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祭侄文稿
河北。
史思明得知安祿山被困洺州,心急如焚,在幾番思索後,他做了一個決定,給顏真卿寫投降信。
顏真卿收到史思明的投降信,將信將疑,但考慮到史思明投降確實對大局有利,最終還是選擇接受,派兩千人從北門出城接受史思明的投降。
但這兩千人剛出城門,史思明便帶精銳騎兵對他們發起猛攻。
顏真卿對這種情況有所預料,立刻上重弩掩護受降的官軍進城。
但史思明也預料到了顏真卿知道他是詐降,因此他在詐降的同時,派出其他三路人馬同時攻打鹿城東西南三門。
顏真卿為了預防史思明的詐降,重兵都布防在鹿城北門,因此叛軍從其他三道城門進攻,官軍不能抵擋,鹿城陷落在即。
顏真卿知道上當,決定棄城保存有生力量,於是命令部隊從城東突圍,一路跑到平原郡,在平原城駐防。
史思明攻下鹿城,殺官軍一萬餘人,然後繼續東進,圍困平原城,打算來個圍魏救趙,讓郭子儀和李光弼分兵來救顏真卿,減緩安祿山的壓力。
平原城裡。
副將李擇交默默給顏真卿呈上史思明的勸降信。
顏真卿接過看了一眼。
勸降信上,史思明說劉正臣在漁陽起兵已經被鎮壓,他搶到了顏真卿的兒子,如果顏真卿投降,他就把顏真卿的兒子送回來,並且請安祿山給顏真卿封侯拜相,如果顏真卿不降,他就殺了顏真卿的兒子。
顏真卿看著勸降信,雙手止不住的顫抖,九尺大漢再次紅了眼眶。
之前,史思明也是這樣勸降顏杲卿,顏杲卿誓死不降,史思明便在常山真定城下,當著顏杲卿的面,將顏杲卿小兒子顏季明的頭砍了下來。
從私怨上,顏真卿和史思明勢不兩立,但是為了朝廷大局,之前在鹿城他還是抱著一分希望接受了史思明的投降,可現在史思明居然又用他的兒子威脅他投降。
顏真卿憤怒的將史思明的勸降信仍在地上,紅著眼,顫聲問道:「叛軍使者呢?」
「在門外。」李擇交回道。
顏真卿聞言,拔出刀,沖了出去。
李擇交連忙追上去,道:「將軍,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況且顏公子還在他們手……」
李擇交沒有說下去,因為顏真卿已經將叛軍使者的頭砍了下來。
顏真卿一手提刀,一手提著叛軍使者的頭,來到城樓上,舉著叛軍使者的頭,對城下的史思明道:「顏家滿門忠烈,豈能受逆賊脅迫!逆賊,殺我兒時,一定叫我觀瞻!」
史思明見顏真卿也這麼剛,暫時引兵退去。
顏真卿目送史思明退兵,回到大堂,眼淚忍不住奪眶而出。
這時,顏真卿的親信徐浩捧著一顆頭顱走了進來。
不過,這頭顱並不是他的兒子顏頗的,因為這頭顱只剩下了白骨。
「這是?」顏真卿問道。
徐浩道:「這是季明的頭。」
季明,也就是顏杲卿的兒子顏季明,顏真卿的侄子。
常山和洛陽收復後,顏真卿就派人四處找顏杲卿一家人的屍體。
顏真卿雙手抱過人頭,確定是顏季明的頭顱後,哽咽道:「其他人呢?」
徐浩道:「顏忠節一家三十餘口,屍骨無存,只找到季明的人頭。」
顏真卿撫摸著顏季明的頭顱,忍不住悲憤大哭。
過了許久,顏真卿將顏季明的頭放到桌案上,拿出紙筆,擺在顏季明頭顱旁邊,含淚悲憤的寫下《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
「惟繼德元年……吾承天澤,移牧河關,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攜爾首櫬,及茲同還,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遠日……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
……
次日。
顏真卿沒在悲痛中沉寂多久,就披甲上城,因為史思明又發起進攻了。
顏真卿早知安祿山要謀反,因此在很早之前就加固了平原城。
如今的平原城,可以說是河北最堅固的城池之一。
史思明的大軍一到城下,顏真卿便立刻命令投石機投石。
史思明所帶士兵皆是精銳,挺著官軍的投石傷亡逼近城牆,雲梯、攻城車接二連三的搭上。
守城的官軍接著弓弩齊射,配合燃燒的木頭攻擊攻城叛軍,摧毀叛軍的雲梯和攻城車。
但這次史思明是有備而來,拿下平原城的決心很大,採用車輪戰輪番攻城。
第一批攻城部隊被阻擋,就換第二批,第三批……
叛軍的攻城隊亦是十分勇猛,幾番輪換之後,叛軍用衝車應是把城牆撞出一個缺口。
顏真卿立時帶人堵住缺口,身先士卒,擋在缺口外,衝過來一個叛軍,他殺一個。
堵住缺口的同時,顏真卿又命人用挖城壕時燒制的土坯修補城牆。
然後,戰場就出現了戲劇化的一幕,顏真卿帶人在前面奮勇殺敵,血流成河,後面的工兵在修補工事。
戰鬥持續了兩個小時,史思明依舊沒有攻下平原城,只能引兵而還。
此時已是黃昏,如血的殘陽籠罩著平原城,顏真卿環顧四周,只見遍地都是屍體,活著的將士都注視著他,殷紅的血與殘陽交相輝映,仿佛整片天地都變成了血紅色。
副將李擇交上前道:「將軍,史思明今日取不下平原城,隔日必定還要再來,我們應立刻向郭大帥和李節帥他們求援。」
顏真卿擦著刀上的血,問道:「北海太守賀蘭進明沒來嗎?」
「沒有。」李擇交搖頭,「您願意把河北招討使的位置給他,他也不來,末將推測,他是想等您和史思明兩敗俱傷,他再坐收漁利,到時候,若是官軍勝,他就過來搶功,若是官軍敗,他就依附叛軍。」
顏真卿嘆了口氣,道:「那便隨他,將我們的戰報送給郭大帥和李節帥,但不必求援。現在他們正對安祿山形成包圍之勢,我們能多頂一時,安祿山就多一分危險。」
「是。」李擇交領命,擔憂道:「可叛軍精銳,不知我們能不能守住。」
顏真卿道:「攻城需得三倍兵力於守軍,我觀史思明的大軍比我們多兩倍不到,之前我和李節帥時常交流戰術,有所領悟,我相信可以守住。」
士兵的士氣和主帥息息相關,眾將聽顏真卿如此自信,信心也跟著大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