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今時不同往日

  第640章 今時不同往日

  夜深人靜,開封城郊外的貢院主殿,還亮著燈。一大批不識字的工匠,正在抄錄謄寫考生的卷子。

  既然這些人可以謄寫試卷,為什麼他們還不識字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其實,這就是雕版印刷的常態。也是雕工不能叫做「讀書人」的主要原因。

  這些雕工們會認字,會寫字,會雕刻字。

  但是什麼字讀什麼音,是什麼意思,他們當中大部分人,則是很多漢字都不知曉其具體意思。

  簡單來說,在這些雕工眼中,「字」就是一種特殊的「畫」。他們寫字,不過是在臨摹畫作而已。

  因為工作的性質,壓根就不需要這些人識字。他們正是一群整天跟字打交道,卻又不太識字的群體。

  畸形而扭曲,但又是由其所處的職業和社會地位決定,反倒是理所當然。

  貢院大門外,方重勇正好巡視至此。

  他看到火光照耀下,貢院大門前有一副對聯。

  左邊寫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右邊寫著: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門楣的橫批寫著:魚躍龍門。

  一點都不工整,從對仗的角度而言寫得稀爛。

  但卻很熱血,很勵志。具體想表達什麼意思嘛,那些「聰明人」應該是明白的。

  看著自己的「傑作」,方重勇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也是沒想到,自己居然也有開科舉的一天!以前的時候,方重勇都只是有參加科舉的資格。

  只不過,他現在做的事情,並不是在裝逼,或者想找點什麼樂子。

  方重勇認為,改革後的科舉制,稍微有那麼一些進步意義,並不是在原地踏步。

  雖然也不必期待太多就是了。

  這只是社會進步的一小步。

  方重勇內心的想法,是先破除「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精神枷鎖,再來推動進一步的社會革新。

  「官家,這次科舉,咱們真算得上大公無私啊。汴州百姓,對此都是交口稱讚。」

  一旁的張光晟對方重勇恭維道。

  其實這第一次科舉,問題有很多,還遠遠談不上完美。

  只不過,自大隋開科舉以來,在這門事關選拔官員的考試裡頭,長安的權貴們實在是太過於不做人了。

  唐代的傳統科舉,乃是權貴們拼命撈取政治資本的角斗場,毫無公平可言。幾乎就是明火執仗的作弊,甚至懶得掩飾一下。

  如果不行卷,哪怕這個考生有經天緯地之才,乃至堪比諸葛丞相的能力與人品,他也沒法考上。

  其遭遇純粹是被耍猴,可世道就這麼現實啊。

  這種有名無實的科舉,跟方重勇現在全力實施的「新科舉」,在實際體驗上可謂是天淵之別。

  很多時候,好壞都是比較出來的。

  跟從前的科舉比起來,方重勇這次開的「船新」科舉,其公正性幾乎是贏得了一邊倒的稱讚。

  世人都不是瞎子的!

  不許行卷,夾帶者送善緣山莊,再加上試卷糊名,謄寫後再送給考官閱覽。從明面上看,這次科舉的公正性,是無可指摘的。

  甚至可以說自三皇五帝至今,都沒有如此公正的考核了。這次「威嚴不可褻瀆」的科舉,讓汴州的割據朝廷,獲得了極大的「正統性」。

  方重勇與嚴莊二人走進貢院大堂,就看到一眾雕工們,都在不停的抄寫。他們是匠人,寫的每一個字,都是筆畫清晰而工整,好似印出來的一樣。

  談不上什麼藝術性,但就是這份呆板,避免了考官通過考生的字跡,來判斷是否為熟人的試卷。

  意義極為重大。

  考試的公正性,都是需要用具體措施去保證的。否則很快便會淪為烏煙瘴氣的名利場。

  「官家,科舉閱卷,由下官親自督辦,力求萬無一失。」

  嚴莊看到方重勇進來了,對方重勇叉手行禮說道。

  「嗯,不錯。」

  方重勇微微點頭,這次是在摸索改革後的科舉,應該走什麼流程。

  嚴莊讀書時路子就比較野,跟長安的文人圈子徹底絕緣,所以他不存在給人開後門之類的問題。

  當然了,這一次沒問題,不代表以後也沒問題。一項制度從創建之初,便會隨著形勢的發展而逐漸腐化僵化,世間並無一勞永逸之事。

  方重勇不管是對人,還是對事,都沒有什麼不切實際的奢望。

  二人來到貢院內的某個「教室」,剛剛走進門,就看到好幾個考官,都在埋頭緊張閱卷。

  為了快速閱卷,快速批改,以免夜長夢多。方重勇將他麾下所有親信,除了那些只會拿刀砍人的武將外,都動員了起來。

  讓他們參與閱卷,人不夠用再補。

  不過這些人都只是負責初選,目的不是為了選拔人才,而是在不記名的情況下,將不合格的考卷剔除。

  等這些都做完了以後,再將各個考題,統計到相對應的考生這邊。

  留下考題答案越多的考生,就意味著知識面越廣。由此排次序後,再依照次序,多位考官對同一位考生進行考評。

  這就是第二輪了。

  簡單來說,選拔人員的步驟,就是第一步去粗取精,第二步「專家會審」。

  「官家,全部答完題目的人幾乎沒有,絕大部分人都交了白卷,只看是交了白卷多少而已。」

  嚴莊小聲解釋道。

  這次考試的科目極多,明顯就是不合理的。

  如果一個人什麼問題都會答,每一題都要答得完備,那麼哪怕是他奮筆疾書寫到晚上,也不可能將答案寫完。

  考試本身的模式,就是對考生遇事以後,對待「輕重緩急」各類情況,應該如何應對的考驗。

  完全不會,那就直接交白卷,這個是很聰明的做法。

  方重勇隨手拿起一張卷子,只見上面是一首七言律詩,描寫泰山的。

  詩句所寫完全看不出是在寫泰山,其句子也是東拼西湊,幾乎可以用狗屁不通來形容,只是韻腳壓得好。

  不用說,這種就是在唐代地方官學裡面學出來的庸才,制詩的格式很嫻熟,但並無寫詩的才能。

  寫詩,多少還是得要點天賦的。

  方重勇又看了看其他題目的答案,自說自話的一大堆,壓根提不出什麼新意。動不動就是「古之聖賢」如何如何。依此而為,天下大治什麼的。

  當然了,這也不一定是該考生真的是酒囊飯袋,只不過他可能對該領域完全不熟悉,又不甘心交白卷,所以隨便寫了幾句。

  方重勇暗想,若是他出題考九章算術,說不定對方就真能對答如流呢?

  這種事情也很難說。

  古人雖然並不比現代人笨,但他們的學習效率如何,方重勇實在是不敢確信。

  以他所見所聞的,那種全知全才的人,鳳毛麟角,萬不存一。

  科舉考生裡面,能有一門精通的人,就算是很厲害了。真要在這幫人裡頭抓「綜合素質」,實在是有些不現實。

  方重勇越發確信,自己之前所定「以長取才」,思路是正確的。

  「以後錄取的考生,都要在教百姓識字的公學裡面當先生,授課一年,才能給他們授予官職。

  誰要是不去,那就革除功名永不敘用。

  誰若是講學不用心,那就派去偏遠的地方任職。

  給百姓授課的公學會越來越普及,將來一定會教習奇缺,那就用中進士的考生來補缺吧。」

  方重勇一臉肅然的對嚴莊說道。

  讓這些出身比較好的進士,去跟底層百姓,去跟軍中的士卒,好好接觸一下。讓這些人了解底層的艱辛與苦難。

  這有助於讓這些未來的官員接一點地氣。至少不會讓他們這些人,成為完全不食人間煙火的傻子。

  至於能有多大的效果,方重勇也不確信。只能說做了總比不做要好。

  掙扎一下,說不定還能闖出一條路,真要躺平了,他將來勢必又會成為豪門世家的新傀儡。

  「官家請放心,下官明白的。既然這些人出身都挺尊貴的,讓他們吃一吃苦頭,也不是什麼壞事嘛。」

  嚴莊嘿嘿冷笑道。

  想他優待新進士?那怎麼可能!

  由於個人出身及經歷的問題,嚴莊對於類似人群,有著天然的仇恨與鄙夷。

  他不出手把這些人爆錘一頓,就算是手下留情了,又怎麼可能優待考上科舉的人!

  「嗯,這幾天辛苦你了。

  對了,對於科舉考生來說,你是總考官,似乎也算是他們的恩師。

  天地君親師,這個分量不輕啊。說不得這些新進士要辦謝師宴,到時候你可要風光一把了。」

  方重勇似乎是想起了什麼,意有所指的提了一嘴,似乎話裡有話。

  「官家,下官哪裡有資格做那些考生的老師呢?

  您才是他們的恩師啊!

  要不是您力主開新科舉,那些人都不知道在哪裡待著呢!

  他們就算要感激,又怎麼會感激微臣呢,那要感激官家才是啊。」

  嚴莊連忙辯解道,冷汗已經打濕了後背。

  豆大的汗珠,從他的額頭流到臉頰。嚴莊幾乎就是挺著一口氣,就差沒給方重勇跪下了。

  「考生認考官為師長,這是一種陋習。

  別說你不可以這麼做,就算是本官,也是不行的。

  你沒有這個念頭就好,本官是對事,又不對人。沒做過的事情,何必擔憂呢?

  你啊,還是太拘謹了。」

  方重勇拍了拍嚴莊的肩膀,很是隨意的說道。

  他們身後那些批改試卷的考官,連頭都不敢回,心裡恨不得自己不在此地才好。

  ……

  襄陽在南宋的時候,極大擴建了城池,讓漢江南岸的襄陽,與漢江北岸的樊城,連成了一體。

  其勢頗為雄壯,南宋硬是在這裡抗住了蒙元數十年,堪稱是戰爭史上的奇蹟。

  不過唐代的襄陽,戰略地位遠不及南宋那般重要,對於城池的改建,也一直停在紙面上。

  直到穎王李璬入主襄陽後,才開始加強荊襄防務。只不過他向來低調,又是缺兵少將,所以進度一直非常緩慢。

  說白了,穎王落戶荊襄,實屬逼不得已。他無時無刻想著回長安,多少次從夢中驚醒,都會沉浸在身處長安的回味之中。

  漢江上的日落,是極美麗的。

  日頭半截在江面里,將江水染紅,當真是應了那句「日出江花紅勝火」。

  而此刻正是黃昏,襄陽城樓上,李泌正在跟顏真卿一同欣賞日落。

  「陛下授予你官職,你為何辭官不受?」

  顏真卿眺望著江對岸的樊城,有些迷惑不解的詢問道。

  「襄陽有文人,不去找伱顏清臣,卻千里迢迢的去汴州科舉。

  顏相公能告訴貧道,他是怎麼想的麼?

  還是說,顏相公根本就不知道此事?」

  李泌面帶微笑詢問道。

  顏真卿面露尷尬之色,他扶持穎王李璬登基,隨後事務繁多,整天忙得頭暈轉向。

  他哪裡知道襄陽城內某個文人去汴州考科舉的事情啊!

  「此人是誰?」

  顏真卿疑惑問道。

  「蕭穎士。」

  李泌從嘴裡吐出三個字來。

  顏真卿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心中已經明白李泌到底想說什麼了。

  蕭穎士是大唐當之無愧的「名士」,開元二十三年就進士及第了。當年因為寫文章嘲諷李林甫而被排擠出長安,蕭穎士就一直在襄陽隱居。

  只不過,穎王李璬登基以後,顏真卿登門拜訪蕭穎士邀請對方做官,雖然跟那一位見了面,但卻遭遇對方嚴詞拒絕!

  換言之,蕭穎士只認基哥的傳承是誰!

  基哥傳給了李琩,李琩意外死於亂軍之中,沒有後代,那麼傳承的「正朔」也就斷了。

  李璬雖然是皇子,但基哥有那麼多皇子,李璬算哪根蔥?憑什麼說他是正統?

  蕭穎士的脾氣就是這麼臭!當年就是這脾氣!

  顏真卿便斷了招攬的心思。

  可是誰料到,蕭穎士居然跑汴州去考科舉了!

  只怕考試是假,遊戲人生才是真。

  蕭穎士就是去「砸場子」的。

  老子滿肚子墨水去考,你錄用了,我不服你,還要噴你一臉。

  你不錄用,那就是假科舉!老子要鬧得滿城風雨,到處說你是欺世盜名。

  「方清可有苦頭要吃了。」

  顏真卿微笑說道。

  「不知道顏相公有沒有見過這份告示。」

  李泌從懷裡摸出一張大紙來,遞給顏真卿。上面寫的,正是關於這次科舉,方重勇命人到處貼出來的細則。

  「這……」

  顏真卿看了關於科舉的規則後,面色駭然。

  不許行卷,要糊名,抓到作弊的直接坐牢……等等。

  「方清這是在鬧著玩,還是真打算這樣實行?」

  顏真卿一臉驚訝問道,他完全想不明白方重勇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給「自己人」開後門,形成一股新勢力,這才是方重勇應該辦的事情。利用科舉來聚攏人才,收買人心!

  「這個問題,顏相公還是問一問蕭穎士比較好。」

  李泌輕輕擺手,不再理會陷入沉思的顏真卿,自顧自的下了城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