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第113章 麻煩成堆的單車刺史

  第113章 麻煩成堆的單車刺史

  經過兩天行軍,郭子儀帶著五百軍士和一千匹馬,從涼州進入甘州境內,屯紮於山丹縣。

  方重勇一行人,亦是與隊伍同行,安全無虞。

  山丹縣地勢三面環山,祁連山聳立於南,焉支山雄踞於東,龍首山屏障於北,丘巒起伏,溝壑縱橫。屬於一種「三山環抱,中央平原」的地形。

  南面平原則是河西地區最大的山丹馬場,數不清的牲畜在此放牧。匈奴民歌曰:「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說的便是匈奴因為被漢軍打敗,痛失山丹馬場。

  也是因為河西走廊各地大大小小的馬場,讓中原王朝可以持續得到優良馬匹得以培養騎兵,保持邊境上的軍事優勢。

  山丹縣的秋夜苦寒,方重勇一行人在軍帳內烤火。阿娜耶則是在檢查自己的藥箱。

  這次出遠門,幾乎把家裡現成的藥材給搬空了,裝了幾個大箱子。

  方來鵲依舊是有氣無力的在打盹,而方重勇則是在聽方大福講解西域風物。

  方大福當年竟然在安西都護府中任職,還跟吐蕃人交過手!

  「郎君可以跟郭守捉談談,明日去山丹縣城,然後讓大軍幫忙收割牧草。」

  方大福微笑說道。

  方重勇一愣,隨即微微點頭,沒有言語。

  似乎看出他的疑慮,方大福補充道:

  「入鄉隨俗,發兵助收乃是西域屯田的常備之舉。郎君既然已經是甘州刺史,讓郭守捉麾下軍士收割牧草也是合乎情理的。

  這馬上就要過冬,人倒是無須擔憂口糧,但牲畜則需要牧草餵養。如今將其收割正當其時,就算郎君現在不動,去了張掖城也肯定要頒布類似政令。

  與其到時候手忙腳亂,還不如現在順路就將事情辦了。」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啊!

  「如此甚好。」

  方重勇心悅誠服,方大福這一手可謂是好事做了,好處也拿了,還顯示了存在感。

  理論與現實總是存在很大的差距,政策都是到了一地後入鄉隨俗的更改。無論河西走廊這邊的邊軍究竟是府兵還是募兵,無論是府兵番上還是長征健兒。為了生存,他們都不可能對周邊的大小事務視而不見。

  本地邊軍在春耕與秋收時節參與到農事當中,乃是成文的規定,只要沒有戰事就不會廢除。屯田的軍糧本身就是軍需,這也是他們應該做的事情。

  河西諸州的刺史們,所管的事情,不是直接的軍務,卻又與軍事不可分割。此等經驗之談,非屯紮本地多年的老油條不可知。

  「只是,未能及時到任的話,會被朝廷懲罰……」

  方重勇有些為難的詢問道。

  「遲到了反而被嘉獎,難道不是一件好事麼?這樣郎君在甘州為官,日子要好過很多吧?」

  方大福意味深長的說道。

  方重勇秒懂了。

  考核甘州刺史的機構,是河西節度府。只有河西節度府無法確定的事情,才會上報到長安。這也是自開元中期以來,長安中樞將一定程度的地方治理權下放到了節度使這一級。

  而當初鄭叔清在夔州的時候,因為夔州不屬於任何節度使管轄,所以刺史直接對長安中樞負責,也直接被中樞管轄。

  至於涼州那邊的河西節度府,都知道方重勇的身份,上上下下關係都打通了。

  方重勇因為路過山丹縣,幫本地屯民收割牧草而遲到……這算不得什麼大事吧?

  反正肯定不會懲罰他就是了。

  雖然這只是件小事,但甘州那邊的官吏聽說了以後會怎麼想呢?

  起碼不會有人跳出來無腦裝逼打臉吧?

  「還是先寫封信到甘州那邊,有備無患。」

  方重勇沉吟片刻道。

  「郎君真是天資聰慧。」

  方大福讚嘆道,話語中似有深意。

  方重勇很多時候做事缺乏常識,但每次都可以「一點就通」,把後續的錯漏補齊。其辦事的能力,遠超同齡人,甚至不在能幹官僚之下。

  正在這時,郭子儀走進軍帳,他凍得面色青紫,顯然在大營外巡視了一圈不是什麼輕鬆活計。

  方大福一看這架勢,抱著方來鵲就出了軍帳,找別處取暖了。反倒是阿娜耶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愣了半天,終究還是如小媳婦一般在方重勇身邊跪坐下來,低著頭不說話。

  「郭守捉有事但講無妨。」

  方重勇指了指阿娜耶沉聲說道。

  郭子儀面色平靜的點點頭道:「方使君,甘州南面祁連山脈,有一條只有牧民們不得已時才會走的山路,連牲畜的都不能行。」

  他隨手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草草畫了一副簡圖。

  「正常情況看,這條路人跡罕至,幾乎不可能有人去走。若是大部隊行軍,則需要依靠人力去馱運輜重,偶遇大風大雪,估計死者不可計數!

  因此朝廷並不把這條路當回事。」

  郭子儀說話很謹慎,因為一切都是他的猜測,沒有任何跡象的時候,瞎說話擾亂軍心是要承擔責任的!

  「郭守捉是說,吐蕃人,可能走這條不尋常的路,不騎馬來奔襲甘州城?」

  方重勇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

  跟郭子儀想得不一樣,這條路方重勇不僅知道,而且在他前世還相當出名!

  有部隊過一趟就因為天氣惡劣死了四分之一的人!具體是什麼事跡他反倒是不太記得了,只覺得當時異常震撼。

  想明白這個道理不難。

  嚴寒大風缺水,又沒有補給。在不依靠牲畜的情況下翻越祁連山,不可能是什麼美好的體驗。用九死一生來形容很貼切。

  翻越山脈的時候,因為大風大雪很容易造成失溫、迷路,然後部隊大量減員卻得不到及時救治!以這條路作為行軍路線,本身就是在玩命!

  「方使君所言不差啊,吐蕃權貴們不把他們的士卒當人。就算死一半的士卒,只要能立下軍功,那都不是什麼大事。」

  郭子儀嘆息說道,他對吐蕃人打仗的瘋狂,有著很直觀的體驗。

  在一個到了三十多歲,就會普遍因為各種原因死亡的農奴制國家裡,痛痛快快死在戰場上,並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事情。

  就算在高原苟活不用上戰場,也會死於高原低氧環境下的辛勤勞作。

  「所以,郭守捉有什麼打算呢?」

  方重勇不動聲色問道。

  郭子儀此刻前來密談,顯然不會只是拉家常,而是有求於人。大家現在都是混官場的,且官職沒有可比性。

  不存在誰隸屬於誰,誰又要跪舔於誰。

  「建康軍雖然是甘州的建制,但它的設立,主要是防止吐蕃人攻克瓜州後從西域進攻河西走廊,隨時支援玉門關的守軍。

  並不是為了防守甘州南面準備的。事實上,那條路,或許在郭某有生之年,也不會見到那一支軍隊犯傻去走。」

  郭子儀苦笑說道。

  事情麻煩就麻煩在這裡。

  朝廷軍鎮的設立,都是應對的常規情況。與常規情況相對的,便是特殊情況了。

  吐蕃派兵翻越祁連山奇襲甘州,便是那種概率極小,風險極大的活計。

  沒有證據,郭子儀怎麼跟上級反映這個情況?

  總不能說一報告就是「我認為」「我覺得」「我擔心」這樣的字眼吧?

  而這條路的出口,離甘州的州府張掖城很近,甚至比建康軍的駐地離張掖城的距離還要近!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便是張掖守軍的五百精銳,外加六千團結兵來禦敵了。

  表面上看,似乎風險不大,因為赤水軍從涼州支援甘州,似乎也沒多遠!

  然而,吐蕃人既然派兵偷襲,定然有全盤的計劃,那時候河西軍的主力,只怕已經跟吐蕃人的主力對峙於青海湖,準備決戰了!

  到時候,甘州腹地被襲,山丹馬場被劫……這一系列後方失火的事件,會極大影響前線唐軍的後勤補給。

  這場戰爭鹿死誰手,可就難說得很了!

  王忠嗣命郭子儀在甘州張掖附近練兵,未嘗沒有防備吐蕃人偷襲的意思。只是他沒辦法分出更多的資源來,一切都要靠郭子儀自己努力了。這未嘗不是王忠嗣給郭子儀立功的機會,以酬謝這位「老鄉」。

  河西諸軍,以赤水軍為首。在河西節度使不管事的時候,赤水軍使的軍令,可以代替河西節度使的軍令。王忠嗣的用心良苦,方重勇此刻也是感同身受了。

  「這條路確實有些風險,只是……我能幫你什麼忙呢?」

  方重勇嘆息問道。

  「只需要方使君嚴格執行秋防令即可。此舉勢必會得罪甘州本地官員與百姓,最後也可能勞而無功,被人笑話膽小如鼠……唉!」

  郭子儀一臉無奈,不知道要說什麼才好。

  大唐已經很久沒有下秋防令了。河西本地,其實對此比較牴觸,覺得這是多此一舉,讓本該換防的屯兵無法換防,沒有怨氣才是怪事。

  不僅如此,還要堅壁清野,組織團結兵軍訓,增加人員巡邏,增加府庫開支。沒錯,團結兵和滯留不能回家的邊軍,一樣要給軍餉的!這些都是從河西本地府庫裡面支出。

  而且屯田所用的勞動工具,如直轅犁、耕牛、石磨等物,都是官府提供。邊軍們不能輪換,原本在家耕田的又被臨時徵發為長征健兒,所以官府管理的屯田就會無人耕種,只能婦女老幼上陣。

  這對邊鎮經濟的運行,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這一切的一切,跟郭子儀關係不大,卻與方重勇這個新任的甘州刺史,有著直接且重大的利益聯繫。

  簡單點說,作為「單車刺史」,就是專門監督邊鎮地方上幹這活計的!

  郭子儀言簡意賅的將這些解釋給了方重勇聽,讓這位從長安來的方衙內整個人都不好了!

  方重勇的想法,是在甘州躺平兼旅遊,當一個快快樂樂的甩手掌柜。反正他麾下不是還有甘州司馬與甘州長史嘛,將任務攤派給那兩人就行了。

  反正甘州無戰亂,放心浪就行。聽聞張掖附近的風景很優美啊,前世他還來這裡旅遊過,感覺真不錯。

  甘州有「塞上江南」之稱,乃是水系匯聚之地,空氣好,沒沙子,不缺水,物產豐饒人口不多!

  方重勇想得很通透,建康軍使歐陽琟兼任甘州刺史,平日裡人都在建康軍軍營,駐地是肅州與甘州的交界處,離張掖城兩百多里。

  自己就算是個吉祥物,也不可能比幾乎不管事的歐陽琟要差吧?

  再差還能差到給甘州加負面buff?

  基哥這職務任命雖然荒謬,但也不算是離譜到家。因為這種有節度使、營田使、度支使管轄的州縣,其刺史的權責比普通州郡小不少。

  那個二十四歲的衙內刺史,當了四年甘州刺史,不也沒出什麼事嗎?

  方重勇之前是這麼認為的,只是現在聽郭子儀一說,心情瞬間落到谷底。

  吐蕃人來了,他要擔驚受怕,體驗兵禍,一不小心就要成為吐蕃人的階下囚。

  吐蕃人不來,他強硬執行秋防令,會被本地官員和百姓給罵到不敢出門,坐實自己「年幼無知」的人設。

  總之,不管吐蕃人來不來,這一趟都是苦差事!

  「方使君是怎麼想的呢?」

  郭子儀小心翼翼的問道。他很明白,背景強硬的方重勇,對這件事,是可以說不的。

  誰也不能要求一個半大孩子去承擔這樣的責任,哪怕這個孩子真的聰明得不像話。

  「我明白了,此事我會盡心盡力去辦的。」

  方重勇點點頭說道。

  「如此,那便謝過方使君了。」

  郭子儀叉手行禮,神態甚為恭敬。

  「明日郭軍使可否安排一下,讓軍中兒郎們幫山丹縣收割一下牧草以備軍需?」

  方重勇沒有忘記方大福的囑咐,對郭子儀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這是應有之義,就算方使君不說,張掖守捉也要配合這件事。使君如此勤於政務,郭某倒是有些擔心多餘了。」

  郭子儀拜謝而去,方重勇就看到阿娜耶凝神看著自己,目光很是詭異。

  「你又在想什麼?」

  方重勇嘆了口氣,在草墊上躺了下來,習慣性的把頭枕在阿娜耶的雙腿上。

  「什麼節度使,軍使,都跟你談笑風生的。郎君才十歲就當了刺史,我都不知道要怎麼形容才好了。」

  阿娜耶苦著臉說道,很為自己的將來擔憂。

  這枝頭有點高,不知道能不能攀得上啊!她感覺自己跟方重勇的差距越來越大,都大到讓人害怕!

  「來,給爺笑一個。」

  方重勇惡作劇一般的伸出食指,按在阿娜耶挺拔的鼻樑上。

  「甘州……很危險吧?」

  阿娜耶溫柔的將方重勇的手放好,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誰說不是呢……總之,就是個碩大無比的深坑啊。」

  方重勇疲憊的閉上眼睛,喃喃自語說道,很快就睡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