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豐收的喜悅二
三月十五號,一抹絢麗的朝霞宛若一道匹練橫亘在湛藍色的天際,隨風蕩漾,透露著一股別樣的喜慶之色。
靜謐的書房內,雲霧繚繞,一股特有的清香縈繞鼻尖,讓略顯疲倦的眾人瞬間精神抖擻,頭腦清醒不少。
「良哥兒,此次入侵遼南之地的鑲藍旗自阿敏以下幾乎全軍覆沒,只有零星的幾個人逃出去。」
「金州衛、復州衛同樣損失殆盡,守備歐陽澤榮、澹臺明點燃大火與鑲藍旗同歸於盡,嵩山派的樂厚等人同樣葬身靖邊堡。」
滿臉血污的石頭匆匆忙忙地趕回來,一刻也沒有休息,一五一十地匯報著此次大戰的情況。
只見他一身亮銀色的甲冑,濃郁的血腥味撲鼻而來,清澈的眼神中透露著一股滔天的殺氣,讓人不寒而慄。
「雖說歐陽澤榮、澹臺明、嵩山派的樂厚是衝著我們來的,看在他們與後金建奴力戰至最後一刻的份上,厚葬。」
給石頭倒了杯茶水,沈元良負手而立來到窗戶前,看著濃煙滾滾的靖邊堡,嘆了一口氣,囑咐道。
雙方的立場不同,沈元良對他們的行為還是很認同的,再說人死如燈滅,也就沒有必要用他們的屍體泄憤。
「嗯,他們是條漢子,沒丟我們漢人的臉。」
想到歐陽澤榮、澹臺明他們誓死不降,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壯舉,撓了撓頭,石頭面色敬重地說道。
對於悲情英雄,世人總是抱以寬容的心態,石頭也是如此。
「婉兒,此次繳獲多少物資?鐵料、糧食以及金銀。」
抿了口滾燙的茶水,沈元良端坐在太師椅上,手指敲打著紅木桌面,面色嚴肅地問道。
一舉殲滅鑲藍旗,雖說是用計,沈元良他們從今天開始正式踏上群雄逐鹿的大舞台,備受世人矚目。
第一場暴風雨到來之前,沈元良要儘可能多的囤積物資,打造甲冑、兵器,將自己的鐵衛隊武裝起來,最好武裝到牙齒。
「元良哥哥,繳獲的糧食大概有九十萬石,一半是新糧,一半是陳糧,以大米和小麥為主。」
「鐵料二十萬石,大部分是歐陽家、澹臺家準備走私給建奴、朝鮮的,都是上好的佛山鐵,稍加錘鍊就是精鋼。」
「金銀三百箱,總共一百二十五萬兩,還有三十箱珠寶首飾。」
翻開手中厚厚的帳簿,看著上面還沒幹的墨跡,一襲天藍色對襟襦裙的李婉兒強忍著身體上的疲倦,事無巨細地匯報著。
戰爭結束後,李婉兒帶領眾人花費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將所有的繳獲一一登記造冊,連水都沒喝幾口,忙忙碌碌的。
雖說辛苦,李婉兒甘之如飴,心中很是高興,壓在心中的大石頭總算落下。
前有氣勢洶洶的金州衛、復州衛,後有勢如破竹的鑲藍旗,沈家危在旦夕,好在他們渡過這一劫,從此天高任鳥飛。
「不愧是紮根遼南幾百年的世家大族,家底就是豐厚。」
轉動著手中的玉扳指,沈元良蔚然感嘆道。
在沈元良看來,這還只是歐陽家、澹臺家表面上的財富,肯定還有更多的財富被隱藏在暗中。
別看他們兩家慘遭滅門,暗地裡肯定還有子嗣傳承後代,屆時用這些財富以圖東山再起,這是世家大族慣用的手段。
「冬梅,儘快將這些鐵料轉化為甲冑,多多益善。」
「此次要不是臨時打造了半身甲,估計傷亡會更多,後金八旗名不虛傳,不愧是縱橫天下的勁旅。」
想到鐵衛隊的傷亡數字,沈元良臉上的喜悅之色瞬間暗淡下來,有種說不出的悲痛,好似一座大山壓在胸膛上。
借著靖邊堡高城池深以及金州衛、復州衛的手,沈元良不斷地削弱鑲藍旗,給它持續性放血,一個強壯的巨人瞬間虛弱不堪。
再加上出其不備,守株待兔,就算這樣,三千多人的鐵衛隊還是傷亡將近一千人,其中六百人當場戰死。
甚至人馬具甲的甲騎具裝也損失了一百人,其中重點培養的蕭長貴也隕落在這一戰中。
「少爺,從後金營地內找到了三百位經驗豐富的鐵匠,再加上水力鍛造法,我們一個月能夠打造八千副甲冑。」
「只要給我們半個月的時間,剩下的鐵衛隊都能穿上結實的甲冑。」
為了儘快提高虎牙山的鍛造能力,打敗鑲藍旗後,冬梅一刻也不耽誤,直接將後金營地內的鐵匠全部遷到虎牙山。
攜帶著大勝之威,加上虎牙山良好的待遇,家破人亡的鐵匠只能投靠沈元良,為沈家的大業添磚加瓦。
「瘦猴,後金營地內的百姓有多少人?」
想起後金營地內蓬頭垢面的百姓,沈元良揉了揉腦袋,緊皺著眉頭問道。
鑲藍旗都統鰲拜實在太狠毒了,為了杜絕後患,他一把大火將復州衛、金州衛燒成白地,所有人的房屋都沒有了。
好在天氣變暖,加上繳獲的糧食,不然沈元良還真不知道怎麼辦,實在是太缺德了!
「主公,一共有二十七萬人,都是青壯年和婦孺,沒有一個老人。」
瘦猴眉頭緊鎖,面色沉重,想說什麼,又不知道該不該說!
陣斬阿敏後,防守後金大營的幾百個鑲藍旗將士如何是沈元良的對手,一個回合下來就被全殲。
閒暇下來的瘦猴被沈元良抓「壯丁」,讓他臨時管理後金營地內的百姓,如此大的包袱都快把他給壓垮了,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好了,瘦猴,你還是繼續刺探情報,打探後金、遼東經略府的動向,這些百姓就交給其他人了。」
「婉兒,將木匠、泥瓦匠等百工之人挑出來,讓他們加入各個工坊,憑手藝掙錢,養活自己的家小。」
「其餘的百姓就交給知州公孫少俊,以工代賑,讓他儘快修築好蓋州城、復州城以及金州城。」
看著瘦猴「痛苦」的模樣,沈元良擺擺手,沒好氣地說道。
二十七萬人,沈元良不可能白養著他們,同時又不能不管,正好當下的遼南百廢待興,以工代賑正好合適,雙方一拍即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