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邱映雪從晏玉茗的手上拿起測靈盤看了看,道:「峨眉山五行屬水,你的資質上佳,有八尺七寸的水靈根,適合修煉水系功法。【記住本站域名】你以前練過什麼功夫?」
晏玉茗答道:「我練過《太清氣功》、《飄雪穿雲掌》、《流雲劍法》,還有『滅景追風神功』。」
邱映雪道:「從今以後,你不要再練『滅景追風神功』了。這門心法講究斬情滅性,不適合年輕姑娘修煉。其餘三門功法還可以繼續練,另外我再傳你一門新的內功心法。」
她摸了摸儲物手鐲,摸出一卷嶄新的書籍,道:「這是家族長輩為你挑選的《若水訣》。這門心法傳承悠遠,是從上古時期的『昌意』傳下來的。昌意是黃帝的兒子,顓頊的父親。他生於若水之濱,若水就是現代的雅礱江。」
晏玉茗接過書籍,心中的驚訝難以言表。
耳聽邱映雪又道:「晏姑娘,《若水訣》是我陸家的秘傳心法。你若是修煉了它,今後便是陸家的人。你只能自己修煉,不能將它傳給外人。萬一有一天,你想離開陸家,則要吞下一顆『湮忘丹』,祛除相關的記憶。」
「這……」晏雪茗的縴手微微顫抖,回身看看陸玄圃,看見他溫潤和煦如沐春風的神色,心裡又覺得安定了許多,於是點頭:「我記住了,奶奶。」
邱映雪面帶微笑,取出一個碧綠晶瑩的手鐲,給晏雪茗戴在手腕上:「這是一件儲物手鐲,兼有護身符的效果,裡面有一口寶劍,十分鋒利,削鐵如泥,是玄圃的父親特意為你鑄造的,取名為『青索劍』,夠你用一輩子。如果好好溫養它,等到你功力高深之後,不但能化作飛劍,還可以吞入腹中,化作一道劍氣。」
晏玉茗聞言,只覺得天雷滾滾,在耳邊轟轟作響:「傳說中的青索劍?那不是小說里的神劍嗎?」
「嗯,按照小說的說法,青索劍與紫郢劍,同為峨嵋派開山祖師長眉真人煉魔之物,劍性殺氣重,先為任壽自掌,後藏入莽蒼山靈玉崖下,受地火打熬,符咒禁鎖,為嚴人英、齊靈雲、李英瓊等人持各自飛劍從旁協助、攔截,為周輕雲以劍囊降服。給你的這口劍雖然來歷不同,但也經歷了天火和地火的打熬,附加了諸多符咒禁鎖,所以它是一口價值連城的寶劍,算是我陸家給你的聘禮!」
晏玉茗心中激動,整個人都被「奶奶」的話蠱惑,一顆心差點就要融化了!
她很想將寶劍取出來看看,然而這是在別人家做客,旁邊還有一位老姑奶奶,所以她勉強抑制住激動的心情,道:「多謝奶奶,我原本心中猶疑,不知道未來的路該怎麼走,今天見了您,承蒙您的教誨,我有種恍然如夢的感覺。知道未來的日子該怎樣過了。」
邱映雪笑道:「按照陸家新的族規,要等你進階金丹,才能為你倆辦婚事。在此之前,你們不但要努力修煉,還有一系列複雜的課目要修,其中包括12000個基礎符文,1000句咒語,大巫神拳,青龍七式,觀想心法,再加上你們正在學習的茶酒之道,以及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會計學、人力資源、貿易和金融等等。」
晏玉茗都快聽暈了:『要學這麼多東西?』
鄭瑞雪道:「是啊,趁著年輕,多學點兒東西,有助於將來成為大修士。」
陸雲曦從旁邊說道:「修真就像建造高樓,根基越深,地基越廣,越容易建造摩天大樓。你知道歷史上有很多大修士,都是知識淵博的人。比如說呂洞賓,他是禮部侍郎的孫子,進士出身,當過縣令;比如說唐玄奘,佛法精深,辯才無雙,翻譯大小乘經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多卷,還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論》譯為梵文傳入印度;將路途見聞撰寫《大唐西域記》十二卷。有了豐富的經歷,才能成為大修士,如果躲在深山潛修,容易陷入孤獨困頓的境地,卡在某個角落裡,進退兩難出不來!」
陸玄圃笑道:「老姑奶奶,您身入官場,也是為了修行?」
陸雲曦道:「我在研究儒家的入世修煉心法,目前有一些眉目了,等我總結出來,會交給老祖斧正。」
吃完午飯後不久,邱映雪便取出一隻小型飛舟飛走了。
這種小型飛舟是由陸漁舟設計的,脫胎於海陸空三棲飛舟,它的體積很小,放出來只有十幾米長,主要用於內陸地區的空中飛行,上面刻畫了符文,可以抵禦妖禽的衝擊。它跟銀河號不同,銀河號用於星際旅行。
海陸空三棲飛舟太貴了,每一艘的售價都在數百億億以上。而小型飛舟很便宜,只要兩三億元就能購買一艘。
陸玄圃帶著晏玉茗去了自己居住的小院。
晏玉茗從儲物手鐲中取出「青索劍」,握在手掌中揮舞。
「好劍!可惜稍微重了點兒。」
青索劍只有108斤,她還覺得太重了。
陸玄圃道:「我爸是煉器師,他最早開發的屠龍刀重5000斤,送給我媽的倚天劍500斤。後來經過多年的研究,他再鑄造刀劍時,在裡面添加了釹磁體,還附加了新的符文,可以調節重量。比如你這口劍,可以下調到36斤,也可以上調到360公斤。」
晏玉茗大喜:「你知道怎麼調節嗎?」
「每天擦拭,灌注靈氣,用心神溫養它,便會越養越輕;也可以斬殺妖獸,吸取獸血之後,會變得越來越重。若是殺了人,沾染了人血,它會變得很重。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滄浪水』,用它來洗劍,能把沾染的血氣洗乾淨,然後讓劍變得很輕。」
「什麼是滄浪水?」
「滄浪就是漢江,漢江的源頭在嶓冢山,位於寧強縣城西北四十公里大安鎮漢源村。《山海經》:「嶓冢今在武都氐道縣南」,東晉郭璞註:「嶓冢以東水皆東流,嶓冢以西水皆西流,故俗以嶓冢為分水嶺。」
循著清澈的溪水逆流而上,在絕壁千仞的懸崖半腰有一個石牛洞,傳說那是跟隨大禹治水的牛,用自己的身體堵住了奔涌而出的滔滔洪水。在石牛的背上,有一些複雜的符文。石牛之下,一線清泉淙淙流淌,如此細微、如此恬靜,那就是滄浪水。」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