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準備決戰
這個年代約翰牛的影響力還是非同一般,雖然比不上歷史同期,那也是振臂一呼群起響應。
義大利革命黨、法國革命黨,只要是叫得出來名號的組織,都派出了代表前往倫敦。
看著手中的情報,弗朗茨第一反應就是:英國人真有錢!
換了別的國家,不說這些革命組織給不給面子,單單要找到他們都不容易。
革命也是掉腦袋的,要是不小心謹慎,拿破崙三世早就幹掉他們了。英國人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內把他們都找到,除非是雙方一直保持著聯繫。
除了「鈔能力」外,還有可以讓這幫革命黨人配合?義大利革命黨也就罷了,英法可是世仇,法國革命黨憑什麼買英國人的帳?
反正這筆錢,弗朗茨是給不起的。與其用來扶持這幫烏合之眾,還不如投入到國內經濟建設中,增加自身的實力。
真不是他歧視革命黨人,這個年代法國革命黨都是資產階級的白手套,存在的價值就是為資產階級謀利的。
除了個別人外,大部分都是權利鬥爭的失敗者,為了自身利益而奮鬥。除了頂著革命黨的旗號外,實際上他們並不是真正的革命者。
義大利革命黨相對而言要好一些,至少他們在為民族獨立而奮鬥,儘管內部組織混亂、魚龍混雜,也稱得上是革命黨了。
既然是革命黨,自然和弗朗茨這個皇帝玩兒不到一塊兒。在國家利益面前,談正義與否就是一個謬論。
資助革命黨的神聖使命,就這麼交給了英國人。原本美國人也有份的,為了推銷共和制,他們也在努力撒錢。
不過南北戰爭結束後,經歷了一場社會毒打,無論是聯邦政府,還是邦聯政府都安分了起來,不敢再向歐洲伸手。
少了一個金主資助,歐洲的革命聲勢比歷史同期都下降了不少,社會治安明顯超過了原時空。
義大利地區除外,不甘心受法國人統治的義大利民眾還在奮起反抗。法國人忙著鎮壓叛亂,忽視了社會治安也可以理解。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英國人的錢不是那麼好拿的,現在是時候替英國人賣命了。
或許他們也是自願的,反正流血犧牲的不是自己,有英國人支持成功率還更大。萬一取得了成功,他們就賺大了。
相比之下,歐洲各國的反應就要含蓄的多了。或許是法國人的外交活動起到了作用,又或者是奧地利沒有干預,讓他們產生了別樣的想法。
總之,大家嘴上都在譴責法國人,口號喊的驚天動地。要採取實際行動的時候,一個個都像變了人一樣,東拉西扯理由一大堆,就是不出兵。
各國的選擇,弗朗茨一點兒也感到不意外。法國人不是軟柿子,拿破崙三世已經擺出了不惜一戰的架勢,各國政府都在權衡利弊,沒有人想做出頭鳥。
說白了,大家都想要做漁翁,不願意損失自身的實力。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利益,英國人這個反法老大都不帶頭上,怎麼能指望小弟賣力呢?
現在的做法,只是讓各國孤立了法蘭西。要進攻法國老巢,破滅大法蘭西帝國,還缺少一個主力。
從這方面來說,法國人選了一個好時機。普俄兩國處於恢復期,奧地利又和巴黎政府有盟約,剩下的國家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歐洲局勢日漸趨於穩定,非洲大陸情況就發生了變化。為了支持南非戰爭,英國人已經三次增兵,截止到目前為止,開普敦殖民地的英軍數量已經突破十八萬。
當然去掉了炮灰部隊後,這個數字直接銳減了一半,即便是如此依然很驚人。
近東戰爭過後,這是英國人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戰鬥。奧地利一方的總兵力也相差無幾,弗朗茨直接把這次戰爭當成了練兵場。
不對,應該是軍官訓練營。正規軍無法出現在戰場上,不然奧地利的中立地位不保。
士兵無法上陣,不等於軍官無法上陣。脫下軍裝,以個人名義參加戰爭,那就和維也納政府無關了。
包括自願參加的貴族,實際上都是奧地利後備軍官團中一員,德意志地區的規矩,戰爭時期貴族都是無條件入伍。
增加這些人的實戰能力,同樣也在增加奧地利的國防力量。英國人這種對手不好找,當然要充分利用了。
就地組建的土著炮灰部隊,就是給軍官們練手的。現在很多戰鬥都是總參謀部派出的軍官團,指揮這些土著部隊做戰術實驗。
雖然這些數據並不具備代表性,由不同的軍隊去實施,最後的結果會截然不同。
可是再怎麼樣,也比紙上談兵強。如果指揮炮灰部隊,都能夠打贏,那豈不是更加證明大家的指揮能力?
現實非常打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測試,都是以失敗告終。很多時候都是炮灰部隊戰敗,然後菲克尼子爵指揮著「布爾共和軍」善後。
戰爭到了現在,布爾共和軍和奧地利部隊的戰鬥力也差不多,本來就是一個體系訓練出來,包括兵源、軍官都是出自德意志地區。
這支部隊,現在大約有三萬八千餘人,然後加上十幾萬炮灰部隊,就和英國人打得旗鼓相當,足以證明他們的戰鬥力。
當然,這也和英國軍隊魚龍混雜有關係,很多來自殖民地的白人部隊,實際上也是混日子的。
原時空布爾人的兵力更少,英國人以十倍的兵力發起進攻,雙方都打了兩三年。如果不是斷絕了物資供應,布爾人後繼無力,沒準戰爭還會繼續下去。
這次南非戰爭情況就截然不同,英國人想要封鎖是不可能的,隨便倫敦政府再怎麼擅長舞袖,奧屬非洲殖民政府也不可能斷了自己人的給養。
戰爭開銷大,沒有關係弗朗茨這個皇帝都不怕,前線的軍官們還怕啥。很多人看來這是英奧兩國博弈,關係到了奧地利在非洲大陸的霸權地位。
到了1870年末,這次南非戰爭的傷亡已經無法完全統計,甚至連自身的傷亡人數,都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
在南非戰場上,弗朗茨是最大限度的放權。所有軍官都可以徵招炮灰部隊,土著部隊的損失,一直都只統計一個大概數字。
反正損失一萬,還可以補充兩萬,布爾共和國內部徵招不夠,就讓後方殖民政府派人過來。
英國人一邊已經出現炮灰部隊不足的窘迫,大量的青壯被送上了戰場,不知道有多少部落會因此而滅亡。
聖誕節已經不遠了,這個時候「布爾共和國軍隊」已經把戰線推進到了英屬南非殖民地腹地,距離開普敦只有兩百多公里。
菲克尼子爵不打算繼續拖下去了,大家還想要打完戰爭過聖誕節。拖的時間太長,英國人的援兵又要來了,到時候戰爭就不好打了。
從內陸地區進攻,後勤永遠是最大的制約因素,如果不是南非的幾條河流,這場戰爭早就收場了。
指著牆上的手繪軍事地圖菲克尼子爵說道:「諸位,這是英國人的兵力部署圖,隨著戰線的向前推移,英國人抵抗越發強烈。
如果不能在年內結束戰爭,拖到了明年開春,那麼英國人的第四批援兵就會抵達,到時候我們想要奪取開普敦就難了。
留給我們的作戰時間,已經不多了。要是不能夠速戰速決,恐怕很難趕在兩國談判前占領整個南非。」
沒辦法,戰爭進行到了現在,想要結束就需要一方服軟認輸。英國人可不是鐵頭哥,打不過就認慫,約翰牛從來沒有怕過誰。
局部戰爭而已,維也納政府拿下南非的立場有多堅定,那也說不上來,包括弗朗茨這個皇帝也只是準備先拿下金礦區。
最終從英國人手中奪取多少土地,大家不是那麼關心。主要是只有奪取了開普敦,全據南非才能夠軍功最大化。
不要看戰爭打了大半年時間,大家都是戰功赫赫,實際上的戰果卻非常有限。
拋開殲滅的炮灰部隊不提,英軍的兵力損失絕對不超過一萬。雙方每一次交戰,都只是擊敗沒有能夠全殲,戰果自然就上不去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英軍總指揮官德爾福總督是一個老狐狸,每次都是讓白人士兵先走,用炮灰部隊殿後。
扔一萬不夠,就扔兩萬,反正炮灰部隊不值錢。這些都是隱患,萬一流竄到後方居民聚集地,造成的損失就大了,菲克尼子爵不得不派人清理。
上萬頭豬要抓起來都需要時間,何況是人呢?等解決了這些蝦兵,英國人主力又構建了一道防線。
殲滅不了英軍主力,這場戰爭自然不會短時間內結束。
一名中年參謀皺著眉頭說道:「這恐怕有點兒困難,要攻占開普敦,我們手中的兵力還是不足,這些土著軍隊根本就指望不上。
到了開普敦港口,英國人還有海軍火力支援,我們手中缺乏重炮,很難在短時間內攻克城市,戰爭一旦拖了下去,局勢又會發生變化。
英國人最近的援兵,只需要一個星期,就可以從衣索比亞過來,本土的援軍也只需要一個月時間。」
這是現實問題,奧地利不缺兵,可是能夠投入到南非戰場的兵力卻非常有限。
一方面是後勤緣故,正規軍不同於土著炮灰,只要給一口吃的,裝備大刀長矛也可以上戰場。
吃飯的問題好解決,南非也是物產豐富,布爾共和國可以提供一部分,後方供應一部分,還可以去搶一部分。
必要的時候,只需要保障正規軍後勤供應,把炮灰部隊放出去就食於敵,也不是不可以。
武器彈藥就必須要後方提供了,這條補給線就非常漫長。一部分走剛果地區,另一部分則是經過埃及走尼羅河送過來。
另一方面,這場戰爭畢竟是頂著布爾人的頭銜打的。小小的布爾共和國,能夠拿出三萬八千的兵力,已經很逆天了,要是搞個十萬八萬根本就說不過去。
雖然列強都不要臉,可是維也納政府的臉皮,還沒有這麼厚。真要是惹毛了英國人,大家都不好受。
現在雙方還在遊戲規則範圍內博弈,戰場上吃了敗仗,那只能證明英軍戰鬥力不行。自己無能還要挑起戰爭,那就不要怪別人報復回來。
菲克尼子爵利誘道:「不好打,還是要打下去。想必大家都希望看到,戰後總結上寫的是殲滅十萬英軍,奪取英屬南非。
而不是寫著粉碎英國人圖謀布爾共和國的陰謀,殲滅敵軍一萬,逼迫英國人認輸!
打贏了這最關鍵的一次決戰,大家想要加官進爵都不是問題。要是現在收手的話,我們大部分人都只能撈到一個嘉獎令。」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