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特種戰術

  北軍的動作,也同樣沒有瞞過早就在南岸布置的聯軍斥候。

  正在移營的孫珍和負責戒備的裴豫都收到了消息。

  甚至孫珍已經能夠看到遠方秦淮河上面,在霧氣繚繞之中若隱若現的敵軍船隻。

  「傳令給前軍的張益,命他迅速出兵迎擊叛軍,不得遲誤。速去!」

  「諾!」

  身邊的傳令兵迅速翻身上馬,前往負責警備任務的軍主張益處傳達軍令。

  按照此時的南朝軍制,千人為一軍,設軍主統率。

  而軍主張益因為悍勇,原本是孫珍的兄弟孫寶的部將,頗有戰功,且熟悉軍務,孫珍自募兵勤王以來對他多有倚重,這次大軍移營,他所部千人和另一個軍主鄭籟的兩軍,都歸屬他節制,作為掩護全軍安營布置營壘的警衛部隊。

  張益接到軍令之後其實有些疑惑,因為此刻最好的選擇並不是主動迎擊叛軍,因為他很清楚手下軍隊的戰鬥力,比之在淮河一線跟北虜周旋而不落下風的李如願所部,相差甚遠。

  此刻最好的選擇是退入大營之內,憑藉防禦工事跟敵人周旋,等候援軍的到來。

  但又一個問題是,此刻防禦工事並沒有完全搭設完成,甚至最基本防衛的柵欄都沒有完成合攏,但即便如此,有和沒有也是天差地別。

  更不要說主動迎擊了。

  但軍令如此,張益這邊也是明知山有虎,不得不向虎山行。

  「傳令給鄭軍主,孫使君有令,迎擊叛賊,讓他與我兩部,成掎角之勢,齊頭並進。」

  「諾。」

  軍主鄭籟的隊伍此時也已經完成了列隊,在收到軍令之後他比張益表現的還要詫異。

  「這?北軍都快過河了,這時候才想起迎擊?斥候都幹什麼吃的!那麼大動靜沒看到?半渡而擊的時機都錯過了,還想著主動迎擊?」

  抱怨歸抱怨,軍令還是要執行的,因為你不執行軍令,不管戰勝還是戰敗都可以殺他頭。

  畢竟孫珍對手底下軍隊控制還是有力度的。

  並且這仗雖然失去了把北軍堵在河裡上不得岸的機會,但到底也算是良機,若能趁著對方立足未穩,沒有結好軍陣,也能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取得一場勝利。

  鄭籟當即下令讓所部千人跟張益所部一起並列,兩軍齊頭並進,朝著北軍登陸的靠岸地方推進。

  看著這種局勢,劉絳其實是有些擔憂的,他的出擊序列是排在毛襄所部之後,所以並不需要第一個靠岸,但他仍舊有些擔心。

  因為在他的認知里,部隊結陣是需要時間和空間的,眼下聯軍都已經涌過來了,留給北軍的立足之地恐怕不會很多。

  但接下來的發生的事情,讓劉絳明白了差距。

  毛襄所部的戰船在抵達岸邊之前,就已經排列好隊形,幾乎在同一時間抵達岸邊,然後只見士卒們在軍令下齊聲而動,迅速朝著岸上涌去,幾乎是片刻之間,就完成了簡單的結陣!

  沒有結陣的口令!口令是「出擊」。

  當這個出擊的口令下達之後,各船的士卒迅速靠攏,形成了成建制的衝鋒!

  就像是水流被快速壓縮成了高壓水槍,整個從上岸到集結衝鋒的時間,非常短,給劉絳都看呆了。

  他原本以為,自己所部的士卒經過這兩個月的訓練,跟北軍相比差距應該就是在戰鬥經驗上。

  集合的時候也就是慢了那麼一點...現在看來,差的太多了。

  什麼特麼叫精銳,什麼特麼叫強軍!

  毛襄等於是給劉絳上了一課。

  而劉絳不清楚的是,整個天下,這個時代能完成這個戰術的軍隊,差不多是只此一家!

  而根源在二十年前的壽春之戰,李如願和父親和伯父就是用的這個戰術,也就是在河裡面結陣,上岸就開始衝鋒接戰,完成了對北虜的突擊,打贏了壽春之戰的最為關鍵的一個步驟,成功突破淝水防線。

  後來李如願接過父輩的官職,卻沒有忘了這個戰術,二十年人員更迭,但這支部隊始終在楚國的北大門同北方胡虜周旋,這個戰術從最初的只能渉水過河的時候使用,也變成了這種舟船行進間編隊,上岸就開始結隊衝鋒的更新版本。

  張益和鄭籟是知道北軍戰力強悍,因此也是有心理準備的,但對方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列隊,並以劣勢兵力發起了衝鋒,這在他們以往的認知里,是沒見過這場景的。

  只見最先登岸的兩部,毛襄和左孝友兩人麾下的五百精銳,身披甲冑手持長矛刀盾,如狼似虎般的沖向了南軍陣型。

  哪怕最前面的躲避不急被南軍的長槍刺中,但後續的士卒仍舊絲毫不停止衝鋒之勢,扎進了陣型之中展開殺戮。

  這些南軍多為新兵,也就剛受過一兩個月的訓練,這期間還大多數時候都在行軍,對於戰鬥意志和戰鬥力,全都無法跟身經百戰的北軍精銳相比較。

  第一個照面北軍還是有些許傷亡的,但很快,北軍就強勢的殺入對方陣中,開啟了是似乎是一邊倒的戰鬥,把南軍的整個陣型都壓得節節後退。

  張益和鄭籟兩人騎在高頭大馬上,大聲嘶吼來斥責前面的士卒,讓他們不得後退。

  但北軍的攻勢似乎是沒有任何要衰減的跡象,很快,第二撥北軍登岸了,劉絳部和李峻部。

  這時候北軍已經建立起了優勢,而南軍方面已經是有些維持不住陣型了。

  雖然劉絳的部隊沒有那麼快的集結速度,也沒有精銳老兵頑強的戰鬥意志和豐富的戰鬥經驗,但這時候戰場上的南軍已經是搖搖欲墜了,這種順風仗需要的只是一個新的突擊方向,就能讓對手的軍陣陷入潰散。

  李曜指揮著各部投入了戰鬥,從側翼發起了進攻,劉絳這次沒有急著去衝鋒在前,也不需要,而是拄著長槊仔細的觀察起了戰鬥。

  然後就見到了跟他一批登岸的李峻,騎上一匹高頭大馬...他連馬都用船運過來了?

  還不止一匹!

  是數十匹馬,李峻帶了一整隊騎兵過河!

  李峻仿佛是看到了劉絳的目光,朝他揮拳示意,劉絳也抱拳還禮。

  隨後在馬上接過侍從遞過來長槍,一騎當先,帶著這隊騎兵發起了衝擊。

  南岸的平地上,就像落了顆驚雷,李峻手持長槍,策馬奔馳,身後的數十騎緊隨其後,並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個如同箭頭一般的突擊陣型,若在天空俯視,就像是一支箭被拋射出的弧線,掠過了南軍的側翼,直擊其後方的中軍本陣!

  劉絳特意跑到一個地勢稍微高一點的地方看到了這道弧線,仿佛是在說:看好了,我就演示這一次,騎兵,是這麼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