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新的機會
在座的股東代表們很快意識到,專利授權的利潤不會屬於科創未來即將拆分出來的兩家公司中任意一家。
這部分的利潤會被留在科創生物。
科創生物很重要的一部分利潤來源,正是專利授權,不僅僅是腦機連接技術的專利授權,還有內啡肽的專利授權。
這兩塊加起來,貢獻了科創生物超過百分之八十的營收和利潤。
在全球化時代,靠專利吃飯的公司不少。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走這條路線比較出名的企業要屬高通。
高通是一家晶片設計公司,有點類似於海思麒麟,高通的晶片大多是由台積電和三星代工。
之前智慧型手機大戰的那幾年,國內手機廠商以獲得最新的高通晶片為榮。
大米每年旗艦機的發布會都要重點強調,新款旗艦手機搭載了最新的高通晶片。
後來性能過剩,大家逐漸沒有那麼關注晶片,疊加經濟不景氣,大多數人換機頻率越來越低,智慧型手機的鼎盛時期也隨之過去。
即便如此,高通單季度的專利授權費用就收了15個億,單位是米元。
當然,手握腦機連接手機技術的壟斷型企業,科創生物在手機專利授權營收總額比高通還要更多。
畢竟蘋果不用高通的晶片,卻要用科創生物的腦機連接技術。
即便在腦機連接VR上,主要採用的晶片依然是高通設計的。
「我贊同把科創未來進行拆分。」
在座的股東代表們幾乎全部贊同對科創未來進行拆分。
大家都意識到,VR的新時代即將到來。
腦機連接專利授權給其他消費電子企業,這將極大的增加VR的滲透率增加。
光靠科創未來一家,進行推廣和營銷,能夠投入的費用是有限的。
而如果消費電子領域的巨頭們紛紛進入該領域,消費者們會被VR的營銷所包圍。
這是趨勢的力量。
光靠一家企業,再強的技術也很難實現類似的趨勢。
以智慧型手機為例,全球的智慧型手機一年的出貨量在13億台,算平均五年淘汰一台手機,那意味著全球手機保有量在65億。
藍星79億人,有65億的智慧型手機保有量,也就是說一百個人里有82台手機。
而腦機連接VR的保有量是一億台,一百個人里的保有量不足兩台。
有了消費電子巨頭還有各類新生勢力的進場,腦機連接VR很快會迎來爆發式增長。
在座的股東都是網際網路巨頭,大家對此是樂見其成的。
正愁沒有新的利潤增長點呢。
腦機連接VR馬上就能迎來新的一輪爆發。
這場會議結束後,相關消息很快該知道消息的人,都知道了。
頂級的網際網路企業和頂級的投行券商們,大家都知道科創未來決定對外開放腦機連接VR的技術授權了。
任宇結束會議後給Pony匯報這件事。
Pony聽完之後很快意識到這是機會也是挑戰:
「關於股份重新分配的方案,這個由你全權負責。」
任宇點頭道:「好的,我想問問在新成立的兩家企業中,我們是偏向於硬體公司還是VR系統公司?」
Pony反問道:「我想先聽聽你的意見。
畢竟是你去開的這個會。
會議上伱覺得其他股東們是什麼意思?」
任宇笑道:「VR就是這點不好,沒辦法觀察別人的微表情和眼神。
不過我估計大家應該都傾向於希望能多拿點系統公司的股份。
畢竟VR系統是一門壟斷生意。
即便科創生物對外進行腦機連接專利技術的授權,但是所有想進入這個領域的企業,都必須要使用科創未來的VR系統。」
其實這種有點涉及到壟斷了。
但是科創未來雞賊在,他們從來卡死腦機連接VR也是VR,市面上還有那麼多VR企業,同時存在那麼多VR系統。
如果他們給腦機連接VR新造一個名詞出來,那會被歐羅巴聯盟和阿美利肯罰的更慘。
Pony聽完後說道:「主要是硬體公司手裡沒有腦機連接VR技術的專利。
專利權依然握在科創生物手裡。
在這種情況下,顯然是腦機連接VR系統的潛力要更大。」
「在重新進行股權分配的時候,我們也著重放在VR系統公司的股權上。」
鵝廠可以說是國內第一批吃壟斷好處的企業。
不管是qq還是微信,都形成了通訊軟體領域實質性的壟斷。
但是在作業系統上還真沒壟斷過。
主要是Windows和安卓不給機會。
鵝廠之前也沒這實力去做作業系統。
Pony接著說道:「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VR新的浪潮即將來臨。
我們之後還有很重要的事情,是找VR領域好的企業進行投資。
在VR時代,形成我們的護城河。」
任宇:「我們一直有嘗試和赤狐工作室談判,現在是赤狐娛樂了。
他們一直不肯答應。
感覺他們想走米哈游的路線。
就是不斷做遊戲,然後把利潤繼續投入到新遊戲的研發上。」
赤狐就是之前鄭理插手過的企業,靠著鄭理提供的啟動資金和遊戲引擎,成為了國內VR遊戲領域一線公司。
《破法之羽》贏得了國內外的一致好評。
同時他們做的帶有自己特色的克蘇魯美術風格,在國外還要更受歡迎一點。
Pony像是想起來什麼似的:「赤狐娛樂的創始人好像是鵝廠的員工吧?我記得之前聽你說過。」
任宇點頭道:「沒錯,他們最初的團隊成員大部分都是鵝廠員工。」
Pony:「再去談談吧,我們可以給對方最大的自主權。」
當Pony在跟任宇聊VR領域投資的時候,另外一邊Young也在和張磊聊這件事。
「鄭理還是有氣魄,能夠意識到將腦機連接VR技術對外授權,這個時間點選的恰到好處。
自己已經花了三年時間打造品牌,然後對外開放低一級的專利技術,這個節奏把握的很到位。」
Young對鄭理讚嘆不已,他一直很欣賞鄭理,認為對方是華國這些年來最厲害的企業家之一,甚至可以把之一去掉。
張磊同樣對鄭理有著自己的認識。
但凡是國內涉及科技領域的投資人,科創生物是避不開的案例。
張磊搖頭道:「這種事情,應該不會是鄭理謀劃的。
這大概率是科創生物的高管去談的,鄭理只是最終拍板決策。」
「那也很厲害了,本來管理者需要做的就是決策。」Young解釋道。
張磊點頭道:「也是,我們後面有的忙了。
之前在智慧型手機領域看過的廠商大戰,我們又即將能看到。
先是硬體廠商大戰,然後是軟體廠商大戰。」
Young問道:「你這次打算投資什麼類型的企業?」
張磊突然嘆了一口氣:
「說白了在VR領域去投資應用類企業,和移動網際網路投資沒有區別。
從本質上來說,二者都是網際網路業務,只是不同領域的網際網路業務。
網際網路業務存在著商業模式紅利和算法紅利,你入場的早,這個賽道發展新客戶的成本幾乎是0.
你越早在新賽道上起步,就能多發展一批客戶。
而算法比競爭者更厲害,就能夠留住用戶。
最終擁有商業模式紅利和算法紅利的企業,贏家通吃。」
字節正是如此,即便是針對不同的賽道,字節依然在蠶食其他細分領域的用戶群體。
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短視頻的時長份額是在線視頻的兩倍多接近三倍。
在大數據風行的今天,大數據和算法幫助精英階層「理解」每一個底層個體的喜好,「發現」這些底層群體自己都不清楚的需求,創造出最適合他們的產品。
拼多多就是算法紅利下最佳產物,精英收割,底層付費。
Young鼓了下掌:「分析的很對,所以選對企業很重要,先發優勢很重要,但是有時候企業本身的算法紅利能夠很大程度上彌補後發劣勢。」
「或者是增加先發優勢。」
至於把一個賽道的所有企業投個遍,最後勝利的蠱王能上市,也不虧。
這種玩法在生物醫藥領域比較常見,在網際網路行業,這幾年是幾乎不可能。
因為當一家企業進入到C輪以後的投資時,這種時候就是企業挑選資本而不是資本挑選企業了。
企業是不會允許投資它的資本,同時去投資它的直接競爭對手。
比如摩拜和OFO大戰,摩拜是絕對不會接受投資方兩頭下注。
即便是當年移動出行大戰,滴滴和快的打車之間,背後資本也無法兩頭下注。
而是資本方強行撮合快的和滴滴合併。
張磊問道:「你這一輪打算投資硬體廠商嗎?
像智慧型手機大戰,冒出來的努比亞、魅族、錘子這些。
你會選擇投資類似的企業嗎?」
Young不假思索道:「不會。
硬體是不存在商業模式紅利的,能夠享受到的算法紅利也少之又少。
硬體產品比拼的就是成本的摺疊能力、讓功能流暢好用的設計能力、把產品送到消費者面前的渠道能力和讓消費者掏錢的營銷能力。
一家創業公司很難同時具備以上這些能力。
之前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之所以大家會選擇投資這些手機品牌,也是因為當時市面上這屬於新鮮事物。
同時諾基亞手機業務的倒下和微軟的失敗,讓我們意識到這是全新的領域,所有人都有機會。
但是VR領域並不是這樣。
先不談前面有科創未來這樣的已經提前搶跑三年之久的企業。
光是VR領域,其實和移動網際網路很相似,供應鏈已經非常成熟了。
當供應鏈成熟的時候,新的創業企業很難有所起色。」
張磊補充道:「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現在就像是新能源車的下半場,能夠拿到入場券進來玩的,都是其他賽道的成功者,他們血厚有資本玩。
16、17年的時候,新能源車行業方興未艾,小鵬、蔚來、理想這些品牌,供應鏈技術不成熟,大家都虧本,很正常。
投資人們能夠接受虧損,願意堅持下來。
換做是現在,供應鏈技術成熟了,大家都盈利,新的創業公司從零開始,整合供應商到最終把產品推到消費者面前。
前期肯定是虧損的,甚至不知道要虧多少年,投資者當然不願意投這樣的企業。
即便是大米造車,也虧了有兩年時間了吧?」
Young:「所以與其投硬體廠商,不如等待科創生物股價跌下來的時候,再買點。
或者想辦法介入科創未來的下一輪融資。」
張磊感慨道:「那太難了。科創未來不缺錢。
而且就算他們要錢,它背後的股東們也出的起這個錢。」
Young解釋道:「那可未必。
根據我得到的消息,科創未來的硬體公司,很可以要進行融資。
因為他們想自己設計晶片,同時把自研晶片放到下一代的Pico Verse上去,也就是腦機連接VR的中低端產品。」
張磊問道:「我記得很早之前就在傳科創未來要搞自研晶片。」
Young點頭道:「是的,現在快出成果了。
然後後續設計晶片製造晶片又是一大筆費用。
估計還是要適當對外融資,這是機會。
創業公司信不過,科創未來我還是信得過的。
背靠科創生物,手握專利優勢,在腦機連接VR領域,科創未來永遠有一席之地。」
企業是否融資和企業有沒有錢關係不大。
雖然科創生物有錢,但是不代表科創生物會無理由把資金投入到下屬企業中去。
像蘋果總不差錢吧,帳面上躺著兩千億米元的流動資金,但是蘋果依然會對外融資。
比如蘋果在2022年的時候,選擇在阿美利肯的高評級債券發行市場發行了55億米元的公司債,期限高達40年。
有的時候並不是所有錢都自己出最好。
張磊聽完後眼睛發亮:「這確實是機會,看來我要好好想想怎麼運作的。
科創未來在我這些年知道的項目里也能排第一流。」
Young點頭道:「另外等到其他消費電子企業在腦機連接VR領域入場後,新的熱點即將誕生。
未來三到五年時間,投資熱點都將放在VR相關的企業上,即將誕生一批新的巨頭。
不知道這次能否抓住機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