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光明聖誕節
對於過聖誕節,愛德華有種莫名其妙的不協調感來。
雖然耶穌是猶太人,但是猶太人卻不過聖誕節。
原因是雙方對於耶穌的觀點很不相同。
確切的說在三大耶穌教看來,耶穌就是救世主彌賽亞,是真正意義上的神聖,所以要給他過生日;可猶太教徒眼裡,耶穌不是彌賽亞而只是一個智者類的凡人,大致類似於伊索或者孔子?
彌賽亞來自於希伯來文(moshiahch),與希臘語詞基督(christos)同意,直譯為受膏者。而christos經過漫長的時間催化又成為chirst(基督之意),又繼續衍生出諸如chris、Christopher等普通人的常用名。
受膏是一種宗教儀式,由先知推油……不對……塗油在候選者的頭上,確認此人是上帝所選中的人,將可以成為君主或是祭司。在阿拉伯語中(masah)亦有擦拭之意。可見三教同源並非虛言。
猶太教也用這個詞來指出自大衛家系的拯救者,由他帶領以色列國恢復大衛統治時期的輝煌盛世。
猶太教相信,彌賽亞的王國下,以色列民將全部回歸耶路撒冷(包括彌賽亞將找回失落的十支派),萬民都將歸順亞伯拉罕的主,以撒的主,雅各的主,世界將會迎來和平,昔日的惡人將從善,出現「豺狼會和羔羊同臥」的場面,仇敵變成朋友。
而人們相信,橄欖山是彌賽亞的王國開始的地方。而在彌賽亞來到前會有戰爭和苦難,而在彌賽亞來到後,他要在政治上和靈性上拯救和治癒以色列人,把他們帶回以色列並重建耶路撒冷,重建聖殿,恢復對至高主的敬拜,恢復以色列往昔的宗教法庭及推行猶太律法,並將在以色列建立一個政府,成為無論是猶太人和外邦人,世界所有政府的中心。
從這個角度而言,他們不把耶穌當彌賽亞倒也在情理之中。
當然,宗教這玩意看起來能提高信仰效率,但實際上,通常意味著混亂的開始。
隨便舉個例子,關於十二門徒之一的猶大。他因為出賣耶穌而在福音書中臭名昭著,但在基督教歷史上的地位卻極其富有爭議。比如有觀點認為猶大的背叛導致耶穌受難以及之後的復活,從傳統神學上講耶穌死而復活為全人類帶來拯救-所以他是有功之臣。
諾斯底主義則更進一步認為認為是猶大為人類帶來救贖,稱讚他是最佳使徒-毫無疑問的諾斯底主義在被教廷斥之為異端!
猶太拉比為彌賽亞將是什麼名字發生過爭論,也曾有不少拉比與猶太人相信希西家(是古猶大王國中最尊重上帝的一位,同時戰勝了亞述人的入侵)就是已經降臨的彌賽。
但最後在《塔木德》(猶太教中僅次於猶太聖經的重要典籍,記錄了猶太教律法、條例和傳統)中,這種觀點被嚴厲斥責:「正義對至高主說,『宇宙的主啊!以色列王大衛寫出了那麼多頌揚你的歌,你都沒有使他成為彌賽亞,而對於你曾為他創造了那麼多奇蹟,他卻連一支頌歌都沒有為你寫出的希西家,你難道要使他成為彌賽亞嗎?」
但毋庸置疑的是,彌賽亞必定是猶大(不是門徒猶大)氏族的子孫,是大衛的後人,因為:「權杖不離開猶大),柄杖不離他腳間。直到那掌權者來到,萬民必將歸順。」「當你的日子滿期與你祖先長眠時,我必在你以後興起一個後裔,即你所生的兒子;我必鞏固他的王權。是他要為我的名建立殿宇;我要鞏固他的王位直到永遠。」
由於以色列民族一直受到迫害,一直處於漂泊中,故猶太人迫切的希望彌賽亞的降臨,而以色列國將由主奪回並賜予以色列民族。
也因此,現代的以色列與錫安主義被認為延緩了彌賽亞的到來,許多虔誠的猶太人拒絕世俗以色列國,甚至比周邊的某教對其更加痛恨。
而另一支稍微不那麼極端的極端猶太教徒哈西德則認為「如果全以色列只懺悔一天,大衛之子便會立刻到來。如果以色列好好地守一次安息日,大衛之子便會立刻到來」於是,按照塔木德的指示,哈西德派猶太人在以色列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活動,希望全民嚴格奉守猶太律法,以促成彌賽亞的早日來臨。
總之,在猶太教徒眼裡,聖誕算是非常異端的節日。
然而考慮到現實歷史中,猶太教徒自己倒是經常被迫扮演異端的角色,使得他們對異端節日倒也能保持平和的心態。
尤其對於愛德華這種猶二代,猶三代來說,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畢竟聖誕節才是國家的主流,一到年底濃濃的節日氣氛就會把人裹挾進去。
對此,向來腦子靈活的猶太人倒是善於變通。
反正在12月也有猶太教的重要節日-光明節,而且一過就是八天。
所以很多時候,猶太人也就半推半就的用聖誕樹來裝飾自己的光明節。
反正只要九枝燭台和四面陀螺在,那就是光明節。
長達兩千年的顛沛流離的生活,讓猶太人在保持信仰與融入當地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當然了,做不到這些的要麼沒有機會留下後代,要麼徹底成為當地文明的一部分,如果不幸生在歐洲那麼前者的概率會大很多,如果在亞洲……
……
面對召喚愛德華只好趕回紐約。
沒辦法,自己老娘的話還是要聽的。
何況,這些日子來,祖孫關係也越發親近起來。
養老院一仗雖然還沒最終分出結果,但聽米茲拉西拉比話里的意思,好像已經私下帶著帳本去找老尼佐炫耀過了。
並且向來厚臉皮死不認帳的老尼佐(米茲拉西拉比語)雖然依然嘴硬,但還是在看帳本的往舌頭底下含了硝酸甘油。
其實達米的成績也不錯,仗著自己漂亮的臉蛋竟然說服了老不死們同意支付更多的服務管理費,這份親和力也是沒誰了。
愛德華無法想像,兩個老奸巨猾的傢伙是怎麼相互曬孫子輩的,這大概也是人之常情吧。
總之,雖然三月之期未到,但對方也已經認輸。
……
1968年的12月24日晚,米茲拉西拉比一家正在掛滿閃閃發光的聖誕樹下歡度「光明節」。
桌子上擺著半隻烤火雞,愛德華對這玩意實在是有點過敏。
名義上是雞,但味道麼……
這麼說吧,上輩子小時候他曾經對這種生物抱有很大和很美好幻想,主要是看著那些西方影視劇里,每到聖誕總有那麼一隻看起來就非常好吃的,碩大的火雞作為主菜。
那時候是八十年代,哪怕是在大城市裡,副食品供應依然是問題,雖然主婦們勤儉持家好歹能保證餐餐有葷腥,但肚子裡塞滿各種食材的,巨大的烤火雞給人帶來的視覺衝擊和精神壓力足以讓人對其產生極其美好的幻想。
認為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大概不過如此……
後來有機會嘗了一口才知道,這種出肉率高,又非常容易飼養的家禽,為啥沒在中國被大規模養殖是有道理的。
基本上正常的國人,吃過一次後絕對沒有興趣碰第二次。
……
好在他通過一系列案件後,證明了自己的能力,順便也提高了在家庭中的話語權。
餐桌上除了火雞外還有蘋果和餃子。
也算小小的為中國文化輸出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餃子雖然也就那樣,但比肉柴無味還充滿腥味的火雞肉可是美味的太多。
至於蘋果……平安夜吃蘋果也是新民俗的一部分……
飯前倒是沒有祈禱。
但要點亮插在同一個燭台上的九支蠟燭。
光明節是為了紀念猶大·馬甲布從敘利亞人手裡奪回耶路撒冷重建第二聖殿的節日。
據說在戰勝敵人後,猶太人的橄欖油只能維持神前油燈一天之用,但是就一點點油,竟然燃燒了八天,直到第九天猶太人找到新的橄欖油添加進去。
所以這也是光明節要過八天的原因。
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點蠟燭也簡化了,米茲拉西拉比雖然老,但對新生事物非常願意接受,現在用的是電子蠟燭,說白了九個小手電筒……
吃完聖誕大餐……不對……光明節大餐後。
一家人開始玩光明節陀螺,這種陀螺有四個面,每個面上都寫有一個意第緒語字母。
正好對應家庭四個人,每人都拿出一些零錢來,陀螺字母轉到誰,誰就算贏。
小小的家庭里,倒也是其樂融融。
尤其是外公,堅持認為猶太人過節必須要吃好喝好,而對於他本人而言,自家老太婆烤的黃油曲奇餅乾就是世間最美味的食物。
老人家一旦不要臉面躺倒耍賴的話,效果會非常好。
其餘三人面面相覷,也只好默認了他不停的往嘴裡塞餅乾的行為,最後以外婆親自給老頭子打胰島素而告終。
散場後,不顧約瑟芬夫人的挽留,他還是回到了那棟小樓里。
對此外公倒是非常支持「翅膀硬了,就應該離開父母,我在他這個年紀的時候,已經離開歐洲,到新大陸闖蕩了。」
……
一個人躺在被窩就覺得有點冷清,他琢磨著是不是給伊蓮娜或者梅根打個電話什麼的。
不料鈴聲卻響了起來。
他大喜過望,一把接起來。
「請問是愛德華·楊嘛……」那頭傳來一個女性的聲音,陌生,但似乎又在哪裡聽到過。
「我是,請問,你是……?」
「我,我……我貝絲·哈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