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5章 前因後果

  第6385章 前因後果

  皇帝,還是共主,這可以說是劉曄和陳曦最大的分歧,劉曄在之前十年其實已經事實上接受了漢文化圈,而非漢室這個思路,但如何搭建這個東西那就是新的分歧了。

  陳曦的性子導致他在不少的方面都可以進行妥協,但那都是因為沒有碰觸到真正的要害,而漢文化圈算是陳曦的底線。

  也就是說,陳曦所有的行為其實都只是服務於這個理想,其他的事情可以得過且過,但只有這件事,陳曦不允許打折扣。

  這才是魯肅可以平安下場,劉曄卻必須要出局的關鍵。

  用陳曦的話來說就是,和我在其他方面有利益衝突,理念衝突我都無所謂,能讓步的都可以讓步,但在這一方面,你們都得聽我的,我將餅烙的這麼大,蛋糕做的這麼好,不是讓你們來吃飽喝足撒野的,是讓你們來幹活,來替我實現理想的!

  不是讓你們吃著老子的餅,接私活,干自己事情的,別的不要求,起碼的基礎道德得有吧!

  誠然這也是一種傲慢,但陳曦從來不否認這種傲慢——我就是想要這麼幹,你們也都知道,而現在你們加入了,那就開干。

  也許一開始還有人不太理解,但運行了這麼多年下來,該看懂的也都看懂了,陳曦想要的是百花齊放的漢文化圈。

  誠然現在的漢室運行的很好,但這種好是基於陳曦歷史下游帶來的卓越眼光和歷史教訓,可這種東西並不是永久的,想要持續不斷的發展下去不僅僅需要技術變革,還需要思想和理念的進步。

  前者陳曦在的時候可以給出指點,但後者,嗯?

  所有的思想和理念都是需要結合本土人文現實進行更改和落地,而這些不是陳曦能處理的東西,是需要無數人,無數實踐才能落地的東西。

  更何況後世那些先進的思想和技術,以及發展方式也未必符合這個時代,陳曦本身也只是在其中挑挑揀揀,從全盤考慮篩選適合的部分進行小規模驗證之後再進行推廣。

  可之後呢,雖說被一群人瘋狂的吹到了孤月凌空的程度,但陳曦自己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的強大是有基礎的,而且現在的漢室其實走上了完全不同於後世的道路,且後續發展的方向也與歷史上的各個時代都不同。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繼續前行就是不得不思考的東西了。

  相比於將一切寄託於某個人的智慧上,陳曦尋思著還不如同時驗證所有的可能,反正現在有著這樣的資源和體量,能去實現曾經不可能驗證的可能,所有的封國只要恪守底線,在社會制度的驗證上,可以隨意行事。

  先發,絕對優勢地位,霸主,這些先決條件綜合起來,有足夠的容錯率去實踐,遲早可以試出來一條符合當前社會大環境的制度,而且足夠多的錯誤,也可以作為樣本進行借鑑。

  這是一條可以重複,且能讓整個漢文化圈保持動態發展的方式,也是陳曦在無數已知的可能之中選擇出來的最合理的方式——不依託於自身的偉力,而是在扶一把這個新生文化圈之後,由漢文化圈自己前行。

  陳曦清楚哪怕自己不斷地消減自身在制度上的影響力,但只要有一天自己完蛋了,漢帝國就必然會開歷史倒車,因為他拔升的地方太多,多到諸葛亮都很難全盤接住。

  可只要那個時候各個封國已經探索的夠多,已經摸索出來一條適合這個時代的社會制度,那麼陳曦遺留下來的東西就算因為依託個人偉力得以超越時代,而現在偉力消失,出現框架性的崩塌,也能靠著這個時代的力量得以重塑。

  哪怕重塑之後的東西和曾經陳曦的時代有所差距,但後者遠比現在陳曦運營的模式更適合這個時代。

  因為就連陳曦自己都清楚,他運營的這一套,哪怕再怎麼優化,再怎麼實地調研,再怎麼考察,都會存在一些不適合這個時代的地方,只是陳曦靠著一直以來積累的個人威望強行運行了下去。

  就跟經濟這種東西與其說是人類生產、流通、分配、消費一切物質精神資料的總稱,還不如說是一種信任。

  陳曦現在運營的很多東西不是因為這東西完全合乎這個時代,而是因為陳曦已經強的沒道理了,外加在這一方面一直沒有錯誤,到最後所有人都不再懷疑陳曦的能力,先天性的認同這種行為,哪怕不合理,也只是認為自己沒有認識到位。

  可實際上呢?並不是。

  陳曦自身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但他沒辦法從其他人那邊得到反饋,因為在這件事已經因為絕對的正確成為了一言堂,沒人會去挑戰陳曦的權威,而沒有反饋,陳曦自然無法驗證自己的修正到底有沒有完美符合這個時代,不,準確的說是必然沒有完美符合,只是不知道哪裡不符合。

  而後來者失去了這種無敵的加身,很多問題就會爆炸。

  現在的陳曦在某些問題上得到了整個時代的認證,已經近乎規則。

  換現在的說法就是,在金融經濟方面,陳曦認定某個東西有前途,那麼所有人都會認定這東西有前途,那麼沒有前途也會被強行賦予前途。

  依託於陳曦存在的信任價值體系,可以在價值觀上進行操作,這就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陳曦知道存在,但受限於陳曦的認知無法發現,而其他人受限於陳曦的存在,看到了也認識不到。

  這個時代超拔的一切必然存在不符合時代的地方,而這些想要讓後來者承接下去,而不是晨曦升而萬道昌盛,暮色起而諸天無道,那麼就必須要讓後來者有承接,改變,更正這些東西的基礎。

  陳曦很清楚自己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其他人的認知,但在這種扭曲下起碼也得讓他們學會在失去了自己之後該如何去破除扭曲,然後以自身的認知去定位,去認識改變世界。

  只是這種辦法陳曦也很難找到,他只能去讓別人試探驗證,足夠多的實踐之後,自然會出現一個合適的結果。

  至於說靠陳曦指路,這次恐怕是真的不行了,因為其他人籠罩於陳曦的認知之下,而陳曦脫離不了自身的窠臼,這就是一個死循環,陳曦知道肯定有問題,但問題出在陳曦認知之外,陳曦找不到問題。

  畢竟陳曦也是生活在自己的思維和認知之中,無法突破這種認知,而其他人現在更多是學習、模仿陳曦這種在這個時代已經無敵了的認知方式,總之現在這情況就是陳曦活著,群星皆隱,突出一個無解。

  而不破除這種認知,有些問題就會一直存在,而問題一直存在到陳曦完蛋,所有人還籠罩在這種認知之下,那等崩盤的時候,誰都阻攔不了。

  所以陳曦必須要在不知道問題是是啥,也不知道問題在哪裡的情況下,培養出來能應對後續問題的人才!

  這還說個錘子,走帝制那肯定沒希望,必然會被陳曦的認知定義。

  帝制除了疆域大一統的概念,必然還會存在文化大一統,以及思想大一統這種操作,而這年頭不是陳曦自吹自擂,而是他的存在導致某些思想認知大一統的時候必然會向陳曦這個自證了無敵的正確者靠攏。

  所以只能走共主路線,形成一個個或大或小的諸侯國,然後靠著生產力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物質基礎,技術上的大規模革新,各種學派思潮的相互碰撞,形成百家爭鳴的結果。

  也只有這種智慧火花的閃耀,才能破除陳曦的認知,當然這種破除有可能是某個人發現的結果,也有可能是某種思潮給陳曦帶來的認知改變,進而洞穿了之前的認知層面的漏洞。

  總之,陳曦現在這情況,除了供養天下人,汲取智慧火花之外,真沒有太好的辦法去解決這種絕對存在,但沒人能在這個時代發現的問題。

  所以帝制從陳曦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以及這個社會在自己的調整下出現的問題之後,就被迫放棄掉了。

  聖君獨裁確實是最完美的制度,完全無視了所有的體制缺憾,可以解決任何的問題,但陳曦不是聖君,劉備也不是。

  所以最後還得靠這芸芸大眾,陳曦給予他們種子,然後由他們用各種手段去澆灌,最後必然會開出來不一樣的花。

  故而對於陳曦而言,自己和劉曄的路線並不是分歧,而是更為直接的劉曄的路有問題,但這種有問題在目前沒有辦法解釋。

  劉曄,不,甚至都不只是劉曄,包括李優在內的主流文臣對於陳曦是存在神聖性的認可,這是正確導致的必然性。

  哪怕從一開始陳曦身邊其實沒有一個隊友,哪怕從一開始陳曦開始搞商業改良的時候,所有人都站在陳曦對面,但隨著陳曦一次次的勝利,一次次的逆反了大局,開創出新的時代,那些人就算有再多的想法,面對陳曦都只能順服。

  所有能接觸到陳曦的高層,當思考的東西與陳曦有所偏離的時候,其實都會產生懷疑,隨後聽從陳曦的建議,進行修正。

  哪怕是劉曄,也從來沒有沒想過干碎陳曦,自己上台——就算是造反、擁立,最後呈遞玉璽給劉備的也只能是陳曦,這意思已經很明確了,走帝制的話,劉備天冷加衣服,給您也準備了金印紫綬丞相之位,統帥諸臣,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絕對不會冷了您的。

  這就是目前最離譜的地方,沒人願意和陳曦為敵,包括袁曹孫三家其實也不想和陳曦碰碰,陳曦用一個又一個勝利徹底擊敗了所有挑戰者,然後樹立了絕對的權威。

  這特麼就是帝制了好吧!

  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陳曦努力的收斂自己的身型,儘可能的將自己從制度之中抽身出來,但已經有些來不及了。

  補位的魯肅和諸葛亮加起來都不可能承接陳曦抽身而去遺留下來的空缺,在這種情況下,陳曦所能做出的選擇其實已經非常少了,尤其是當陳曦意識到自己當前建立的一切並不是沒有問題,而是無法發現問題的時候,陳曦就知道,絕對不能走帝制。

  好在陳曦從一開始考慮的就是文化圈,想的就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只是後面隨著對於劉備的認同性逐步增多,對於漢帝國的接受度也在不斷提升,逐漸出現接受漢帝國全面帝制的傾向。

  故而後面察覺到這一點之後,想要拐回來也不算太難,畢竟百家爭鳴的基礎是什麼陳曦很清楚,後續只需要陳曦完成這部分基礎,剩下的自會有後人完成,感謝當年歷史課和大學的時候,百家爭鳴作為一個重要的節點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否則光是打基礎都夠讓人頭疼了。

  這一點可以說是後來陳曦加大往封國投入資源的基礎原因。

  因為對於那個時候陳曦而言,他要的不是各大封國的實力,而是各大封國在未來不同發展境遇下,形成的社會思潮之中的可能性。

  畢竟光靠輸血的話,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形成一個新的帝國,而且以漢帝國中央區的實力,就算其他封國有逆天機緣,短時間也不可能超過漢帝國,所以談實力對於陳曦而言沒有意義。

  談思想,談智慧才有意義,諸子百家的母國未必強大,但他們的智慧思想之深遠,可是絲毫不遜色大國,甚至猶有過之。

  如老子談祖籍那就是陳國人,孔子祖籍那就是宋國人,列子祖籍是鄭國人,莊子祖籍宋國人,鄧析祖籍鄭國人,蘇秦東周洛陽人,真要說大國出身的諸子有,但數量還真未必有小國多。

  既然如此,該怎麼選擇,還用陳曦說嗎?當然是輸點血給各大世家的封地,看看他們能不能搞出智慧的火花,讓自己白嫖!

  嘆氣,好想回國啊,又來到墨西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