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殺人誅心
隨著一個又一個官員的落網,原本的反猶運動漸漸落下了帷幕,轉而開啟了轟轟烈烈的反腐行動。
歷朝歷代,抓貪官都是民眾們最喜聞樂見,奧地利也不例外。
雖然沒有直接貪污,但權錢交易下的利益輸送,本質上也是一樣,確切的說是奧地利法律規定上的懲處力度是一樣。
看著一個個大人物落網,最高興的就是新聞媒體,天天都有大新聞,還不帶重樣的,連帶著1886年的報紙銷量都創下了歷史新高。
吃瓜群眾們也滿意了,這麼多故事上演,茶餘飯後的談資有了。
就連政府中的公職人員都滿意了,兔死狐悲的情緒是存在,可是擋不住升官的熱情。
一個蘿蔔一個坑,上面的不退下來,下面的根本就上不去。擋了路,那就是敵人。
到了現在這一步,調查組掀起的反腐大案,已經完全失控了,不是說停就能夠停下來。
一個連著一個,越往下查牽扯進來的人越多,看得弗朗茨都目瞪口呆。
要知道利益輸送比直接貪污的技術含量高得多,普通公職人員根本就玩不起,真正涉案的都是官。
很多地方的主官都進去了,連帶著地方高層被一鍋端,剩下一堆基層人員主持工作。
然後,地方職能機構居然正常運轉了。好吧,對比後世那些政府關門,國家正常運轉的案例來說,這似乎也不算什麼。
現在的國際局勢非常穩,只要地方不亂,反腐行動就可以持續下去。
官員進去了,行賄者們也跑不掉。為了減刑,舉報是必然會發生的。
除非是罪大惡極,確定會被判處死刑,才有可能選擇死扛,一般人都要為自己考慮,想減輕身上的罪責。
看著不斷增加的涉案人員,弗朗茨終於可以向外界宣布:奧地利政府沒有反猶,這是在反腐打黑。
沒有毛病,入獄的猶太人只占四成多,都不到一半,還是有確鑿犯罪證據的,不是反腐打黑是什麼?
弗朗茨不在乎,不等於別人也不在乎。作為當事人的維特斯伯爵就嚇著了,監獄都快要人滿為患,案件還無法告一段落。
最近一個月內,維特斯伯爵伯爵就遭遇了三次刺殺,發起刺客都是猶太人,真正的黑手是誰,就沒有人知道了。
反正維特斯是不信群龍無首的猶太人,還有能力精心策劃一次次刺殺。
不光是他本人遭殃,就連家屬都受到了暴徒襲擊。好在維也納警方給力,及時出現解決了問題。
首相官邸中,維特斯伯爵急切的抱怨道:「首相,外面都等瘋了,沒錯他們就是一群瘋子!」
看著昔日的副手,卡爾首相在內心深處暗自嘆了一口氣,老實說他還是有些同情維斯特伯爵的。
不過做錯了事,就要付出代價。這條路是維斯特自己選的,不管前面有再多的坑,都只能由他自己邁過去。
「維斯特,冷靜一下,你現在的狀態非常不對。天還沒有塌下來,一群瘋子怕什麼!」
卡爾首相有這個自信,奧地利的資產階級實力有限,尤其是武力上幾乎為零。
所謂的影響力,也不過是依靠權錢交易建立的關係網。
然而,這種關係網是最靠不住的,官僚們的權力來源於政府,一旦命令就可以把他們打落塵埃。
反正奧地利政府體制完善,不管是誰進去了,都可以正常運轉。
主官進去了,還有副手替補;副手也進去了,還有下一級頂上,反正按照行政級別一路替補。
就比如說加西利亞的幾個城市,現在就是普通職員代行市長權力。做事或許不行,維持現狀卻夠了。
義務教育進行了這麼多年,維也納政府已經不缺官了,再多的缺額也可以很快補上。
人手不夠,大不了再招就算是了。卡爾首相絲毫不擔心,這些傢伙能夠折騰出大亂子來。
維特斯伯爵:「可是首相,他們現在……」
不待他把話說完,卡爾就打斷道:「伯爵,我知道你的意思。
無非是某些跳樑小丑太活躍了一些,已經干擾了到了調查組查案,和你們的正常生活。
放心,警方已經部署了足夠的警力保護你們的安全。內閣剛剛做出了決定,要進行一場全國性的嚴打。
所有的暴徒都會遭到最嚴厲的懲罰,包括幕後的黑手也不例外。
不管他們的身份有多高、地位有多顯赫,只要你能夠把他們揪出來,就不用擔心後面有人報復了。」
看似平淡,實際上卡爾首相已經動了殺心。刺殺政府官員,這可是在打維也納政府的臉。
對這些破壞遊戲規則的傢伙,卡爾首相可是深惡痛絕。一旦揪出來了,不死也是百年牢獄之災,保管有進無出的特惠套餐。
維特斯不想未來被人報復,最好的辦法就是這次把敵人都給挖出來,一勞永逸的永絕後患。
看似簡單,實則是一個謬論。別看現在查出來的嫌疑犯不少,真正有確鑿證據,能夠被送進監獄的還是少數。
無論是資本家,還是官僚都不是孤家寡人,他們要是倒了霉,手下的小弟們也跑不掉。
如果所有的嫌疑犯都落網,那麼入獄的就不是現在的四萬多人,恐怕人數早就突破了十萬大關。
有漏網之魚,就註定了維特斯等人拉出來的仇恨消失不了,未來還是少不了被人報復。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維斯特伯爵狠狠心道:「首相,現在已經有不少犯罪分子的證據確鑿了,你看能不能先把他們移交給法院審判。」
殺雞儆猴!
這次牽扯的人數太多,很多人都認為維也納政府會「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缺乏足夠的敬畏之心。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大開殺戒,用鮮血讓這些人知道:做錯事是要死人的。
略加思索過後,卡爾首相點了點頭:「那就先挑選一批重犯出來嚴懲,人數暫定在一千人。」
一千倒霉蛋的命運就這麼被決定了,作為列出來殺雞儆猴的典型,將按照法律規定的最嚴標準處置。
聽到這個答案,維特斯伯爵倒吸了一口涼氣。一千人這差不多是奧地利去年處決的罪犯總人數,現在就直接一步到位了。
不用懷疑,莫說是挑選一千名重犯出來處決,就算是兩千三千,那也是綽綽有餘。
別看外界關注的是反腐、反猶,實際上被捕最多的還是黑社會分子。
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敗類的犯罪證據,最容易搜集。
其他人犯罪,大都是經濟上的,就算是有命案,那也是幕後指使,這些傢伙才是具體執行者。
見首相的態度堅決,維特斯暗自慶幸不已,幸好自己角色轉換的快,要不然現在就要成為被殺的雞了。
別說什麼不殺貴族,如果成為了這種幾萬人犯罪團伙的老大,不管身份多麼顯赫都別想跑掉。
……
布科維納中央廣場,此刻已經是人山人海,無數吃瓜群眾趕來觀看法院公審。
年邁的斐爾德一行人也出現在了人群中,只不過相比周邊民眾的興奮,斐爾德等人臉色陰沉的可怕。
今天審判的是大名鼎鼎的雷奧-科恩先生,或許對別人來說這是一個無惡不作的人渣,但是對他們來說這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同胞。
隨著一條條罪名被證實,斐爾德閉了眼睛,緩緩說道:「我們走吧!」
鬧事是不可能鬧事的,這年頭歐洲任何一個民族鬧事都可以,唯獨猶太人不行。
夾著尾巴做人,都朝不保夕,要是跳出來搞事情,那就是給反猶勢力送藉口。
情緒激動奧西多不甘的說道:「那個辯護律師,就是一個白痴,我要……」
見周圍的人投來了異樣的目光,怕奧西多再說出什麼蠢話來,斐爾德急忙呵斥道:「閉嘴!」
辯護律師給不給力都是次要的,關鍵是證據太充分了,人證物證一大堆。
不管他們願不願意接受,反正法院是認定了雷奧-科恩的罪行。
以斐爾德多年的人生經驗,從周圍群眾的議論聲中,他就知道雷奧-科恩爛事幹了不少。
普通猶太人是很低調的,日常生活中都是儘可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免得引來敵視。
一般比較囂張的猶太人,都是勾搭上了當地實權派,雷奧-科恩非常不走運,被自己的老大給出賣了。
原本用來魚死網破的證據,現在都變成了他陷害奧地利官員、企圖操控政治、陰謀顛覆……的不法證據。
自己提供的證據,都能夠把自己送上斷頭台了,這還有什麼好說的。
……
回到了駐地,斐爾德語重心長的說道:「奧西多,你先冷靜一來。
雷奧先生的事情,我們都很遺憾,但是我們沒有辦法推翻警方的證據。尤其是當中的不少證據,還是雷奧先生本人交代的。
想必你也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奧地利人要拿出來公審,就意味著罪名不可能被推翻。
你能夠從這件事中脫身,已經很不容易了。
要知道,格萊爾他們到現在都沒有出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可能永遠都出不來了。
你要是再卷進去,不但救不了雷奧先生,還會把更多的同胞葬送掉。
相信,你明白我的意思。」
能不明白麼,奧西多沒有被卷進去,那是因為猶太人準備推他進入政壇,政客不能有明顯的污點,所以雷奧一直都不讓奧西多插手自己的生意。
當然,那都是之前。現在已經不用想了,經過這次事件後,布科維納地區的猶太勢力大損,已經無力推奧西多從政了。
沒有外力支持,加上他那敏感的民族身份,就算是通過考核進入了官場,也註定是走不遠。
「放心吧,斐爾德先生。我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不會給大家添麻煩的。」
……
安撫了這些雷奧的親信,斐爾德又為要不要離開奧地利頭疼了起來。
在這裡待了幾個月,他差不多摸清楚了情況。奧地利對普通猶太人還是比較友好的,只是不怎麼適合猶太資本家生存。
別的問題就不說,僅一條禁止放高利貸,就能要了很多猶太資本家的命。
暗地裡進行不是不可以,只不過以奧地利政府反腐打黑的力度,那是一不留神就要掉腦袋。
即將被處決的雷奧-科恩就是前車之鑑,原本還是奧地利資本界響噹噹的大人物,結果一朝事發,說完蛋就完蛋。
遵紀守法做生意,確實沒有問題,但是合法的生意都不賺錢啊!
時至今日,奧地利國內的市場競爭已經非常殘酷了,大部分行業的利潤都有限。
作為後來者,想要進去分一杯羹,更是難上加難。
而高利潤行業,准入門檻又非常高。不僅需要投入的資金額度大,對技術也有很高的要求,還充滿了不確定性,就連回報周期也很長。
當然,也有周期短、利潤高的行業,比如說:股市、期貨,除了風險大了一點兒,就沒別的缺點了。
這肯定不是猶太資本家想要的,大家追求暴利不假,可不等於願意當韭菜。
玩金融的行家,誰不知道這裡面的水深。強龍都不壓地頭蛇,他們最多算是一條毛毛蟲,衝進去就是送死。
不等斐爾德權衡出利弊,殘酷的現實就替他做出了選擇。
雷奧-科恩被處決,只是一個開始。隨著審判的持續下去,越來越多的人被送上斷頭台。
看著一顆顆人頭的不斷落下,本身就沒有安全感的猶太資富人,都坐不住了,紛紛催促斐爾德離開。
沒有辦法,這裡不適合大家發財。對奧地利嚴苛的法律,表示了十二分的牴觸。
要是有錢的主都離開了,光留下一些普通猶太人,那麼還是猶太人麼?
沒有資金投入,在奧地利的同化政策下,普通人可堅持不了多久。
畢竟,文化傳承也是需要時間的。普通人每天都要為一日三餐而奔波,可沒有那麼多時間教育下一代。
語言文字一丟,要不了幾代人,就變質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