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宇的艦隊再次進入光速,這次航行的距離為14.2光年,是距離星艦地球最近的一個人類世界。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在危機紀元最後那幾年,姜宇在未能執掌太陽系國政權的時候,就用計派出過十六支星際艦隊。
這十六支艦隊大多數都返航了,只有第五、九、十一、十二四支艦隊在姜宇的逼迫下繼續航行。
一直到他們在新星系落腳,艦隊當中的大多數人對姜宇還有些怨恨。
他們建立的新世界, 跟整個太陽系國也是離心離德。
只承認跟太陽系國的隸屬關係,卻不執行太陽系國的國策。
如果不是姜宇後來派出的追擊艦隊,對姜宇有極高的忠誠度,這幾個世界的位置,太陽系國怕是都不知道。
當年姜宇自導自演,一方面逼迫著幾個艦隊繼續星際遠航, 一方面又派出大量的追擊艦隊去追擊他們。
其實那是姜宇在壯大逃離艦隊的規模,以免被三體星人將人類一網打盡。
他們的位置都距離新大陸星系太遠了, 就算是後來的追擊艦隊對姜宇有足夠的忠誠,卻也不適合將他們囊括到太陽系國的治理當中。
首先官員上任就需要四五十年時間,下一任官員還在途中的時候,在任的官員早就逝世了。
就算成功接任職權,四十多年的時間變化太大了,很難達到有效的治理。
只能用寬鬆的聯邦制捆綁住他們,讓他們自治。
時間久了,肯定會有異心,姜宇在出發的時候,這四個世界就已經有了獨立的想法。
姜宇準備訪問這四個世界,當然是帶著六百艘軍艦組成的艦隊訪問。
在遙遠的距離下,聯邦制姜宇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要獨立姜宇就要痛打他們,不然以後行省很可能會有樣學樣。
另外還有兩個艦隊,是姜宇在得到太陽系國的政權後派出的。
分別是第十七和十八艦隊,他們的忠誠度要遠遠高於之前那四個世界的人們。
可是當第一批船員逐漸年邁, 新生代成長起來之後, 他們也漸漸跟太陽系國沒那麼親密了。
對於他們,姜宇準備用懷柔政策,給予一些好處,同時會遷徙一批太陽系國的公民來他們這裡工作和居住。
姜宇的第一站是恩波星系,這是當年姜宇給這六個艦隊的特權,他們落腳的星系可以用艦隊指揮長的名字命名。
恩波是當年九號艦隊的指揮長,幾十年前就已經逝世了。
……
在姜宇光速飛行兩年後,也就是銀河68年,青女星,科學太空城。
青女星一共有兩個科學城,一個是建在基地島的太空城,一個是當年在太陽系完成了主體建設,並由方舟計劃帶到新大陸星系來的,雪花形科學城。
為了將兩者區分開,便將現在停泊在青女星近地軌道的科學城,命名為科學太空城,另一個科學城則命名為基地科學城。
一般一些有危險的試驗,或者有危險的試驗品,都在科學太空城進行和儲存。
姜鵲接下來將要進行的一次躍遷實驗有些危險, 她便帶著兩個學生和幾個機器人,前往科學太空城的實驗室繼續實驗。
現代人出門,都喜歡帶一兩個機器人,它們會幫忙儲存資料,攜帶些東西之類,是人們工作中的主要工具,以及生活中的主要助手。
不過它們在出廠時和出廠後都被強制性要求,不能有完全類人的外觀,一般的生產廠家都會在機器人的頭部做出明顯的區別。
把機器人的頭部做成鵝蛋形,或者方形,並且不會用任何類人的皮膚和毛髮這樣的結構,只用外形精美的金屬外殼。
有些機械愛好者,還會幹脆將機器人的一部分零件裸露在外。
在文化上,產生了脫胎於傳統美學的「機器美學」。
有些人會將機器人當成家人那樣對待,但大多數人只把它們當做工具和助手,就像是公元人對待電腦和汽車的感覺差不多。
不管對他們是什麼態度,在太陽系國的憲法中都寫得明明白白:所有的智慧機器人沒有生命權。
也就是說它們的損壞只能算是財產損失。
隨著智慧機器人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它們越來越人性化,也越來越貼心,許多人都漸漸將機器人當做自己的伴侶。
當然也有反例,也經常出現虐待機器人的事情。
為了避免造成難以控制的社會現象,執政府大幅度提高了高智能化的機器人售假,普通的工具和助手機器人卻沒有漲價。
當買個高智慧機器人的成本,比尋找人類伴侶的成本高很多的時候,機器人的伴侶現象迅速得到緩解。
另外執政府一直在做智慧機器人「類寵物化」的宣傳,用道德來約束人們,避免惡劣的虐待機器人事件發生。
姜鵲帶著學生和機器人來到九號物理試驗一區,為他們準備好的實驗室。
她向學生最後強調這次實驗的注意事項,並給學生和機器人下達命令,做實驗的準備工作。
在他們的準備過程中,隔壁的十號區也在進行著一場教學實驗。
十號區是生物試驗區,鄭愷教授帶著十個學生,用實驗的方式講解人工器官的原理。
一直到現在,生物學家一直在沿用當年柏翔東發現的人體細胞生物電原理,這些理論已經是生物學上的經典理論,最多是做一些補充。
實驗對象還是七號菌,偶爾還會解剖橙葉殺手,做動植物細胞結合技術的講解。
這些實驗和解剖,當年還是高端實驗,而現在就是些普通的教學實驗。
但因為這兩種實驗體都很危險,所以這些實驗都在科學太空城裡進行。
鄭愷教授一邊講解,一邊進行實驗,當實驗結束後,再次注入強酸,將透明的實驗器皿里的大部分七號菌殺死。
鄭愷教授在專心講課時,實驗室里突然響起了警報聲。
大家是一愣,鄭愷問銀河三號:「怎麼回事?」
銀河三號道:「檢測到實驗器皿上有微小縫隙。」
為了保障實驗的絕對安全,實驗器皿在隔壁房間,整個實驗過程用立體影像向學生們播放。
隨著立體影像技術的新進展,現在的立體影像已經有身臨其境的視覺感,不會影響學生們的觀察。
鄭愷教授道:「立即做消毒處理,派出機器人更換實驗器皿。
「好了,我們去進行下一場實驗。」
他並沒有太當回事,因為實驗室是全密閉的狀態,就算是跑出來幾個七號菌,在抑制生物生存的消毒環境下也難以存活太久。
在進行對橙葉殺手解剖實驗的時候,鄭愷總覺得手背有些癢,他低頭抬手看了看,不知道什麼時候手背上竟然起了些褐色的斑點。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