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臨邑之戰

  第166章 臨邑之戰

  劉絳在接到出兵詔書,核對印信之後,已經是崇寧五年的正月了。在他的努力耕耘之下,成果斐然,出發之前,沈雲姬也懷上了.:,

  嗯,就很...這工作沒白談。

  鍾離各軍早就進入了待命狀態,詔書一到,立刻就能出兵。

  李如願讓帶六千精銳,其實也是考慮到冰河還都沒有開化,出兵的路上恐怕不會太順利。

  劉絳這次帶的隊伍包括新編的淮南右營三千人,韓桃芳所統轄的鐘山軍千餘人,駐屯淮北的流民幾支流民武裝各出一部精銳,共千人,由曹虎為軍主督領,王其彪所督領的一軍千人,柳條子、

  何領兩部牙兵四百人,此外五十人的斥候隊。

  總出兵人數共計六千五百餘,運氣比較好,淮河這個冬天的結冰期已經過去了,雖然偶爾還飄點雪花,但已經可以通行大船了。

  除了劉絳這邊,合肥的段屈直率五千步騎在從肥水向北進入淮河,順流而下,兩路大軍在鍾離匯合之後,一起出發。

  而充州的大戰,此時已經開始了。

  段法居率領十萬大軍借著冰封期越過了黃河,與崔白昊率領的二十萬義軍會戰於臨邑。

  原本是崔白昊是想要堵住北虜大軍過河,行動最終還是慢了一步。

  段法居率軍在在平渡過,而不是選在下游義軍防禦的重點地區,直接讓崔白昊的打算落了空。

  臨邑縣境,段法居以中外軍四萬人為中軍,冀州刺史達奚惠督左軍三萬步騎,驃騎大將軍段安平督右軍,十萬精銳分作三部,呈品字形,撲向義軍。

  義軍方面,崔白昊也是被此前各種勝利沖昏了頭腦,居然以為自己魔下的大軍在經過數月的作戰和編練之後就能夠跟北趙精銳抗衡了,因此在封堵北虜過河失敗之後直接選擇了集中兵力跟他們打野戰。

  雙方在黃河南岸數十里的地方展開了會戰,

  崔白昊出動了二十萬大軍,烏壓壓的一片,本人自領中軍,命東郡義軍首領楊曜和李法曾領左軍,其弟崔去疑為右軍督,聲勢浩大的壓向了趙軍。

  這場大戰,雙方雖然在人數上差距很大,一比二的兵力。但在戰鬥力、戰場經驗和組織力上差距更大。

  一開戰,最先崩潰的不是左軍和右軍,而是崔白昊自己率領的中軍。

  這一仗,趙軍打頭陣的代州來的六鎮兵,一個名叫孫叔烈六鎮兵軍主,率數百鐵騎連續衝擊崔白昊的中軍,最終在第六次陷陣之際,沖跨了中軍前部。

  段法居也適時將中外軍和鎮兵步騎精銳全線壓上,中軍形成了潰敗之勢。

  孫叔烈更是長驅直入,直蹈中軍本部,

  中軍潰敗之際,左右兩線也無法再堅持了,崔去疑和楊曜、李法曾全都望風而走。

  義軍全線崩潰了。

  曠野上,滿目望去,北虜騎兵追逃逐亡,義軍四散而逃。

  孫叔烈是窮追不捨,追出了十餘里才追到了崔白昊,拿到了此戰的頭彩。

  左右兩軍的段安平和達奚惠也各率大軍瘋狂收割戰果,義軍死走逃亡傷,其中多的是老弱婦孺。但鮮卑騎兵可不在乎這個,他們眼裡只是叛賊而已。

  崔白昊被孫叔烈生擒之後,並沒有痛苦流淚,而是仰天大笑,最後長嘆道:「悔不聽李仲堅之言。」

  隨後脖子朝著一旁虜騎手持的馬上撞去,馬刺穿了他的脖子,當即身死。

  東郡和濟北濟南等地的義軍,在這場臨邑之戰中幾乎覆滅殆盡。

  同時督領左軍的李法曾死於陣中,最後只有楊曜和李法曾的兒子李珂,崔白昊的弟弟崔去疑,

  其子崔循等人率領少數精銳逃到了盧縣。

  崔白昊死後,崔去疑和楊曜無疑成了義軍之中兩個最有威望的首領,二十萬義軍都戰敗了,逃回盧縣的只有萬餘人。還是陸續跑回來的,

  兩人一合計,都沒有堅持獨立抗爭的想法,這個時候還抗什麼抗。

  投了。

  當然不是投北趙,而是南楚。

  李峻和羊忻此刻正率數萬大軍駐紮在泰山郡的梁父,在汶水以南下寨。

  其中李峻所部有步軍萬人,一千五百騎兵。

  羊忻魔下的隊伍有兩萬餘,其中有兩千是泰山羊氏部曲,舊部三千人,都是精銳。其餘一萬五千人都是從敗兵投誠和泰山人仰慕羊忻威望投軍的。

  兩人對於戰事結果早有預料,除了惋惜二十萬人頃刻間土崩瓦解之外,也知道了接下來要面對的對手不是等閒之輩。

  而楊曜等義軍殘部南下歸附,也同樣在意料之中。

  正月十八日,楊曜、崔去疑等人南下渡過汶水到達了泰山郡境內,這些人所帶的部屬和家眷合計萬餘人。

  不過這部分人之中婦孺的比例較少,有七千人都是青壯。畢竟能從那場大戰之中跳出生路的,

  身體不健壯怕是不行。

  此刻,劉絳和段屈直已經合兵一處,轉進了泗水。

  段屈直的年紀不大,比劉絳還小一歲,只有二十,但兵齡可比劉絳還多,十三歲就跟著其父在軍中了。

  長得也是真高大,比劉絳還要高個二三厘米的樣子,差不多是一米九的身高,身形壯碩魁梧,

  跟熊瞎子似的。劉絳見過的人裡面差不多只有趙夜叉能跟他相比較。

  但性格還挺好,接受了劉絳同乘一船的邀請,其魔下的鮮卑武士有不少還留著索頭,段屈直則留著編發,就跟唐嫣和羅晉演的一個電視劇,什麼未央?裡面吳建豪的髮型一樣。

  劉絳記得當時還吐槽過,這特麼髮型太扯淡了,古代還有這麼新潮的髮型?

  還特麼真有,把一堆小辮子扎了起來...造型師有點東西。

  「劉兄,你這吃法是從何處學來的,我怎麼從未見過?」

  段屈直指著桌案上泥爐陶火鍋問道。

  劉絳則手把手的演示了一下,把切好的薄肉片下進湯鍋里,涮一涮就撈了出來,沾點佐料就開吃了。

  「不瞞段兄你說,我這人就喜歡享受,美食美酒美人我都喜歡!」

  「哈哈哈,如此說來,我的愛好也跟劉兄一樣啊,哈哈哈哈...」

  「對了,這杯酒敬段兄,上次段兄贈我良馬,我還沒來得及回報呢。」

  「些許小事罷了,劉兄,至於賣馬的事...」

  「我明白,段兄,說什麼買馬之類的話,是我唐突了,不必在意此事,這次出兵,你我一起行軍,趕赴沙場,少不得還要並肩作戰,那些小事就不要再提了,來,這杯酒幹了,能一起上陣,那就是好兄弟!」

  「劉兄雖然是南人,卻比我見過的北地豪傑都要豪邁,干。

  兩人都是武人,一見如故。

  段屈直也是知道劉絳的戰績的,光是在赭丘城靠著一個山丘抗住了北趙十萬中軍的二十餘日的衝擊,還反殺了一個段氏宗親。就這仗給他打他是沒把握。

  赭丘之戰絕對是崇寧四年南北交鋒的關鍵節點,硬生生耗盡了北趙大軍的戰意。

  「劉兄,你我此次奉李丞相之命北上增援李徐州,不知道你對兗州的戰局怎麼看,我...大楚能否全取青兗,據敵於泰山?」

  一碗酒過後,段屈直也是想問問劉絳對這次戰事的看法。

  劉絳放下碗,用筷子撈了滾開的肉片,吃了一口之後,又喝了一口酒,這才開口。

  「段兄出自北方,又是北趙宗室,你覺得北趙軍的優勢何在?」

  段屈直道:「騎兵。趙軍最大的優勢是騎兵,若是陣列而戰,在尺寸之地相爭,趙軍不如楚軍堅韌...劉兄的意思是,若在泰山郡內作戰,地形有利於我...大楚?」

  『是這樣沒錯,李徐州用兵向來穩中帶狠,我以為他一定會先固守汶水一線,堅壁不出以消耗北趙大軍。趙軍剛剛平滅了崔白昊的青充義軍,士氣正盛,此時與其交戰自然是不合時宜的,不如就暫且堅守不出...我軍兵少,後勤所需糧草遠比趙軍要少得多...不怕消耗。且這次我軍還有段兄你跟羊將軍都在,加上李徐州魔下的騎隊,就算是正面一戰,也未必輸給趙軍!」

  段屈直聞言連連點頭,劉絳說的正合兵法說的。實而備之,強而避之。

  難怪能在這麼年輕,出身還不好的情況下早早就幹上一州刺史的職位了。看來不管靠運氣,能力是真沒的說啊。

  等到二十五日,劉絳和段屈直兩人率領的一萬兩千步騎才趕到了梁父,一同趕到的還有張通儒。王道之率領的齊郡義軍八千人。

  泰山一線的楚軍各部聚集了差不多五萬人。

  李峻還是第一次指揮如此大規模的軍隊,五萬兵馬。

  中軍大帳,各部將領第一次全員集結。

  帥位空懸,左側兩個位置坐的是段屈直和劉絳,右側兩個位置坐的是羊忻和崔去疑。

  其餘的眾將都站在兩側。

  羊忻打量著坐在自己對面的劉絳,果然如傳聞之中說的,雄毅寡言,姿貌魁偉...

  察覺到對面有人打量自己,劉絳也衝著對面的羊忻微微頜首。

  羊忻也點頭還禮。這種場合之下兩人並沒有太多的交流李峻作為主帥壓軸出場坐在帥位上,「北虜的十餘萬大軍已經從黃河岸邊撲過來了,諸位都跟趙軍打過交道,趙軍這段時日在黃河南岸摧枯拉朽般的屠戮義軍,士氣正盛,所以當下我軍要避其鋒芒,堅壁不出,以消耗敵軍士氣,等到時機合適,再行反擊,必能大獲全勝。我之方略,諸位可有異議?」

  李峻在上面說,段屈直在下面聽著,只覺得這番話怎麼這麼熟悉,隨後看了一眼上首的劉絳。

  前些時日,在船上喝酒的時候,他就是這麼說的?堅壁不出,避敵鋒芒,再行反擊?

  好像意思都差不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