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為百姓開道長生
即便是在一眾真氣法脈中,《五脈長生經》對應的長生真氣,都最為特殊。
像《初脈秘魔經》與《次脈原血經》,都是以特定源氣,將內力染成真氣。
而《三脈冥鳳經》與《四脈冰凰經》,則是以血脈異力,感染內力。
至於陶知命的《六脈真吾經》,因其自身道途已定,乃是以法力直接感染內力。雖與前四道真氣法脈源流不同,但在跟腳上其實大差不差。
唯獨長生真氣,跟腳最為不凡,乃是以規則之力作為真氣源流。
按理說來,規則之力,比之源炁更加本源,自然也就更難以人身承載。
因為此世修行體系中,唯有人體九宮,因天地法則機制,可締結法種,進而承載一絲規則之力。
不過彼時,裘長生本就非人,乃是道兵召喚物,又碰上「長生」天賦偏於被動之效,其所對應規則之力亦顯得中正平和,不甚狂暴。
機緣巧合下,倒是令裘長生成功邁出最關鍵的一步,結合「長生」天賦,以其對應的規則之力作為真氣源流,修成長生真氣。
南奕將裘長生煉作分身,納入麾下,正式為真氣武道開闢長生之法脈,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因為,其他真氣法脈,雖相較內力大增神異及威能,卻也開始出現體質契合問題,變得不再普適。
唯有長生真氣,依舊普適性極強,幾乎所有人都能修煉。
最妙的是,長生真氣,神效加點全加在了養生上,而沒有加半分威能。
同時,因「長生」天賦需保持靜止,修煉長生真氣,亦得靜止,即只能打坐修煉。
對需要逞強鬥狠的武者來說,若不考慮養生之效,長生真氣威能太弱,並不比內力強上多少。
但對普通人,對整個真氣武道來說,長生真氣威能及功效,都是剛剛好。
南奕對內功武道沒有太過嚴苛的限制,是因為內力神異,只比得上法力之萬一。
對修士來說,武者是否修煉內力,區別不大,都不會造成半點威脅。
即便南奕全力推廣內功,也很難被仙門修士放在眼裡。
可真氣神異堪比法力之百一,在一定程度上能對不加防範的修士造成傷害,其實有些敏感。
若南奕不是無相仙門弟子,而是散修,他甚至未必敢將真氣武道傳開。
即便他是無相弟子,心有顧忌下,也不敢肆意濫傳真氣武道。
可長生真氣的出現,意味著補全真氣武道短板的關鍵拼圖,找到了。
其他真氣法脈,不好濫傳。長生真氣,卻沒有太多顧忌,能像內功武道一般,略設門檻,即可傳開。
在南奕看來,如果他麾下奕武者要朝著教派形式轉變,俠道精神,可以作為核心思想。
但俠道精神,說起來好聽,卻不利於傳教。
因為,損己利人,乃至於利人不利己,都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人性。
可以將俠道精神設為脫離低級趣味的核心思想與追求,但要想順利傳教,且不被大離朝廷打為魔教,必須立足於人性,提出順應民心,又於國有益的思想主張。
這一主張,南奕還沒想好該用怎樣的文章來闡述。
但用最樸素的話語表示,即是:人人有書讀,人人有功練。
只要南奕不設後門,所有人都能修煉,且威脅不到修士存在的《五脈長生經》,就等同於利國利民的強身健體之法。
俗話說,國強則民強,國富則民富。
但反過來說其實也行。民強則國強,民智則國智,民富則國富。
當今之世,北方坎朝,以蒸汽技術引領百業革新,國勢強勢,咄咄逼人。
東方震朝,窮兵黷武,不斷摸索戰陣之法。
西方兌朝,仰仗山川地勢之險,偏安一偶,卻開始文藝復興,專攻文化入侵——像印刷之術及報刊產業,就是從兌朝引進,並加以推廣,確保文化高地不被兌朝侵占。
南方大離,本是以經濟繁榮著稱。
但在北方坎朝百業革新後,大離經濟優勢不復,屈居四國第二不說,又趕上上任離皇暴斃。
新皇即位,以小宗入大宗,忙著與皇室宗老及九部百官爭權,直到最近半年,才開始真正掌有皇權。
面對四國競爭之局面,只要南奕不設後門,相應真氣法脈又不會威脅到仙門修士,雖然仍舊難免會受到朝廷或仙門的壓制,卻不至於在一開始就受到針對性攻訐、各種抨擊。
而所謂壓制,即是道爭之體現。南奕有信心道爭得勝,將利國利民順便利己的長生真氣推廣開來,掀起全民習武之大勢。
從這個角度看,長生真氣,當真是各方面都剛剛好。
不過,也正是因長生真氣格外重要,堪稱真氣武道後續推廣之基石,南奕才必須將裘長生煉作分身。
寧可煉分身失敗,也不能讓長生真氣,掌於外人之手。
如果當真煉分身失敗,南奕大不了就等,等到想出別的方法來拿下長生真氣。
而在此之前,只廣傳內功武道,再小範圍傳播真氣武道,對南奕來說也不是不能接受。
反正真氣武道之未來,就兩點最為關鍵,一曰精,二曰廣。
「求精」,就是不斷提高真氣武道上限,從內力到真氣,再從真氣到真炁,使武者上限,不遜於修士太多。
繼而以十二道真氣法脈,拉攏吸納十二位真氣武道護法,一榮俱榮,形成一方小圈子,逐步提高真氣武道在此世修行界的影響力與話語權。
這方面,更看重的是十二位護法本身天資,能否在真氣武道上貢獻力量,推陳出新,抬高上限。
真要說來,於「求精」而言,其實並不需要廣傳真氣武道。
而「求廣」,則是在保證普適性的前提下,設法增強真氣武道下限。
對南奕來說,「天子劍」聚眾加持,主要有用的,是他可以向麾下武者借法。但借法所得,看重的是「求精」成果。
至於「求廣」成果,無非就是增加平日幾乎用不上的備用藍槽,說重要或許重要,說不重要,卻是當真不重要。
所以,即便是以內功武道作為下限,南奕也並非不能接受。
當然,若能以長生真氣作為下限,自然是更好。
南奕麾下,現分奕武、真武、源武三級。
奕武者修內功心法,源武者掌真氣法脈。
中間的真武者,則是修真氣秘籍,修煉真氣。
對源武者來說,自行修煉真氣以壯大,不僅快不起來,更是頗為麻煩。
但對真武者來說,修煉真氣,卻是不難。
因為傳給真武者的真氣秘籍,實是糅合觀想法,令真武者觀想源武者,於體內生出一絲感應反饋之真氣為引為種,繼而通過修煉不斷壯大。
某種意義上,十二道真氣法脈,就相當於南奕分出些許香火信力,成就十二位真氣武道護法,與其一榮俱榮。
在修行早期,頭幾個源武者位置,或可以早早給出,選定人員,與南奕一起進步。
但越到後面,作為真氣武道護法,源武者之位,卻是越發不能隨意給出。須立下大功,或天資格外出眾,才會考慮將其拉攏吸納,擢升武道護法之位。
當下,十二道真氣法脈,已定半數。
《六脈真吾經》,南奕是讓給陶知命,任由陶知命自行決定是否推廣。
而《五脈長生經》,說是對應裘長生,其實就是南奕分身。
修煉此經,甚至連觀想對象都是南奕本身。只是南奕會將響應觀想之事,交由分身裘長生負責,讓他來向真武者反饋一絲長生真氣。
南奕叫跟著燕青雲到處跑的數千位奕武者,於河中修煉內功,藉機傳授《五脈長生經》同時,也順勢化解魏無涯「掃地」戒律。
兩項病字災厄,皆被南奕接過,代為守戒化解後,魏無涯渾身輕鬆,就像打破樊籠,整個人精神面貌都大有改觀。
沒了戒律困擾,魏無涯已然可以著手破境築基事宜。不過,既是因南奕替他化解災厄,知暗中或許有著築基魔修惦記南奕,魏無涯也就不急於一時,準備等護送南奕去郡城見到天使後,再與南奕告辭。
只是,魏無涯沒有想到,南奕忙著傳武,不急著趕回郡城去見天使。天使本人,卻在交代完郡城事宜後,親自趕赴南山縣,主動來尋南奕。
彼時,四月十三號上午。
南奕一一傳授《五脈長生經》,讓在河中泡了一整日的數千奕武者,別再扎堆聚集尾隨燕青雲,趕緊回家修煉長生真氣。
因「天子劍」上位壓制之故,對於南奕所言,奕武者只要不是心中特別牴觸,就會有不甚明顯的言聽計從感。
南奕目送最後得授《五脈長生經》的奕武者離去,剛要說些什麼,便見一位緋袍男子,忽然在附近現出身形。
緋袍,乃四品以上官員所著官服。
南奕看向男子,其名曰:杜衡。
大離吏部侍郎,牧令司司長,亦是離皇今回派遣至楚郡的欽差天使。
身處凡世,縱是吏部侍郎,杜衡修為亦不過蛻凡圓滿。但此世修士戰力,既看修為境界,也看神通階秩。
杜衡一身術法神通,皆已圓滿,其戰力,自然也遠勝尋常蛻凡圓滿之散修。更不消說,在杜衡身上的靈光,表明其還有著一件玄階詭器。
南奕微微眯眼,壓下「洞真」所窺,作揖道:「無相學子南奕,見過天使。」
雖然杜衡暫未自我介紹,但其著身的吏部侍郎緋袍官服,本就是一種無聲介紹。
所以,杜衡並不覺得被南奕叫破欽差身份有何奇怪。他輕輕頷首道:「我乃大離吏部侍郎杜衡,受離皇之令,來此楚郡巡視究竟。另有離皇諭旨,欲傳無相學子南奕。只是南天城中不見郎君,本官亦只得親來南山縣,尋見南郎。」
杜衡臉上掛著笑意,語氣平淡,聽不出喜怒。
南奕不卑不亢應道:「未曾提前候迎,反叫天使來尋學生,是學生失禮。」
嘴上說著失禮,南奕心中卻多少有些不以為然。
此世政體,非是中央集權,而是介乎君主立憲與分封制之間。
除離京以外,離皇地位雖尊崇,卻只能遙管各郡官員,管不到民間百姓。
南奕只是書院學子,未有官身,本就不必候迎欽差天使。
雖然天使抵至南天城,召見南奕時他人不在,略顯失禮。但離京既未提前通知南奕候迎,哪怕南奕猜得到可能有與他有關的諭旨,也可以當做不知道。
大家都是修士,本就不必守一些虛禮,杜衡亦無意細究。
他只看了宋忠一眼,復又看向南奕,悠悠道:「本官乃為內功武道一事而來。不過現下來看,南郎開闢武道前路,又有心得,竟化內力為真氣,神妙非凡。」
非凡二字,意指真氣之神異,可抵法力百一。
內功內力,仍屬凡階,唯有武道宗師,勉強可稱黃階下品。
但真氣武道,雖仍處凡階,卻隱約有些模糊凡階與黃階之間的界限。
南奕聽出杜衡話語中的言下之意,當即表態:「真氣非凡,亦會有非凡之險,不會擅傳。不過今日所傳《五脈長生經》,修長生真氣,唯重養生健體,並無異效,倒是無甚兇險。」
此世神詭暗伏,超凡神效與詭異代價,堪稱形影不離。但禍福相依,沒有暗藏兇險的長生真氣,即便廣傳民間,亦不會動搖修士地位。
只是長生真氣會掀起一股全民習武練功之大勢,為南奕匯聚龐大信力,註定會引來其他修士的關注。
因為,百姓散逸之靈性,總是有數的。南奕得到的多了,其他人分得的,自然便少了。
這是道爭之事註定會發生的內在邏輯。
杜衡對視南奕片刻,又將目光放遠,遙遙看向遠去散開的諸多奕武者。
他聲音悠悠:「看來,南郎心善,欲為百姓開道長生。」
「生而為人,自有同胞情誼。能為百姓略盡綿薄之力,學生之幸也。」南奕笑道,「再者,修煉真氣,需多加食肉以汲取精氣。此舉促進消費,刺激經濟,亦可稱利國利民也。」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