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條件
「一,你們小勃律的人馬,必須聽本王調動;二,你們得為本王的將士們備一些錢糧。」
李琩言語不急不緩,自帶一股威嚴。
麻兮來聞言,愣了愣,道:「第一條小王可以答應,第二條,小勃律地小國弱,所備糧食恐怕不夠大唐將士數日之用。」
「無妨。」李琩並不在意,「能備多少,就備多少。」
其實以現在安西的實力,還有李琩隴右四鎮黜布使的職權,根本不需要小勃律備糧,因此他這麼要求,不是真的想要小勃律給糧,而是為了給將士們一個交代。
大唐這幫將士武力充沛,騎兵強悍,同時也學到了遊牧民族喜歡掠奪的習氣。
還有就是府兵制留下的壞習慣。
由於府兵制是自己帶糧和物資,士兵們辛辛苦苦打一場仗,國家不給錢,士兵們什麼也沒撈到,自然要搶一些。
雖然現在府兵制已經基本被替代,但這個壞脾氣卻完美的繼承了下來。
如果到了小勃律,他們那邊扣扣搜搜的招待不周,這幫將士搞不好一言不合就開搶。
到時候引起矛盾,李琩極有可能腹背受敵。
所以李琩想學李世民,讓別人先給,然後將軍們就不好搶了。
李琩都這麼說了,麻兮來也只有聽從,道:「如此,小王全力照辦。」
「好。」李琩起身,對高仙芝他們道:「明日點將,準備出征。」
「喏。」眾人領命。
……
……
……
當夜,無人入眠。
楊玉環給李琩好幾盒「藥丸」,道:「這些藥丸聞起來有藥味,若不拆開仔細查驗,看不出真假。」
「有勞娘子。」李琩將「藥丸」收好,拉著楊玉環坐到一起。
楊玉環道:「我聽聞此去小勃律,一路高寒,郎君千萬保重身體。」
李琩道:「你也保重,若是我回來發現伱瘦了,我可要罰你。」
「怎麼罰?」楊玉環靠在李琩胸膛,笑問道。
李琩道:「你想我怎麼罰?」
楊玉環在李琩臉上親了一下,道:「這樣。」
李琩一怔,笑道:「你倒是會想。」
楊玉環嫣然一笑,也不在此多說,掏出兩塊手巾拿給李琩,道:「這是臣妾繡的。」
李琩拿著看了看,看到兩條手巾上面都有一根所謂的纏弦,會心一笑,放進自己懷裡。
李琩叮囑道:「雖然我會在安西做好安排,但突騎施極有可能會襲擊龜茲西北,到時候你若覺得不安全,可先後撤。」
「嗯嗯。」楊玉環點點頭,抱緊李琩,道:「臣妾倒時會自行分辨,郎君不必擔憂。倒是郎君,此去一路苦寒,千山萬水,要千萬小心。」
「我會的。」李琩也摟緊楊玉環。
……
高仙芝府。
高仙芝坐在桌前,看著自己娘子給他收拾一些備用的行禮。
他的一雙兒女,兒子已經熟睡,女兒則坐在他的旁邊玩著他買的撥浪鼓。
高仙芝對他娘子周氏道:「這些事你讓下人來做就行,每次你都要親自收拾。」
周氏沒有回答,自顧做著。
高仙芝見周氏不說話,又問女兒道:「阿芷怎麼還不睡覺?」
「阿爺明日要出遠門,可能又很久不回來,阿芷想陪陪阿爺。」小女孩說道。
這兩年多,高仙芝先是護送拔汗那國使團,後又去大食,現在呆了沒多久,又要出征,與家人是聚少離多。
高仙芝暗暗嘆息,抱起女兒,道:「這次阿芷還想要什麼,阿爺給你帶回來。」
「阿芷不知道。」阿芷搖搖頭,「阿爺帶什麼,阿芷就喜歡什麼。」
「好,真乖。」高仙芝拍拍女兒的後背,「快睡覺吧。」
「嗯。」小女孩點點頭。
高仙芝哄睡了女兒,將女兒放到床上,對妻子周氏道:「你呢?喜歡什麼,我給你帶來。」
周氏眼眶微紅,道:「阿郎每次出征,妾身都只希望你能平安回來。每次聽說你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妾身這心都懸了起來。」
高仙芝笑道:「那你希望你的郎君是個縮頭烏龜麼?」
「讓你做縮頭烏龜你也做不了!」周氏嘆氣,坐到高仙芝身旁,「當初成親時,妾身愛慕阿郎的勇敢無畏,現如今妾身卻擔心起來,也不知道是不是妾身變了。」
「你沒變。」高仙芝摟住周氏,「只是明白事了。」
「你的意思,我以前不明白事了?」周氏態度一變,冷眼望著高仙芝道。
高仙芝忙道:「明白,都明白。」
「好啊!」周氏氣呼呼的瞪著高仙芝,「你給我說清楚,我以前怎麼不明白事?」
「我沒說你不明白事。」
「你說了!」
「沒說。」
「說了!」
「好好好,你小點聲,吵醒孩子。」
……
……
……
次日,點將台。
寬廣的雪地里,士兵們齊齊列陣,將軍們站在前面。
鳴號,李琩穿著金甲拾階而上,後面跟著高仙芝、安思順、辛雲京和封常清。
五人來到台上,號停。
李琩先命高仙芝宣讀軍紀。
讓高仙芝宣讀軍紀,是李琩有意為之。
高仙芝在歷史上最大的黑點,就是軍紀太差,可謂完美的繼承了府兵制的作風,所以李琩想趁早好好給他改改。
高仙芝給李琩行了一禮,宣讀道:「大唐壽王、開府儀同三司、劍南節度使、隴右道四鎮黜布使李琩率兵抗擊吐蕃,今將軍律號令於全軍將士,律法無親,軍令無情,有違誤者,按軍律處置。今行軍出師,一禁酗酒打鬥,二禁浪費衣資,三禁田苗下寨……」
高仙芝把軍法讀了一遍,然後給李琩行了一禮,退到後面。
李琩來到台前,望著底下的兵士。
歷史上,安史之亂後,吐蕃占據涼州,切斷了朝廷和西北將士的聯繫,然後一步步蠶食河西,北庭,最後只剩下安西。
但是,安西將士先後由安西節度使爾朱某、郭昕的帶領,在與長安斷絕聯繫、毫無支援的情況下,孤守安西五十餘年。
李琩眼前這些年輕的兵士,就是以後孤守安西的第一波人,年紀稍大的,他們的子孫就是守到最後的一波,直至成為歷史之謎。
至於之後的歸義軍,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