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再結盟各懷心事

  交州,一塊被中原諸侯遺忘的地方,其實,在東漢末年,有了很大的發展。

  首先是人口,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超過了200萬,而且黃巾之亂沒有影響到,當北方和中原的人口大量減員,交州的人口卻在增加。

  其次,是人才。

  到處戰亂,兵馬所過之處,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一些有識之士無意中發現了大漢唯一安定的地方——交州,於是不遠萬里來到這裡。

  比如許靖、程秉、薛綜、袁徽等。

  交趾太守士燮,藉助家族的實力,乘勢而起。

  士燮,年輕時師從潁川名士劉陶,後被舉孝廉,補任尚書郎,因公事而免官。

  父親士賜去世後,士燮被舉茂才,中平四年任交趾太守。

  由於他年輕時在中原求學,前往交州避難的中原士人,全都依附於士燮,這讓他野心大增。

  交州雖然偏遠,但並不貧瘠,蒼梧、南海的鹽業,給交州帶來了很大的利潤,而銅、銀等貴金屬,儲藏量非常豐富,再加上珍珠等奢侈品,讓士家根基非常強大,士燮現在有兵馬五萬,他在交州的威望,已超過以前的南越王趙佗。

  諸葛亮建議從桂陽進兵,是因為蒼梧和鬱林是很好的突破口。

  蒼梧太守吳巨和交州刺史賴恭雖然都是前荊州牧劉表派遣的官員,但是他二人並不和。

  荊州已經易主,他們二人都沒有了後盾,士燮早有吞併這兩郡之意。

  陶應雖然沒有確定諸葛瑾的行軍路線,作戰方略等,但總的思路還是有的,那就是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對此,諸葛亮非常贊同,而攻心之戰的首要目標,就是蒼梧和鬱林。

  賴恭並無野心,他的交州刺史基本是個傀儡,所能管的也就是鬱林一個郡。

  吳巨有一些野心,但面對士燮無能為力。

  陶軍的兵馬一旦進入蒼梧和鬱林,極有可能兵不血刃拿下這兩個地方。

  而從會稽進入南海,雖然路途捷徑,可南海太守士武絕無歸降的可能,必定會死守城池。

  士燮、士壹、士䵋,當然不會坐視不理,要想拿下南海,困難很大。

  「孔明,依你觀之,天下群雄,最終誰可一統?」龐統又問。

  「大將軍陶應,天命之子,必能一統天下!」諸葛亮的語氣非常肯定。

  「為何如此篤定?」

  「西涼馬騰、韓遂,交州士燮,雖可稱一時之雄,偏安一隅尚可,一統天下絕無可能,益州劉璋、劉備,雖有英雄之志,可身處困龍之地,人才匱乏,無力與大將軍相爭!」

  「那曹操袁紹呢?」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占據中原要地,麾下文武眾多,人才濟濟,河北袁紹,四世三公,兵多將廣,糧草豐富。他們二人本有機會成就一番霸業,然與大將軍陶應生於同時,何其悲也!」

  諸葛亮說到這裡,站了起來,儘管天氣不熱,他還是習慣性的搖了搖羽扇。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龐統受其感染,也是高聲誦讀。

  「當初剛剛讀到大將軍陶應這番言語,便已經篤定,平亂世者,必大將軍也!雖同為英雄,可垂老暮年,如何勝得了嘯谷乳虎,出世潛龍啊!」諸葛亮說。

  「是啊,大將軍如今還不足三十歲,太年輕了,如此鋒芒,誰可爭鋒?」

  「士元,你為何現在還不出仕?」

  「閒雲野鶴,何其快哉!緣何出仕?」

  「休要欺瞞於我!」諸葛亮笑著指了指龐統,搖了搖頭,「整天在讀兵書戰策,從未見你寫詩作賦,卻說什麼閒雲野鶴?」

  「哈哈哈哈!」龐統也笑了笑,「孔明為何不隨子瑜兄前去,平定交州,必會立下大功,大將軍慧眼如炬,知人善用,定然不會埋沒你之才華!」

  「只願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孔明,為何欺瞞於我?」龐統也指了指諸葛亮,「整日自比管仲樂毅,還說什麼不求聞達於諸侯?」

  「哈哈哈哈!」

  兩人都大笑起來。

  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正月。

  袁紹派荀諶為史,前往徐州,準備與陶應談結盟之事。

  北方已經完全平定,袁紹在幽州組建了兩萬騎兵,同時呂布在并州也組建了一萬騎兵。

  其餘的兵馬合起來有四十餘萬,且兵器甲冑齊全,糧草充足。

  這樣的實力,乍一看完全可以和陶應抗衡。

  因此袁紹決定向曹操開戰,理由是奉衣帶詔討逆。

  曹操將董承等人殺了,袁紹給弄出了一個衣帶詔,讓他站在了大義一面。

  同時,程琳還寫了一篇洋洋灑灑的大作,《討賊檄文》,措辭非常嚴厲。

  其中關於曹操的身份,在文中寫道:「父嵩,乞匄攜養,因贓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操贅閹遺丑,本無懿德,票狡鋒協,好亂樂禍……」

  這要是放一般人看了,非得被氣死不可,你討伐就討伐,罵曹操就罵曹操,為何要辱沒人家之父之祖?

  但曹操不愧是丞相,宰相肚裡能乘船,你是罵不死的。

  雖然是北方兩大諸侯之間的決戰,可南方一隻猛虎在旁邊,誰都不放心啊?必須要安撫好啊!

  於是袁紹便與陶應結盟,為表誠意,送了五千匹戰馬,同時美女數十人,美酒無數。

  戰馬要從幽州送來,還真不容易,好在袁紹從遼東得到了許多商船,沿著海岸線送到了徐州。

  如此誠意滿滿,陶應當然笑納了,本來他就不打算摻和,你們倆好好打吧,因為一摻和,他們兩人很可能又聯手。

  鼎足而立就是這樣的微妙關係。

  很快簽訂了盟約,陶應在聚賢閣與郭嘉一起,隆重招待了荀諶。

  因為荀攸在南陽,太遠,沒有回來。

  荀諶離開之後,曹操派滿寵又來了,還是同樣的事情,結盟,儘管他們以前已經是盟友了,但是不放心啊?

  條件還是一樣,陶應不能出兵。

  陶軍那麼強大,你出兵了,到底是幫忙呢?還是趁火打劫啊?

  顯然不出兵是最好的,曹操覺得自己不懼怕袁紹,只要陶應不要搗亂就行。

  也就是說,兩家都要求陶應保持中立。

  明明奉衣帶詔討逆,是大家的事,現在卻成了袁紹和曹操的私事。

  為了表示誠意,曹操也得送點東西啊!

  但袁紹已經送了五千匹戰馬,曹操怎麼比?

  他這麼多年的努力,還不到一萬匹戰馬。

  沒辦法,那只能送美女了,為了提高級別,將自己的一個女兒給送來了。

  曹老闆的誠意,陶應怎麼能夠拒絕呢?這也是為了自己的霸業,因為和曹操結盟也是必須的,只好笑納。

  回過頭來想一想,現在的天下,因為他的蝴蝶效應,可太亂了,跟誰都是盟友,但只要利益有衝突,跟誰都會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