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攻心為上

  第462章 攻心為上

  唐代的太原城,便是南北朝時大名鼎鼎的晉陽城。到了唐代,城池連一寸都沒有移動過,直接繼承過來,改名太原定為「北都」。

  並在原晉陽城的基礎上,擴建了不少。

  城池呈現東西走向,分為西城、中城和東城。

  其中西城乃是宮殿及節度使衙門所在,城牆高四丈,包含羅城、府城、大明宮城、新城(晉陽官城)、倉城等。其南北長約13里,東西約9里,乃是太原城的核心。

  中城地跨汾水(後改道),有渡口和漕船停泊的棧橋,還有水門。漕船可以不靠岸,直接駛入城中。

  東城則是普通百姓居住,當然了,也包括河東鎮的軍屬。

  太原城有如此規模,與西京長安、東京洛陽齊名,不可小覷。

  當然了,這麼大的城池,要堅守也不是那麼好守的。幾萬軍隊丟到城牆上,都站不滿城頭,所謂的防禦,其實也是「機動防禦」。

  如何確保城池不失,其中大有學問,是一門深奧的技術活。

  方重勇剛剛抵達太原城,就被顏真卿拉到位於新城的河東節度使衙門內開會,商議經略河東之策。

  是主動出擊,還是被動防守,又或者是一邊出擊一邊防守,或者乾脆放棄外圍據點,死守太原城?

  這些難辦的事情,都需要一個主心骨,來一錘定音。

  「顏相公,如今河東軍情如何?」

  剛剛落座,方重勇就面色平靜詢問道。

  大堂內掛著一張節度使衙門專屬的官方特製大地圖,河東各城在上面都已經一一標註出來了。

  甚至被皇甫惟明的叛軍所占據的地方,也用特殊的墨水標做了記號。

  這種墨水,可以用蔓荊子、龍骨、南粉、百草露、鳥屎等物磨成粉,稍加浸潤後就能抹除,不會傷害地圖本身的材質。

  粗看之下,河東道東面大半都已經淪陷。

  「現在局面不是太好。」

  顏真卿長嘆一聲,站起身拿起一根細木棍,指著地圖介紹道:「太原城以東的榆次縣,賊軍蔡希德部在此地屯紮重兵。城東南面洞渦驛,原本是天兵軍的駐地,現在也成為賊軍截斷太原南面糧道的橋頭堡。」

  至於更遠的地方,顏真卿沒有說,似乎也沒有說的必要了。西面是大山,沒有安全行軍的道路,沒什麼文章可以做的。

  總之,現在太原城也就北面還有個陽曲縣與赤塘關作為縱深。除此以外,其他方向都有可能出現皇甫惟明的叛軍。

  「太原城大,人也多,每日消耗的糧草,都是個大數字。

  蔡希德一直在清掃太原城外圍,卻不動手攻城,這是典型的圍城打援,指望救兵不太現實。」

  方重勇用平靜的語調說道,他現在也大概看出蔡希德到底想幹啥了。

  這位皇甫惟明麾下大將,似乎並不著急攻略太原。

  「節帥,如今之計,應該如何應對才好呢?」

  顏真卿誠懇問道,一點都沒有擺出「相公」的架子,似乎是已經打算移交太原的指揮權了。

  眾人都陷入沉思之中,哪怕連最莽撞的何昌期,都沒有站出來表態。

  其實唐軍在太原的兵力,加在一起也有好幾萬人,對皇甫惟明麾下的叛軍,並非毫無還手之力。

  只是現在戰局非常複雜,各地州刺史是站在誰那邊都要打個問號,實在是令人心中發毛。

  若是一味保守的堅守太原城,則會讓叛軍徹底掃清周邊州縣,屬於是慢性死亡。

  若是積極主動找叛軍野戰,一旦輸了,太原城幾乎可以確定會在頃刻之間便丟掉。

  是進是退,事關太原數十萬人的生路,誰也不敢打保票說自己的決策一定沒錯!

  這個決定,真的很難,特別是何昌期等人,都自感背不起這個責任。

  「節帥!節帥!賊軍用弓箭射入城中一封書信!末將已經取來了!」

  正當眾人一籌莫展之際,今日負責值守城牆的管崇嗣,急急忙忙的來到府衙大堂,手裡拿著一支箭矢,箭矢上綁著一張紙。

  「不是給某的哦,是給顏相公的。」

  方重勇一目十行的看完,隨即將其交給顏真卿笑道:「某都是上了討逆檄文的人,已經不配被賊軍招降了。」

  他此刻說這句話,還真不知道是要表達榮幸還是悲哀。

  顏真卿接過信,發現這居然是皇甫惟明的親筆信,勸說他開城投降,或者叫「起義」也可以。

  同時還許以高官厚祿,宰相之位。並承諾太原城中軍民,都會得以保全,他只會殺那些基哥的「死忠」。

  如方重勇之流。

  「雕蟲小技而已,無非是想離間某與節帥,讓我們無法同心同德守太原。

  讓本官投降,那大概是在白日做夢了。」

  顏真卿將書信隨意丟到一旁,滿不在乎說道。

  方重勇微微點頭,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不像顏真卿那麼樂觀。

  皇甫惟明比安祿山要厲害多了,居然知道打政治仗!

  這種對手很不好收拾啊!

  這種分化拉攏之策,在太原城沒用,卻不代表在別處也沒用!

  「諸位請聽某一言。」

  方重勇拍了拍巴掌,環顧眾人。

  那些交頭接耳議論,心中暗暗揣摩顏真卿不肯給他們看的那封信上面究竟寫著什麼的人,都端坐於軟墊上,聆聽訓示。

  「諸位都有家小,甚至不少人都在太原城內,你們的心情,本節帥非常理解。

  如果有人想投賊的,想回家鄉避禍的,現在便可自去。中城渡口今日只出不進,想自去的請便,本節帥絕不為難。

  但從明日開始,若有人從賊,或為內應,或怠政偷閒者。一旦被本節帥發現,輕則斬立決,重則誅三族。

  諸位都散了,回去想一想守城的方略,改日再議吧。」

  方重勇的視線從在場每個人臉上掃過,特別是太原府的本地官員,有些人被他看得心裡發毛,不自覺的低下頭。

  這些人不知道現在是應該站出來表忠心呢,還是不當出頭鳥,回去揣摩揣摩方重勇這番話的用意如何。

  等眾人都散去後,顏真卿這才微微皺眉,對方重勇詢問道:「方節帥剛才那番話,是什麼意思呢?站在太原府本地官員的立場看,從賊對他們來說,也未嘗不是……」

  他都不想繼續說下去了,方重勇剛才簡直就是在鼓勵那些人投靠皇甫惟明。

  「大浪淘沙,現在意志不堅定的離開了,剩下的都是願意與太原城共存亡的。

  有些人就是留不住,與其強迫他們在太原城內日夜惴惴不安,倒不如放他們離去。

  他們安心,我們也安心。」

  方重勇長嘆一聲說道。

  「唉,國有國法,現在是危難之時,豈可如此啊……」

  顏真卿無奈搖頭。

  可以想像,大概現在就有官員要離開太原城了。他之前可是下了死命令,有人膽敢無故離開太原,殺全家!

  沒想到方重勇一來,就開了個大口子。

  顏真卿認為,身為朝廷的官員,拿著朝廷的俸祿,為國盡忠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很顯然,方重勇並不這麼認為,他的想法更加現實一些。

  在勝負未明的情況下,誰是「官兵」誰是「反賊」,那還不一定呢!

  方重勇可不指望所有人都能「為國盡忠」!

  「太原城太大了,守是守不住的。

  不能死守,一定要想辦法。」

  方重勇沉聲說道。

  他這些「正確的廢話」,顏真卿不想評價了。這位已然年過五旬的老文人,耐著性子詢問道:「想什麼辦法呢?」

  「一個字,拖!」

  方重勇伸出一根手指說道。

  就這?

  方重勇一句話把顏真卿給整糊塗了,他下意識的反問道:「拖?要如何拖呢?」

  「這個三言兩語說不清楚,過幾日再議吧,某還有些事情沒想明白。」

  方重勇站起身,朝衙門外面走去。

  此時晉中大地已經春暖花開,陽光和煦,空氣芬芳,鳥兒鳴叫,隨處都能看到樹木吐出嫩芽。

  又是一年春耕的時節,只可惜太原城的百姓都無法出城勞作,今年春耕大概是廢了。

  那麼可以預見的是,今年秋冬的軍糧,大概很難籌集。

  至於河東道的百姓就更別提了,沒有春耕就沒有秋收,到時候難道人吃人?

  戰亂一起,所有的一切都變得身不由己。

  「興亡百姓苦啊。」

  他忍不住嘆了口氣,這一波戰亂,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才能劃上句號。

  方重勇離開府衙,召集幾個親信和一幫親兵,來到太原中城的渡口。從這裡上船,可以直接從城內穿過水閘,沿著汾水離開太原城。

  眾人就這樣安安靜靜的站在門可羅雀的棧橋邊上,等著有人攜家帶口的逃離太原。

  等了半天也不見人來,何昌期對方重勇抱拳行禮問道:「節帥,等會有人來,我們是不是收而殺之?」

  「不不不,放他們離去便好,不要妄造殺孽。」

  方重勇輕輕擺手,很是隨意的模樣,似乎並不在乎那些牆頭草往哪邊倒。

  等啊等啊,一直等了大半個時辰,眾人才看到有一群人攜家帶口的往這邊過來,看他們的樣子,顯然都是商量好了的。

  方重勇注意到有個人似乎很眼熟的模樣,走近了才發現,此人居然是王維!

  王維此刻的官可不小,已經做到太原尹了!是太原城管理民政的一把手!

  本來,他做官是不可能來太原的。但因為長安政局紛亂,玉真公主又比較照顧王維,於是讓他回到離自己老家很近的太原城為官。

  王維祖籍河東蒲州,蒲州距離太原並不算很遠,回家探親也很方便。

  沒想到,王維居然要跑路!

  「王府尹,你這一去,將來想再復起為官,可就是難上加難了啊。」

  方重勇發現王維孑然一身,連個子侄都沒有。而他身後那些人好像都各自有伴,跟他並不是一路人,所以面露疑惑勸說道。

  「方節帥高義,王某現在只想回蒲州老家,隱居田園,如此而已。

  至於戰亂平息後如何,也不怕節帥笑話,某已經厭倦了官場傾軋,這官不當也罷。

  還請節帥高抬貴手。」

  已經年近六旬的王維,頭髮鬍鬚早已花白,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看上去都像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

  此刻他身上已經沒有穿官服,而是套著一件粗麻布的袍子,顯得相當落魄。

  王維身後一眾官員,基本上都是太原府本地官員。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想離開太原逃難,只是之前被顏真卿的禁令嚇得不敢動彈。

  今日驚聞方重勇居然「網開一面」,這些人便攜家帶口的前往城中渡口。

  這一去,基本上就是跟仕途說永別了。當然了,他們若是跑皇甫惟明那邊,說不定還能混個一官半職。千人千面,各人心中的打算都各有不同,方重勇也無從辨別。

  「諸位,漕船在本節帥身後,上船後,船夫會送你們到雀鼠谷。

  此地水急水淺漕船不能通行,之後你們自便吧。」

  方重勇大手一揮,示意王維等人上船,並未阻攔他們當中任意一人。

  「節帥今日厚恩,只能來世再報了。」

  王維長嘆一聲,想起了自己這輩子坎坷的仕途,還為情所困,簡直一事無成。

  心中的抱負,也隨著歲月的蹉跎,而煙消雲散。

  他心中百感交集,不敢再看方重勇,連忙上了一艘漕船,身影消失在船艙的入口處。

  等所有人都上船後,漕船緩緩離開城內渡口,沿著汾水,朝著南面而去。

  「節帥,太原尹都跑了,這太原府還守個屁啊,不如我們帶著大軍直奔長安吧!」

  何昌期湊過來小聲抱怨道。

  「若是現在回長安,包括你我在內,銀槍孝節軍一眾將校皆要人頭落地。」

  方重勇面色淡然說道。

  他看著遠處的夕陽染紅了汾水,感受到了某種難以言喻的悲壯。

  「節帥,這如何使得?」

  何昌期嚇了一跳,他還真不覺得基哥敢對他們痛下殺手。

  「聖人之所以叫聖人,便是因為他心狠手辣,毫無顧忌。

  人不狠,站不穩。你們只是手狠,而他則是心狠,你們比他差遠了。

  懂麼?」

  方重勇都懶得跟何昌期解釋什麼叫「權術」了。這幫丘八很多時候,就是想問題想得太天真!

  「就算這樣,也太便宜這幫人了。要是換了我,一定要收一筆錢,誰給錢就讓誰走!」

  何昌期憤憤不平的說道。

  他覺得方重勇實在是太好說話了,那幫軟骨頭,大家要守城了,他們先跑路。

  簡直死不足惜!

  何昌期最是看不慣這樣的人!

  「他們當中,一定會有人把太原城的城防部署泄露給皇甫惟明。

  所以我們真正的部署和計劃,就不會被泄露出去了。」

  方重勇眼中寒光一閃,慢悠悠的說道。

  「哈?」

  何昌期聽得雲裡霧裡,搞不懂方重勇到底想幹啥。

  ……

  咔咔咔咔咔咔!

  帶著令人牙酸的聲音,相州鄴城城門大開!

  一位年近八旬,穿著紅色官袍的老人,在杜甫的攙扶下,走了出來。

  他被人引到皇甫惟明面前,對其叉手行了一禮。隨即杜甫將相州府衙的印信等物,交給後者,然後退到一旁不說話了。

  「老朽想帶著不願歸順皇甫大帥的人離開相州前往洛陽,不知道大帥能不能接受呢?」

  這位老人用渾濁的眼睛打量著皇甫惟明詢問道。

  他叫王燾,是相州刺史,更是一位赫赫有名的醫生。

  皇甫惟明連忙客套的對其還禮道:「王先生客氣了,您要離開鄴城請自便。若是有其他人想走,也隨意,本帥起兵只為清君側,扶持榮王登基,絕不勉強各位。」

  王燾連忙拜謝,被人送上了馬車,朝著南面去了。跟他一起離開的,還有相州本地官員百餘人。

  「你勸說相州刺史開城有功,本帥封伱為左拾遺,隨本帥征戰!」

  皇甫惟明看著杜甫哈哈大笑道,顯然是心情極好。

  不過他身邊的李歸仁卻有些不滿,對皇甫惟明抱怨道:「大帥,我們踏平鄴城,也不過一兩日罷了,不屠城已經算客氣了,何故放走那些官員?」

  他不開口還好,一開口,皇甫惟明身邊好幾個將領都跟著附和。

  「今日放走的人,將來就會給我們開城門,這叫不戰而屈人之兵!

  上之上也!」

  皇甫惟明擺了擺手說道,壓根就不想跟這些腦子裡全是打打殺殺的丘八們多廢話。

  他已經預料到,那些人會對親朋好友說什麼了。

  大唐戶口數百萬,丁口數千萬,那是能殺得完的麼?殺光了,誰來治理國家,誰來提供賦稅?

  哪怕是牧羊人,也沒見一次性殺光圈養的綿羊啊!

  打仗爭取人心,才是上策!一步步攻城略地,反而是落了下乘。

  皇甫惟明心中暗自揣摩,現在在河北施加了不少「恩德」,等過了黃河,就要開始展現一下威風了!

  恩威並施,則必定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傳令史思明,讓他加快速度攻略河東。

  本帥從虎牢關向西攻洛陽,他從河陽三鎮向東攻洛陽,如此東西對進,必能一舉攻克!」

  皇甫惟明對身邊的傳令兵吩咐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