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放長線

  第290章 放長線

  李琩沒有接高仙芝和來瑱的話,轉對安思順道:「哥舒翰若有需要河西協助的地方,安將軍盡力去辦,以免落了口實,我能做的,也只有儘量配合他。」

  「是。」安思順領命,接著問道:「殿下還有什麼別的吩咐?」

  聽到安思順這話,高仙芝等人都望向李琩,靜等李琩的命令。

  李琩掃視眾人一眼,道:「暫時沒有,諸位回去各守本職吧。」

  眾人面面相覷,同聲領命,道:「是!」

  李琩回到府邸。

  府中,楊玉環正在命人籌備送往何府的聘禮,見到李琩惆然若失,便走上前來,挽住李琩的手,笑道:「哪有納妾還不高興的?」

  李琩回之一笑,嘆了口氣。

  李琩惆悵,並不是因為納妾與否,而是在擔憂隴右將士的性命。

  春季進攻,準備時間倉促,大非川冰雪未化,吐蕃完全占據了天時地利,這種情況下,大概率要輸。

  但他能怎麼辦呢?

  李隆基讓哥舒翰領隴右副節度、兵馬使,擔任前線主帥,田仁琬任糧草轉運使管理後勤,隴右將士又立功心切,他無能為力。

  楊玉環以為李琩是因為失去隴右權利而不高興,安慰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郎君已經做了自己該做的,這就足夠了,大不了我們再回安西便是。其實龜茲也挺好的,臣妾在那裡反而感覺自由自在。」

  「暫時是回不去了。」李琩搖頭。

  楊玉環疑惑道:「這是為何?」

  李琩預料哥舒翰大概率失敗,哥舒翰一敗,就能證明他的策略是對的,到時候李隆基只能相信他。

  而且哥舒翰的失敗,會削弱隴右軍的實力,那時又要更多時間重新整軍練兵。

  因此他將會在隴右呆很久。

  單從利益的角度講,這事對他是有利的,只是代價是無數鮮活的生命。

  李琩沉思片刻,覺得沒必要把這麼殘忍的利益告訴楊玉環,因此搖搖頭,笑道:「因為我在哪兒,你就要在哪兒。」

  「一言為定。」楊玉環嫣然一笑。

  ……

  冬去春來。

  李琩在這個冬天與何錦完成了婚禮,哥舒翰則忙裡忙外的籌備著與吐蕃的戰事,然後在春初,開拔五萬大軍,挺進大非川。

  戰事初期,還算比較順利,哥舒翰領軍輕破莫離、莫門、樹敦三城,然後北進,準備翻越大非嶺,取下青海湖周邊的城池。

  此時雖然時令已經是春天,但高原上依舊寒風刺骨,同時超過三千五百米的海拔,讓不少唐軍起了高原反應。

  唐軍主帳內。

  王思禮將士兵凍死及重病(因高原反應)的情況匯報給哥舒翰。

  底下的馬璘聽罷,進言道:「節帥,我軍戰力已經折了三成,糧草乏力,不如先罷兵回去。吐蕃逐水草而居,待夏秋水草茂盛,我們再進軍不遲。」

  哥舒翰道:「敵軍的糧草必然屯於青海湖周邊城池,只要我們取下青海湖周邊城池,便能補充糧草,現在勝利近在咫尺,如何能放?」

  「節帥言之有理。」高秀岩附和,「自鄯州入吐蕃最難攻克的三座城,第一當屬石堡城,第二是樹敦城,第三才是青海湖邊的伏俟城。如今石堡城和樹敦城已經取下,伏俟城又何足掛齒,末將願意先鋒,將伏俟城獻於節帥。」

  「很好。」哥舒翰滿意的點頭,「既然如此,便以高將軍為前軍將軍,馬璘、火拔歸仁為副將,領兵兩萬,直取伏俟城。張守瑜為後軍將軍,管崇嗣,蘇法鼎為副將,領兵一萬,抵擋積石山的敵援,其餘人等,隨本帥坐鎮中軍,隨時聽調。」

  「是。」眾將領命。

  另一邊,吐蕃軍中主帳里。

  恩蘭·達扎路恭坐在帥椅上,尚綺心兒貝拉和韋論莽支拉略坐於下首。

  尚綺心兒貝拉和韋論莽支拉略對年輕的恩蘭·達扎路恭完全看不上眼,因此趁著前方戰事失利,大肆發泄著不滿。

  尚綺心兒貝拉道:「贊普調大軍前來支援,若是死守樹敦城,唐軍三月也不見得能取下,但大帥卻棄守樹敦城,讓唐軍長驅直入。」

  韋論莽支拉略跟著道:「若大帥您不敢戰,末將願意死守。」

  恩蘭·達扎路恭也不生氣,笑問道:「二位將軍覺得,我們可以守樹敦城三月,那麼三個月後呢?」

  尚綺心兒貝拉道:「能守一月是一月,難道因為守不住就拱手相讓?」

  「攻城略地,固然是猛將心之所向,但有時候也不必太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恩蘭·達扎路恭站起身,「我這一計請君入甕,本來是為壽王而設,但沒想到壽王不來,卻來了個哥舒翰。」

  韋論莽支拉略道:「請君入甕若做不好,便是引狼入室。」

  恩蘭·達扎路恭一笑,道:「這些年,我自南詔、劍南、河隴之間遊走,確認了一個現象,我們吐蕃人夏天到中原,容易生病,而唐人冬天到吐蕃,也容易生病。因此有時候最好的防線,不一定是城堡,而是時令。」

  恩蘭·達扎路恭只是基於經驗,因此並沒有把氣候問題和高原反應區分開來,不過他知道這個現象,就足夠他用了。

  韋、尚二人聽了,覺得有些道理,便沒有反駁。

  恩蘭·達扎路恭接著道:「樹敦城並不能決定成敗,遲早要丟,因此不如保住有生力量,把唐軍拖進大非川。這樣一來,可以讓時令消耗唐軍戰鬥力,二可以延長唐軍補給線,三讓唐軍不知道我們的部署,敵在明,我在暗。」

  韋論莽支拉略擺正了態度,認真問道:「大帥以為,在哪裡開始反攻合適?」

  恩蘭·達扎路恭幽幽道:「就在大非嶺。」

  ……

  大非嶺下。

  高秀岩、馬璘和火拔歸仁領前軍開往伏俟城。

  高秀岩道:「馬將軍可知伏俟城的來歷?」

  「略知一二。」馬璘回道,「伏俟城在北魏時,便是吐谷渾的都城,當年李衛公領兵直取伏俟城,伏俟城的吐谷渾部落投降,歸附大唐,之後吐蕃擴張,與大唐爭奪此地,再後來平陽郡公兵敗大非川,伏俟城便從此被吐蕃掌控。」

  高秀岩一直以為馬璘只是個莽夫,因此聽了馬璘的話,有些驚訝,道:「沒想到馬將軍如此熟悉,真是文武雙全啊!」

  馬璘察言觀色,心想:「壽王殿下與我們商討作戰方略時,對各城各地、之前發生的戰事,都做了詳盡的分析,你這算什麼問題?」

  不過馬璘雖然心裡吐槽,面上還是恭敬道:「高將軍過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