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倉的事情,到底是重拿輕放了。
糧監認下了所有的罪名,糧庫原本的糧官們監守自盜,除了最先交代的糧倉(古代的一個官名)保住了性命,全都處以極刑。
家產充公,不足部分以家人為奴抵債。
林立買下了糧監的家人,崔亮秘密地將這些人帶到了南方,隱姓埋名。
糧倉內的糧食被盜賣,本來就沒有驚動伊關,更沒有驚動朝廷,林立轟轟烈烈地查了,又杳無聲息地結束了。
留下的只有厚厚的帳本被封存了。
林立到底是留了心計,留下了原本的帳本和糧官們的供詞,封存的,只是副本。
同時進行的,還有公辦學堂的開學儀式。
伊關作為整個大夏的試點,公辦學堂全面展開。
因為人口統計的詳盡,也因為戶籍派出所的成立,各個轄區內適齡兒童都統計了出來。
第一批能安排到學堂里的兒童,林立沒有做更多的人為干涉,以自願為主。
果然是男孩子的比例遠遠大於女孩子的比例。
林立帶到伊關的二百萬兩銀子還有富裕,也提早準備了統一的「學服」,不論男孩女孩,都是精煉的上下衣,緊口的袖口,方便執筆書寫,也方便體育活動。
正因為這一身衣服,要比免費的紙筆更吸引百姓,才讓女孩子也有機會能進學堂。
莫子楓這一次前來,也帶來了京城翰林院編制的課本,啟蒙篇正是歐陽若瑾主編的,以仁義禮智信為主導。
課程安排上果然也是有數學,課本經過了重新編寫,相對簡單容易。
還開有算盤課程。
林立與莫子楓商議了,又增添了體育課,課程以上午為主,下午只有兩節課時。
在午飯這點上,林立提出了由學堂供應,但是被莫子楓否決了。
理由就是這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伊關有林立在可以,但公辦學堂一旦推廣,其它城鎮必然負擔過大。
林立也早已經請了秀才童生等人,經過簡單培訓,正式上崗。
如此,莫子楓這次前來的主要目的全都完成,這才想起還有煤礦一事。
時隔幾個月了,煤礦的事故早就被淡忘了,林立陪同莫子楓去了煤礦,走馬觀花一番,重點看的卻是煤精,和往返煤礦和鋼鐵廠的蒸汽機車。
蒸汽機車已經經過了二次改進了,比前一次的機車在速度上和外形上都有提高。
莫子楓驚嘆不已,坐在蒸汽機車上體驗了一次,卻是被蒸汽機車帶向了北地,遠離了鋼鐵廠。
等到他想起鋼鐵廠的時候,人也繞了個圈子,離開鋼鐵廠遠了。
莫子楓是聰明人,在伊關這一個月來,林立講了很對,帶著他也去了很多地方,連兵營都不隱瞞,唯獨鋼鐵廠避而不談。
莫子楓猶豫良久,還是打消了去鋼鐵廠一看的念頭。
送走了莫子楓,林立也是長出了一口氣。
這些日子陪著莫子楓,林立是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把想要給夏雲澤看的,全都展示給了莫子楓,卻還要留個念想,讓夏雲澤只能從他這裡知道。
就是熱武器。
不論是步槍還是大炮、火藥,莫子楓都是連個影子都沒看到,連個聲響都沒聽到。
這是與方曉商議過的,也徵求了風府和王成的意見。
所有人都一致認為,步槍和大炮、炸藥,必須牢牢地握在林立的手上。
人就是這樣的,風府和王成本來是夏雲澤的護衛,但跟著林立久了,潛移默化中就是林立的人了。
林立對他們越是器重,他們越是從心底里認可林立。
「陛下,伊關已經大變樣了。」莫子楓回到京城的那日,正趕上漫天大雪。
他不及回家,直接就進了皇宮拜見夏雲澤。
「臣沿途見秋日蕭瑟,田地荒涼,時有乞討之人,然進入伊關境內,卻有欣欣向榮之意。
百姓們衣衫仍有補丁,但面色紅潤,面帶笑容,商鋪眾多,來往客商不斷,境內幾乎不見乞兒。
臣微服私訪時,曾見到衙役巡視,對商鋪百姓秋毫不犯。
百姓提起太守大人,都說太守大人是忠義侯,對陛下最最忠義,最百姓最最愛戴。」
莫子楓將在伊關所見所聞,細細說於夏雲澤,其中有書信提起的,但大多都是未曾在書信里寫過的。
尤其是參觀的軍營。
「陛下,侯爺與臣說起,說也想要在軍營中有個升旗儀式,以提升士兵的榮譽感。
但每日裡升他太守的旗幟不是很對,而龍旗也只能在陛下所在之處升起。
侯爺希望能有一面旗幟代表陛下,代表大夏。」
莫子楓皺起眉頭,「臣覺得對,又覺得不對。」
自來將軍出征,都是打著帥旗,從沒有說兵營中還立著龍旗的。
所以才會有某家軍的說法,便是當日夏雲澤還是鎮北王的時候,鎮守邊關,高舉的也是鎮北王的旗幟。
而士兵們也往往只忠心於自己的統帥。
然而這卻是一國之主的皇上最不願意看到的,卻也毫無辦法的。
而林立提出了這個觀點,看起來大逆不道——國旗必然是凌駕於龍旗之上的,但細想起來,利大於弊。
「侯爺說,龍旗代表著陛下,國旗代表著國家。國旗所到之處,都該是大夏版圖。臣聽著很有道理。」
莫子楓道,「臣想,陛下當日在北地邊關,豎起的是鎮北王旗,所以邊關士兵心中有鎮北王而無先帝。
現今北地、西北等處邊關高掛的也都是帥旗,不得懸掛陛下的龍旗。
他日,鎮守那裡的士兵,也必然會心中只有統帥,而無陛下。」
這是實情。
所以陛下調兵也要虎符,甚至有士兵只認統帥,不認陛下。
一旦統帥謀反,振臂一呼,士兵們就會跟著謀反。
然國旗的出現,意味著軍事上和政治上的一大改革,利弊參半,夏雲澤也不由地深思起來。
沒有哪一個皇帝,會願意看到自己的龍旗屈居於國旗之下。
在皇帝的眼裡,國家是在皇帝之下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國旗的出現,必然要打破這個觀點,這是不被帝王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