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瑾,後將軍要來廬江了,我們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孫策顯得非常興奮。♢🐚 ➅❾ร𝒽U𝓍.Ć𝕠๓ 😳♖
他今年十六歲,但長得高大威猛,看起來就像十八九歲。
周瑜雖然與他同歲,但明顯要顯得稚嫩一些。
「伯符兄說的不錯,這確實是我們的機會,只要我們運作好了,將來孫將軍入主江東,就容易多了!」
「公瑾,你的意思是……」
因為現在,孫堅雖然是豫州刺史,可名義上還是袁術帳下的將領,孫策並沒有想的太遠,只是覺得自己的一身本領,將會有用武之地。
和他的父親孫堅一樣,在戰場上大殺四方。
而周瑜卻已經在為孫策謀劃孫氏霸業了。
「伯符兄,豫州雖古稱中原,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可是現在卻不適合孫將軍,一則人口稀少,許多土地都荒蕪了,在那裡無法養兵,二則不可避免的要與袁紹進行衝突。要想在豫州站住腳,便不能離開後將軍袁術的支持,而最終會被束縛。孫將軍人稱江東猛虎,唯有回江東,才能成就霸業!」
「成就霸業!」聽到這四個字,孫策先是一愣,可是很快,他的眼中充滿了火熱。
「伯符兄,亂世正是英雄用武之地,怎可一直在人帳下?伯符兄乃孫武之後,又有霸王之勇,加上孫將軍之聲望,以及孫家和吳家在江東的底蘊,必能乘勢而起!」
「公瑾說的沒錯!」孫策很激動,但是很快,他又皺起了眉頭,「可是如果父親回江東,那豈不是要與後將軍決裂,以如今的實力,我們可根本無法與後將軍抗衡啊!」
「當然不是現在了!」周瑜笑了笑,「伯符兄,後將軍的目標是淮南,從沛國進入九江,不是更容易嗎?為何還要繞道襄陽、江夏?」
「公瑾是說,徐州陶謙……」
「天下大亂,梟雄並起,此時,世人皆以為最強者莫過於長安董卓,冀州袁紹,以及後將軍袁術,卻忽略了另一個人!」
「陶謙?」
「不,是他的兒子陶應,人中之龍,此時已經一飛沖天了,他的崛起,無人能夠擋住,連袁術都要繞道,我有預感,陶應定會成為我們一生最大的敵人!但我渴望將來與他一戰!」
「典韋、趙雲,斬華雄,敗呂布,我也想要會一會他們!」想到勁敵陶應,孫策沒有絲毫擔憂,反倒是異常興奮。
「後將軍來廬江之後,必然要奪取九江,甚至是廣陵,他要以淮南為根基,壯大自己,從而稱霸天下。而淮南又威脅到徐州,就必然會與陶謙父子衝突,伯符兄可請令入江東,占領丹陽!」
「丹陽多山地,良田很少,公瑾為何不選擇吳郡?而且那裡我們也很熟悉啊!」
「吳郡與廣陵僅有一江之隔,徐州水軍非常強大,張遼和陳到率領一萬兵馬駐紮在那裡,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吳郡太守荀攸,乃是陶應的人。袁術不會給我們太多的兵馬,因此我們無法奪下吳郡!」周瑜搖了搖頭,「不過丹陽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兵源充足!」
「兵源充足……」
「陶謙剛來徐州的時候,就讓曹豹回丹陽募兵,丹陽的山越,可是我們現在最好的兵源啊!」
「那我父親何時可回江東?」
「伯符兄不必擔心,後將軍帳下,如果沒有孫將軍,那他怎麼能是陶謙父子的對手?」
「好,太好了!」孫策非常高興,「有公瑾相助,我孫氏霸業何愁不成!」
下邳,刺史府。
陶謙、陶應、陳登、張昭、郭嘉、糜竺等人,在一起議事。
「袁術率領大軍要來廬江,諸位對此有何看法?」陶謙將收到的消息遞給了眾人。
其實這些事情,在場的幾個人都已經知曉了。
「使君,袁術的目的恐怕不只是廬江,而是整個淮南啊!」張昭說道。
「淮南?」陶謙的臉上露出了怒容,「九江他可以占,但若敢染指廣陵,我絕不答應!」
「可袁術占領九江之後,對下邳威脅也將很大!」郭嘉說,「使君,以屬下之見,可讓少將軍率軍直接進入九江,駐紮在壽春!」
「不可!」陳登聽了郭嘉的話之後,立即阻止,「我等出兵九江,一無朝廷詔令,二無揚州刺史陳溫的邀請,貿然起兵,如同叛逆,況且陶使君素有仁義之名,豈可如此?」
「元龍言之有理,陶使君,屬下也以為,等到陳溫邀請之時再出兵也不遲!」
「好吧,此事就這麼定了,子合,你整頓兵馬,隨時做好出兵的準備,子仲,你籌備糧草,以及兵甲器械!」
「諾!」
對於這個結果,陶應並沒有參任何意見,他和郭嘉事前也都商量過,陶謙不會同意他們現在就進兵九江。
袁術率軍而來,人家有後將軍之職,隨便編個剿匪的名義,那就占據了大義。
儘管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袁術想要效仿袁紹。
他一直強調自己袁家嫡子的身份,顯然是看不起袁紹,可袁紹兵不血刃拿下了冀州,他雖然也有一個豫州,但是沒法和冀州比啊!
陳溫優柔寡斷,既不想讓袁術奪了他的揚州,也不想讓陶謙的勢力進入。
可是他也不看看四周,人家都在幹什麼,他在幹什麼,就算沒有袁術和陶謙,也會有其他諸侯奪走他的揚州。
現在雖然已經是亂世了,可諸侯們也都在各守自己的地盤,做什麼事情,都還講究一個名分,就連袁紹做冀州牧,也向朝廷討了一個詔書。
以前歷史中真正的諸侯之間互相攻伐,也是在董卓死了之後。
因為那時,朝廷在李傕郭汜的掌控之下,已經沒有半點威嚴了。
而後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想要重新拾起大義的名分,結果,袁紹擊敗了公孫瓚,統一北方,不聽他的,而袁術直接稱帝,天子的詔令,就如一張白紙。
三月,青州北海傳來消息,黃巾賊匪圍城,孔融向陶謙求救。
孔融乃海內大儒,跟陶謙私交不錯,這必須得救啊!
於是,陶謙命令陶應立刻率軍進入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