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袁陶孫暫息戰火

  聽完紀靈的一番話之後,閻象沉默了,袁術也沉默了。69ᔕᕼᑌ᙭.ᑕOᗰ

  合肥是一座堅城,三萬大軍想要強攻,是很難攻破的。

  而紀靈之計,可以說是天衣無縫。

  因為蔣欽周泰劫糧草是真的,大軍一旦缺糧,軍營中出現混亂,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從剛一出兵,紀靈就在謀劃著名整個計策,閻象覺得就算是他也很難識破。

  合肥的徐晃肯定無法識破了。

  那麼遠在壽春的陶應,為什麼會識破呢?

  而且還巧妙的用了將計就計,不但在合肥設了局,還在六安,將雷薄的五千兵馬全部殲滅,他是怎樣算到的呢?

  「主公,末將曾聽說,陶應麾下有一謀士,叫郭嘉,這一切都與他有關!」

  「郭嘉?」袁術一聽,眉頭緊鎖。

  「主公,你莫非聽過此人?」閻象顯然沒有聽說過郭嘉之名。

  「前年討伐董卓的時候,陶應便一直將此人帶在身邊,不過也沒聽說此人有什麼大才啊……」袁術想了想說。

  「主公,郭嘉此人,我們絕對不能輕視,他有鬼神莫測之能啊!」看到袁術對郭嘉並不重視,閻象趕緊提醒。

  沒有什麼大才,陶應能夠將其一直帶在身邊?

  要知道,陶應可是被許子將評為文韜武略,當世俊傑啊!

  看一看他身邊的那些將領,以前都默默無聞,可自從跟了陶應之後,個個都是猛將良將,那說明什麼,說明陶應有眼光啊!

  在討伐董卓之戰中,陶應曾立下大功,這與郭嘉是分不開的。

  「主公,此戰紀靈將軍並無過錯,只是我們低估了陶應和郭嘉,屬下以為可饒其死罪,令其日後戴罪立功!」閻象向袁術拱手又行的一禮,說道。

  「看在閻長史求情的份上,今日先饒你不死,但日後若犯,兩罪並罰,退下吧!」袁術其實並不想就此斬了紀靈,紀靈可是他麾下的大將啊!

  三萬兵馬沒了,劉勛、雷薄、陳蘭也都戰死了,如若自己不追究紀靈之過,那以後自然有將領不服。

  現在,閻象求情,正好可以借坡下驢。

  「多謝主公不斬之恩,屬下今後必將肝腦塗地,萬死不辭,多謝閻長史……」紀靈千恩萬謝之後,離開了將軍府大廳。

  「閻長史,我們現在該當如何?」

  「陶應占領九江,士氣正盛,我們當避其鋒芒,暫且守住廬江,與丹陽的吳景相互呼應,確保這兩郡不失,等到以後兵精糧足之時,再圖淮南!」閻象非常無奈的說。

  「好,就按你的辦法去布置吧!」

  「諾!」

  現在廬江袁術的可戰之兵只剩下兩萬,閻象沿著長江邊布置了東西兩個大營,各一萬兵馬。

  東大營主將為紀靈,橋蕤為副將,西大營主將為張勳,李豐為副將。

  整個廬江的府兵、郡兵全部收集起來,大約一萬,由袁渙統領,負責守衛舒縣。

  各縣繼續招募鄉勇,以防盜匪。

  梁綱樂就前往丹陽,各自招募五千青壯。

  丹陽是山越最多的地方,民風彪悍,是最好的兵源之地。

  只要有糧草,就不怕招募不到精兵。

  一下子折損了三萬兵馬,對於袁術來說,糧草的問題倒是緩解了。

  丹陽,太守府。

  吳景、徐琨、孫策、周瑜等,在一起議事。

  袁術到了廬江之後,立刻封吳景為丹陽太守,並且撥給他五千兵馬,讓他攻下丹陽。

  當時丹陽太守是周昕。

  徐琨是孫策的表兄,曾跟孫堅討伐董卓,孫堅第一次兵敗之後,徐琨便回到吳郡募兵,之後一直和吳景在一起。

  他們麾下也有五千兵馬。

  總共一萬兵馬,開到丹陽之後,周昕直接逃走了。

  袁術連揚州刺史都殺了,周昕能不跑嗎?他的兄長周昂在豫州被孫堅殺了,周昕不是沒想過報仇,但問題是實力不夠啊!

  占領丹陽,兵精糧足,有孫策之勇,有周瑜之智,吳景一邊繼續招募兵馬,一邊思考著攻打吳郡。

  吳郡才是他們真正的根基,只要能夠占領,等到烏程侯孫堅率軍返回,那便可成就一番霸業。

  可是當一切準備充足,將要出兵之時,傳來消息,紀靈在合肥大敗,折損了三萬兵馬。

  「陶應現在還在九江,我們速戰速決,拿下吳郡!就算沒有後將軍的支持,也一定可以堅守到我父親大軍返回。」孫策準備了這麼久,怎麼能輕言放棄呢?

  「少將軍,吳郡有一萬兵馬,分別駐紮在吳縣和富春,無論是攻打哪裡,都不可能短時間攻破,而占領其他縣城,卻毫無意義,若在我們久攻不下時,陶應的大軍殺到,將會讓我們腹背受敵!」吳景搖了搖頭說。

  「富春守將陳到,無名之輩爾,我們孫家在富春有一定的影響力,只要我的大軍一到,他們必然支持,我只需五千兵馬,便可攻下富春。吳縣如果攻不下,我們便占領錢塘,然後徐圖吳郡!」孫策對攻下富春還是很有信心。

  「少將軍,陶應有識人之名,陳到雖是無名,但卻並非無才……」

  「我意已決,舅父不必多言!」

  雖然吳景是丹陽太守,但是在這裡,他們都是以孫策為主的。

  「伯符兄,富春或許可以攻下,但合肥有三萬兵馬,隨時都可以渡江來到丹陽,如果我們的兵馬被牽制到吳郡,丹陽便有可能丟失,到那時,孫將軍如何回江東?」周瑜說道。

  「這……」

  孫策一下子又陷入兩難之中。

  如果沒有父親孫堅為後盾,那他在吳郡就是一支孤軍,切不說能不能守住,對方即使不打,切斷他的糧道,都能把他困死。

  吳郡的那些世家也一定會見風使舵,關鍵時候將他拋棄。

  「少將軍,公瑾言之有理啊!」徐琨也說道。

  「伯符兄,當務之急我們是堅守丹陽,而不是挑起戰端,今年糧食長勢不錯,秋收之後,我們的糧草必然充足,現在可以繼續征討山越,一邊練兵,一邊募兵。若能將兵馬擴充到三萬,加上孫將軍的兩萬精兵,到那時,我們一鼓作氣,拿下豫章和會稽,以三郡之地,對抗陶應,徐圖吳郡!」

  合肥之戰讓周瑜看到了陶應的強大,這個時候去硬碰,顯然是不智的行為。

  但是他也知道,孫策絕對不會服輸,因此沒有直接勸,而是給他一個最合理的規劃。

  「好,就依公瑾所言!」孫策好勝,但卻並非無謀,他很快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