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發達的農牧業

  【默唸三遍網址 請問記住了嗎?沒記住的話下章我再問一遍。最好幫我分享到Facebook哦】

  唐納德長嘆了口氣:「我們以後最多只能改良這款發動機,而沒辦法生產全新概念的發動機了。

  「現在這款發動機的最高速度,達到過光速的1%,不過應該還有很大的改良空間。

  「已經有兩台這類的發動機裝備到了飛船上,不過在應用過程中發現了許多問題,我們應該會再花一兩年的時間改良,再進行新的應用。」

  最初核動機是廣寒城跟PDC合力開發,後來PDC越來越敵視廣寒城,雙方的合作就停止了。

  當全球在基因改造技術的影響下,階級和思想逐漸固化後,PDC的核聚變發動機的研究一直沒有突破。

  廣寒城研究出核動機之後,等於在對太陽系的開發技術上,跟PDC之間有了代差。

  這款發動機讓星際旅行成為了可能,只不過還要開發一段時間,不然這段旅行也要論萬年計。

  姜宇記得這個類型的發動機極限是光速的15%,顯然對核動機的開發任重而道遠。

  另外在太空工業、殖民地的建設上,廣寒城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只不過這些成就不是新技術,只是效率更高了,跟核動機比起來只能算是錦上添花。

  接下來唐納德給姜宇講述科學院基因方面的成就,人類的DNA分為兩種,一種是人體DNA,一種是無用DNA。

  無用DNA的概念早就有了,大部分DNA遺傳信息是處於休眠狀態的,那些遺傳信息基本是人類進化過程的「記錄」。

  所謂的「人體DNA」,是柏翔東給出的概念,控制這些DNA,就可以改變人類身體的方方面面,是直接可以通過人體表達出來的DNA。

  柏翔東已經基本上掌握了人類DNA的可控技術,顧志澤正在做這方面的完善,預計再用二十年到三十年時間,人類就能掌握自己的可控DNA技術。

  但是這項技術怎麼用,現在還沒有定論,所以該技術還在保密狀態。

  到是顧志澤以前提出的再生劑研製成功了,也正是因為這個藥劑的應用,廣寒城可以治療因為人體衰老的大部分疾病。

  廣寒城居民的壽命上限,才達到了大自然給人類的極限。

  最後是太空農業和太空牧業的技術,唐納德用圖片和講述的形式,簡述了這兩項技術的發展,以及現在到達的成就。

  先說太空農業,這個研究組從柏翔東的研究成果里,得到了極大的啟發和借鑑。

  對農作物基因的改造,很快從不可控的輻射育苗,變成了可控性的修改基因。

  姜宇從圖片裡看到,新培育出來的小麥,已經基本上喪失了原來的樣子。

  麥穗到是跟原先的麥穗差不多,不過打了很多,長得跟個小玉米似的。

  另外葉子和麥稈是大有不同了,麥稈變得很短,葉子卻更多了,像是向日葵一樣圍成了一個綠色的圓形。

  新小麥的根系也非常發達,可以看到在培養液里的根部,比葉子和麥穗的體積加起來還要大幾倍。

  只要養分和水分足夠,這樣的小麥一周就能從發芽到成熟。

  這樣的小麥一層一層種在一間巨大的培養室里,每一層的頂部都有模擬陽光的燈光,讓小麥可以日夜不停地生長。

  農業方面還有另一個研究方向,現在的人工澱粉再添加上其它的微量物質,已經可以合成玉米、紅薯、土豆等等,幾乎主要成分是澱粉的農作物,都能合成了。

  只不過根據科學院的觀察,人類的消化系統對用人工澱粉合成產品地吸收不是很好。

  科學院相關領域的專家研究了這個課題幾年,最終得出結論:

  人類的消化系統,還不太適應人工澱粉的合成產品。

  唐納德講到這裡的時候,做了詳細的解釋。

  據可靠的研究報告表明,人類的消化系統有過一次巨變。

  最初的智人是雜食性動物,甚至會從草裡面以效率很低的方式,獲取自身需要的營養。

  後來智人開始狩獵,從肉食裡面可以更快地獲得營養,大腦也隨之越來越發達。

  為了給大腦供給足夠的營養,人體開始從消化系統「節流」。

  盲腸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變小,最終變成了個無用器官的。

  再後來開始農耕後,人類可以從植物的種子裡,直接獲取碳水化合物,消化系統進一步萎縮。

  現在別說草葉子,連生肉都沒辦法消化了。

  這個演化過程持續了十萬年甚至是幾十萬年,為了配合消化系統,肝臟這個「化工廠」也產生了巨大的改變。

  植物為了避免被吃,也在漸漸進化,要麼進化出了毒刺、硬殼,要麼具備了毒素。

  植物在毒性越來越大的時候,肝臟也在跟著進化,不然智人早就被毒死了。

  而現在的人工澱粉產品雖然也含有不少微量元素,但是它比起從農作物上生長出來的果實,還是更加的「純粹」。

  這讓肝臟和消化道有些懵逼:不說有毒素麼?怎麼沒有了?

  人工澱粉食物可以進一步地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但是這個變化太快了,沒有給人體做出應對的時間。

  所以對人工澱粉相關產品地吸收,反而不是很徹底。

  聽到這裡,姜宇到是突然回想起三十六的一番話:自然進化已經不可能給人類新的高度,人類想要再進一步只能自己給自己進化。

  應對人工澱粉這類的問題,再靠自然進化顯然過於緩慢。

  唐納德講道:「所以太空農場裡那些可以迅速生長的農作物,等於是原始的在地里耕種出來的農作物,到人工澱粉產品之間的過渡。」

  姜宇問:「你們有沒有想過,用基因技術改變一下人類的消化道?」

  「有人提出過,」唐納德道:「不過大家都表示這個觀念過於激進,執政官伯頓給出的批覆是:二十年內暫不考慮。」

  姜宇點了點頭,人的思想顯然還沒有跟上所需的進化速度。

  這件事急不得,只能慢慢改變人們的觀念。

  唐納德繼續介紹太空牧場,如果說太空農場只是借鑑了柏翔東的研究,那麼太空牧場就是直接應用了柏翔東的研究。

  一開始這個項目組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在太空建立類似於地球上的牧場,一個是用3D列印技術,列印肉類。

  可是從地球引進的動物,很難適應月球的低重力環境,生長周期也並沒有預計的那麼快。

  而用3D列印技術製造的肉類臭不可聞,讓人一點食慾也沒有。

  這兩條路行不通之後,項目組才開始利用柏翔東的技術,直接培育豬肉、牛肉、羊肉。

  通過研究豬牛羊等畜類的DNA,項目組很快找到了培育肉類的可控方式。

  先在培養皿里放置豬肉細胞,然後給它供給養料,並以生物電的方式下達繁殖肉類細胞的命令。

  一天時間,一塊兩公斤左右的豬肉就能形成。

  不管是口感還是味道,跟真正的豬肉無異,因為這壓根就是塊真正的豬肉。

  【章節開始的時候讓你默唸三遍還記得嗎?分享臉書可能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