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驚天計劃
弗朗茨決定意味著英奧兩國蜜月期結束,未來的歲月里,兩國之間的衝突勢必會增加。
這個世界很大,大到能夠養活數十億人;這個世界又很小,小的容不下兩個霸主。
世界都容納不下,何況是歐洲大陸呢?
隨著奧地利的復興,和英國人發生利益衝突是早晚的事情。就算是沒有普俄戰爭,在別的地方兩國還是會走向對立面。
如果在蘇伊士運河沒開通之前,弗朗茨還會忌憚英國人。現在不一樣了,奧地利海軍可以直接進入阿拉伯海,沿途有殖民地可以依託。
英奧兩國真要是翻了臉,奧地利完全可以採取兩敗俱傷打法。把英國人趕出非洲大陸,順便將戰火燒到印度洋。
印度對不列顛的意義,看生產力就知道,幾乎和英倫三島持平。
毫無疑問,這個持平僅限於經濟總量上,一個是農業、一個是工業,兩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這顆「英帝國皇冠上最耀眼的寶石」,奧地利是搶不到手的,不過掀翻棋盤的能力還是有的。
當然「掀翻棋盤」只是最後的手段,真要是幹了,奧地利也會淒悽慘慘戚戚。
美洲殖民不用想了,南洋地區的殖民地也不一定能保得住,海外市場丟失大半,數十年難以恢復元氣。
這還是樂觀的。萬一英國人發了瘋,皇家海軍主力不管不顧的殺了出來,追著奧地利海軍狠揍,弗朗茨就要哭了。
從理性上來說,發生這種事情的機率非常低。英國人擔心法國人會偷襲他們的本土;奧地利同樣擔心法國人釜底抽薪,切斷本土和奧屬非洲的聯繫。
奧地利的強大也是建立在本土和殖民地連為一體的前提下,要是被切斷了聯繫,比原時空被封鎖的德二帝國也好不了多少。
……
參謀長阿爾布雷希特提議道:「諸位,鑑於目前的複雜形勢,我們有必要擴充海軍了。
如果英國人在普俄戰爭中吃了虧,倫敦政府肯定要從別的地方找回來,未來的國際衝突必然會加劇,海軍的壓力會大大增加。
還有法國人也令人擔憂,自從拿破崙四世繼位過後,巴黎政府就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就下降了一個檔次。
前幾年還可以說是巴黎政府內鬥,沒有功夫顧及國際事務,現在拿破崙四世掌權,巴黎政府穩定了下來,還沒有動靜就不正常了。」
沒有法國人的日子,還真令人不習慣。原本有法國人擋在前面吸引注意力,「地中海帝國」威震歐洲大陸,奧地利被掩蓋了鋒芒。
隨著巴黎政府的沉寂,奧地利就不得不親自站出來和英國人打擂台。無論是南美的「鳥糞戰爭」,還是歐洲的普俄戰爭,都是英奧在博弈,法國人只是跟著打醬油。
在這個用弱肉強食的年代,沒有什麼是武力解決不了的。壓力大就擴軍,實力到位了問題就解決了。
財政大臣卡爾反對道:「不行,至少在三國盟約到期前不行,我們必須要有契約精神。」
「契約精神」這是一個笑話,估計英法奧三國都沒把這當成一回事,最多只能當心裡安慰。
正是因為沒有,才格外珍貴,大家這麼重視,時常掛在嘴邊。
沒有違約不是因為大家有「契約精神」,主要是不值得違約。只要三國的共同利益大過矛盾,就不存在違約。
「英法奧三國盟約」已經續過一次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難再有第三次結盟。
不過這很難說,國際形勢千變萬化,誰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冒然撕毀盟約,肯定是不明智的,這會讓外交越來越窄。
弗朗茨點了點頭:「盟約還有半年時間到期,如果要續約的話,到時候重新修訂三國海軍比例。
擴充海軍是早晚的事情,不過沒必要這麼著急。讓海軍部先做好計劃,暫且放在後年的年度預算中。」
擴軍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擴充海軍,要綜合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
除非是軍備競賽時期,平常時期海軍擴軍,通常都要討論好幾年。不是政府效率,主要是等預算。
政府每年的財政預算都是提前確定下來的,突然說要擴軍,錢從哪兒來?又不是戰爭年代,當然要按規矩走了。
……
如果知道一次試探,就加速了奧地利擴軍,引發了後面的軍備競賽,估計倫敦政府說什麼也不會幹。
未來的事情還沒發生,班傑明首相暫時不需要操心,不過眼下的普俄戰爭就令他犯愁了。
「怎麼才能讓普波聯邦贏得這場戰爭」,這是一個大難題。陸戰不同於海戰,倫敦政府就算是想幫忙也插不上手。
英國陸軍的體量,還沒有普俄戰爭中一個月的傷亡大。
出兵那是萬萬不可能的,倫敦政府再一次發現:在沒有打手的情況下,干涉歐洲大陸太難了。
外交大臣愛德華:「首相閣下,普波聯邦現在不缺物資,也不缺軍隊,局勢遠沒有我們想像中的糟糕。
至少年內,普波聯邦不會戰敗。冬天馬上就要來了,後面的戰事必然會放緩。
這就是機會,策劃第二次反俄同盟已經勢在必行。奧地利在支持俄國人,僅憑普波聯邦的實力,很難贏得這場戰爭。」
班傑明疑惑不解的問:「外交部不是已經在做了麼?」
愛德華解釋道:「法國人在安南搞事情,遠東帝國南疆不穩,根本無力牽制俄國人。
奧斯曼帝國雖然有心向俄國人復仇,只是他們忌憚奧地利的反應,需要我們提供安全保護,這也需要法國參與。
外交部只是說動了中亞三國,不過他們的實力有限,見普波聯邦在戰場上處於劣勢,不敢這麼早下注。
我們已經試探過巴黎政府,想要說服他們非常困難,現在最好的辦法是在歐洲給普波聯邦找一個盟友。」
班傑明首相有些詫異的問:「你是說德意志聯邦帝國?」
緊接著又否定道:「不行。德國人的實力確實不錯,可是內部邦國太多,漢諾瓦只能勉強控制局面。
如果讓他們為了普波聯邦和俄國人開戰,國內那幫小邦國還不鬧翻天?
你應該知道,奧地利在這裡面扮演著什麼角色。不要到時候忙沒幫到,德意志聯邦就自己先亂了,那就麻煩了。」
德意志聯邦帝國是不列顛在歐洲大陸上的重要棋子,主要的作用是阻攔奧地利統一德意志地區,為此倫敦政府還推動了萊茵蘭交易案,可不能隨隨便便就廢了。
愛德華笑道:「直接讓德國人參戰當然不行,可是普波聯邦加入德意志聯邦帝國呢?」
這個消息要是傳了出去,整個歐洲大陸都會大地震,簡直就是在顛覆目前的國際秩序。
德意志聯邦帝國和普波聯邦合併,可不是1+1=2這麼簡單,兩者優勢互補,彌補了自身最後的短板,這意味著繼英法奧三國之後又一頂尖大國崛起。
儘管這個新生帝國要略遜色於三大國,綜合國力也超過了俄羅斯帝國,贏得這場戰爭自然不成問題。
關鍵是戰後歐洲格局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奧地利的德意志統一戰略破滅,法國人東進戰略同樣破產。
班傑明首相搖了搖頭:「這不可能,奧地利人是不會答應的。維也納政府肯定會出兵干涉,除非你能夠令法國人牽制住他們。
這對法國人來說,同樣是損人不利己。到了那一步,巴黎政府多半會選擇和奧地利聯手,共同瓜分中歐地區。」
在利益面前,競爭對手和盟友也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法奧兩國也是有前科的,誰也不能保證他們不會合作第二次。
愛德華語氣堅定的說道:「事在人為,法奧兩國的實力壯大太快,再這麼下去,他們其中一家都會擁有威脅我們的能力。
真要是法奧聯手瓜分中歐地區,法奧戰爭爆發就不遠了,德意志民族主義者是不會放任法國人統治德意志地區的。
如果操作的好,法奧兩國都會元氣大傷,歐洲局勢再次被拉回正軌。」
這是陰謀,也是陽謀。民族主義是一把雙刃劍,能夠殺敵,也會傷己。
班傑明再次問道:「普德合併後,主從問題怎麼解決?」
這是最現實的問題。普波聯邦實力更強,肯定不願意做附庸;德意志聯邦帝國也一樣,皇帝都有了怎麼退?
愛德華:「當然是沒有主從,繼續神聖羅馬帝國的帝選候制度。考慮到現在的特殊情況,普波聯邦有必要做出讓步,比如說:放棄皇帝競選。
我們不需要中歐出現一個強大的帝國,合併後的德意志聯邦帝國,最好是擁有一定實力的鬆散聯盟。
中央勢弱、邦國做大,本身實力不弱卻無法整合起來,這樣的政治體制,更加有助於歐洲穩定。
只有這樣的國家,才有可能被法奧兩國所接受。不用擔心柏林政府會拒絕,他們根本就沒得選擇。」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