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遭大敗心灰意冷

  鄴城,魏王府。

  一片緊張的氣氛,緊張中又含著無盡的悲傷。

  曹操的身體越來越差了,整個人顯得憔悴而蒼老,似乎大限將至。

  濮陽的戰報傳來之後,曹操倒也平靜,其實這一戰的結果他早就料到了,甚至他已經想到,這可能是陶應給他設的一個局,濮陽就是陷阱。

  但這個陷阱他一定要去跳,他要搏一搏,哪怕粉身碎骨,也不坐以待斃。

  現在這個結果又有什麼意外呢?

  或許不該跟陶應開戰……

  但這不是他說了算,陶應要一統天下。

  直接歸降,或可得到高官厚祿,但這樣做就不是他曹操。

  亂世梟雄,怎能不搏?

  或許不應該和袁紹開戰……

  可與袁紹聯合在一起就能擋得住陶應嗎?

  陶應年輕,知人善用,多謀而善斷,而袁紹呢?當年聯軍討伐董卓他早就領教過了,與袁紹組成聯軍,甚至還不如自己。

  現在整個戰局糜爛,鄴城只剩下四萬兵馬,且軍心不穩,民心不穩,官員有二心者不在少數。

  兒子曹彰死於亂軍中,董昭被俘,許褚又占領了中山,徹底堵住了他們撤回幽州的道路。

  許攸、程昱、滿寵等人,得到濮陽之戰的消息後,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但曹操一直沒有見。

  見與不見,已經沒有什麼兩樣,可以說回天乏術,根本沒有辦法。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陶子合,若是太平盛世,本王定與你飲酒賦詩……這定是人生美事啊!」曹操看到陶應寫的詩,突然感覺陶應就是他的知己啊!

  陶應心中所想,就是他心中所想!

  胯下馬,掌中槍,掃平叛逆,為大漢牧守邊關。

  可適逢亂世,奸臣當道,朝堂腐朽,無奈之下只能率有識之士,平定天下,建立一個太平盛世。

  他們都想這樣做,但陶應年輕,因此陶應做到了。

  天下將要重現繁榮昌盛,他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想到這裡,曹操感覺自己輕鬆了很多。

  「稟報魏王,二公子求見!」服侍曹操的那個下人很會察言觀色,他看到曹操的臉色好了一些,小心的說道。

  因為今天曹操的心情不好,他沒有見任何人,包括程昱。

  「讓他進來吧……」

  「諾!」

  不一會兒,曹丕來到了曹操的床榻前,他向曹操行了一大禮。

  「孩兒見過父親大人!」

  「子桓不必多禮,坐吧!」曹操指了指旁邊。

  「謝父王!」

  「你今日前來,可有什麼事?」曹操問道。

  「父王,濮陽一敗,孩兒迷茫,不知該如何?」

  「你可與子遠等人商議過?」

  「孩兒只是想為父王分憂,故而商議過,還請父王恕罪!」

  曹昂死後,曹操還沒有來得及另立世子,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哪個兒子與文武私下商議魏國的大事,都不允許,也是大忌。

  「為父沒有怪罪你的意思,只是問一下你們商議的結果……」此時,曹操的語氣和藹,化身一個慈父,而並不是魏王。

  曹昂死後,曹操也曾思考過,如果能夠守住半個北方,那他肯定要馬上立世子了。

  曹丕、曹彰、曹植三人各有特點,也都各有缺點,無法和曹昂相比,到底要立誰,他必須細細考慮一番,而且要結合魏國的實際情況。

  可是現在看來,已經沒有必要了。

  「有人要戰,有人要降……」

  「那你的意思呢?」

  「孩兒願與陶應死戰到底!」曹丕的語氣非常堅決。

  「在鄴城與陶應決戰嗎?」曹操又問。

  「鄴城雖有四萬兵馬,城池高大堅固,可這裡是死地,一旦讓大隊吳軍包圍,城池遲早會被攻破,若要與陶應決戰,必須回到幽州!」

  「可如今回的去幽州嗎?」

  「父王,雖然許褚占領了中山,可他只有五千兵馬……」

  「渤海、清河、平原,包括鄴城城外,都有吳軍大隊兵馬,豈能讓你撤回幽州?」曹操搖了搖頭。

  曹丕想的還是太簡單了,陶應麾下郭嘉、荀攸、賈詡,包括徐庶,都是算無遺漏,怎麼可能給他留機會。

  假如有機會,他早就下令向幽州撤了。

  「父王,大隊兵馬或許撤不了,但若是只帶著幾千人,肯定有辦法撤往幽州!」

  「幾千兵馬到了幽州又能起什麼作用?」

  「幽州張燕還有五萬兵馬呀!」曹丕說道,「幽州地域非常大,五萬兵馬我們不與吳軍決戰,只占領一些偏遠的小城,等到實力恢復之後,再與吳軍抗衡……」

  曹操聽完曹丕這番話之後沒有說什麼。

  曹丕也靜靜的坐著。

  等了好一會兒,曹操擺了擺手,讓曹丕離開。

  曹丕非常不解,但他沒敢再問。

  本來曹操想直接否決曹丕的建議,幾千兵馬到了幽州,就真的能夠指揮得動張燕的五萬大軍嗎?

  都到了窮途末路了,張燕還會受你指揮嗎?

  他非常清楚張燕的野心有多大,也清楚這傢伙絕對是識時務者。

  黃巾敗亡之後,他能夠獲得一個平難中郎將的官職,從劫匪搖身一變,成為大漢的將領,可見其之圓滑。

  曹丕憑什麼指揮人家?

  而就算你獲得了張燕的支持,有五萬兵馬,可在強大的吳軍面前也是不堪一擊。

  不過曹操最後想了想,陶應就是二十多歲的時候開始爭霸天下的,或許應該給自己兒子一個機會。

  那就讓他去和張燕斗一斗吧!

  想到這裡曹操又將曹植叫來。

  對於這個兒子,曹操是非常喜歡的,詩賦文章寫的很好,尤其是詩。

  而陶應在濮陽城中的一些話,也傳到了鄴城,他對曹植非常推崇,排在了建安七子的前面。

  能得到吳王陶應這麼高的評價,曹操感到很驕傲。

  而且這個兒子根本就不是亂世之主,也沒有參與過自己爭霸天下,或者說不是那個料,鄴城將來被攻破之後,他得給曹植留一條生路。

  陶應並不是嗜殺之人,袁術死了之後,袁術的長子袁耀,陶應沒有殺,劉表、劉璋這些人及其家族都在。

  若是自己現在就歸降,那陶應應該不會為難。

  可是曹丕還想去幽州,那他就必須在鄴城堅守一段時間,等陶應到了鄴城城外之後再說。

  不過,該給曹植交代的,一定要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