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赤色火種俠義心

  第169章 赤色火種俠義心

  在霍子良走後,宋忠將此事及時告知南奕。

  南奕輕舒了一口氣。

  這下,終於是把楚狂生給鴿掉了。

  宋忠有些不解:「南兄,引進蒸汽技術,興辦工廠,當是好事。為何郡守叫你陪同巡視,你卻畏之如虎?」

  南奕解釋道:「宋兄不知,此前郡守曾欲讓我代其行走,直接監察百業。後見我不應,方才叫我陪同巡視。」

  「前者,是以我為刀,與世家較勁,可稱火坑。後者倒是還好,至多有些小麻煩,替郡守背負些許罵名。但再是小麻煩,我既然正好死了,當是能躲就躲,能避就避。」

  南奕嘆道:「至於興辦工廠,使民有所工,當然是好事。但福兮禍之所伏,好事背後,總有隱患。當然,無論如何,引入蒸汽技術,總是利大於弊。」

  宋忠好奇追問:「不知南兄看來,除卻一應產業終為世家把控外,具體而言,有何隱患?」

  仙門弟子,首先是學舍學子,講究好學篤行。所以宋忠此刻,是當真有些好奇。

  兩人以靈犀交流,並無外人,南奕也就悵然長嘆:

  「於國而言,民有所工,是為安定;物有所產,是為富裕。所以無論如何,引入蒸汽技術,都是好事,能令國力增強。」

  「而於民而言,工作可得薪酬不說,工廠產出增加,促使物價下行,還能讓平日生活得到改善。不說人人飽衣足食,起碼是輕易不至於餓死。」

  「乍眼一看,此般局面,可稱大善。奈何,百姓是否困頓,其實並不單純取決於家財多寡。」

  「在我看來,民生癥結,當在財富分配上。一應工廠,化材料為商品,即得差價。這份差價,便是工廠創造之財富。可所謂財富,最終歸了誰?」

  「毫無疑問,財富最終是歸了世家。換言之,民眾任勞任怨,其實只得了部分號曰薪酬之薄財。」

  「此事看似正常,卻意味著,百姓與世家,財富之差正在日益擴大。」

  「古時,民有二十,世家八十,是為二八分之。」

  「今後,民有二百,世家為八百乎?非也,世家八千亦不止矣。」

  「或言,古時之民,十中取二;往後凡夫,百里無二。」

  「除卻不易餓死外,該買不起的,仍舊買不起。是以,百姓與世家同處一地,只會發現每日生計,愈發窘迫,更覺困頓。」

  「此所謂強者愈強、弱者愈弱,亘古不變之理也。」

  「畢竟,凡夫俗子,靠著給世家打工,縱是耗去數十載光陰,又怎能敵過世家世代積累?」

  南奕忽然有些自嘲。因為言至最後,他竟想到前世。

  大離世家再怎麼壟斷,至少不是信用貨幣,沒有錢莊利息之說法。在南奕前世,錢能生錢,貧民工作一年之薪酬,尚且不及富人一日之利息。

  如此一來,先富者,就能看著妄圖後富之人,拼盡全力,堪可以其年入,趕超自家單月乃至單日之利息。

  南奕念及此等情形,語氣唏噓不已。

  而宋忠聽完,亦是久久怔然。

  他此前確實沒有想過,百姓生計窘迫與否,實是來自財富之差。

  但看著南奕真知灼見,似是早就窺見未來、洞徹玄機的清冷口吻,宋忠竟問道:「此事可有解?」

  南奕默然搖頭:「此事無解,至少我不知該如何真正解成。我至多敢言,或許有些相對較好的解法。」

  「畢竟,強者愈強、弱者愈弱,乃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之體現。」南奕聲音幽幽,「既是人之道,生而為人,懷有私心,焉能解之?」

  「其實此般局面,於凡世而言,可稱位階固化。指凡人降生於世,其位其階,便幾乎註定。」

  「若欲改命登階,唯有讀書,奪學舍歲考前十,入仙門書院;至此,即便不入修行,只是凡人,仍舊能考取官身,讓後代有所依靠,嘗試子子孫孫世代積累。」

  「但真正想要改命,還是得捨命一搏,接引源炁,看自己有無修行天資。唯有踏上道途,成為修士,方可稱得上,在凡世改命登階。」

  「因為,身處凡世,修士有偉力在身,自可輕易攫取人間富貴。」

  修士,宋忠還不是。

  可只要南奕為宋忠調整好功法,讓其踏上真氣武道,以真氣法脈中和血脈異力,姑且也算稱得上是修士。

  不過,眼下暫時仍是凡人的宋忠,聽得南奕之言,久久怔然。

  但他卻深吸一口氣,問道:「南兄,你所言相對較好之解法,具體該當何解?」

  南奕深深看向宋忠,良久,終是搖頭道:「伱解不了,也不該你解。能解此難者,其天資才情,若是入道修行,或是可入天階。」

  「宋兄,你眼下或許動了怵惕惻隱之心,生了聖人治世之念。可我輩修士,所持所行,唯有自身之道,方能久久為功。宋兄,你問我解法,我可以說。但我要反問一句,宋兄,你欲成治世聖人乎?」

  宋忠聞言默然。

  南奕說得很直接。單純一時衝動,終是虛妄。倘若當真要解凡世難題,必須得有成為治世聖人之覺悟。

  否則,知道解法,還不如不知。

  宋忠自省己身,沒有自信說自己有著如此覺悟。

  但他還是想知道南奕口中的解法,便退而求其次地說:「聖人治世,恐非我所能為也。但我想,力所能及下,或許多少可以做些小事,為後世聖人出,提前備下火種。」

  聽見此話,即便只是意識投影幻化,南奕也輕輕吐了一口氣。

  他知道,宋忠性子,在某些方面其實與他差不太多。

  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但他與宋忠最大的不同,則在於宋忠心底深處,始終存有一份仁心善意。

  這份仁心善意,使宋忠在南奕原身驟然倒地時,選擇了親自送南奕原身到醫官許洛的保安醫館,並墊錢開了一副藥。

  而後,南奕魂穿至原身身上,方才就此展開了異世之旅。

  但與此同時,宋忠的這份仁心善意,讓宋忠始終對百姓民眾,極易共情。

  多的不敢說,但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宋忠是十分樂意施以援手的。

  這讓南奕想到了一個字:俠。

  之所以南奕願意給宋忠一道真氣法脈,除去本身關係親近外,更在於宋忠這份仁心善意,十分純粹,貼合「俠」之一字。

  而之所以南奕今天要順著宋忠之問說起位階固化一事,則是因為有些事、有些理念,南奕想交付給宋忠。

  對於自身所辟武道,南奕提煉總結有武俠精神,謂之曰俠道。

  但一方面,俠道只屬於南奕道途的一部分,而非全部。這意味著南奕本人之道,絕不會是只為俠道而踐行。

  南奕希望有一人,能真正踐行俠道、主持俠道、引領俠道。

  另一方面,基於自身認知,基於對某些理念的認同,南奕提煉總結武俠精神時,其實在自身所辟俠道之火的深處,隱約潛藏著名為「革命」的赤色火種。

  如果用偏激一點的話來描述,南奕在此世宣揚的武俠精神,並不局限於前世天夏普遍知曉的俠義之說,而是在某種程度上會隱隱約約地成為百姓革命的口號來源。

  但對於純粹的、傳統的俠義,南奕一樣是推崇的。

  只是在「俠義」與「革命」之間,俠道該如何發展如何演變,南奕並不想自己去做決定。

  因為他身為穿越者,對此世凡人,始終是缺乏了幾分共情的。

  對於俠道在此世的演變發展,南奕選擇尊重凡人命運。所以,南奕需要一個土生土長的人,代他接過引領俠道之職責。

  簡單說,南奕想為自己找一位俠道代理人。

  而這個人選,南奕最看好的便是有著純粹仁心善意的宋忠。

  於是,南奕輕聲道:「火種,其實就在我之前所著《志士仁人》中。我將其,稱為俠道。」

  「財富之差愈大,位階固化便愈重。但在我看來,所謂固化究其本質,當在於民眾無力反抗。」

  南奕沉聲低語。

  「悠悠萬載,凡世百姓,其實不乏才情過人者,能白手起家創下偌大家業。但可惜的是,若無官身,又非修士,尋常百姓根本守不住自家家業,遲早會被世家豪族摘取果實。」

  「蓋因世家豪族,有修士坐鎮,攫取人間富貴可謂易如反掌。」

  「尋常百姓,若遇產業被奪,一來無力反抗,二來無處伸冤。如此,百姓只能絕了創業之心,老實化作人中之礦,為世家工廠添磚加瓦。」

  「而替人打工,財富分配操於世家之手,自然只有世代為工之命。」

  「此番局面,我等既非聖人,又非帝王將相,實難撼動。但是,在力所能及下,我等卻可設法,讓民眾得以發聲,乃至於發出怒吼。」

  「那便是廣傳武道,天下布武。只要將內功、真氣修煉之法傳開,且感召起一批志士仁人化為俠客,踐行俠道。或許郡城之中,仍舊會是修士說的算;但至少,在一些小縣城,普通百姓有望找到伸冤之人,不再任人輕易魚肉。」

  言至此處,南奕聲音幽幽:「俠以武犯禁。可是,不以武犯禁者,何以為俠?」

  沒有力量,就沒有話語權。

  而沒有話語權,就只能老老實實受他人規矩束縛,當一隻被牧之羊,

  倘若有一日,有俠客出於公義公道,拔劍斬破牧羊規矩,即為以武犯禁。

  宋忠思緒,跟著南奕話語走。

  當南奕言及「俠以武犯禁」者,他微微蹙眉,竟恍惚看到了一抹血色。

  「若是這般……」宋忠喃喃開口,「感覺會有很多人流血犧牲。」

  「若無流血犧牲,難不成世家豪族,還會主動割肉,讓利於民乎?」南奕語氣,先是帶著幾分嘲弄,繼而很快轉為一聲輕嘆,「不過,正是因為會有流血犧牲,血色近赤,非治世聖人不能行此大道,我才不欲為之。」

  赤色之血,藏有大禁忌,南奕不願自己去揭開,徹底引爆這方面的思潮。

  一來,他不知此世全貌,片面思考,並不能等同為正確。

  二來,他自己不喜歡「為你好」之類的說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下,自然也不會自行揭開引申。

  三來,他對此世凡人缺乏共情,不想自封執劍人之類的角色,更願意尊重此世凡人命運。

  所以,南奕將俠道之火在此世的發展演變,交由土生土長的宋忠來決定。

  當然,南奕並未直接給宋忠上壓力。

  他本人,只是為此世凡人,備下一份火種,一份反抗之希望。

  「我設下門檻,不讓尋常奕武者輕易傳武,就是為了避免內功心法太早泛濫,防止過早引爆百姓世家之矛盾。」

  「不過,只要真氣武道存在,俠道精神不滅,而我又修行有成,不叫武道被打壓。待得他日,若果真有治世聖人出,我便算是提前備下了一份火種。」

  「所以,宋兄你現在也不必想太多。只要你後續廣為傳武,且將你之法脈,不斷完善補全,便已然足矣。」南奕叮囑道,「但也須謹記,武道只是手段,俠道才是根本,兩者合一,方為正理,不可為求一時進度而濫傳武道。」

  南奕所創真氣武道,並無修行代價。

  但愈是如此,武者心性,才愈發重要。

  在南奕設想中,除去武種分發本就設有限制外,武俠精神,正是對真氣武道修行的一種內生約束。

  如果不做約束限制,任由奕武者濫傳武種,反倒會使民眾之間,更易廝打相毆,反為不美。

  「只是,人心易變。雖然在傳武之初做了一定篩選,但隨著時間推移,難免會有人心性偏移,成為依仗武力蠻不講理,乃至為非作歹之徒。」

  江湖,本就充斥著恩怨情仇、爾虞我詐,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大染缸。

  隨著眾人傳武,奕武者、真武者的品性,必然是在逐漸趨向於常人的。

  單純只是修煉內力的奕武者,其實還好。因為奕武者雖然會變強,但並不超模,仍在江湖武夫能理解的範疇之內。

  可修煉出真氣的真武者,就將徹底顛覆原本的江湖生態。而力量的提升,很容易讓不知修士存在的真武者迷失其中,妄自尊大,然後專斷獨行起來。

  這是可以預見的事情。

  於是,南奕看向宋忠:「我想提前為此做些準備,安排專人,在日後負起監察之責,懲戒背離俠道的真武者。」

  宋忠沉聲應道:「南兄放心,此事,宋某義不容辭,定當肩負起監察之責,宣揚俠道,懲戒逆武之徒。」

  江湖武夫,在某種意義上,相當於真氣武道的基本盤。

  南奕心向大道,一心修行,自然不可能在凡人武夫身上耗費太多精力。

  而燕青雲,雖說眼下正在替南奕廣為傳武,但其本是武痴,在見識到更廣闊的修行界後,其實也不願荒怠修行。

  等到真氣武道度過最初始的發展期後,必然需要一個人負責管束真武者,長期混跡於凡俗江湖,在一定程度上荒怠修行。

  哪怕不考慮品性,對超凡之力不是特別熱衷的宋忠,於南奕而言都稱得上是最為合適的代理人。

  宋忠對此,亦是心中瞭然。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