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白宋的構想

  晴兒制定了新的方向。閱讀

  白宋不想打擊對方積極性,沒有說出構思之中的最大問題。

  養花是好,但周期太長,產生收益至少要到兩年左右。

  錢莊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兩間時間能解決的。

  錢莊要擺脫資金周轉的問題,填補財務上的空缺,短期收益必不可少。

  但錢莊的空缺很大,一般的短期收益項目根本堵不上這個窟窿。

  白宋將心思轉移,思考到底如何解決錢莊的問題時,逐漸發現了事情比較棘手。

  晴兒累了,坐在一張老舊的躺椅上睡著了。

  白宋守在一邊想了很久,最後還是從晴兒寫下的老三樣中找到了靈感。

  短期收益,只有房地產能做到。

  白宋拿來了長安地圖,將城中所有的貧戶區圈了出來。

  長安的貧戶區較少,按照薊縣那樣的大刀闊斧改造不現實,但是要將全部的地皮都吃下來蓋房子,耗費不必薊縣的西城改造少。

  相反,耗費可能是薊縣的十倍甚至百倍。

  在長安炒房產不是個明智的選擇,天子腳下,各種大人物都盯著,不如在一些偏遠的地方,山高皇帝遠,可操作性的空間更大。

  白宋盤算了一下,如果狠一狠心,在長安賭一把,賺錢的概率不大,至少賺不了打錢,甚至可能會虧錢。

  而錢莊的窟窿迫在眉睫,必須想想辦法。

  最後,白宋打定了主意。

  要在長安城賣地蓋房,只需要找各坊市轄官,又轄官上報四方衙門簽字即可。

  但白宋要買的不是一處地皮,所需甚多。

  類似的情況還沒出現過,但根據六部的職權劃分,這事兒應該跟戶部和工部相關。

  這將是個大動作,貿然去說肯定要吃閉門羹。

  其中少不了一些關係打點,而到底要走那條路,白宋沒有頭緒。

  於是白宋到了虞府。

  在京城的關係網中,白宋更相信虞世南。

  雖然虞世南現在已不再京城,但虞季和虞青青還留在城中。

  見到白宋來訪,虞季有些驚訝。

  聽聞白宋所求之後,虞季給白宋介紹了工部侍郎蔣正。

  此人是虞世南的門生,更是虞世南集團的堅定擁護者,白宋去找他商議絕對沒錯。

  在到工部,蔣正親自接待白宋。

  這是個年過半百的老官,位置不小,但名氣沒有,自己也清楚自己的仕途已經到頭,所以無欲無求,甚至極少來工部當班。

  見到白宋,蔣正十分熱情,也十分客氣。

  顯然,作為江淮集團的核心,白宋的大名早有耳聞。

  這是虞世南的關門弟子。

  最近長安中已有消息在流傳,這個永不為官的小子將要出任太子少師。

  現在整個長安的官員就明白了,叫白宋的小子的舞台不在現在,而是在未來。

  所以,明眼人都知道,這小子的未來無可限量。

  蔣正和白宋見面十分隱秘,白宋感覺有些小題大做,但蔣正有自己的思量。

  現在京城很多人只聞白宋其名,不見白宋其人,他不想白宋的身份暴露,也就避免了更多的人上來獻殷勤,減弱了自己的存在感。

  在工部的一個單獨房間裡面,白宋說了自己的想法。

  蔣正聽白宋要在長安大肆囤地,眉頭就是一皺。

  先不說囤地要多少錢,上頭的人對此會有什麼想法。

  單單是白宋冒出這樣的問題就很有問題。

  白宋是少師,以後要擔任朝廷大員。

  當官的都知道,要離商遠一點,以免落人口舌,更要避免落人把柄。

  但現在白宋還是一介平民,不過一個秀才的身份,現在囤地也是人家的權力。

  蔣正思量了很久,問了一聲:「你當真想好了?」

  「想好了。」

  「你要買哪些地,給我看看。」

  白宋拿出了地圖,對方一看地圖上的圈圈點點,一下瞪大了眼睛。

  「這麼多?!」

  蔣正想到白宋會買很多,但沒想過會買這麼多。

  心說我了個乖乖,你小子逗我玩兒呢!

  這麼多的地,就算是朝廷也拿不出這麼多錢來揮霍。

  「就是這麼多。」

  蔣正後背汗都下來了,有些尷尬:「這個……涉及的地方太多,就算是本官也不敢向你拍板,如果真的要買,需要請示尚書大人。」

  白宋早就想好了這一點,很平靜地點頭:「還請蔣大人給草民牽條線。」

  說完,白宋拿出了一張錢莊的銀票塞給了蔣正。

  蔣正沒有接:「白宋,你這算什麼?我們都是虞老的門生,你是我師弟,自家人還講這些?」

  「正因是同門,更要講究一些,我有錢不給自家師兄,難道還要給外人不成?大人拿著便是,只此一次,以後勞煩時,大人想要也不給了。」

  頭一次見人把賄賂說得如此輕鬆,蔣正也樂了,沒了負罪感,把銀票塞到了兜里。

  「難怪虞老對你格外看重,今日一見就是不同。不過,我可以傳話,但在尚書大人面前,千萬不要使這種小聰明,尚書大人不喜歡。」

  「明白。」

  工部尚書張亮,未來也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相對李靖程咬金之流,在史書之中存在感更低,在白宋的記憶里,是此人揭發了侯君集謀反,但這都是未來的事情了。

  對白宋而言,這是他素未謀面的伯樂。

  因為張亮的書信,白宋破格定為秀才,才有了京城之行,才有了白宋之前所遭遇的一切。

  貞觀六年,張亮的年紀比白宋想像中要年輕很多。

  白宋以為他也是跟李靖一樣的老頭子,實際上卻是個不滿五十的中年,看氣色更像是四十出頭。

  張亮對這個寫下治水篇章的年輕人記憶猶新。

  聽到白宋的名字,對方最先想到的不是太子少師,也不是永不為官,而是那篇在鄉試上的考卷。

  白宋到了張亮面前,發現對方正在看著什麼。

  之後才知道,張大人又在翻看當初白宋寫下的治水篇章。

  白宋的試卷里大多是圖文結合的方式,詞句都是白話文,這反而讓一些習慣古文的大官門不適應,其中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張大人早就想問一問白宋了,只是一直沒有時間。

  見到白宋來訪,張大人第一件事就是跟白宋請教一些看不懂的示意圖和一些奇怪的用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