的解決技術。
尤其是這個一直讓他們感到頭疼的傳感器,這種感覺就好像走在沙漠裡,馬上要渴死的人,突然發現前面有一片綠洲一樣。
得救了啊!
說實話,此前BYD在國內造電動車,已經很多年了。
但此前,BYD在造私家電動車領域,一直動力不是太足。
雖然也推出了一些不錯的產品,但企業並沒把重心放在這個上面。
一來是在國內沒什麼競爭的壓力,前幾年在國內造電動車的企業雖說一抓一大把,但真正能夠威脅到BYD在這個領域地位的,根本沒有。
二來,也是國內的電動車消費市場一直不是很成熟,市場份額有限,這也是BYD在這個領域沒動力的主要原因。
而且之前BYD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造電動大巴上。
畢竟電動大巴的利潤,要比私家車利潤高得多。
一台私家車,補貼過後,也不過才二十多萬一台。
而電動大巴,動輒就是四五百萬一台,還經常能出口到國外創匯。
而且電動大巴可不像私家車這樣,要營造什麼駕駛感受,科技感,製造難度也不高。
所以那時候BYD更喜歡造大巴車。
但現在特斯拉進入國內市場之後,BYD才木然發現,原來並不是國內的電動車市場需求不大。
而是他們之前的思路只搞錯了。
要不然你看人家特斯拉,一個月就買幾萬台,光訂單都能排到幾個月後。
雖然上市之後他們也有各種各樣的負面消息,可卻依舊不能抵擋老百姓對他們的消費熱情。
難道那些消費者就都是傻子嗎?
難道他們就真的不愛國嗎?
並不是,而是因為國內的電動車廠商,沒有像特斯拉那樣滿足他們的訴求,給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正是因為了解到自身的缺陷之後,BYD才開始謀求做出改變。
可等到真的要動真格的時候,他們才發現,好像事情並不像那麼簡單。
原來看似簡單的特斯拉的很多優點,他們真的學不來,人家那十幾年的燒錢,真不是白燒的。
最起碼在很多領域,都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技術護城河。
而直到現在星火科技的出現,才讓他們有了直接突破護城河把握。
尤其是他們的這套繼承了毫米波雷達的攝像頭傳感器。
這不但降低了成本,還大大提升了技術含量。
最關鍵是,人家可不光是把前面感知層的傳感器給你做出來了。
甚至連決策層的前期也給你做好了。
一般智能輔助駕駛是分三個層面的,感知層,決策層,執行層。
傳感器就是感知層的關鍵,而決策層就是那套AI了。
而這方面,一直是BYD最欠缺的,所以他們才找了華威合作,希望華威幫他們解決軟體方面的問題。
而現在,星火科技,居然把決策層需要的圖形識別的人工智慧都做好了,這就是幫決策層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畢竟他們可不是特斯拉,財大氣粗到可以為了識別物品,專門做了一套FSD的晶片。
現在他們只要聯手華威,讓華威的系統編程人員,在星火科技的圖形識別基礎上,在遍一套執行決策的邏輯命令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