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3章 如何讓人進入大海

  第2083章 如何讓人進入大海

  聽完眾人一通議論,坐在主位上的聞人升,不由大為欣喜。

  這讓他想起最早最初的自己,還在玩三國八到十二的時代。

  那時候一個個智謀之士,在遊戲中互相比拼著智力。

  一點的智力差,就能決定一場戰鬥的勝負。

  別人將你暈眩了,你卻抵抗不了,你的隊伍2萬兵馬,也會被人家的三千人給打敗的。

  比如諸葛亮的神算,特性是對所有智力低於自己的人,使用計謀必定成功。

  而司馬懿的深謀,特性則是計謀施展成功必然爆擊。

  龐統的智謀則是連環,特性就是計謀施展會波及到周邊一個隊伍。

  將諸葛的智力疊加到最高,帶上後面這兩個,那真是神當殺神,佛當殺佛。

  2萬破十萬,真不是什麼難事的。

  讓對方直接內訌,偽報,暈眩,攻心,總之自己能越打越多,敵人越打越暈。

  還有周瑜的火神,更是殺傷高防禦軍陣的大殺器。

  同樣非常BT:對智力低於特技持有者的敵部隊,計略火計必定成功。己隊造成的火系傷害加倍。火系傷害不受。

  等於可以帶著敵人在火堆里繞圈,一次燒殺的敵人那叫一個多。

  聞人升心想,這就是這個時代,最為傑出的豪傑啊。

  後世為啥都對三國津津樂道?

  因為它充滿了各種特色的人物,智謀之士,勇將,忠臣,奸臣,叛臣,小人,高士……

  可以說原本的歷史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故事。

  曲折離奇。

  你以為曹操要掛了,結果他雄起了。

  你以為他要摧枯拉朽和劉秀一樣統一了,他卻以強敗退了。

  你以為劉備要三興了,他偏偏和孫權翻臉了。

  三國,簡直就是計略大全,各種組合都有。

  充滿了讓人們幻想的空間。

  三國可以說是華夏最為人熟悉的一個時代,沒有之一。

  有人甚至不知道80年代是啥情形,都知道三國是啥情形。

  可見它的流傳度,這毫無疑問是個大世界,本質很高,很堅固。

  堅不可摧。

  然而這些人物,一個個都遠程跋涉到太行山來聽自己講學。

  這也是必然的。

  這年頭機會對有才華的人來說,是很多的。

  前所未有的多。

  以前只有世家的人才能出頭。

  而這些貧寒之人為了求學,為了求名,這些人都是不遠千里,四處遊歷。

  學些真本事太難了。

  有志於學的人都是要付出非常大的艱苦的。

  程門立雪那都是宋朝的事了,可想在三國時代又會是何種情形?

  哪像後世那樣書本擺在孩子面前,學習方法就放在面前,很多人都不學,為啥呢?

  因為他們選擇的地方太多了。

  他們感覺不到學習的必要性。

  不學習,也可以安然無恙的躺在家裡,吃父母準備好的飯。

  吃飯後玩耍。

  相比玩耍,學習就太痛苦可惡了。

  即便三千年前,美索比達平原一個農夫這樣痛斥自己的孩子:

  「我費盡力氣送你去求學,你將來學會後,不用再去做苦力,而是可以靠讀書做書記官,做這個國*的管理者,你卻去玩耍……」

  這個農夫不明白,不讓孩子看到其他人的痛苦,不讓他吃到苦頭,他們沒有生存的壓力,是不會主動學習的。

  學習是一個改造大腦的過程,是被大腦所討厭的。

  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更加不願意去學習,只願意用已經有的經驗者去生活。

  孩子也是如此。

  只是孩子還有好奇。

  可以克服學習的痛苦。

  而只有生活的壓力,他們才會拼命地學習和賺錢。

  人無壓力輕飄飄,船無壓力隨風搖。

  想要不怕吃苦,就得知道干別的事有多苦,這樣才知道學習的輕鬆。

  而在這時,郭嘉突然說道:「這個師尊,我覺得咱們這裡應該還能再做一些新的改善。」

  「哦,那是什麼改善呢?」聞人升好奇道。

  他知道,在很多人眼裡,自己已經做到盡善盡美。

  他也知道,其實遠遠沒有達到這個程度。

  郭嘉還能提出一些意見,這果然不錯。

  遊戲裡98點的智力,沒給錯啊。

  諸葛亮之下第一檔次的。

  周瑜也才97。

  司馬懿才96。

  郭嘉說道:「現在我們什麼都有,唯獨缺少一個出海之地,不能編練水軍,如果水軍不行,我們將無法順利平定南方。商人也不能出海貿易,尋找海外物品。」

  眾人聞言頓時個個震驚了。

  沒錯,太行什麼都好,就是缺少一個最重要的地方,那就是海上之地。

  它沒有出海口。

  但是這年頭主要是陸權。

  三國,那是絕對的陸地國家。

  騎兵、步兵才是主流。

  孫吳水軍不錯,孫權還派了人去勘探大小琉球夷州。

  可他最終也沒有站住腳,原因也很簡單,這個時候的人口太少。

  人口不夠,也沒有辦法戰勝當地的氣候。

  要知道18世紀的航海殖民,都會死得幾成甚至一個殖民點死乾淨。

  就是因為當地有很多流行病,外來人沒有抵抗力。

  當地有很多蚊子寄生蟲,生地不熟,沒有解決這些問題,沒有特效藥物,只能拿人命去填。

  這件事,即便是聞人升,他也不可能驟然解決,而要一步步做。

  他笑了笑,對眾人說道:「你的意思我明白,出海口確實是一個麻煩,需要等到我們占領整個冀州之後,就以薊城為中心,一路向東建立出海口。先搞近海貿易,主要是通過船隻與青州之地貿易。」

  「隨著貿易擴大,我們就可以發展水軍。」

  「達到以貿易來養軍的目的。」

  「師尊高明。」郭嘉忍不住道。

  他能看到這點,也是因為剛剛有人提到孫堅。

  那可是南方猛虎,將來註定要在水中稱雄。

  不過從對方的名號,就意味著不詳。

  明明是猛虎,卻又在南方,南方多以水中稱雄,一頭山中猛虎來到水中,肯定受忌諱。

  郭嘉自然不知道,孫堅還真是死在了江陵附近,黃祖的亂箭之下。

  「如此說來,我們需要和青州貿易,那就要先占據河北,然後發展海船。可是海上風浪眾多,一次出海,簡直危險重重。」荀彧擔心道。

  「是啊,即便是出擊大漠,李廣飛將軍還要兩次迷路,別說是在海上,沒有坐標,沒有標誌,一旦風一掛,就不知道是在哪兒了。」荀諶也贊同道。

  其他人也紛紛搖頭,都對海上貿易不看好。

  聞人升明白,這年頭的貿易主要還是陸路為主。

  能夠北上販賣馬匹,還有從東邊販運食鹽的,才是大商戶。

  一般人幹不了這事。

  再就是販賣鐵器的,那也是官府才能幹的事。

  漢代實行鹽鐵專賣,但私鹽是絡繹不絕。

  因為人們需要吃,官府賣得貴,能不吃私鹽嗎?

  歷朝歷代,都把販賣私鹽當成謀反一樣的大罪,都是要殺很多人,甚至株連的。

  其實幹這一行,不帶上親戚一起干也不不可能。

  都是宗族,這是掉腦袋的活,只有親戚才可靠,因為出賣了自己他也要掉腦袋。

  聞人升卻是想著,如今和半島,與東面那個島國進行貿易,倒是可以得到一些經濟利益。

  不過也是很少。

  畢竟這個時候那兩個地方還沒有多少人口,還是部落制。

  得等到了隋唐朝才興旺,高句麗差點就成為心腹大患,唐朝硬是盯著巨大損失,接替隋朝將它給滅了。

  解決了後世的威脅。

  可惜沒有想到海上的事,沒有再把島國給納入統治。

  這就是陸權天下的眼界狹窄,看不到海外的廣闊與潛力。

  聞人升心想,他如果想改變這個世界,就得給它帶來變數才行。

  以此時社會的容忍度,他即便清理掉那些地方的人,也真的不是很難的。

  因為這年代對異族還是以殺和安撫為主。

  真要有本事殺乾淨不會手軟的。

  主要是聞人升要徹底改變那個三國世界,就必須從思想和觀念上,同時還要從物質上解決這個問題。

  思想和觀念永遠是受物質來控制的。

  聞人升要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其實他在之前的經歷中,早就知道了答案,而且是經過了切身體會後的那種答案。

  最後沒能解決,那也是因為有其他事情沒有留下來繼續去做。

  但他相信,那些世界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現在就是輪到三國了。

  聞人升看著眾人質疑,不甘心,不情願的臉色,就明白必須要想辦法讓他們知道為什麼海上貿易更好呢?

  不然的話,這些人等到他離開後,就不會按照他教授整理的經驗,將海上貿易的事抓在手中。

  相反只會嫌棄它太麻煩,浪費太多人力,又要等待太長時間,進而沒人會關心這個海上貿易的事。

  直到它產生了巨大財富,這些人才會蜂擁而上。

  為什麼西方人就能一直堅持海上貿易。

  那正因為他們的陸地太貧瘠了。

  想要獲得足夠的糧食就必須從海上通過貿易去獲取。

  海上獲得利益更高。

  然而很多人,顯然認為開拓陸地更加安全。

  航行在大海的危險性更高了,而且大海上的損失也是更多的。

  說句不好聽的,這些人以為天下財貨眾多,不需要向外人求墾。

  因此這些人中大半是發自內心地不想要海上這一塊。

  因為他們不熟悉,不明白,所以不敢貿然說話。

  聞人升掃著眾人。

  這些人並不知道,一出去後,就很容易變成了海上王者。

  這年頭空缺的島嶼太多了。

  到處都在海洋的邊沿。

  想要過去也很容易,有流民趁著漲潮都能游上過最近的一些島嶼,然後在上面開墾。

  還建造了一些簡單建築物,房屋,地窖、農田等等。

  事實上這時代就沒有一個人給這些開拓者任何幫助,完全是那些開拓者主動去做的。

  然而這些島嶼就是稱王的基礎。

  只是這年頭世家的腦子都被固定死了。

  總認為在中原才是王。

  捫出去後,就不再是中原人,淪為蠻夷。

  卻不想想,自己前幾十代也大概率是蠻夷出身。

  其實呢,在聞人升眼中,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也不是沒有辦法的。

  想要將人們這個觀念給改變過來,必須得有物質誘導。

  沒有物質利益的話,空談改變是沒有用的。

  對這些人而言,最大的物質利益,那就是穩定的土地,還有一些產業。

  自己的莊園和堡壘,只要向周邊人侵奪就行了。

  這多穩定。

  可比出去冒險搶別的空島嶼來得賺錢和安穩。

  好在正如聞人升所言,商人才是最有冒險精神的人。

  他們希望更多的錢財,四下開拓新地方,這樣才能帶來最大的物質利益。

  其實一些海邊的豪強,也知道海上貿易有多大利益。

  比如用來運輸糧食到北邊賣。

  靠馬車拉運那是大虧本,得是朝廷才能承受得起。

  而普通商人就選擇海運,先從南方富裕糧食的地方,收購,然後一路順著南江而去,最後被裝進海船,然後自己也在船艙里。

  如果順風順水,恐怕前幾次會導致重大失誤。

  這海運就危險多了。

  多少大事都在海上發生。

  總而言之,這些當今名士,並沒有將它當成一個真正的生產銷售節點,而是保持一些無所謂的態度。

  甚至荀彧也是如此。

  他又沒收到漁稅銀子。

  主要是此時的海上,並沒有對等的一個實體來進行這種貿易。

  而且在陸地上的生活勉強還湊合。

  然而黃巾爆發,規模席捲天下,三十六方一同鼓譟,就說明至少數百萬人都吃不飽。

  如此一來,總而言之,聞人升想要獲得海上利益,就得讓這些人能夠明晃晃地看到海上貿易有多占便宜了。

  這樣才能戰勝這些人的思想懶惰。

  這個時代的人們主要生活在陸地上,他們已經習慣了在陸地上開拓。

  而現實中,他們除非是實在沒有辦法,才會逃亡到海外。

  即便是在後世大部分人也不樂意從事海上的生活,哪怕工資高出三倍。

  海上生活實在是太苦了。

  如果一個人在陸地上能夠舒舒服服的過日子,沒人會去海上冒險的,海上有多苦呢?

  第一就是沒有一個穩定的腳下。

  你無時無刻不處在一種危險的心理保護中。

  人本來就是從陸地上的生命,這種基因告訴顛簸就意味著危險。

  這事和東西方無關,即便是西方,他們海員也是不能長期漂泊在海上的。

  在海上必然會發生叛亂騷亂,還有廝殺,內訌。

  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要讓水手們到岸去發泄,去消遣。

  水手也會把所有的錢都給花掉。

  因為他們不知道下一次出海時,會不會就會死掉?

  如果人死了,錢沒花完,那絕對是悲劇。

  其實水手這種消費,正是刺激了西方商品經濟的茂盛。

  因為水手他們是可以花錢,而且是最利索的一群人。

  水手才是是真正的消費主義者。

  大部分都是流浪漢去當水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