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孫堅的小動作
現任揚州刺史陳溫,和之前的周昕一樣也是剛任刺史沒多久。👤💝 ❻❾รн𝓾ⓧ.¢𝕆𝐦 💀👹
董卓主政以來,地方大員換了很多,很多人都是在這幾個月間新到任的。
他們不像袁紹,有著四世三公的名頭,短時間裡就能得到地方大族的支持。所以很多人還在為本郡的事務煩惱,無法出兵。
陳溫看起來四十多歲的樣子,史書上對他記載的也比較少,但能任一方刺史,至少在6階以上,絕對的高級人才。
如今的刺史,有能力的能主掌一州,能力稍微差點的,主掌本郡,當然也更有甚者,只有個名號而無法掌權。
陳溫還算不錯,至少他在幾個月的時間裡,把九江掌控住了。但是相對於整個揚州來說,區區一個九江就不夠看了。
地方狹小,人口不多連會稽都不如,雖然密度挺大,但想要以一郡之地統轄整個揚州,力有不殆。更何況,如果他堅持以九江為基統一全州,只怕剛剛收服的就將就要動亂。
所以這段時間以來,陳溫的日子也不好過。
刺史還只是六百石的品秩,級別上還沒有劉風高。但現在刺史權重,能在名義上統領一州。劉風拜見陳溫的時候,完全是把他當州牧對待的。
「致遠年紀輕輕,就在旬月之間平定山越叛亂,果然是少年英才,不負先帝所託。」陳溫當初也是在洛陽待過,他官小,沒和劉風照過面,但劉風的事還是有所耳聞的。
「刺史大人過譽了,多虧了丹陽太守周泰明、吳郡太守盛孝章等家族的幫忙,這才能平定山越。」劉風謙虛道,「此次北上討董,前途未知,還請刺史大人賜教。」
陳溫很想說「你別走了,隨我平定揚州吧」,但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不說劉風自己已經成了他統轄揚州的一個釘子,會不會聽他的命令,就是看他打著「討董」「除****」的旗號,他也不能流露出一點讓劉風留下來的意思。否則的話,等著上任揚州刺史的人多了去了。
「本官著實汗顏,身為一州刺史,本該率軍共赴國難,但致遠你也知道,本官到任不久,對本州還不熟悉,手下無人,只能由致遠代表我揚州俊傑,參與會盟了。」陳溫先是表示自己的難處,然後點播道,「聽聞在京師時,致遠和袁本初、曹孟德關係甚好,會盟之時可多聽取他們的意見,不會有壞處的。」
靠,原來又是一個曹操鐵桿,難怪戰後曹操募兵,這貨那麼支持。不過董卓的眼光還真是差,放了那麼多人到地方,就沒有不反對自己的。
「多謝大人指點。」無論心裡怎麼想,劉風還是要表示感謝。
說實話,對於這位打醬油的刺史,劉風沒有多大交往的欲望。雖然這貨任職3年刺史,但直到被袁術弄死之際,揚州依舊是四分五裂,到他也沒能多邁出去一步,就窩在了歷陽。
吳郡盛憲為太守,還糾結於吳、越之間的矛盾;丹陽周昕和陳溫差不多,也是到任不久,還未收服全郡;豫章和會稽差不多,地方太大,人口分散,以致各地大族掌握地方實權,架空了太守;廬江陸康倒是能力不錯,不過才剛剛平定作亂的山賊,正在休整,有心無力……
也只有會稽,劉風在此多年,早就有了一定的實力,剛剛平定了叛亂,就敢帶著大批人馬萬里會盟。
歷史上除了揚州和交州,其他各州幾乎都有人參與會盟。就連益州,劉焉雖然未到,但也喊了不少討董的口號,也是反董的一員。而如今,劉風彌補了揚州的空白。
城外休息了兩天,等到所有人過河之後,劉風再度出發,直往廬江而去。♦👺 ❻9ѕ𝔥Ữ乂.𝓒ⓄⓂ 💚♖後面,又有一部分九江的玩家加入。
也許是剛剛結束戰爭的緣故,廬江顯得有些荒涼。直到進入了舒縣境內,才變得好一些。
舒縣,廬江治所,周瑜的家鄉。
沒錯,劉風就成衝著周瑜來的,不然,他哪會折騰這麼久,繞路都饒了好大一截。就連拜會刺史陳溫,也只是順路,以免失了禮數。
舒縣周家,可以說是世宦二千石之家,興於周榮,到如今已是六世,周瑜則是第五代的翹楚。《後漢書》中,周家的傳記是和袁家在一起的。
他爺爺不出名,但是他堂祖父周景許多年前就已經任過三公之職,參與過立劉宏為帝的事;堂叔周崇嗣爵安陽鄉侯,官至甘陵相,已經亡故;還有一位堂叔周忠,正在朝廷任職,剛剛步入九卿之位,就算如今的朝堂是董卓掌控,也足以說明周家在朝中的地位。
十幾年後的赤壁之戰時,周瑜還大罵曹操****,壓根就看不起曹操,就是因為人家有底氣,出身顯赫。周忠不久後也會當上太尉,不像曹操,坐實了宦官之後,為士人不恥。
周瑜的父親曾任洛陽令,如今也辭官在家,教育子嗣。但現在主掌周家的,卻是周瑜的另一個堂叔周尚。
劉風和周家不熟,之前沒有過來往,也不能貿然前去打擾。再說了,自己帶著這麼多人,第一個要拜訪的,不是周家,而是廬江太守陸康。雖然之前已經傳信言明,自己是路過,但既然來了,還要進城,就不得不當面解釋清楚。
當然,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廬江太守府中的那兩個小屁孩——陸遜和陸績。
這可是吳四姓中未來的掌舵者,提前打好關係,對將來進入吳郡是有很大好處的。
但劉風剛剛安下大營,還沒來得及進城拜會,就收到了一個消息。
荊州刺史王叡被孫堅殺了。
劉風的行程被這個消息打亂了,沒有急著入城,而是先招荀攸來議事。至於那些不敢寂寞的玩家,早就明白了劉風的目的,十幾萬人一窩蜂的進入舒縣,想試試有沒有機會接觸到歷史人物。
「孫文台的性格還是沒有變,睚眥必報。」看過劉風遞來的消息,荀攸笑道,「不過也是王通耀(王叡字)自己作死,明知道孫文台不待見他,居然還敢放孫文台的兵入城。裡應外合之下,他哪有不死的道理!」
荀攸的語氣很平靜,讓劉風搞不明白了,於是問道:「攻公達,王荊州好歹也是士人,你就沒有一點憤怒的感覺?」
「憤怒?為什麼憤怒?他這種人,或許能在太平盛世做一方牧守,言及兵事,取禍很正常。」荀攸道。
「可他畢竟是要起兵討董的人啊!」劉風雖然知道歷史,但還是想知道智腦是怎麼安排的。
「他是荊州刺史,如今的刺史雖然品秩未變,但權力卻和州牧一般無二,他要是去會盟了,孫文台何以自處?」荀攸反問道。
劉風好像明白怎麼回事了,這王叡還真是必須要死啊!
先從孫堅和王叡的恩怨說起吧!
王叡是世族出身,典型的文人,看不起武人。他沒有想過,黃巾一來,天下時常戰亂,武人的地位在迅速提高。
孫堅和王叡的恩怨,從孫堅拜長沙太守鎮壓三郡反賊就開始了,太守是文職,以文職督兵,絕不僅僅是武夫,但在王叡看來,孫堅就是個武夫。
這也不能怪王叡,畢竟孫堅無論從長相還是經歷,都與武夫相關。
他成名於親手殺賊,入仕是因為鎮壓許昌起義作戰勇猛,但是十年間,只在幾個縣丞之間輪換,直到黃巾起義,又因為作戰勇猛而升職,雖太尉張溫西征涼州。之後因為荊南賊軍復起,聲勢浩大,這才被任命為太守,討伐區星、周朝,還是因為作戰勇猛,積功升為烏程侯。
之前王叡這個刺史還不足以壓倒孫堅,但一起鎮壓區星等人的叛亂時,就已經表現出對孫堅這個武夫的不屑。這幾年刺史的威勢漸重,他就更想壓孫堅一頭了——不知道其中有沒有嫉妒孫堅封侯的原因。
孫堅是什麼人,輕狡之徒,性格剛烈,能忍受幾年王叡的打壓就很不錯了,找到了機會,還不直接動手。
話說這王叡也太不會做人,和武陵太守曹寅的關係更差。要知道,荊州刺史部在漢壽,和武陵太守府臨沅挨著,這關係都處理不好,也不知道他這個刺史是怎麼當的?
就在接到橋瑁的檄文準備起兵討董之際,王叡居然還放言要先殺曹寅,然後北上。這下好了,刀都伸到脖子上了,哪有不反抗的道理?於是曹寅學者橋瑁的樣子,假傳光祿大夫溫毅的檄文,移交給孫堅,讓他帶兵殺了王叡。
這正中孫堅下懷,等了幾年終於有了機會,孫堅那會客氣。於是借著大軍討糧之際,進入漢壽縣,逼得王叡吞金自殺。
期間也有玩家想改變王叡的命運,但作死的自有該死之處,王叡根本不將玩家放在眼中,所以被孫堅輕易得手。
當然了,也少不了荀攸說的理由,若是王叡也去會盟,他是荊州刺史,就是孫堅名義上的上司了,以孫堅的性格,怎會會讓這種事發生。或許就算沒有曹寅假傳檄文,他也會找機會把王叡弄死之後再北上。
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有袁家的聲望,以一介太守統領全國諸侯,其中還有自己的頂頭上司。
四世三公的頭銜,還真是可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