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黑暗》簡單總結

  第六卷《黑暗》簡單總結

  首先——

  再一次感謝,雖然算不上勤勞,但絕對不算懶惰的巴赫倫完成了又一卷的征途。

  鼓掌鼓掌,鼓掌鼓掌。

  我實在是太痛苦了。

  我再說一次,我實在是太痛苦了。

  這一卷,是我有史以來寫的最令我在精神上感覺到痛苦的一卷。

  嗯。

  從前都只是物理傷害,而這一次是物理精神的雙重傷害。

  第六卷,十八萬字,比我預計的要長了一些。

  怎麼說呢?這一卷我寫了太多太多的收束。

  前後對照,與前文進行呼應,反覆結合,最後達到我想要的效果。

  我把大量的,能夠被你們稱之為坑和謎語人的地方進行了一次總結性的解釋與伏筆揭曉。

  包括雅莉安娜對寧封開局異常的親密,先知預言者這個曾經提到過的人物,也包括寧封從前的身份的揭曉,也包括觀星者到底是誰?為什麼會對寧封這麼偏愛?等等等……

  甚至,也解釋了你們吐槽最多的,那個關於沒有用的系統的設定。

  這一點我要嚴正聲明一下,這並不是臨時添加的所謂「補丁」。

  對於系統這件事情來說,本身就是有最初的設想。

  像是我上一本書的魅魔系統就是其中一位女主(某位壞女人),也只是在前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後期就完全改變了。

  而這一次系統是寧封自己他本人,這一點本身就是已經敲定了的。

  從一開始就相當於一個寧封屬於是一個不斷輪迴最後通關的大佬,但是在最後的最後,他發現他雖然贏了但是失去了一切……他不想接受這樣的結局。

  於是在通關之前,他選擇讓一切重啟,回到最初的起點再來一次……來尋找HE的方法。

  系統就是他自身神性的力量所化,或者說在一次次輪迴中得出的答案。

  先知先覺,或者說一定程度上的預知未來的能力。

  順便一提,這本書我最初的想法,有一個書名是《我真不是預言者》,我甚至花錢做了封面,但是被編輯拒絕了,改成了《開局被魅魔拖入房間》……

  都是淚捏。

  而且回到之前的話題,在去年也是差不多的這個時間,我就已經定下來了這些東西。

  另外我要吐槽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我這一卷快寫完的時候,正打算揭示寧封的「身世」的時候……

  隔壁的風哥哥把深淵烈日線給寫完了,鴉姐還把槐詩推了,於是我樂顛顛地去把養的十幾章給看了。

  再然後,我越看越覺得眼熟,然後……我就自閉了。

  (抽泣)

  真好看吶——

  (抽泣)

  我只能說……牛逼還是風哥哥牛逼。

  我想表達的——JPG,最多GIF

  人家傳達的——IMAX 4K

  再一次深切的體會到了能力上的差距。

  當然我也承認有很多坑,其實並不是應該在這個時間點解釋出來的。

  但是沒辦法,事已至此了。

  這本書的現在依舊是沒什麼起色,每天還是在穩定掉均訂,不知道完結的時候還能不能剩下九百均訂。

  為了即使止損我已經在儘可能的加速了,已經走到倒數第二卷這個地步,我只能進行忍痛取捨。

  我不想讓我的最後一卷充斥著對前文的揭示,所以我只能將這個時間拉長,放到倒數第二捲去做。

  我個人認為,還算是比較合適的。

  說到劇情方面,這一卷把我最想講的那一個故事給講完了。

  總而言之,這一卷我講了一個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的一個故事。

  「過去的故事」

  關於人,關於神。

  關於,人如何反抗神靈的故事。

  從很早之前,我就說過,世界並不應該由神靈去做主,人類是應該反抗神靈的。

  而寧封充當的這個先知預言者的身份,就是給所有人,讓那些曾經想不到該如何去做的人,給他們指明一條方向,引領著他們前行。

  關於人物塑造的方面。

  這一卷我著重用了大量的筆墨去描寫的幾個重要的人物:

  【哈巴隆】,一個樂觀的有些異常的戰士。

  他對寧封的崇拜是毫無虛假的,他喜歡寫十三行詩,喜歡唱歌,喜歡寫信。

  它代表著先知會中數量最多的那一批,可以算得上是盲目相信先知的那一幫人。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就是先知狂信徒的縮影。

  【賈思琳】,一個我心目中守舊但是不古板的貴族。

  他的身份決定了他行事的風格和其他人不一樣,很多時候會做出一些常人看上去有些無情的決定。

  他會在貴族之城面臨絕望的時候主動站出來與先知進行對話,也會許下如果背叛就親手毀滅掉這一切的承諾。

  也會在絕望的時候主動選擇獻出自己孩子的性命來試圖拯救其他人。

  在所有的人中,他是最為理想化的,也是最痛苦的。

  堅持於貴族的尊嚴,但同時他又愛著自己的孩子,而當這兩者衝突之時,他雖然糾結萬分但最後還是選擇了自己的孩子。

  這其實也是我的一個態度,與代表著新時代的孩子相比,過去的尊嚴根本不算什麼。

  沒有什麼比孩子所代表的未來更加重要。

  【圖爾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是最初也是最為堅信先知能給他們帶來曙光的那個人。

  他的死亡我個人覺得是必然的,因為如果不是很想在這本書的背景下,寫一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人人飛升仙界的故事。

  或許從某些方面來說,那樣會一種完美的結局,但是我覺得沒有必要。

  那會讓他玷污了很多人的犧牲,讓死亡變得不再那麼的重要,讓死亡變得無從輕重……這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先知會所代表的那些人,他們生活在那個時代,他們為了明天為了未來去奮鬥。

  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會勝利,並不知道哪一天凡人會站在世界的頂端,他們並不知道神靈會忽然消失這件事情……

  沒有人知道。

  但是這並不是他們放棄奮鬥的理由。

  說個最為直接的類比,抗戰時代的先烈沒有人會知道我們經歷了多少年的抗爭之後會獲得勝利。

  沒有人。

  真實的世界中是沒有穿越者的。

  他們每一個人都希望獲得那樣的勝利,但是他們不敢去想像。

  沒有人能篤定我們一定能夠成功,沒法保證我們的民族能夠保全,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

  但是他們依舊在前行,為了理想,為了明天。。

  這理想化嗎?

  這是他們所面臨的現實。

  那這算得上是浪漫主義嗎?

  或許有一點。

  總體上來說,先知會的所有成員先知的追隨者們,他們都是一群人向死而生,向著死亡前行的人。

  他們看不到希望,但是他們願意相信那個希望。

  他們將目光投射到了那個舉著火把走在最前方的人。

  寧封從某種意義上算得上是一種「天降猛男」。

  但就和他說的一樣,光靠天降猛男是沒有辦法拯救所有人的。

  一個人的力量終歸是有限的,真正能拯救人類的,拯救那些在神靈的壓迫下備受煎熬的凡人的,一定是群體的力量。

  這個世界從來都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什麼神仙皇帝。

  【凱恩斯·賈思琳】和【阿什·費拉】,命運的雙子,註定會成為英雄的兩人。

  這一對雙胞胎兄弟,我其實是比較喜歡的。

  這是我比較喜歡的一種,哪怕你極力去避免,但是最終還是會走上那條既定道路的展開。

  【阿什】,雙子中的哥哥。

  我首先是寫了他在未來飽經磨難但依舊堅持的樣子,最後以犧牲自己為代價,讓一位聖者隕落,作為他的落幕。

  而之後我才揭示了他的身份,他的身上的責任。

  以及最重要的一點,沒有辦法去拯救他的無力感。

  不管伱們如何去想,對於這個無力感,我是感覺很勁的。

  寧封可以拯救所有人,但是他卻沒有辦法拯救一位英雄。

  【凱恩斯】,雙子中的弟弟,白銀議會的介錯人。

  關於他已經不是第一次描寫,他的出場算是比較早。

  一位老謀深算,直覺超群,殘酷無情,但表面上溫文爾雅的大貴族。

  而這樣的一個人,在他的年幼時期,他卻是一位膽怯的孩子,在失去哥哥之後才逐漸轉變。

  而關於白銀議會,這其實代表著我對一部分人的看法。

  時間的流逝、人員的更替、信念的傳承……曾經堅守的東西,哪怕在榮耀這樣的名頭之下,也是會出現改變的。

  白銀議會就是一個爛攤子,是一個腐爛到根系裡的大樹。

  而與之相比,守望會此是另外一個樣子。

  從最開始先知會所堅持的「讓所有人活下去!」的想法,到後來守望會想要「守望世界上所有人」。

  雖然有一部分改變,但是他們的本質並沒有出現大的變化。

  是一個鮮明對比。

  一代人終將老去。

  而傳承給下一代人的,除了物質上的富有,更重要的就是精神上的富足。

  沒有人永遠年輕,但總有人正當年。

  【艾麗斯】,觀星者幼年體。

  沒什麼好說的,她本來的設想,是我希望能夠寫一個稍微有些脫線的歡樂角色。

  在漫長的等待之後,她變成了未來觀星者的樣子,變得沉默變得成熟。

  但是我寫到後來才發現,在那樣一個黑暗的時代里,在那樣一個絕望的環境中,再歡樂的人也笑不出來。

  而她的出現解釋了最早期埋下的天空之城的伏筆。

  【雅莉安娜】,壞女人,沒什麼好說的。

  她是陪伴寧封時間最多的人,也是身上秘密最多的人。

  她是原初惡魔,是不請自來的契約者。

  願意為寧封犧牲自己,縱使神性如毒,依舊會選擇陪伴她走到最後。

  【寧封】

  說到底這終歸是屬於寧封的故事,我在他的身上用了最大的筆墨,最多的心血去完善去豐富他個人的形象。

  在最初醒來時的迷茫,到後來冷酷對待自己死亡,將自己當成探路用的道具,他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在時間的流逝中開始變化的。

  以及最後的醒悟。

  能夠看到這裡的各位,應該沒有人會覺得寧封是一個聖母婊或者說聖人一樣的角色,但是我還是要強調一點,他願意犧牲自己去和神靈一同陷入沉睡,這並不是聖母。

  我更願意將這稱之為先驅。

  或者用大家都所熟知的,魯迅先生的話: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他,就是那個照亮黑暗時代的炬火。

  ……

  ……

  另外,關於引用的拜倫的詩歌《黑暗》,我沒有全文引用。

  我知道這首詩是在喬治·馬丁的《熱夜之夢》中發現的。

  只是吧,當我想要看英文原文的時候,卻發現一個問題……

  但說實話並沒有特別用心的尋找,我只找到了2008年左右的資料就懶得繼續找了。

  但問題是,網上目前可查的所謂「全文翻譯」很明顯在數量上和英文原本對不上。

  於是我還是認真去看了一下,最後弄清楚了到底是什麼情況。

  當我閱讀整首詩的全文的時候就了發現答案,所謂的「全文」其實並沒有全部引用,只是使用了其中的三段。

  開頭,中間,結尾加起來三段最具有代表性的。

  老實說,我雖然能看懂英文全文,但也覺得閱讀難度不小。

  我更是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翻譯能力,做不到在滿足信達雅的要求下像其他譯者一樣優美地翻譯這首詩。

  差的太遠了。

  所以,我還是保留其他的部分不做翻譯,只引用這三段已經被翻譯過的部分。

  「是不小心的?還是故意的?」

  「我故意的。」

  至於全詩,有能力還是可以看看,有種不一樣的感覺。

  (太黑暗了……)

  同樣在《熱夜之夢》引用的《她以絕美之姿行來》我也是選取的書中的翻譯,沒有再做修改。

  順便,說起來一個比較搞笑的事情。

  我上本書的男主叫雪萊,然後這本書也引用了拜倫的好幾首詩,我在想下一本我是不是該把另一位也掏出來了?()

  加上濟慈,把三個浪漫主義詩人集卡了!

  ……

  ……

  就說到這裡吧,因為最近很忙,所以這卷的總結髮的比較晚。

  最後一卷,最終卷——《世界不需要》

  就讓我們向著必將到來的死亡,繼續走下去吧。

  衝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