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在虛擬世界配合真實世界的玩法下,傳統連鎖餐飲集團失敗的很迅速,這之間的差別比Shein和ZARA之間還要更大。
不,應該是傳統手工作坊和現代化流水線作業的差距。
科創生物當年給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們開放的感覺收集權限和相關設備,這些企業在這十年間利用該權限將很多現實中的商業模式,利用虛擬世界為其創造新的價值,現實和虛擬之間徹底被打通了。
該權限被譽為虛擬世界的牌照,後來經濟學家們把這個叫做虛擬時代的特許經營。
前年某獲得該牌照的網際網路企業在破產清算的時候,該權限被拍出了接近五百億米元的天價。
甚至人們覺得拍得這一牌照的高盛賺大了。
餐飲行業只是在受到影響最嚴重的行業。
獲得牌照的網際網路企業們紛紛或參股或入股的形式,大量扶持利用虛擬世界針對性優化口味的連鎖餐飲公司。
傳統餐飲在研製菜品的時候,只能由研發團隊以及很少的客人進行測試,最終還是需要推向市場,由市場的反饋來確定新菜是否有大規模推廣的前景。
即便是像肯德基或者麥當勞這種全球性的連鎖餐飲巨頭,他們分配到一個具體菜品上的試吃員也只有不足三位數。
而利用虛擬世界,這些新式的餐飲機構能夠徵求數百萬甚至是上千萬的用戶意見。
同時這也是對自己新品進行的一種營銷活動。
結合人工智慧技術,能夠把口味做到每個區域都不一樣。
新式餐飲集團如日中天,即便他們是中央廚房,有嚴格的衛生標準,所有添加劑也絕對不會超過國家標準的要求,你在餐廳或者在家取外賣品嘗的時候,對味道讚不絕口。
但是這種連我的味覺都被人控制了的感覺,在我潛意識裡就覺得這不合理。
但是現實世界告訴我,所有人都歡迎這種模式,都認為這是未來的方向。
甚至現在新式餐飲集團疊代到了最新模式後,他們會給你一種只為你一個人服務的錯覺。
伱先在藍星二號里,把今天該集團提供的樣品全部品嘗一遍,甚至不需要真正把食物在虛擬世界裡吃下去。
你把十來個小瓶子聞一下,就會有相應的味覺、嗅覺綜合感覺在你的大腦里迴蕩,然後你選出你最喜歡的幾種味道。
然後你再自行決定今天早中晚分別要吃哪些東西,他們會專門把這些食物送到你家門口。
華爾街時報在他們的專欄里認為這是偉大的模式,認為所有人都不用再為吃發愁了,餐飲集團們會提供無數的選擇給你,你只需要嘗試選擇,就能夠在現實世界裡嘗到你當天最喜歡的口味。
即便人造肉在現在的漢堡里越來越常見,大家好像都已經習以為常,反而吃真肉成為了環保人士鄙夷的對象。
所謂我們已經在30年代了,怎麼能夠保留20年代的陋習。
一時間我不知道是我瘋了,還是他們瘋了。
包括新式餐飲集團能夠根據你的需要定製化提供服務,比如你希望吃的健康一些,他們給你提供的口味都是少添加劑做出來的口味。
上百個口味,你總能選出最合適的,即便它沒有工業化的味道。
聽完上述的一切,我都覺得這真的是天才的模式,解決了所有人每天的一大難題:我今天要吃什麼。
但是我不喜歡這種味覺都被綁架的感覺,我不喜歡從不出錯沒有意外的生活。
之前不管是什麼影視作品裡,提到的賽博朋克世界,再怎麼瘋狂,我看人們的飲食也是在正常的範疇里。
窮人吃口味低劣的營養劑,有錢人吃各種專門種植的無污染農作物、專門養殖的純天然肉類。
從來沒有想到,虛擬世界配合中央廚房和人工智慧,能夠煥發出如此大的威力。
不管你有錢沒錢,沒錢多吃添加劑和人造肉,有錢少吃添加劑多吃優質食材。
但是本質都一樣,你們的口味被新式餐飲集團全方位的綁架了。
我有時候周末去繁華遠不如以往的百老匯大道,然後路過街邊的空無一人的餐廳,只有懸掛在牆上被灰塵模糊了色彩的海報訴說著它曾經的輝煌。
無數有特色的餐廳,在新式餐飲集團面前不堪一擊。
第五章藍星二號
藍星二號是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發明。
之前不管是最早鵝廠的賽博鵬城,還是後來微軟的我的VR世界,又或者是META的VR紐約,這些都只是把部分現實世界投影到虛擬世界中。
即便我的VR世界野心勃勃,目的是逐個打造城市,最終實現將所有現實世界中的城市,在VR里復刻的目的。
但是受限於矽基晶片的算力,和成本營收之間需要達到某種平衡,微軟不得不放棄了這一想法。
選擇構建一個超大型城市,然後讓人們可以自行建造自己的城堡,付費連網的模式。
藍星二號是第一個,當然也只有科創生物有能力做到,把整個現實世界裡的藍星映射到虛擬世界裡。
並且在虛擬世界裡,你幾乎能夠實現現實世界裡具備的所有味道。
我也是在藍星二號里第一次嘗試了華國的火鍋,這雖然非常有名,但是我出於對這種黑暗料理的恐懼而一直沒有嘗試。
直到我之前去華國開會時認識的媒體朋友,跟我在虛擬世界中重新恢復了聯繫,我在他的邀請下,第一次嘗試了火鍋。
我沒辦法判斷這神奇的味道和真實世界中是否一致,從他的表情和神態中我想應該是的。
因為我在虛擬世界裡的北卡羅納州New Bern小鎮裡嘗到的float和現實世界裡的口味一模一樣。
要知道這玩意除了北卡羅納州人,其他州很少有人喝過這味道。
而我要在這一章里敘述的是藍星二號採取的貨幣體系。
眾所周知世界各國政府,其實都一直試圖推行自己的數字貨幣。
不管是阿美利肯還是華國,又或者是其他國家,抱歉並不是其他國家不重要,而是在一個阿美利肯人的腦海里,提到其他國家,第一反應就是華國。
這個名字在電視節目、各類政客、網際網路上看到過太多次了。
在藍星二號發行前夕,經濟學家們都對藍星二號要採取什麼樣的貨幣很感興趣。
因為不管是魔法世界還是奇幻世界裡的貨幣,都是其遊戲背景確定的貨幣體系,而且無法通過官方渠道直接和現實世界的貨幣交換。
更不存在官方提供的貨幣交易渠道。
但是藍星二號不同,從把藍星二號的建設授權給這些網際網路巨頭開始,科創生物的實際控制人李渺渺女士就表現出了對藍星二號的一種期望。
因為很多時候想做成一些事,是需要學會利益分享的,不懂得利益分享發展是會存在上限的。
不得不說李渺渺女士的野心勃勃成就了藍星二號現在無法動搖的地位。
先是選擇徵集藍星最享有盛名的經濟學家們,希望他們給一個方案,關於藍星二號面向全人類發售之後該採用什麼樣的貨幣體系。
是憑空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貨幣,然後找到一個錨點,將全新的貨幣從發行到底定價都和錨點捆綁。
這些經濟學家們給了很多種方案,由於該會議以及會議結果從來沒有對外公開過,我們也不知道現在採取的這種貨幣體系是哪一位經濟學家提出的。
光是他們自己聲稱的都存在不小的出入。
我比較相信是芝加哥經濟學派的學者提出的,更具體的我也不知道。
總之李渺渺決定該方案之後,和各國政府展開了漫長的談判。
藍星二號直接採用現實世界的貨幣體系。
也就是說,現實世界的貨幣能夠直接在藍星二號中使用。
而藍星二號中一切的經濟循環活動都和現實世界循環。
我在藍星二號里花多少錢支付給對方購買服務,這些錢對方獲得後,根據提現渠道繳納一定的手續費,就能夠回到現實中來。
對於所有的國家來說,自己的國土面積憑空乘以二,自己印發的貨幣有了新的去處。
全球通脹的貨幣有了新的流向。
這相當於是把虛擬世界的貨幣體系和現實世界完全捆綁,同時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不存在任何的邊界。
李渺渺憑空出讓了這麼大的一塊蛋糕給各國政府,這導致了後續不管是虛擬實境設備還是生物通信網絡的搭建,在各國都暢通無阻。
更讓我尤為欽佩的地方在於,藍星二號里的所有地產,都只租賃不售賣。
經過這些年的解密,我們能夠知道這一決定同樣是李渺渺女士做出的決定。
我不得不說這是非常有智慧的一種做法。
克制自己是很難的一件事。
對於一個組織,一家企業來說,眼前平白有這麼多的利益,你可以慢慢吞下。
藍星二號里最有價值的無疑是海量的地產,包括住宅、寫字樓、旅遊地產等等。
因為你在虛擬世界裡感覺和現實世界是沒有差別的。
包括天氣和氣候都是保持和現實世界一致。
這就導致,從理論上來說虛擬世界的地產和現實世界地產價值是一致的,甚至還要更高。
現實世界的地產會因為老化而損壞,因為居住的時間而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虛擬世界不會,它現在是什麼樣,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之後仍然是這樣。
對科創生物來說,他們完全可以一部分一部分的地產拍賣,比如今天拍紐約中央公園邊上的地產,明天拍洛杉磯比弗利山莊,後天再拍比爾蓋茨在西雅圖華盛頓湖畔的豪宅。
反正虛擬世界裡的山間豪宅不屬於比爾蓋茨。
全球有無數這樣的頂級住宅能夠讓科創生物在虛擬世界裡拍出天價。
同時有無數的普通住宅同樣能夠以一個低但是沒那麼低的價格賣給普通人。
當時有機構估算,考慮到流動資產,科創生物每年出售一部分地產,他們能夠保證每年上萬億美元的收入持續上百年。
但是科創生物並沒有選擇這麼做,李渺渺選擇將虛擬世界的所有地產按照他們現實世界中的價值按照一定比例後租給用戶。
雖然有錢人依然在虛擬世界裡住豪宅,但是窮人也能在虛擬世界裡住上更優質的住宅。
而如果科創生物選擇出售虛擬地產,無產者在虛擬世界裡也將繼續無產。
正是這兩項舉措,導致了藍星二號的徹底繁榮。
從李渺渺女士的每一次選擇中,我只能感受到兩個字,那就是尊重。
科創生物也充分體現了自己不是一家完全以牟利為導向的企業。
現在每天有超過三十億的人每天生活在藍星二號里。
藍星二號的娛樂生態甚至要比現實世界中還要更加豐富。
來自華國和阿美利肯十餘家網際網路公司,為藍星二號的運營出謀劃策,這裡成為了娛樂的天堂,現實世界在虛擬世界中最好的映射。
我依然持有一些不那麼美好的觀點。
現實世界的生活和藍星二號里的生活相比太過艱難,虛擬世界裡享受到相同品質的服務,價格不足現實世界的百分之一。
甚至一些特殊*服務,由於在虛擬世界裡,提供服務者以及購買服務者在這種時候又會意識到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是分開的,因此這種服務在虛擬世界裡應該大打折扣。
即便從感覺上來說和現實世界毫無差別。
虛擬世界導致越來越多的離婚和出軌現象。
人們在虛擬世界裡尋歡作樂,在這裡出軌沒有任何被抓的風險。
同時還能安慰自己,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不一樣。
越來越多的人提出,藍星二號是生活,藍星是現實的口號。
生活是舒適的、愜意的;現實是苦澀的、艱難的。
這就導致不管是服務業還是製造業的人工成本持續上升。
年輕人們寧願選擇在現實世界中打一段時間的零工,積攢到一些錢之後,開始完全生活在虛擬世界裡。
這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