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慧明和尚

  第10章 慧明和尚

  依稀記得那一世,金山寺的主持法明長老門下有四位得意弟子,慧明和尚是其中年紀最小的一個。能被長老視為得意弟子,自然有些慧根。慧明跟著長老學習諸般經典,不久便悟得空三昧。知甘露解脫法味,了達萬法唯是自心之所顯現。奈何定力不足,未能證果。因此也是最不守寺內清規的一個,貪玩貪吃。常常偷偷溜出寺去喝酒吃肉,遊山玩水。法明長老執掌戒律甚嚴,寺內若有人敢違反戒律,喝酒吃肉,肯定是少不了一頓杖責的,卻唯獨對慧明除外。慧明雖屢屢破戒,長老對他也只不過是呵責罷了。久而久之,那些受過杖責的和尚自然有些不服氣,說法明長老偏心,同樣是犯了戒律,卻罰有輕重。

  這一日,長老升堂講禪,開口說道:「近來聽說,有些人認為我執法不公,同是犯戒,懲罰卻有重有輕,心有不服,是也不是?」

  大眾默然,無人敢應聲。

  長老對眾喝道:「慧明縱然行為放縱,貪吃貪玩,只是天性使然。然他心地純良,何曾看到他有過損人利己,惱害眾生的行為?他天性灑脫,視人生如幻夢,從不計較得失。只此一點,便不墮三途惡道。而汝等中有些人,只見他人不是,不言自己過失,只能自己好,見不得別人好。身為出家人,心中貪、嗔、痴、慢比之在家人更甚,此非是天性,乃心之惡也!我若不嚴加管教,放縱汝等,待爾等袈裟下失卻人身,悔之晚矣!」

  此言一出,大眾中面露慚愧之色者有之,無動於衷者有之,憤憤不平者亦有之。

  而「我」依舊我行我素,趁大眾禪定之時,偷偷溜到河邊觀魚,翹起二郎腿曬太陽。大師兄慧悟見我又偷跑,便跟出來說笑道:「和尚好自在啊!」

  慧明道:「大師兄也來躺一下?這邊的確舒服的很啊!」

  慧悟笑道:「你還真好意思讓我陪你躺著!大家都在禪坐,你卻跑來這裡。似你這般不用功,何時才能證得菩提啊?」

  慧明道:「禪定著實無趣,滅除了一切妄想執著,連痛苦和快樂都一併感受不到了。都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活著。只怕再向前一步,自己就不是自己了。這世間好玩的,好吃的這麼多,又何必急於放棄呢?」

  慧悟道:「世間快樂短暫,轉瞬即逝。若太過放縱,恐怕痛苦來臨之時,定力不足,心隨境轉,屆時沉淪苦海,誰能救拔?」

  慧明嘆道:「欲證菩提,何其艱難。莫說你我等輩,就算古之高僧大德,也不知修了多少世,尚不可得。還不如隨心所欲,自由自在的好。」

  慧悟道:「既然出家,當以求佛智為正業,怎能貪圖玩樂,不務正業呢?」

  慧明笑道:「在朝堂上的把升官當成正業。做買賣的把發財當做正業。書生把功名作為正業。小偷把盜竊當做正業。漁夫把捕魚當成正業。出家人把證悟當做正業。劊子手將砍頭作為正業。慧明把做夢當成正業。有些人的正業,到了別人眼中,恰恰就成了不務正業。哪有那麼多正業呢?」

  慧悟被他這麼一番言語,也是逗得哈哈大笑。亦知機緣未至,便也不再強求。

  二師兄慧真,平日裡持戒甚嚴。見有不守清規之僧,絕不近其十步以內。唯獨慧明飲酒時,他不但絕不嫌棄,還以茶代酒,同坐一桌共飲。

  慧真道:「酒乃僧家第一戒,似你這般兩日一小飲,三日一大飲,成何體統?」

  慧明道:「我不會大飲,只會小飲。師兄可知,這飲酒之道,與禪道大有相似之處,故二祖慧可曾言『吾自調心,何干汝事』。」

  慧真道:「我還真不知,這飲酒之道,怎能與禪法相應?」

  慧明道:「禪之道,儼然若思而無念,朗然若照而無覺。性相同觀,心境一體。就如同飲酒之人,有微醺之感,亦醉亦醒。對世間之一切,皆是淺嘗即止,從不過分貪求。亦見亦不見,亦知亦無知,無生滅兩邊,從容中道。」

  慧真笑道:「你這些歪理,可別出去和別人亂說。貪杯就直說貪杯好了,還找這麼冠冕堂皇的藉口。咦,除了酒戒,又添妄語口業!」

  慧明也笑道:「聽師兄這麼一說,我的罪業也就消了!阿彌陀佛,多謝師兄為我消業!」

  慧真勸道:「早晚還是要自律些,只恐無常迅速,渡生死苦海之時,力有不逮。」

  慧明點頭稱是,停杯不飲。

  三師兄慧思,除了佛法以外,亦精通武道。是寺內唯一一個能讓慧明見了,撒腿就跑的人。若是見了慧明怠慢功課偷偷溜走,或是跑去喝酒吃肉。只要被他逮到,雙方便少不了一番切磋了。結果可想而知,每次都是慧明求饒。

  慧思道:「怎麼,你不是常說人生是夢麼?怎麼做夢還能感覺到疼呢?」

  慧明道:「師兄身為出家人,卻如此殘忍,又把我好夢打醒了。你這是犯了嗔戒啊!」

  慧思道:「唉,沒辦法。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為了師弟你,我才做出如此大的犧牲,你當勉勵精盡,方不辜負師兄的一番苦心啊!」

  如此,對這位慧思師兄,慧明便沒了辦法。也只有找來慧悟,慧真二位師兄,為自己求情了。師兄弟四人也常常聚在一起,講說大乘,談古論今。慧明偶爾也會因為經常調笑其他師兄,而成為師兄們調笑的對象。

  比如,大師兄慧悟就曾說過:「慧明這性子,就像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要是他有一天不貪吃也不貪玩了,恐怕那只有兩種可能性了。」

  三人便異口同聲的問道:「哪兩種可能?」

  慧悟道:「第一種就是成佛了」

  三人又問:「那第二種呢?」

  「圓寂了」

  此言一出,師兄弟四人皆是哈哈大笑!

  然而,春去秋來,時過境遷。法明長老,及慧悟,慧真,慧思幾人,卻都陸續在慧明之前圓寂。寺廟換了主持,再容不下他這麼一個放縱不羈的僧人。以前因破戒受過杖責的僧人,將他打了二十仗,趕出寺去。慧明沿街化緣渡日,不久也坐化了。

  往後不知又經歷了多少輪迴,直到這一世,他這性格也真的沒有絲毫改變。卻再遇不到似那班知己……

  唉,慧明啊慧明,你進不能得菩提證道果,退不能混世俗和光同塵,僧不像僧,俗不像俗,不亦苦乎?

  每當這時,他便會想起師兄們說過的話:「世間的快樂是很短暫的,當快樂結束之時,痛苦便隨之而來。過於沉溺在世俗的快樂之中的話,當痛苦來臨之時,也終將沉浸在痛苦之中。」

  然而,他有時又會想,如此又有何妨呢?眾生無不在痛苦之中前行,更在痛苦之中成長,亦在痛苦之中悟得菩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