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踏上常磐森林之行

  這段時間,一直吸收,大木博士對於神奇寶貝的研究。

  大木博士對於這個勤奮好學的『學生』,感到很滿意。

  把大量珍貴的資料,無私分享給浩言。

  … …

  此時的浩言,正伏在一張桌子上,翻看著資料裡面的內容。

  「拉達一族的鬍鬚,不是毛髮,而是器官。」

  「鬍鬚,是拉達的觸覺類中最敏感的器官,上面分布著許多敏銳的神經。」

  「拉達一族通過鬍鬚,來判斷風向、空間。」

  「甚至在夜晚,還能充當雷達的作用。」

  「如果鬍鬚斷裂,那麼拉達甚至連控制自身的平衡都做不到。」浩言把手中的資料,翻到最後一頁。

  「呆殼獸有兩雙眼睛,臉上一雙,尾巴後面的殼也有一雙。」

  「呆殼獸尾部的殼,是他身體的一部分。」

  「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呆殼獸會轉動尾部的殼,來查看身後是否有危險。」

  「換句話來說,只要呆殼獸想,那麼他的視野是三百六十度的。」

  「呆殼獸的能量,擊中在他的尾巴,所以才會使用堅硬的外殼,來保護身體的重要部位。」

  浩言研讀完這本資料,伸了個懶腰。

  大木博士,對於神奇寶貝的研究很深,特別是關都地區的神奇寶貝,因為方便,所以研究得事無巨細。

  基本上,關都地區已經被人發現的神奇寶貝,大木博士都有詳細的研究記錄。

  這一個星期之內,浩言已經把這些資料熟讀於心。

  「是時候辭別大木博士,去一趟常磐森林了。」浩言的眼中冒出別樣的神采。

  這些天,浩言翻閱大量資料的同時。

  確認了野生小火龍的棲息地,準備前去收服,完成他這一次關都之行,最重要的事情。

  正想著,奈奈美走了過來。

  對浩言說道:「浩言,準備吃飯了。」

  奈奈美經過這些天的相處,終於知道,為什麼浩言年紀輕輕,就能和她知識淵博的爺爺,談天說地的。

  因為浩言就是個自律狂人!

  每天除了固有的鍛鍊以外,剩餘的時間,就窩在研究室裡面,在翻閱資料。

  學習知識,是一個不那麼愉快的過程。6⃣9⃣🆂🅷🆄🆇.🅲🅾🅼

  但是浩言,每天一待就是一整天。

  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效率還很高。

  這一點,她佩服無比。

  「好的,麻煩你了奈奈美。」浩言起身,走出研究室。

  … …

  「大木博士,感謝你一周以來的照顧。」

  「你分享的那些資料,讓我受益匪淺!」飯桌上,浩言真誠的對大木博士致謝。

  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將自己辛苦研究的結果,無私的分享給別人。

  大木博士,就是這樣一個可敬的老師。

  「你要走了麼?」大木博士對浩言的告辭,感到惋惜。

  這段時間和浩言的相處,大木博士感到很愉快。

  每當碰到不會的問題,浩言都會主動詢問。

  並且觀點、和提問題的方向,是他從來沒想到過的。

  在浩言的學習過程中,大木博士也在向浩言學習。

  學習他看待事物的邏輯思維。

  試問,一個老師,怎麼會不喜歡一個勤奮好學,又能帶給自己啟發的學生?

  「嗯,我先去一趟常磐森林,然後再回豐緣地區。」

  「這一次出門,花費了不少的時間,也是時候回去了。」浩言回答到。

  「好吧。」大木博士雖然覺得惋惜,但是也知道,浩言不會久留。

  其實大木博士在這段時間裡,曾經多次想要出聲,希望浩言留在研究所里,和他一起探究神奇寶貝的奧秘。

  大木博士相信,按照浩言的這個進度下去,不出一年,不,只要半年。

  浩言絕對會以豐富的知識,而享譽整個神奇寶貝世界。

  只是可惜,浩言的志向並不在研究。

  而是想要當一個站在金字塔塔尖的訓練家。

  每每想到這裡,大木博士就有些嘆惜。

  嘆惜這麼晚,才遇到浩言。

  「對了,你說你要去常磐森林深處,我提醒你一句,要小心。」

  「常磐森林深處,有很多都是成群結隊的生活,對領地意識很強的神奇寶貝。」

  「一旦踏入他們的領地,他們會直接出手攻擊。」

  說到這裡,大木博士頓了一下,臉上帶著些許怒意的說道:「而且,除了野生攻擊性比較強的神奇寶貝,你更要注意人!」

  「我已經不止一次,聽說那裡有邪惡的火箭隊在那裡出沒。」

  「那些渣滓,是什麼事都會做的出來的!」

  浩言輕輕頷首,認真的說道:「您放心,我會注意的!」

  雖然曾經,浩言戰勝過卡納茲道館的杜鵑,也勝了尼比市的小剛。

  但是那是占據屬性上的優勢,而且還是在公平的情況下,展開競技。

  火箭隊可就不一樣了。

  哪管什麼公平不公平的,直接一擁而上!

  用人數來取勝!

  雙拳難敵四手,就是這個道理!

  更何況,火箭隊的人,一個幹部,就達到天王級的水平。

  現在的浩言,還惹不起火箭隊。

  重活一世的浩言,知道生命的重要,絕對不會拿自己的安全開玩笑。

  … …

  飯後,和大木博士閒聊了幾句,便回房間休息。

  第二天,再一次鄭重的和大木博士和奈奈美告辭,便踏上了常磐森林之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