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錚一個人被下放到四十里地外的李家窯農場,這四年多,他的兩個孩子也跟著遭罪。
是一對雙胞胎兒女,今年十四了。
這倆孩子當初倒是沒有跟著他們的爸下放,因為有羅勝這個二叔在這頂著,說啥也會養他們。
可是,這樣一大家子人過日子,上有父母老人,下有不少孩子,生活肯定是很艱難的。
孫學豐講了這些事,他自己還沒吃午飯呢,兩個人這就直接進了國營飯店,再吃點吧。
連曉敏說:「我剛才買了二斤餃子,咱們再點兩個菜吧。」
他們進去之後,點了炒雞蛋,還有一個清炒土豆絲,坐下來,把飯盒從背簍又掏出來,一人一盒餃子。
「曉敏,我剛才是怕你著急,想先回城外找你……羅勝跟我親叔一樣,羅錚又是我爸的同學,他家的事,我不能不管,可又沒想好咋管,想去找你商量了再說。」
連曉敏先吃餃子,邊吃邊聽他繼續說。
「就羅叔他家這情況,成分不好,找不了工作,日子越過越差。」
「……我給留了些錢,可是,總去黑市換高價糧,他們也不是辦法,這日子改善不了。」
「還有那羅錚大叔,聽說在農場,折磨得半條命都快沒了……」
連曉敏點點頭,輕聲問他:「要不,也照咱們慣常的套餐……把羅大叔救走?羅家一家,全打包帶去香江。」
「……到了那邊,找個什麼活干不行啊,人家羅錚大叔跟你爸一樣,還是京師大畢業的,有學問,羅錚叔可以在布行工作。」
一不做二不休,反正都要走了,她就組個團帶走,咋的了?
要不是常跟連曉敏在一塊相處,別人肯定聽不懂這啥玩意叫「套餐」,「打包」的詞兒。
孫學豐眼睛一熱,曉敏對自己真仗義,他想幫的人,她就二話不說,全力支持。
這不是小事,要帶的人這麼多,也是頂著大風險。
他其實還未清楚小老大的真實實力,其實沒啥風險,就是麻煩點兒,多照應些人唄,想想轍總是可以解決的。
「曉敏,我謝謝你……」
「嗨!咱們不說這個,他們家一共多少人?計劃一下吧。」
孫學豐邊吃餃子邊說:「羅勝叔叔也是倆孩子,除了正春,還有一個十六歲的大兒子正南,今天出去找活幹了,沒在家,我也沒見著呢。」
「……如果把大叔救出來,再加上家裡兩個老人,就是一共九口人,老人今年都六十三了,但好在身子骨都很結實。」
嗯,羅家一共是兩個老人,三個大人,四個孩子。
連曉敏琢磨著,這可真不少。
但孫學豐的事情,她會幫的。
「行,等下吃完飯,再過去他家,你跟他們談談吧,是否願意走逃去香江這條路,願意的話,咱就三月底行動,都帶走。」
兩人吃完了午飯,又回到附近的那條小胡同,進了羅家的院門。
是十三歲的半大小子羅正春出來開的門,一看,豐哥又回來了?
後面還跟著一個戴口罩的姐姐,也不認識。
「豐哥,我大哥剛才也回來了,正好能見著你了。」
孫學豐摸摸他的頭,領著連曉敏進了屋。
十六歲的羅正南正在灶台那兒蹲著,就著涼水咬一個窩頭,一抬頭,是豐哥!哎呀,這個高興。
「豐哥,我爸說你來過,我還遺憾咋沒趕上。」
說著把人往屋裡讓。
孫學豐一看,這十六歲的孩子,一看就是干慣了苦力活的,手掌粗糙。
但是正南也自小練武,應該有把子力氣,看著挺結實。
「是啊,我沒說立刻走,還有一個跟我一起的朋友呢,得打個招呼再回來。」
進了東屋,羅勝和他妻子謝慧芳一看,學豐又回來了,還帶著一個人。
應該就是他之前說的朋友,這次出遠門他是跟著人家一起辦事。
「學豐,你們快坐~」
連曉敏環顧四周,這家的條件確實不咋好,能看出來挺艱難的。
事不宜遲,孫學豐提出,想單獨跟羅叔叔聊兩句,於是其他人就先去別的屋了。
他關上屋門,仔細把事情一說,羅勝愣了片刻,恍然大悟。
「學豐,原來,你們一家到了香江啊!那你爸媽終於是不用遭罪了。」
孫學豐點點頭,他之前沒說自己家裡的實情,對方還以為爸媽仍然在紅星農場下放。
「是,羅叔叔,我之前沒說實話,現在你知道了,我和我這位朋友,有辦法能把你們一家也帶過去香江,你要不要也走這條道?」
「……就算為了孩子和我大叔……這幾個弟弟妹妹現在飯都吃不飽,到了香江,總能好好謀生,孩子也不至於沒個好前途,大叔也不用在農場繼續遭罪了。」
那下放改造,有幾個好的,身體扛不住,死的人不在少數。
羅勝眼睛裡已經含著熱淚,一把抓住孫學豐的胳膊,聲音壓到最低。
「我聽你的,就這麼辦!要不,一家子實在是沒出路了,正南起早貪黑,也掙不了幾個錢,哪有好前程等著他?」
「……我那倆侄女因為他爸扣了帽子,以後嫁人都難……就這麼決定了,一家人冒點風險是值得的。」
兩個人輕聲說著話,羅勝也不用去後院找爹媽兩個老人商量了,他是一家之主,拍板定了。
這主要是出於對孫學豐的信任,這是他的親徒弟,兩人的關係可靠,再說孫家大哥一家都已經過去了,那他還怕啥?
闖一闖,就闖出一個新的命運。
兩個人說定了事情,定在三月底出發。
到時候孫學豐會來接他們,走一趟農場,把羅錚再救出來。
連曉敏也沒有多說,在一旁靜靜等著,臨走時,找出一百斤全國糧票,讓孫學豐留給羅勝。
加上給的錢,能去買糧食,要不光有錢也沒處花,反正先把這個年好好過了,一家人能吃飽肚子,別再出去干苦力了。
這也是羅家人在這邊過的最後一個年,羅勝十分感慨,一直感謝孫學豐和連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