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擬官制《九品中正》

  華歆突然提出封王之事,書房中的其他人沒有附議,也沒有反對,但都在認真思索。💙☝ ➅❾ˢh𝓤x.ς𝕆ᵐ ☆♝

  前段時間,關於金陵王氣的討論,不光是大將軍府,就連刺史府也非常熱烈。

  再加上陶應這幾年在徐揚兩州的威望,現在拿下荊州指日可待。

  稱王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

  大漢天下不封異姓王,那是指盛世,亂世一切皆有可能。

  當你的實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都可以直接稱王。

  那麼,主公陶應現在的實力是否達到了稱王的條件?

  假如天下諸侯群體而攻之,能否守住徐、揚、荊三州?

  這些都要細細考慮。

  現在諸侯形勢盤根錯節,互相之間都有算計,比如北方的曹操和袁紹,即使劉表和劉璋結為盟友,也是如此。

  可一旦主公貿然稱王,他們又會怎樣?

  朝廷羸弱,大家都是諸侯,各自擁兵自重,這似乎沒什麼。

  但有人要打破這種秩序,就不一樣了,除非有幾大諸侯同時稱王。

  華歆的提議不是沒有道理,可其他人的顧慮也很多。

  但主公已經將秣陵改為金陵,好像有了稱王之意,誰也不願意第一個阻止,因此,書房中一片安靜,似乎都在等主公陶應自己的意見。

  「子魚(華歆的字)所言雖然有理,可如今天下,到處都是諸侯混戰,當務之急,乃是先打好赤壁之戰,然後繼續秣馬厲兵,休養生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陶應思索片刻之後,說道。

  現在不能斷然否決稱王之事,穿越一場,連皇帝將來都要做,怎能不稱王?

  只是現在的時機確實未到,以前歷史中袁術的前車之鑑不能忘,槍打出頭鳥啊!

  「主公英明!」虞翻聽了陶應這番話之後,拱手行了一禮,他非常滿意,主公雖然年紀不大,但這種定力,絕非常人所有,稱王這麼大的誘惑,竟然不為心動,霸業豈能不成,「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金玉之論也!」

  「屬下也贊成,稱王之事,將來必定有水到渠成之時!」郭嘉也拱了拱手說道。

  張昭、王朗對陶應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之論又大加讚賞了一番。

  「主公,是屬下有些著急了!」華歆也表達了歉意。

  細細一想,他確實有些著急,一旦稱王就有可能成為眾矢之的。

  主公是天下最強的諸侯,可也很難擋住其他諸侯的聯合攻打呀!

  何況陛下還在陽翟,人家占據著大義的名分。

  「劉表終於把傳國玉璽交出去了!」對於這條消息,陶應根本不在意。

  「江夏丟了,劉表非常惶恐,交出玉璽,乃是希望朝廷給予援助,只是主公和劉表的赤壁之戰,水軍的作用非常大,無論是曹操,還是司州的呂布,起的作用都不大,唯獨益州的劉璋,能解劉表一些燃眉之急!」郭嘉笑了笑,「只是劉備真正看中的,恐怕是江陵,同樣曹操和呂布看中的,也將是南陽,劉表敗亡已不遠矣!」

  「奉孝言之有理!」

  主公對傳國玉璽不動心,那在其他人看來,也就是一塊玉石而已,沒什麼值得討論的。

  →

  「長文,關於官員的品階律例,你擬定的如何了?」陶應問陳群。

  「回稟主公,已經初步完成,正欲讓主公和眾人探討,去妄存真,以便確定!」

  「好,長文,你且說於眾人!」

  「諾!」

  陳群站了起來拿出了自己的初稿。

  「奉主公之令,制定官員的品階律例,以此來選用和任用官員,以及官員的升遷。此法可稱《九品中正制》,亦可稱《九品官人法》。州設大中正官,郡設小中正官,由本地推舉有名望的人擔任。由中正官將當地人才按生、德、才、行四方面評定,寫出評語,並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品,作為選任官吏的依據。」

  陳群說完這一段後後,停了下來,明顯是在等其他人表達見解。

  張昭、王朗、虞翻等人都提了一些小問題,比如每一個品階的人才,對應哪些官職,陳群都一一做了解答,眾人都比較滿意。

  能評為上上,肯定是德才兼備,當重用。

  而下下,自然是一般的人才,在縣令府倒也合適。

  「此乃選用人才之法,而所有已用官員,無論文武,亦可分一至九品,比如大將軍、三公等為一品;車騎將軍、衛將軍、九卿等,為二品;四征將軍,朝廷侍郎、御史中丞、諫議大夫等,為三品。各州州牧、四鎮、四平將軍為四品,州牧府官員,各地太守,各種雜號將軍,朝中所設各校尉,為五、六、七品,其他文武官員,各縣官員,皆為八、九品,品階與俸祿一致。凡政績突出,立功受賞皆可提升品階,同樣若觸犯律法,或作戰不力,可降!」

  如果說前面的選人標準,是以將軍府為基礎制定的話,那後邊的官員品階升遷制度,完全就是為一個嶄新的朝廷制定的。

  但是眾人都不感到意外,因為這在他們來看,是遲早的事情。

  《九品中正制》的確是有利於官員展示他們的才華,也能提升每個人向上的積極性。

  只要你不是三公,那你就有上升的可能,而這種上升的制度,又是非常明確的,你可以按照這個制度去做,絕對有機會上升。

  結合前面的選才制度,也就是說,一個被評為上上的大才,他的起步就是五品,而一個被評為下下的一般人才,起步是九品,也沒有大材小用。

  陶應以前想著所有的官員,都都從基層開始。

  但發現人才太少,公認為有大才的那些人,哪有時間讓他們基層鍛鍊,文官直接就任用太守一級,而武將則直接統兵,讓他們在實踐中去鍛鍊、成長。

  《九品中正制》引起了每一個人的重視,大家都在熱烈的討論,而陳群也在詳細的記著眾人的建議,以便後面去修改和完善。

  大漢朝廷迎來了一個好消息,荊州牧、鎮南將軍劉表將傳國玉璽送了回來。

  天子劉協大喜,派董承、伏完等重臣,出城迎接禰衡和傅巽。

  但司空曹操卻沒有任何高興,反倒是愁眉不展,整個司空府受其影響,也沒有一點歡快的氣息。

  曹操麾下的重臣,都在緊張的商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