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6.第869章 最後的準備

  第869章 最後的準備

  阿富汗戰場,派屈克中將終於等來了久違的援兵,然而不等他鬆一口氣,就收到了一個驚天噩耗——俄國人要打過來了。

  1889年9月11日,俄軍攻克了馬雷地區,距離阿富汗最近的地區已經不足一百公里。

  原本被不列顛寄予厚望的中亞三大汗國,在俄軍的攻擊下已經全線潰敗,此刻三國政府都流亡到了阿富汗地區。

  經過了近一年的苦戰,派屈克中將不得不承認印度殖民軍不是打仗的料。

  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正規軍居然干不過游擊隊,說出去都讓人笑話的事情,現在已經真實發生了。

  派屈克能夠成為遠征軍司令官,政治頭腦自然不差。英俄關係緊張到了什麼地步,他可是一清二楚的。

  想起即將爆發的英俄戰爭,再看看國內給他派來的援軍,派屈克就有想哭的衝動。

  截止到目前為止,英軍阿富汗地區已經集結了30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8個炮兵團,可謂是兵強馬壯。

  然而,這些部隊都是加了前綴的,情況就瞬間不一樣了。

  30個步兵師中只有兩個步兵師是本土派來的,剩下的都是印度殖民軍。騎兵師和炮兵團都是本土精銳,這是技術兵種,屬於印度人幹不了的工作。

  然而派這麼多騎兵進入阿富汗,想想也就醉了。如果不是自控能力強,派屈克中將真想發電問候一下,國內那幫老爺們是不是腦子進水了。

  稍微了解一點兒阿富汗地形的就知道,最適合這裡的部隊是山地步兵師,這玩意兒英軍中沒有專門的編制。

  至於騎兵部隊,除了充當傳令兵外,就只能增加部隊的後勤壓力了。

  游擊隊都在山裡,只是偶爾出來搞事情,大股的騎兵在這裡根本就沒有用武之地。

  也不能說完全沒用,只要英軍開掛擊敗了俄國人,反攻中亞的時候騎兵就是主力。

  遺憾的是派屈克中將並不需要,流亡過來的中亞三汗國政府,不是空著手來的,還有五六萬軍隊跟隨。

  這些草原民族,上馬就是天生的騎兵。

  坦率的說,中亞三汗國這麼快就敗亡了,除了自身政權的腐朽外,英國政府的支持不給力也是核心因素之一。

  都是官僚主義給害的,支援的武器裝備拿出來都是笑話,部分槍枝還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收藏價值大過實用價值。

  知道歸知道,但是這裡面隱藏了大量的利益交換,派屈克中將明智的選擇了假裝沒看見。

  別說坑中亞汗國了,事實上印度殖民軍的武器裝備也是一如既往的垃圾,平均落後歐洲30年以上。

  即便是本土的主力部隊,武器裝備距離世界一流水平仍然存在差距。

  不是不列顛的軍工技術差,關鍵是陸軍在國內不受待見,一直都是後娘養的,每年的投入到武器研發上的資金有限。

  能夠勉強跟上世界一流水平,那都是不列顛工業基礎紮實的結果,想要走到時代前沿,政府的撥款根本就不夠。

  「給國內發電,告訴倫敦我們需要援兵,大量的援兵!

  想要守住阿富汗地區,國內至少要再增援我們20個步兵師,必須要是本土主力部隊,印度殖民軍根本就不頂事。」

  近前的青年軍官惶恐的勸說道:「司令官閣下,20個步兵師是不是太多了一些,國內恐怕不會答應。」

  對俄奧法這些陸軍強國而言,20個步兵師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在物資充足的情況下,最多十天半個月就可以湊出來。

  可是對不列顛來說,情況就非常要命了。這麼說吧,把擴軍前的英國陸軍全部加在一起,再乘以二都不一定湊得齊。

  即便是因為中亞局勢緊張,倫敦政府進行了一輪擴軍,英國陸軍仍然只有不到30萬人,步兵師編制一共就17個。

  開口就要20個主力步兵師,分明就是要打包英國陸軍的節奏,倒逼著英國政府繼續擴編陸軍。

  派屈克中將搖了搖頭:「馬爾收起你的小心思,不要忘了我們這次的敵人是誰!面對俄國人,20個步兵師很多麼?

  真要是打起來了,你會發現戰場上人命不值錢。普俄戰爭就是最好的例子,參戰雙方的傷亡高達上百萬。

  這次中亞戰爭,雖然未必有普俄戰爭那麼瘋狂,但是不填進去幾十萬人命,也沒有那麼容易結束。」

  看著目瞪口呆的青年軍官,派屈克中將只是暗自感嘆:不列顛的年輕一代實在是太脆弱了,一點兒風波都經受不起。

  莫說整個中亞戰場了,光阿富汗戰爭中的總傷亡人數都突破了百萬,只不過死得大多數阿富汗人,大家的感受並不深。

  接下來的敵人可是俄國人,光靠印度炮灰明顯不頂事,必須要有英軍主力壓陣,要不然很容易出現全線潰敗的。

  根據第一次近東戰爭的經驗來判斷,即便是炮灰管夠,英軍也要做好損失慘重的準備。

  ……

  英軍慌了,實際上前線的俄軍也好不到哪裡去。

  看似獲得了中亞會戰的全面勝利,可是沒能將三國政府一網打盡,就註定了中亞地區不會太平。

  如果說阿富汗的游擊隊在鑽山溝,那麼中亞地區的游擊隊就多為馬賊,很多都是以部落為單位和俄軍對著幹。

  奧金涅茨上將非常清楚,中亞地區民眾的激烈抵抗,很大程度上都是俄軍給逼出來的。

  如果不是俄軍時常出去劫掠,當地人抵抗也不會這麼激烈。但是沒有辦法,知道歸知道,屁股決定了奧金涅茨上將的立場。

  俄軍士兵幾乎沒有什麼軍餉,主要收入就靠戰場上的繳獲,不讓他們出去搶劫,誰願意繼續賣命啊?

  除此之外,俄軍的後勤也非常糟糕。即便是在物資充足的情況下,也僅僅只能勉強做到管飽,沒有任何質量可言。

  長年累月的吃軍糧,嘴裡早就淡出毛了,這個時候阻礙士兵改善生活,那是要出大事的。

  在這種背景下,奧金涅茨上將只能對下面發生的搶劫視而不見,並且用最殘酷的手段鎮壓反抗運動。

  從占領中亞地區開始,俄軍幾乎每天都要處決三四位數的抵抗分子,靠最嚴苛的株連法維持社會秩序。

  也可以說是沒有「秩序」,因為這些秩序只能約束當地人,俄軍士兵根本就不用遵守。

  為了保證後勤運輸暢通,奧金涅茨上將甚至清理出了一條無人區大道,周圍三十公里內的住民通通被清理的出去。

  作為代價,奧金涅茨上將也喜獲「屠夫將軍」的美名,在中亞地區令小兒止哭。

  放下了手中的文件,奧金涅茨上緩緩說道:「清理完了,就給國內發電吧!只要物資就位,我們就可以向阿富汗地區發起進攻了。」

  從語氣中就可以知道,奧金涅茨上將現在非常的無奈。如果有得選擇,他絕對不會搶這次指揮官的位置。

  看似威風八面,實則也是危機重重。為了贏得這場戰爭,奧金涅茨上將得罪了太多的人。

  如果一直勝利下去,那自然沒有問題,得罪的人再多也可以被軍功壓下去,成為伊萬諾夫元帥第二。

  可一旦前線發生變故,情況就截然不同了。牆倒眾人推的道理在這裡同樣適用,奧金涅茨是只能勝不能敗。

  按照原計劃,奪取中亞地區就收手。現在他已經功成名就,返回聖彼得堡接受封賞了。

  可惜現實是殘酷的,國際局勢的風雲變化,激發了沙皇政府奪取印度的野心。

  現在奧金涅茨上將要做的是完成第一步計劃——奪取阿富汗地區,為未來攻略印度打下基礎。

  中年軍官似乎沒有意識到奧金涅茨的心情不好,欣喜的回答道:「是,司令官閣下!」

  大家所處的位置不一樣,看到的風景也不一樣。

  對奧金涅茨上將來說,戰爭進行到現在一個元帥頭銜是少不了的,見好就收是最好的選擇。

  可是對大部分俄軍軍官來說,還是繼續這場戰爭的好,在這裡捏軟柿子,遠比回歐陸爭霸的強。

  印度殖民軍不值錢,可是他們頂著不列顛的牌子,要是眼神不好完全可以當成英軍主力對待。

  要面對的敵人是殖民軍的戰鬥力,卻能夠產生正規軍的戰功,但凡是有點兒關係的,這個時候都在想方設法往前線部隊裡混。

  作為前線的指揮官,最近一段時間奧金涅茨上將可賣出了不少人情關係。

  ……

  推書《重生日不落當海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