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長,我們完了!」
趙光義帶兵抵擋突襲宋州城的西楚大軍,在外城的火海中與西楚軍激戰,被濃煙燻黑,又被西楚軍擊敗,灰頭土面,見趙匡胤回來,不由沮喪。
「小符後與柴宗訓何在?」
「他們被符彥卿救走了!」
「如此也罷,畢竟我愧對柴家,他們離開,我倒是可以心安。」
趙匡胤聽說符彥卿帶著小符後、柴宗訓去投奔柴榮,一件心事放下,竟然輕鬆了不少。
一直以來,趙匡胤心有愧疚,直到現在才得以解脫。
「可是兄長,我們同時遭到夏軍和楚軍攻打,宋州、亳州即將失守,已經無力回天……」
趙光義心急如焚。
要是趙匡胤建立的宋國滅亡,那麼他趙光義以後也沒有機會繼承趙匡胤的事業,成就帝王之業。
「逐鹿中原本就兇險萬分,百千諸侯,只有一人可以成功。我要親自去見西楚大將——龍且。」
趙匡胤握著蟠龍棍,決心已定。
汴州守將張永德率全城兵馬,歸降柴榮。
趙匡胤勢力人心渙散,已經無法抗衡柴榮。
宋州城東城,西楚鐵騎攻破城門,一員猛將手握龍槍,長驅直入,城內無一人可以與之匹敵!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這員猛將霸道萬分,在宋州城內如入無人之境,龍槍一挑,將企圖阻擋他的一名宋軍武將挑飛三十米!
轟!
宋軍武將砸落在一座木屋的屋瓦之上,屋瓦碎裂,木屋坍塌。
宋軍武將掙紮起身,五臟六腑受到重傷,不住咳血:「西楚霸王麾下第一猛將,大將龍且,果然勇猛無雙,完全不是他的對手啊……」
固守街道的宋軍,連連後退,對威震一方的西楚猛將龍且恐懼萬分。
九江王英布,照樣被龍且擊敗,被迫投靠司馬懿。
如今龍且統帥十萬西楚大軍取宋州,無人可擋!
「本將軍的耐心有限,快快投降,否則,全部坑殺!」
龍且聲若洪雷,聲音迴蕩整座宋州城,讓宋軍聞風喪膽。
宋州城宋軍內部產生分歧,又遭到強敵攻擊,無法防守。
「久聞龍且大名,如今一見,名不虛傳。」
趙匡胤手持蟠龍棍,在一群宋軍武將的擁簇下出現,直面龍且。
趙匡胤沒有把握擊敗龍且,但他有信心在龍且的攻擊下活命。
「你是何人?如果只是想要拖延時間,我可沒有那麼好的脾氣。」
龍且逐漸暴躁,失去耐心。
「果然是一個莽夫……」
趙匡胤知道龍且有勇無謀,歷史上曾被兵仙韓信以水淹之計擊殺,內心輕視龍且。
「龍且,不可胡來,這位是宋王趙匡胤。」
十萬西楚大軍之中,一個須髯花白的謀士拄著木杖出來,主持局面,就是暴躁的龍且,都要給他面子。
「你是……亞父范增!」
趙匡胤、趙光義、趙普見到此人,無不震驚。
相比於勇而無謀的龍且,他們更加懼怕西楚軍的軍師——亞父范增!
范增是唯一一個在楚漢爭霸之時,可以與張良、陳平等漢軍謀士抗衡的西楚謀士。
可惜,西楚霸王項羽不聽從范增的計謀,被陳平的離間計得逞。
范增出現,宋軍眾多武將無不向後退了一步。
范增給他們的感覺,深不可測。
「趙匡胤,你乃是中原一霸,雄踞一方,為何如此狼狽?」
范增與龍且帶兵襲擊宋州、亳州,只是冒險一試,范增也沒有想到趙匡胤在前方敗的一塌糊塗,西楚軍的攻勢居然相當順利。
「此事說來話長。夏軍將至,你們未必可以取得宋州城,不如退守亳州。」
趙匡胤見十萬西楚大軍到來,心生一計,故意提議後退。
「趙匡胤,你完全不將我龍且放在眼中。有我龍且占據宋州,何人敢來攻城?!」
龍且果然被惹怒,怒氣勃發。
轟!
龍且氣勢爆發,地面下沉,街巷兩側的木屋被氣浪掀翻,飛沙走石!
宋軍武將伸手擋住沙塵,無不駭然。
龍且的武力,極其恐怖!
就連趙匡胤,也微微變色。
范增陷入沉思。
趙匡胤麾下猛將如雲,擁兵30多萬,即使是西楚大軍,正常情況下,也不會與趙匡胤死拼。
然而,趙匡胤在前方一敗塗地,足以說明趙匡胤的敵人之強。
「且讓我會一會這一強敵。你且帶你的殘兵,聽我號令。」
范增木杖一揮,示意西楚大軍控制城內據點,並且,收趙匡胤的宋兵為己所用。
范增已經看出來了,趙匡胤懼怕擊敗他的強敵,這是可以利用趙匡胤的一點。
趙匡胤、趙光義聚攏城內宋軍,禍水東引,也想要看一看范增、龍且的十萬西楚大軍,又有什麼能耐。
宋州城外,張華匯合禁軍巾幗營、禁軍神騎營、李績軍團、柴榮軍團,從西邊攻打宋州城。
一個提前安插至宋州城的夜不收百戶趁著城內混亂,逃出宋州,前來向張華稟報:「主公,十萬西楚大軍從徐州而來,攻破宋州城,恐怕宋州將會被西楚勢力占據!」
「西楚軍割據徐州,竟敢來染指中原!」
張華聽說西楚勢力出兵爭奪宋州,臉色陰沉。
他很不爽。
宋州是中原重鎮,他志在必得,必定不會放縱西楚軍將勢力範圍擴張至中原。
因此,必須重拳出擊!
「繼續攻打宋州城,不計代價,也要攻破此城!」
張華匯合諸軍,仍然攻打宋州。
即使十萬西楚大軍搶先一步占據宋州城,宋州城剛剛經過戰亂,還沒有重新穩固城防,這是攻破宋州城的契機。
「西楚勢力,足以與漢高祖劉邦爭奪天下,不好對付啊……」
范仲淹、王守仁等人都知道西楚勢力意味著什麼。
「不必擔心,這十萬西楚大軍,主將只是龍且罷了。」
張華的話,讓范仲淹、王守仁等謀士,稍微放心。
龍且有勇無謀,還能對付。
他們真正擔心的是古華夏武力最強的那個男人。
大量夏軍在宋州城下集結,著手強攻宋州城,吞併中原。
柴榮率領從汴州等地收編的宋軍,與張華匯合,並且帶著岳父符彥卿、小符後、柴宗訓,以及張永德、王全斌等降將,前來張華的營中,以表示自己沒有自立為王的想法。
「罪將拜見主公,願從此棄暗投明,鞍前馬後!」
張永德、王全斌等宋軍武將,紛紛倒伏,信誓旦旦,效忠張華。
不過張華可不認為他們是忠臣,只要張華出事,估計他們會第一時間跳反。
五代十國大部分武將都不怎麼講究君臣之道,只要有實力,有機會,就會起兵造反。
那個時代,比三國還要混亂,更加不講規矩。
但只要張華活著,這些人也不敢亂來,張華收下張永德、王全斌等降將,以瓦解趙匡胤勢力的人心。
趙匡胤經此一敗,勢力土崩瓦解,基本逐鹿中原無望了。
「符彥卿拜見明公。」
五代名將符彥卿跟隨女婿柴榮,投靠張華,再一次選擇站隊。
符彥卿投靠的皇帝,十隻手指都數不過來,但每一次都能正確站隊,任憑皇帝更替,他鐵打不動,堪稱站隊的神。
這一次,符彥卿準確判斷形勢,認為張華有可能統一天下,正好趁著柴榮與張華的關係,投奔張華。
「我曾在長平,與你的父親李存審有過交手。」
張華知道符彥卿與九太保李存審的關係。
李存審本名即是符存審,因為被李克用收為義子,改名為李存審。
李存審的統帥值絕對在90以上,無疑是一流統帥。
李存審的兒子符彥卿又是柴榮、趙光義的老丈人,這些名將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
符彥卿嘆道:「我現在的年紀,恐怕比家父更大。如果能夠見識家父年輕時候的風采,也是一件幸事。」
「以後你會有機會的。」
張華得知符彥卿與李存審是父子,已經有了招攬李存審的手段。
李克用的鴉兒軍和十三太保,實力強大,占據半個河東,張華一直沒有對李克用重拳出擊,就是因為忌憚李克用的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武力最高的是李存孝、史敬思,用兵最強的是李存勖、李存審、李嗣源。
如果可以利用符彥卿與李存審的關係,招攬李存審,自然最好不過。
「符氏見過明公,多謝明公借兵給夫君報仇,否則我們母子二人,還被軟禁於宋州。訓兒,快給明公磕頭。」
小符後帶著柴宗訓來謝恩,以表示感激不盡,絕無叛意。
小符後本身對促進她與柴榮相見的張華,本來也發自內心感激,真情流露,沒有半點虛假。
柴宗訓恭恭敬敬磕頭:「多謝陛下,讓我與爹爹相見。」
「你們不必多禮,我已令人在夏城,為你們準備好府邸,有婢女侍候。你們可於城內自由活動,若是出城,向官府報備即可。」
張華知道小符後和柴宗訓命運多舛,也是一對苦命人,於是將小符後、柴宗訓安排至夏城居住。
雖說張華同情他們,但還是要對小符後等人的活動,做出限制,以免柴榮有機會叛亂。
相比於趙光義對小符後的控制,張華已經相當仁慈了,基本沒有限制他們的自由。
但如果柴榮帶兵在外,而小符後想要離開夏城,會引起張華的戒備。
「多謝明公。」
小符後知道張華給予了最大的寬容,於是和柴宗訓,再次謝恩。
張華看向柴榮,柴榮表情平靜,張華知道柴榮在表示忠誠,無意獨立。
如果柴榮想要自立為王,那麼降服汴州,招攬一眾後周將士,柴榮完全可以在這個時候自立為王,而不必專程來到張華營中,還將岳父、妻兒、以及一眾降將,交由張華發落。
「范大人!」
薛仁貴、楊業、楊延昭押著俘虜的北宋名將狄青、種世衡前來匯合,狄青、種世衡見到曾經的上司范仲淹,驚呼出聲。
他們與范仲淹的關係,比起與趙匡胤的關係更加親近。
「果然是你們二人。來人,為他們二人鬆綁,他們不會如何。」
范仲淹對狄青、種世衡信任有加,直接下令給他們鬆綁。
狄青、種世衡脫困之後,果然沒有反抗,也沒有逃走。
他們見到范仲淹,訴說往事,激動難言。
「如今趙匡胤已敗,又有愧於周世宗柴榮,你們今後,該何去何從?」
范仲淹知道狄青、種世衡沒有逃回宋州,可能對趙匡胤,有所不滿。
柴榮出現,一下子占據了道德制高點,趙匡胤的身份從一國之主,變成了叛將,狄青、種世衡內心也甚是糾結。
趙匡胤勢力也正是因為人心動搖,所以無心戀戰。
於是范仲淹說道:「縱觀天下,能夠統一天下者,屈指可數。你們若是要投靠明主,我可代為引薦。」
狄青與種世衡對視一眼,齊聲答道:「還請范大人引薦。」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