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見面.

  ……

  ……

  這一天,因為楊洵所送來的這份名帖,趙府幕僚們一個個皆是興奮莫名,牛輔德、蘇西卿、李倫等人紛紛表態想要與趙俊臣見面詳談此事。

  對於幕僚們的這般表現,趙俊臣心中頗是有些疑惑。

  要知道,就算是德慶皇帝前幾次來訪趙府的時候,趙俊臣的幕僚們也沒有像是今日這般重視。

  這是因為,趙俊臣對於這個時代的儒家學說、以及那些所謂的「大儒」,一直都是下意識的心存輕視,所以也完全不覺得一位大儒究竟有何重要。

  作為一名穿越者,趙俊臣擁有超越時代的眼光見識,這自然是他的優勢,但也讓他在許多時候顯得有些不接地氣。

  但很快,趙俊臣就反應了過來,也想明白了各位幕僚的興奮原因。

  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楊洵的大儒身份!

  何為大儒?就是名滿天下、譽滿天下、桃李滿天下!

  所以,大儒們哪怕只是一介白身、無權無勢,但他們態度立場也依然很有分量,天下間的讀書人與百姓,也都願意相信他們。

  趙俊臣如今雖然已是廟堂之中僅次於周尚景的權臣,還趁著半年前那場「文禍」的機會向各地大儒刻意示好,但至今也沒有任何一位大儒與趙俊臣主動接觸過!

  而楊洵,卻還是第一位與趙俊臣主動接觸的大儒,而且態度還很客氣!

  這就代表著——部分儒家勢力對於趙俊臣的初步認可!

  所以,這件事情看似尋常,但其中意義則是極為重大與深遠!

  從某方面而言,對於楊洵的主動拜訪,趙俊臣甚至還應該感到受寵若驚才對!

  不得不說,因為趙俊臣在陝甘三邊的赫赫軍功,世人對於趙俊臣的看法,已是發生了微妙變化,也引發了許多看似不起眼、卻又影響深遠的連鎖反應,譬如說前閣老黃有容的誠心合作,又譬如說大儒楊洵的主動接觸。

  想明白了這些事情之後,趙俊臣也當即是心生重視——趙俊臣雖然輕視這個時代的儒家學說,但他卻從來都不敢輕視儒家在這個時代的影響力。

  所以,趙俊臣也迅速離開了小書房、趕去了大書房、與眾位幕僚相見議事。

  在趙府之中,趙俊臣擁有一大一小兩個書房。

  大書房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接見重要客人,又或是與幕僚們商議一些廟堂之上的對策。

  而小書房則是趙府之中的機要重地,除了趙俊臣之外也只有方茹、張玉兒、許慶彥三人可以出入,不僅是暗藏著大量的核心機密情報,趙俊臣的那幾項絕對不能見光的計劃,也大多是在小書房內製定的。♢💚 ➅❾ѕħ𝐔𝓍.𝓬𝓸爪 🏆😳

  當趙俊臣邁步進入大書房之後,卻發現自己留在京城之中的幾位主要幕僚,不論是牛輔德、蘇西卿、李倫,此時皆已是聚在大書房內等候。

  見到趙俊臣的出現之後,不待趙俊臣開口說話,幾位幕僚就迅速圍了上來。

  「趙閣臣,這位楊洵楊大儒,乃是一位真正的當世大儒,絕不是儒林內部相互吹捧起來的徒有虛名之輩可比,還望您務必要重視於他!」

  「而且這位楊大儒在雲貴境內威望極高,一旦是您贏得了楊大儒的認可,絕大多數雲貴出身的官員與讀書人也都會隨之認可於您……雲貴等地雖然文化不昌,但出身於雲貴的官員與讀書人加起來,也不是一個小數目,足以讓您今後如虎添翼!」

  「眼下的當務之急,還是要仔細想一想辦法,如何能讓您與楊大儒見面之後可以順利贏得他的好感……學生建議,您可以表明誠意、拜他為師,以楊大儒的聲望資歷,您的拜師絕不丟人,反而會傳為一段佳話……」

  見到牛輔德、蘇西卿、李倫等人這般急切的紛紛建議,趙俊臣也能大概猜出他們的此刻心情。

  畢竟,他們不僅是趙俊臣的幕僚,也皆是讀書人的身份,因為趙俊臣的聲譽形象一直是存有爭議,他們作為讀書人一直以來也皆是立場尷尬,所以就迫切希望趙俊臣能夠獲得儒家的認可;

  更何況,幾位幕僚的科舉成就皆是不高,見到楊洵這般名滿天下的大儒之後,自然就會下意識的頂禮膜拜、自慚形穢。

  於是,趙俊臣也沒有見怪,只是抬手輕壓,示意幾位幕僚稍稍冷靜,然後說道:「我對於儒林文壇的目前狀況,並不是特別了解,雖然從前也聽說過楊洵大儒的名氣,也知道他在雲貴等地極有威望,但並不了解詳細,也不知曉他與別的大儒有何區別,所以與楊大儒見面之前,還望幾位先生能為我稍稍介紹一下這位楊大儒的情況。」

  聽到趙俊臣的這般說法之後,幾位幕僚也就七嘴八舌的向趙俊臣介紹起了楊洵的生平與成就。

  得知楊洵此人專精於律學之後,趙俊臣不由是有些驚訝,律學雖然是以儒家視角來闡述與解析朝廷法令,依然是屬於儒家分支,但前提畢竟是要熟悉朝廷法令,卻要比尋常的儒家學問實用多了。

  再得知楊洵當年捨棄了大好前程、主動返回家鄉拿出一生積蓄辦學、專注於教化雲貴百姓十年之久以後,趙俊臣更是不由心生敬佩,因為趙俊臣本人就做不到這一點,更認為楊洵與那些只懂得沽名釣譽、埋首於故紙堆的尋常大儒完全不同。

  等到幾位幕僚向趙俊臣介紹完了楊洵的生平成就之後,牛輔德稍稍猶豫了一下之後,又繼續補充道:「不過,近幾年以來,楊洵大儒在儒家之中受到了許多爭議,很多讀書人認為楊洵大儒的某些觀念已是偏離了儒家正途,更接近於純粹的法家……但即使是如此,也沒有任何人敢否認他的當世大儒身份。」

  另一邊,李倫則是感嘆道:「當世的多數大儒,皆是集中於京城、江南、以及西安三地,就是因為這三地的文化昌盛,讀書人極多,相互吹捧之下自然是容易出名氣,也就很容易出現大儒,而楊洵大儒久居雲貴之地,並沒有那麼多的相互吹捧,卻依然是公認的當世大儒,僅是這一點就極為不易了。」

  最終,蘇西卿總結道:「這兩點反而是證明了楊洵大儒的學問高深、成就極高,否則他早就被別的大儒們斥為異端了。」

  聽到這些介紹之後,趙俊臣若有所思,喃喃道:「某些觀念更接近於純粹的法家嗎……」

  在趙俊臣的理解之中,所謂的純粹法家,就是牧民之術,就是勢、術、法的三者結合,乃是帝王統御臣民的手段,從某方面而言已經很接近於帝王心術了。

  「難道說,這位楊洵大儒就像是前任太子太師、趙山才的恩師何明一般,乃是一位精擅於帝王心術的大儒?而且他的帝王心術還是由律學延伸而出,所以他不僅是善於權謀之道,更還熟悉朝廷法令?若是這樣的話,此人還真是一位真正的大才……我若是能夠擁有此人的支持與協助,今後許多事情必然是可以事半功倍。」

  https://

  想到這裡,趙俊臣對於這位楊洵大儒更為重視了,也就與幾位幕僚詳細商議了自己與楊洵相見的流程與細節。

  最終,趙俊臣則是做出決定,只要機會合適,他完全可以當場向楊洵拜師,也徹底把楊洵此人拉到自己船上。

  商議結束之後,幾位幕僚就興奮離去了,而趙俊臣則是命人尋來了楊洵的近期著作仔細研讀,認為自己熟悉了楊洵的著作與觀念之後,就可以更好的投其所好。

  然而,當趙俊臣開始翻閱楊洵的幾篇著作之後,他的表情卻是連連變化。

  首先是震驚、然後是欽佩、最後則是鄙夷!

  趙俊臣的震驚,是因為他從楊洵的幾篇著作之中,發現了此人對於律法一事的看法已經完全超越了這個時代。

  根據楊洵的這幾篇著作,趙俊臣可以大概總結出五點概念。

  其一,朝廷的目前法令太過於粗陋簡單了,應該制定全面且又詳細的法律條文,用以規範所有人的行為;

  其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子犯法與民同罪;

  其三,不僅是官民要受到法律約束,官府與朝廷也應該受到法律約束;

  其四,法令制定之後,朝廷與官府的行政力量絕不可干涉司法的正常執行;

  其五,於民而言,法無禁止皆可行,於官而言,法無允許皆不准;

  這些觀念結合在一起,竟已是很接近於現代的法學觀念了!

  也正因為發現了這一點,趙俊臣對於楊洵此人不僅是愈發欽佩,也同樣是愈發重視了。

  這樣一位眼光超越時代的大儒,價值還要遠遠高於一名同時精擅於帝王心術與朝廷法令的大儒!

  後者就算是能力手段再強,也只是拘泥於這個時代的條條框框,擁有太多的局限性。

  至於趙俊臣的不屑,則是針對於這個時代的讀書人。

  「幸好是我刻意抽出時間、認真鑽研了楊洵的著作,否則就要險些被他們給誤導了,楊洵的這些觀念,哪裡是什麼『法家』觀念?完全已是後世的『法學』觀念了!

  呵,這個時代的讀書人,早已是被八股文章毀掉了腦子,而且也不了解後世的法學觀念,只看到楊洵的論點之中含有依法辦事、刑無等級、重視法律穩定這幾點,就想當然的認為楊洵的觀念乃是接近於法家,卻不知古時法家與後世法學有著根本性的不同!

  古時法家觀念的核心,乃是統治者利用朝廷法令來加強自身集權,司法大權必須要集中於統治者的手中;而後世法學觀念的核心,卻是要求統治者剝離手裡的司法大權,然後再利用司法手段來限制統治者的權力……可謂是天差地遠!而這個時代的讀書人,竟是連這一點都看不明白,當真是可笑至極!」

  想到這裡,趙俊臣則是不由陷入深思,繼續想道:「但這樣一來,我若是想要把楊洵收為己用,剛才與幾位幕僚所制定的那些手段,無論是拜師送禮,還是投其所好,只怕是就不管用了,說不定還會適得其反、讓楊洵心生輕視。

  看楊洵此人的生平與觀念,應該是一位專注學問的理想主義學者,想要贏得這樣一位人物的認可與支持,最佳手段就是……與他進行一場學術探討,趁機向他展現自己的學問與觀念!

  而且在學術探討之際,還不能完全迎合於他,必須是整體觀念大致相同,但細微之處卻有迥異,讓他在這場探討之後也覺得受益匪淺……然後才能得到他真正的尊重與認可!」

  想到這裡,趙俊臣眼中閃過了一絲笑意,隱隱間還有些許興奮。

  實際上,趙俊臣在前世的時候,自然是更為認同法學觀念,認為應該用法律手段把權力關在籠子裡,對於法家觀念也並不認可。

  但這一世,或許是因為趙俊臣本人已是躋身於統治階層的緣故,隨著見聞與經驗的愈發增漲,他對於『法家』與『法學』這兩種理念,反而是不偏不倚了。

  然而,趙俊臣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轉變,究竟是對是錯,又究竟是不是屁股決定了腦袋。

  所以,趙俊臣很期待他與楊洵的這場見面。

  *

  在這個時代,像是趙俊臣與楊洵這種有身份的人,正式見面之際也需要一系列流程。

  首先是楊洵派人送來名帖,表達想要見面之意;然後則是趙俊臣向楊洵回復自己的名帖,表示同意見面,隨後才是約定時間、探明來意、正式見面。

  因為楊洵想要與趙俊臣儘快見面,所以流程也就簡化了許多,第二天的下午申時,楊洵已是領著兩名弟子來到了趙俊臣的府中,而趙俊臣自然是親自出門隆重相迎。

  接下來,趙俊臣就把楊洵迎入趙府正堂,雙方分賓主落座。

  相互客套與打量之後,趙俊臣並沒有繞圈子,甚至沒有打探楊洵的拜訪原因,而是直接讓人拿來了楊洵的那幾篇著作,緩緩開口道:「楊大儒,自從收到您的名帖之後,晚輩一直是感到榮幸之至,昨天晚上也是連夜拜讀了您的著作,只覺得受益匪淺,甚至還有醍醐灌頂之感……」

  聽到趙俊臣的這般說法,陪在趙俊臣身邊的幾位幕僚皆是面現期待,還以為趙俊臣接下來就要趁機拜師了。

  誰曾想,趙俊臣說到這裡,卻是話鋒一轉,又道:「但對於楊大儒的部分觀點,晚輩心中卻有一些疑問之處,希望能與楊大儒探討一番。」

  楊洵微微一愣,沒想到趙俊臣見到自己之後,竟是完全沒有打探來意,反而是擺出一副要探討學問的架勢,自然是大感意外。

  但隨後,楊洵似乎想到了什麼,卻是追問道:「哦?只是疑問?還是質疑?」

  趙俊臣想了一瞬,也修改了自己的說法,道:「既有疑問,也有質疑!」

  隨著趙俊臣的話聲落下,幾位幕僚皆是面色大變。

  但楊洵並不感到意外,只是點頭道:「既如此,趙閣臣請講就是。」

  事實上,自從楊洵近年來轉變了某些觀念之後,許多讀書人見到他之後都會與他爭辯一番,但全都是斥責楊洵違背了儒家綱常之類的老掉牙說詞。

  楊洵還以為趙俊臣也是相同情況,卻也是見怪不怪,只是心中隱約有些失望。

  而隨後,趙俊臣的諸般見解,卻是遠遠超乎了楊洵的意料!

  ……

  第一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