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劉秀的驚訝

  HD城,劉秀正在王宮休息,身邊有佳人相伴。閱讀

  劉秀在朝歌大戰之後,身體空虛,在HD城休整了三個月,這才勉強緩了過來,身體不再那麼難受。

  劉秀也想爭奪太行山脈,但劉秀因為召喚隕石帶來的反噬,此前無法親自帶兵。

  外敵環伺,劉秀難以分兵。

  「我恢復了五成,雖然不能再使用法術,但已經可以帶兵了。只有我親自出馬,才能攻無不克啊。」

  劉秀長長嘆了一口氣。

  劉秀手下有不少可以獨當一面的武將,耿弇、岑彭、吳漢都是雲台二十八將之中的佼佼者,但劉秀總感覺他們比自己還是差了一點。

  劉秀在自己的勢力,獨一檔。

  每次打不贏的大戰,劉秀都被迫親自出手。

  高處不勝寒,劉秀也對此感到頭疼。

  一旦戰事不順,雲台二十八將就只能指望他們的主公親自下場,擊敗強敵。

  「相公,你的內傷還沒有完全恢復,不可出征。」

  一個佳人勸阻劉秀,眼神中帶著心疼。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也有所不為,更有不可為而為之。除去我以外,河北再無一人可平定的太行山脈。不對,還有一人可以,但此人需要坐鎮北方,阻擋燕雲的騎兵。」

  劉秀搖了搖頭。

  耿弇或者吳漢帶兵,都難以擊敗各鎮諸侯,還有張華、鴉兒軍,那麼只有劉秀一人可以在這個時候出動了。

  劉秀的皇后陰麗華卻默默垂淚,我見猶憐。

  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劉秀在西漢末年,是真正的氣運之子,不但取得皇位,而且還抱得美人歸,娶了未發跡時十分仰慕的世家大小姐陰麗華。

  江山美人,雲台二十八將,劉秀應有盡有,在西漢末年就是主角,獨一無二。

  劉秀在這個世界差不多一樣幸運,與陰麗華一起穿越過來,有佳人陪伴,劉秀這幾年倒也過的快活,還幾乎打下了整個河北,成為河北霸主。

  直到張華出現,劉秀隱隱察覺到自己的氣運被平分了。

  察覺到不對勁的劉秀,這才急於親自帶兵去爭奪太行山脈。

  否則太行山脈被夏軍占領,劉秀的處境還有些不妙。

  「你且在HD等我兩三個月,想必就可以打敗敵人了。」

  劉秀捧住陰麗華姣好的面容,在內心發誓無論如何也要守住佳人。

  「陛下,大司徒求見。」

  劉秀正要帶兵討伐太行山各鎮諸侯,雲台二十八將之首,大司徒鄧禹,火急火燎來找劉秀,已經在宮門外等候。

  劉秀辭別陰麗華,接見鄧禹。

  「仲華啊,何事那麼著急?我可是很少看到你如此狼狽了。」

  劉秀與這位年少時的好友開玩笑。

  鄧禹的能力不是雲台二十八將最強者,但劉秀將鄧禹的功勞列為第一,因為鄧禹與劉秀的關係更加親近。

  沒錯,古華夏也是關係社會。

  鄧禹憂心忡忡,沒有心情接著劉秀的話:「陛下莫要說笑了,臣這個消息很重要啊。夏軍與諸侯聯軍在長平爆發大戰,鴉兒軍中途插手,擊敗諸侯聯軍,但夏軍又擊敗鴉兒軍,迫使各鎮諸侯降服。齊王田橫、魏文侯、魏延等人,紛紛向張華投降,而黃巢、樊崇等人戰死。」

  「既然消息現在才傳來,說明來不及了……」

  劉秀陷入沉默。

  HD與上黨之間隔著一定的距離,消息傳到劉秀耳中,時機已過。

  劉秀內心震撼。

  張華的速度太快了。

  按照劉秀原本的估計,張華至少要三個月時間才能擊敗各鎮諸侯。

  而張華趁著劉秀虛弱的時間,提前拿下上黨地區,讓劉秀深感驚訝。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強敵。

  「這正是令人擔憂之事。夏軍同時占據上黨、河內二地,對鄴城、HD兩座城池形成威脅。將來,夏軍必取河北。」

  鄧禹有不錯的大局觀,一眼就看出張華想要做什麼。

  秦國滅趙國,也是發動長平之戰,占據上黨地區。

  張華在上黨地區設立滁州,讓滁州單獨變為一個戰區,目的不言而喻,擺明是同時威脅太原、HD兩座城池。

  劉秀腦海中已經出現各個勢力割據的勢力範圍:「或許我們不必親自出手。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可以慫恿張華的敵人出手。」

  鄧禹眼前一亮,與劉秀合謀:「陛下的主意著實不錯。張華當前兩個主要敵人,一是河東的李克用,二是中原的努爾哈赤。至於隴右,也有強敵。漢中的高祖……他似乎無暇插手……」

  「設法引努爾哈赤與張華在中原爭鬥,我們積蓄力量,等到他們疲敝,則趁著寒冬,渡過黃河,攻取中原!」

  劉秀沒有因為上黨地區被張華捷足先登就不知所措。

  劉秀的領地是土地肥沃的河北地區,這裡人口眾多,只要好好種田,不用幾年,就能取得經濟上的優勢。

  從三國時期,主要占據河北的袁紹,與主要占據中原的曹操,兩個諸侯的實力對比,就知道占據河北的諸侯具有多大的經濟優勢。

  當然,這個世界,不只北方的關中、河北、中原、山東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南方的人口,並不遜色於北方。

  一種看法是唐朝中期爆發安史之亂後,南方的人口第一次超過了北方,說明只要開發度足夠,南邊也有大量耕地,而且莊稼一年兩熟或者一年三熟。

  江東、洞庭湖、成都平原等地都有大量人口。

  無論如何,占據河北的劉秀在北方諸侯之中,國力排在前面。

  即使是張華也沒有選擇正面硬撼劉秀在河北的百萬大軍,而是選擇率先攻略上黨地區,儘量避開劉秀。

  鄧禹起身,對劉秀說道:「臣會竭盡全力,發揮河北的地利,募兵百萬,蕩平中原!」

  劉秀嘆道:「既然出征取消,那麼你且留下來,與我小酌一杯。」

  劉秀下令取消討伐十八鎮諸侯,正在HD城集結的三十萬漢軍遣散回各座城鎮。

  如果張華知道劉秀打算攻打太行山脈,只是遲了一步,一定會嚇出一身冷汗。

  要是劉秀的傷勢提前半個月恢復五成,那麼長平大戰還有劉秀的三十萬漢軍加入,勝負就不好說了。

  在常山附近,從長平戰場消失的呂布騎著赤兔馬,向北邊疾馳。

  呂布肩膀受傷,獨自上路。

  常山大戰,呂布與賈復戰平。

  然而長平之戰,李存孝擊敗了呂布。

  這讓高傲的呂布難以接受。

  呂布此前,單打獨鬥,所向無敵,最差的結果是戰平。

  然而這一次慘遭飛虎將軍李存孝碾壓,讓呂布的向武之心動搖。

  雙方仿佛不在一個層次。

  「這個世界,一定有什麼方法,可以提升武力極限!」

  呂布歇斯底里,要去大草原廝殺,尋找突破極限的方法。

  武將的四維數據和初始天賦是天生的,而等級卻可以通過廝殺和訓練提升,實際的血量、攻擊、防禦也會得到提升,甚至天賦效果也會更強,還有可能領悟新的天賦。

  呂布想要去戰爭更加慘烈的大草原練級了。

  李存孝不只是武力壓制了呂布,等級上也有領先。

  此前,李存孝一直在大草原上征戰。

  呂布堅信除了等級,或許還有其他方法,甚至可以打破個人的武力極限。

  「高順、曹性等人,有綺兒帶領,應該不會出事。我帶著他們,他們反而是我的負擔。在有實力擊敗李存孝之前,我呂奉先絕不回來!」

  呂布的自尊心受挫,隻身北行。

  此去,蒼莽大草原,歷朝歷代的遊牧部落混戰,為了爭奪水源和牧場廝殺。

  蒙古、契丹、女真、突厥、匈奴、鮮卑、柔然、東胡、渤海、奚族等部落,數不勝數,烽火連天……

  中原,大梁城,鎮守這座城池的ZLQ、鑲藍旗兩支兵馬,驚恐地發現夯土城牆在洪水的長期浸泡下,已經有城磚和夯土層剝落,整面城牆隨時可能坍塌!

  大梁城外,范仲淹的洛州軍團、李績的十六衛軍團,在外面建築夾城,將大梁城包圍了起來。

  整座大梁城,被重重圍困,同時又被洪水浸泡,岌岌可危。

  ZLQ、鑲藍旗將士士氣低迷。

  「父汗怎麼還沒來為我們解圍?如此一來,城牆已經堅持不了多久了!」

  ZLQ旗主莽古爾泰被圍困在大梁城中,歇斯底里。

  城中的存糧受到潮濕的洪水影響,已經有部分糧食發霉,就算城牆經得起洪水浸泡,城內的糧食也支撐不了半個月。

  ZLQ旗主莽古爾泰、鑲藍旗旗主阿敏,在焦急地等待努爾哈赤的援軍。

  努爾哈赤與司馬懿聯手,正在壓制曹操。

  曹操也很頑強,堅持了幾個月都沒有被徹底擊敗。

  「以大梁城的堅固程度,城牆在三五日內就會倒塌了。」

  洛州軍團的營地之中,明朝工匠蒯祥根據城牆的厚度、材料和洪水的高度、酸鹼度,判斷大梁城陷落的時間。

  「傳令全營將士,這幾日正是攻克大梁城的緊要關頭,加強戒備。」

  「近日努爾哈赤與曹操停戰,很有可能努爾哈赤也意識到大梁城再也堅持不了多久,所以會回來救援。畢竟,大梁城有努爾哈赤兩個旗的兵力。」

  「加強部署在南邊的兵力。」

  范仲淹在大梁城即將陷落的緊張時刻,告知手底下的將士更要小心防備。

  不知不覺間,距離張華使用水淹大梁,已經過去了三個月。

  三個月時間,足夠洪水泡爛城牆和城內的房屋、糧草。

  整座大梁城成為一片澤地。

  大梁城以南,努爾哈赤在結束與曹操漫長的戰爭之後,知道大梁城已經堅持不下去了,不得不向曹操求和,然後率兵北歸,支援大梁城。

  努爾哈赤一共有八個旗的兵力,其中兩個旗在大梁城,努爾哈赤不能不救。

  問題在於,大梁城被夏軍兩個軍團圍困,夏軍還有可能有後續援軍,努爾哈赤不好解圍。

  即使設法救出守軍,城池也會失守。

  「父汗,我們八旗與曹操的虎豹騎交戰多時,兵馬疲憊,接應守軍倒是可能,收復大梁、滎陽,卻難於登天。兒臣有一計,或許可以打破當前局面,力挽狂瀾。」

  皇太極知道努爾哈赤在憂慮什麼,於是主動向努爾哈赤獻計。

  「哦?你且說來。」

  「是。可重金賄賂南陽的諸侯,許以好處,令其攻打河洛,我們兩路並進,可取夏城。至於曹操,有司馬懿盯著,不會令其有機可趁。」

  「你可有把握遊說此人?」

  「兒臣親自前去宛城,進行遊說。」

  「好,我們後金之國運,盡皆肩負於你一人身上。若是力挽狂瀾,你為皇太子!」

  「多謝父汗!」

  皇太極內心驚喜。

  終於,努爾哈赤要立他為皇太子了。

  只要說服虎踞南陽的諸侯出兵,此事大功告成。

  皇太極立即帶著一小隊白甲兵,南下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