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何進被殺!
這一個消息先是從皇宮中傳出,在洛陽城引起了很大的震動。«-(¯`v´¯)-« 6➈丂𝕙Ǘ乂.ςⓄⓜ »-(¯`v´¯)-»
而緊接著,又仿佛長了翅膀一樣,飛向了大漢十三州。
在眾人的議論中,洛陽城中的形勢,是一天變一個樣。
董卓進京,把持朝綱。
少帝劉辯已經完全被其控制起來,城外,駐紮著五萬西涼兵,城裡的兵馬也完全被董卓控制,朝中重臣,包括袁隗,都敢怒不敢言。
對袁家來說,那是端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最終養虎成患。
九月,朝堂議事終於恢復了正常,但董卓又提出了一個大逆不道的問題,認為少帝劉辯,德不配位,當廢之,陳留王劉協,雖然年少,卻有人主之資,當立為皇帝。
這一下激怒了朝中許多大臣,執金吾丁原,在朝堂上是大罵董卓,隨後拂袖而去。
董卓非常氣憤,沒想到還有人敢罵他,拔劍就要殺丁原,可是丁原身邊一員虎將,左手握劍,右手拿著方天畫戟,眼睛一瞪,滿身殺氣,讓董卓不寒而慄,只能把拔出的劍又還回鞘中。
一看有人反駁,太尉袁隗、太中大夫楊彪、御史中丞韓馥等都不同意。
這一下董卓是氣的拂袖而去。
當然,他不是怕這些人,他是準備把帶頭反對他的丁原先收拾了。
可是剛回到府中,就接到報告,丁原已經離開了洛陽城。
并州軍駐紮在孟津,離洛陽城不遠,丁原這是去搬兵啊!
不過董卓並不擔心,并州狼騎厲害,有他的西涼鐵騎厲害嗎?
很快,洛陽城外展開了一場大戰,董卓吃了大虧,兩軍陣前,沒有任何一個大將能是呂布的對手,而并州軍乘勢追殺,要不是西涼兵馬數量多,恐怕大營都會被攻破。
朝中大臣得知情況之後一個個都很興奮。
有丁建陽的并州兵馬在,何懼屠夫董卓啊?
只要城外董卓大軍一敗,那麼城內的這些兵,曹操、袁紹、袁術等人能夠很快將其控制住,他們是陛下親封的西園校尉,西園軍肯定聽他們的。
結果,美夢只做了一晚,第二天形勢大變,呂布認董卓為義父,殺了丁原,而并州兵馬全部歸降董卓。
這一下,還如何與董卓抗衡?
本來就已經很強了,現在又增加了幾萬并州兵和大將呂布。
當董卓再次行廢立之事時,沒有任何一個大臣勸阻。
袁紹、袁術趁亂逃離了洛陽,袁隗、楊彪乾脆閉門不出,其他的大臣也都唯唯諾諾。
不聽董卓的,那就得腦袋搬家,關鍵是你這樣做毫無意義。
不管誰當皇帝,那都是先帝的骨肉,都一樣啊!管他廢誰立誰呢?
下邳,徐州刺史府。
書房之中,陶謙和陶應父子二人也在談論朝廷大事。
莊稼馬上要收穫,今年是個大豐收,東海、琅琊屯田初見效果,商業也空前繁榮,可朝中發生的這一系列的事,讓陶謙心中充滿著擔憂。
亂世要來了!
但是陶應,卻只有興奮。
亂世終於來了!
「子合,你確實看的遠,召外兵入京,乃取亂之道,如今董卓廢少帝而立陳留王,乃是效仿霍光,大漢已經名存實亡!」
「父親,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有德者而居之!」
「子合,你……你莫非想要……」陶應的話,把陶謙嚇了一大跳。
→
兒子有野心,他知道,而這種野心他也很欣賞,但是謀逆就不一樣了。
大漢名存實亡是事實,可畢竟名義還在啊!
董卓把持朝綱,雖不得人心,但你若是敢造反,天下必然會討伐。
「父親多慮了,漢室雖衰微,可氣數尚未盡,這個時候誰若敢自立,必是自取滅亡,父親試想,袁紹、袁術此時已經離開洛陽,他們要幹什麼?」
「擁兵自重,與董卓抗衡!」陶謙怎能看不清這個問題,「袁家四世三公,根基深厚,只要振臂一呼,天下義士定然會聚集在他們二人麾下,而朝中又有袁隗,足以和董卓抗衡!」
「父親說的沒錯,昔日周綱凌遲,諸侯並起,如今漢室衰微,天下形勢正如春秋戰國,孩兒這一年來在徐州的所作所為,就是為了應對亂世!」陶應停了停,「丁原先是并州刺史,然後封驍騎校尉,執金吾,麾下兵強馬壯,若是和袁紹、袁術一樣,遠離朝堂,屯兵并州,董卓能耐之何?可是,現在卻身死人手,實在不值!」
「子合,你的想法不錯,現在的洛陽就像牢籠,而封疆大吏卻山高水遠,可若朝廷給我們下命令,該怎麼辦?」
「父親放心,皇帝的聖旨已經出不了洛陽城,而董卓現在首要的問題是穩定朝綱,不要說我們,袁術和袁紹他都顧不上!」
「也對,他一個西涼武夫,想要穩住朝綱,沒那麼容易!」陶謙久在官場,朝廷的事情也很了解,四世三公的袁家和楊家,不會這麼簡單屈服,「子合你說,董卓下一步會幹什麼?」
「拉攏一些朝中重臣,然後再把他們封到各州郡,成為自己的助力!」
對於這段歷史,陶應是清楚的,董卓的想法很美好,但現實卻打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他封的那些所謂親信,都成了他的掘墓人啊!
「那如果封到我們徐州呢?」
「父親放心,徐州孩兒不會讓任何人染指!」陶應知道,以前歷史上,董卓給張超封了一個廣陵太守,張超也在這裡上任了。
但這一次,假如張超要來,陶應是絕不會答應的。
你奉朝廷聖旨,但我可以說你是董卓的走狗!
十月,天子劉協下了第一道詔書。
不但沒有治袁紹、袁術逃離洛陽之罪,反而進行了加封。
袁紹為渤海太守,並封祁鄉侯。
袁術封后將軍。
雖然是天子的詔書,但大家都清楚,這是董卓的意思。
一個明顯的信號,董卓在向袁家示好。
緊接著,皇帝的詔書又開始大封。
封幽州牧劉虞為大司馬。
封董卓為太尉,兼封前將軍,加節、賜斧鉞、虎賁,更封郿侯,可劍履上殿,見皇帝可不行跪拜之禮。
封黃琬司徒,楊彪為司空,並為建寧元年黨錮之禍中的那些黨人平反,提拔他們子孫為官。
這一下得到了許多仕人的擁護,周毖、伍瓊、何顒、鄭泰等成為太尉府幕僚。
在這些人的建議下,董卓又開始封地方官員。
韓馥為冀州牧,這是繼劉虞、劉焉之後的第三個州牧,也是第一個不是宗室的州牧。
劉岱為兗州刺史,孔伷為豫州刺史,孔融為北海太守、袁遺為山陽太守,張邈為陳留太守,鮑信為冀北相,張咨為南陽太守,橋瑁為東郡太守,王匡為河內太守。
當然,還有張超為廣陵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