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大秦舉國震動!!!
翌日,一條政令自朝廷頒出。
由始皇帝親自蓋印,宰相李斯親自負責傳遞各處消息。
咸陽大街小巷,儘是貼滿了來自朝廷的公告!
消息傳播之速度,比之上次科舉大興還要快!
而其中的內容,比之天下人人可識文斷字還要更加荒誕離奇!
公告只有寥寥數語。
【朝廷,欲收歸天下書籍,於皇宮中焚燒。】
【以祀大秦國運延綿萬載!】
短短兩行字,如同兩柄尖銳的刀,狠狠插在天下學子心中!
那些因始皇帝大修學宮,才得以學習知識的寒門學子們,但看到這兩行公告後。
皆是渾身顫抖,面目掙扎,一副幾乎信仰都快崩塌的模樣。
曾經的他們,因為生活貧困,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錢財,去拜入高門府邸。
自然也不可能學得那些浩瀚如煙的知識,以及諸聖的絕學。
可始皇帝大修學宮之後,是真真正正的做到了,讓他們這些寒門學子,也可以閱讀那精美的書籍。
博覽往聖的文韜,一睹華夏文化傳承的瑰寶,深刻的人知道這個世界,究竟是怎麼一副模樣。
始皇帝開大開科舉,為天下寒門,打開一條升遷入朝堂的通道。
可現在.
始皇帝竟然下令,要收歸天下書籍焚燒。
雖然公告上說,收歸天下書籍焚燒,是為了祭祀大秦國運。
可真的是這樣嗎?
沒有人信。
包括這些寒門學子們,他們此刻已經徹底的絕望,只以為陛下這是把剛剛打開的龍門,又殘忍的再次關上。
並且,這次關上的大門,比之大修學宮之前,還要更加封閉!
其波及範圍,更是囊括了天下所有學子!
那些儒生們,高門府邸的學子們,看到公告的第一反應,就是錯愕!
他們不像寒門學子那般,就算朝廷沒有大修學宮,他們各家傳承的書籍,已經就讓他們讀不完了。
至於大興科舉,對於他們的改變,也不全是正向的反饋。
雖然科舉之後,他們除了同族長輩的舉薦外,有多了一條升遷之路。
但因廣大寒門學子的加入,使得他們的競爭也變得更加嚴酷了。
總得來說,科舉大興,對於儒生和高門弟子來說,算得上是好壞參半。
可現在呢!
始皇帝竟然公告天下,說要收歸天下書籍於咸陽,以之焚燒祭祀?!
所有儒生和高門弟子全都懵了!
接下來,就是憤怒!
哪怕這公告上蓋著始皇帝的鎮國玉璽,哪怕始皇帝是華夏萬古第一位皇帝,哪怕始皇帝統一了這方天下,有著無上的權威。
這一刻,對於高坐九五至尊的始皇帝,他們依舊錶達了強烈的質疑,以及無比的憤怒!
頃刻間,無數寒門、朱門、儒家、道家,幾乎各家學子,不約而同的走上街頭。
高舉手中的聖賢之書,不約而同的向皇宮行去。
這一日的大秦,如春筍般冒出的各地學宮,全部停課!
學子無心再進修,老師也無心再朗誦聖人之言,他們心中的那匹猛虎,盡數被朝廷的公告喚醒。
雖是區區白身,塵世一學子,但心中亦有血氣!
但數之不盡的學子,聚在咸陽皇宮之外時,整個皇宮的所有要道,全部都被堵住了。
這些學子們,並沒有肆意宣洩心中的不滿,並沒有任心中的怒氣勃發。
他們只是高舉手中的聖賢之書,不知在誰的帶領下,所有學子都與皇宮外席地而坐。
口中大聲的朗誦著,諸聖留下的經典。
因為心中對於始皇帝敬意,讓他們現在還不足以作出太過激烈的事。
既然沒有選擇直接衝擊朝廷的法度,無數學子自發的選擇了這種方式。
向始皇帝請命!
這一日的咸陽上空,儘是飄蕩著一股郎朗讀書之聲。
欲喚醒那輪大日,重照人間滄桑正道。
大秦朝廷,也因天下學子的舉措,而幾近癱瘓了。
而李斯這個宰相,此時更是一副焦頭爛額。
不止是天下學子不理解,朝堂諸臣,對於收歸天下書籍焚燒祭祀一事,更是完全想不通。
始皇帝自主宰大秦以來,其光正威嚴的形象,早已印刻在每一位大臣心中。
在他們看來,始皇帝的明君氣象,就算是遠古的三皇五帝,也遠遠不能比擬的。
所以,他們對於始皇帝發布的旨意,才更加無法理解!
他們想不通,曾經偉大賢明的始皇帝,為何會做出比周幽王還要荒誕離奇的事情來。
而籌措此事的李斯,直接就被諸位大臣給圍上了。
諸位大臣盡皆向李斯追問,皇帝行此事的緣由。
可李斯又如何能說,自始皇帝說有異人存在於世後,李斯深刻的了解到,大秦要面對的將是一群沒有人性的怪物!
那些怪物,甚至極有可能就隱藏在朝堂之中。
對於收歸天下書籍,聚於皇宮焚燒的真正原因,李斯又如何敢泄露出去?
只得用言語敷衍諸位大臣。
朝堂之上。
文武百官面上皆是帶著異色,或不解,或憤怒,或悲切。
坐於龍椅的始皇帝,將這些神色都盡收眼底。
當始皇帝的眸光,從踏進朝堂的那一刻起,就沒有變過。
早朝剛剛開始時,便有一位儒家的大臣,出列。
滿面白須的他,足可見他在儒家的輩分。
那位儒家的大臣,滿面悽苦之色,對始皇帝開口道:
「陛下,為何要收歸天下書籍,用以焚燒啊.」
「此舉,豈不是斷了天下人的知識傳承?」
「這是敲空了我華夏之族的骨髓啊.」
「哪怕是用活人祭祀,也比用天下書籍祭祀要好上千倍、萬倍啊,陛下!」
說到此處,那位白須儒家老臣,直接跪地悲切道:
「還請陛下收回成命,不要斬斷天下人的求學之路!」
聽到這名儒家老臣的血淚控訴,始皇帝眼眸閃爍一瞬。
商朝之時,就長以活人血祭國運。其影響之惡劣,甚至直接讓周文王的討伐,獲得了天下諸侯的支持。
而方才那儒家老臣卻言,寧願用活人祭祀,也不要用天下書籍。
以此來看,焚燒天下書籍一事,其影響究竟能有多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