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平庸原理

  第115章 平庸原理

  新文明學派從誕生到現在,主要理論基石便是——「平庸原理」。

  其核心就是兩個字:平庸。

  大到整個銀河系,小到一個細胞,大概率都是平庸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地球,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岩石行星。地球並非太陽系的中心,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在宇宙中,類似地球的行星有很多。

  太陽也是只是銀河系內的一顆普通恆星,類似的矮黃星數不勝數。

  銀河系,也只不過是宇宙中的一個普通螺旋星系。

  這也可以推導出另外一個結論,也即我們在宇宙中所處的位置,以及目前所演化的階段,都是平庸的。

  平庸原理是如此深刻,能夠適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類如何研究細菌生存發展的一生?

  在培養皿上拍攝一張照片也就是了,上面已經寫滿了細菌的生生死死。因為細菌們都是平凡的,它們的一輩子都是相似的。

  同樣的道理,隨意地在大街上拍攝一張照片,照片上的大多數人是平凡的。

  如果一個文明等級極高的外星人,想要研究人類的文化,了解人類的生活方式,也不需要盯著一個人完整的一生,那樣耗費的時間太長了。他們只需要在同一時刻,收集儘可能多的人類數據即可。

  為什麼?

  因為,絕大多數人的一輩子都是平庸的,這些人類的生活軌跡是類似的。通過收集其他人的數據,已經可以預測某個人的生活方式。

  繼續,將這個結論放大到一些抽象的概念。

  譬如說,文明。

  隨便往哪個方向望去,都能看到數以億計的星辰。

  可以大膽地預測,這些星辰都是平庸的,是平凡的。

  裡邊的文明呢?

  大概率是平庸的,完全沒有必要將外星人想像地特別牛逼,可以大膽地預測,裡邊的許多文明,不一定比得過人類文明。

  那麼……人類文明呢?

  不得不承認,人類,大概率是一個平庸的文明。歷史中的確誕生了許多偉大的人物,從古代的秦始皇、釋迦摩尼、穆罕默德,到舊時代的林肯、毛、牛頓、愛因斯坦。

  但放到整個宇宙,也只是稀鬆平常,所有的事件都遵循著歷史本身的規律。一位位的偉人,的確推動了時代,但時代反過來又孕育了偉人。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人類是非平凡的。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感到沮喪的預測結果。

  那麼,什麼樣的文明,才是非平凡的文明?

  發生在塔比星,試圖建造戴森球的文明,大概率是一個非平凡的文明。

  任何平庸的文明都能夠知道,塔比文明的強大以及與眾不同。

  戴森球,巨大工程量,就算人類再強大十億甚至百億倍,也沒有辦法做到這一工程。

  最後一個問題。

  如何讓人類文明,成為非平凡的文明?

  答案是:不知道。

  可以觀測到的非平凡樣本,實在太少了,新文明學派沒有辦法做出任何計算。

  但毫無疑問,人類文明已經做了一件非平凡的事。

  那就是——發射地球時代號!

  從概率的角度分析,平庸的文明,通常不會去做這種看上去耗資巨大卻「毫無意義」的事。否則,人類文明一定能夠觀測到更多「平庸」外星文明的活動痕跡,這與已有的事實是矛盾的。

  ……

  時光悠悠,張遠睜開了眼睛。

  一時半會間,整個腦袋還處於一種混沌狀態。

  「醒了,他醒了!」

  「餵……能聽得到我說話嗎?」

  仿佛有人在旁邊呼喊自己,聲音從遙遠的天際直達耳邊。

  體溫正在一點一點恢復,張遠的意志慢慢清醒。這種感覺很難受,仿佛從熟睡的狀態一下子被人叫醒,大腦卻還沒有徹底清醒,沒有辦法動彈,只是肌肉在本能地抽搐著。

  「張遠先生,您已經沉睡了183年,是時候醒來了……」

  「給他打一點腎上腺素。」

  過了好一陣子,張遠眼珠動彈了一下,脖子微微扭動了一下。

  本能地環顧四周,天花板上是明亮的電燈,手臂上插了一些針管,上邊掛了營養液。

  身邊的床頭柜上有一台監控生理健康的醫療機器。

  整個環境好像有一點熟悉。

  上邊的顯示屏中有一行數字:2448.11.13,12:20。

  隔壁床位上還有幾位同樣剛剛從冬眠中喚醒的人。

  身邊還站著一位帶著口罩的護士,她輕聲說道:「張遠先生,您好,這裡是A區的醫院。你已經沉睡了183年,剛剛從冬眠中甦醒,不用擔心,如果感到累的話,您可以繼續睡一會。」

  冬眠與正常的睡眠有一些不同,雖然已經沉睡了183年,張遠還是感覺自己整個人非常疲憊,沒有辦法思考任何問題。

  這一次,又睡了三天的時間。

  在營養液的滋潤下,他已經慢慢恢復了健康。

  「瑪麗小姐,謝謝你,我可以吃牛肉乾嗎?」張遠躺在病床上,嗓音沙啞地說道。

  「牛肉乾暫時還不可以吃哦,這幾天只能吃益生菌,恢復腸胃健康,再加上一點粥。」

  這位護士笑著說了一句:「你可能是我見到過的,最貪吃的一位病人。一般人醒來之後,都會諮詢,這一百年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張遠心中有些忐忑。

  他何嘗不想知道?

  只不過,他有一些害怕,有點不敢面對曾經的故事。

  「額,飛船一切正常嗎?」

  「一切正常,沒有出現過特別大的毛病。」

  「那就好。」

  第五天,張遠正式出院。

  接待他的是一位名叫於峰的聯絡員。這位年紀約五十歲的老先生張遠認識,曾經是深空大學的一位教授,結果現在變成了一位政治聯絡員。

  「十六級的工作崗位?高科技人才啊!」

  看到他的資料的時候,於峰略有些驚訝,「張先生,很不幸,這是一個小年,清醒人口只有六百。如果沒有生活伴侶,您可能會過的比較孤獨……」

  「謝謝,我習慣一個人的日子了。」

  張遠勉強笑著,點了點頭。

  小年,指的是清醒人口非常少的年代。

  大概每20個小年會有一個大年。

  在大年當中,清醒人口能夠飆升到兩萬,大量人口會整體維護整艘飛船,然後在一年內生產出接下來20年所需的生活物資。

  接下來的時間,大家又開始過清冷的小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