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曹操的歸隱山野(上)【第三章】

  (好話說三遍,聖誕節快樂!謝謝朋友們的伴隨!)

  ……

  一個看似強大但卻是散沙的部族不可怕,可怕的是強大且統一的部族,這不是董虎願意看到的結果,所以才要威脅皇甫嵩。

  但董虎無法確定,他無法確定皇甫嵩的意圖,究竟是依然將他當成了另一個威脅大漢朝,或威脅天下漢民的羌胡部族,還是為了獲得五千匈奴義從來應對正在發生的涼州羌亂。

  但不管怎麼說,董虎都必須分出一部分精力關注匈奴人,甚至一再強壓下立即與美稷匈奴廝殺一場的強烈衝動,但鮮卑人的殺入,也不得不強壓下心中憂慮、不安,僅與中常侍郭勝去了封信件,向上郡右部匈奴散播無數謠言……

  中常侍郭勝成了雁門郡的監軍,督軍丁原所部以及防禦雁門山以南地域,算是堵著董虎南下太原郡的道路。

  正值冬月時節,三尺大雪極大的遲緩了信件送達,直至華雄領五千騎與鮮卑人廝殺時,才收到董虎送給他的高望身死美稷的信件,臉上陰沉的讓一旁小宦官害怕……

  「皇甫嵩……」

  「砰!」

  「混蛋——」

  郭勝極為憤怒,董虎的信件比皇甫嵩的信件晚了一些時日,畢竟皇甫嵩才是直接參與者,而且董虎的探子得知高望身死消息要遲緩一些,再加上探子要將消息先送到董虎手裡,皇甫嵩卻可將奏表直接送往雁門,繼而直接送去雒陽,不需要折騰一圈。

  皇甫嵩的奏表沒有提到「於夫羅誤殺中常侍高望」話語,只是說了羌渠單于的忠貞,願意拿出五千匈奴人為國征戰,以及希望求得一個「晉國公主」的事情,郭勝看到皇甫嵩奏表時,心下也是極為滿意的,無論是為了避免董虎造反,還是讓匈奴人南下長安三輔為國平亂,對大漢朝都是極為有利的,至於討要一個公主……郭勝並未太過重視,能用一個公主穩住匈奴人,繼而控制住董虎,他心下是贊同的。

  身為大漢朝身上的蔓藤,即便貪財,郭勝也是不希望大漢朝坍塌了,更希望董虎是可控的,更願意朝廷可以平定涼州羌亂,前幾日還暗贊皇甫嵩的忠義妙計,可他又哪裡想到高望會身死美稷……

  「混蛋——」

  郭勝一腳踢翻小几,在房內一通摔砸,與董虎一樣,他根本不相信「誤殺」這種事情,可皇甫嵩的奏表先一步送往雒陽,正值大漢朝需要兵馬的時刻,陛下和內外廷看到「五千匈奴義從」時,會做出如何的選擇?用一個貪財閹奴的命換取五千匈奴鐵騎,用一個公主控制住兩頭餓狼,就算自己現在送信雒陽,又能如何?

  越想到這些,高望越是憤怒,心下越是恐慌,恐慌丁原也趁機殺了他。

  郭勝在房內打圈圈摔砸了好一會,一把抓住青衣小宦官的衣領,一臉的陰沉。

  「立即回京,立即把虎娃送來的信件交給張讓、趙忠,告訴他們,那該死的皇甫嵩在報復,與他無仇的高公公都能弄死了,但凡讓那該死的皇甫嵩抓住機會,也一定弄死了他們!」

  「帶著信件,立即回京!」

  青衣小宦官不敢反對,忙點頭答應。

  「公公放心,三兒這就回京!」

  郭勝陰沉著臉點頭,又低聲囑咐了幾句後,這才讓青衣小宦官拿著信件離去,他則一個人坐在雜亂房中……

  「皇甫嵩……你想前往長安三輔……想也別想——」

  郭勝憤怒暴吼,心下卻知道,此事恐怕他想阻止也很困難,外廷文武絕對會為了五千匈奴義從,絕對會為了控制匈奴、董部義從而傾力支持。

  ……

  辭舊迎新又一年,外面的紛紛攘攘並未對雒陽造成太大影響,但曹操卻知道市面上蕭條了許多,不僅往日熱鬧的金市沒了多少人,就是五十錢一斗的醇酒也賣到了三百錢一斗。

  坐在馬車裡,曹操腦中卻有些混亂,一會想到前幾日并州送來的消息,一會想到看到的蕭條金市,又想到親生父親的不滿訓斥……

  「主公。」

  曹操不知馬車何時停下的,直至許褚大腦袋伸入呼喊,這才驚醒了頭腦雜亂的曹操,但他沒有立即下了馬車,而是突然開口詢問讓許褚呆愣話語。

  「許褚,當日在定潁城外時,那孫牛想要讓你成為董部義從一將,你可有後悔拒絕了他們?」

  許褚一時沒明白曹操為何突然這麼問,呆愣了下,撓著大腦袋開口。

  「雖然許褚心下不喜那幫狡猾的傢伙,心下卻知道他們確實有些本事,但許諸追隨了主公……人家不是說了麼,忠臣不事二主。」

  「若操不想做官了,想回家種地,你又當如何?」

  「啊?」

  許褚又是一愣,臉上也掛滿了疑惑不解。

  「為什麼啊?主公在濟南國不是做的挺好的啊?貪官都害怕主公,百姓也都敬仰主公的仁德,有主公在濟南,就是泰山賊都不敢騷擾……這不是挺好的嗎?」

  許褚疑惑不解,曹操臉上卻露出些疲憊、無奈……

  「百姓滿意,有些人卻不滿啊……」

  曹操苦笑嘆息,起身鑽出馬車,抬頭看向大將軍府門外的數輛馬車,拍了拍一臉疑惑的許褚。

  「所有人都不滿意你的時候,就只能遠走避禍,就如……就如那臨洮虎娃。」

  許褚一臉的不解,他知道曹家老爺子發話了,讓自家主公不要在濟南國胡來,可那又如何,也不至於棄官為農吧?

  想了好一會,許褚還是沒想明白……

  「主公,那虎娃說了許多混帳話語,就是許褚這麼混帳,那也知道『上中下』什麼的不能說,可主公什麼話也沒說啊?」

  「呵呵……」

  曹操不由輕笑搖頭。

  「你怎知那虎娃不是故意為之?不是為了避禍而故意說了那番混帳話語?」

  「這個麼……不管了!主公去哪裡,許褚就跟著去哪裡!」

  腦袋都快撓禿了,許褚也沒能想明白,難道那并州有金娃娃?

  曹操對許褚的回答極為滿意,重重拍打他肩膀兩下後,大步走入大將軍府。

  心下有了決定,在他當場提出歸鄉務農後,何進、袁紹等人大驚失色,全都開口勸解,但曹操像是對天下極為失望,鐵了心要歸隱鄉野,僅片刻後就離開了大將軍府。回家後,再次與父親曹嵩提及歸鄉……

  曹嵩沒想到兒子會突然有歸鄉務農心思,他是不想讓兒子太過得罪內廷宦官,但也不希望兒子真的歸隱,繼續做個誰都不得罪的議郎也不是不可以。

  一通勸解,曹操卻一言不發,直至父子兩人對坐沉默不語……

  「孩兒若還擔任濟南國相,內廷肯定不滿孩兒,孩兒若不低頭,他們就會將不滿矛頭對準父親,然……父親也知孩兒的性子,想讓孩兒低頭是絕對不可能的,孩兒也只能離開濟南國。」

  曹嵩張了張嘴,想要開口說些什麼,最終卻只能暗自輕嘆,曹家本就是內廷宦官一脈,若非如此,內廷早就對曹操下狠手了。

  不下狠手,那是因為曹操是宦官們的子孫一脈,張讓、趙忠若是對同門前輩曹騰的子孫下狠手,他們若死後,其他宦官同樣也能對他們的子孫下狠手,諸如針對張讓的兒子太醫令張奉,正因這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內廷宦官雖對曹操這個「小叛徒」作為不滿,但也沒有下死手。

  可若曹操一直這麼「梗」下去,不分青紅皂白把內廷所有宦官全都得罪了個遍,那就不同了,也因這個原因,曹嵩不得不打壓、訓斥兒子,讓曹操少在濟南國得罪人。

  有些話語不需要說的太過通透,父子兩人都極為清楚因果,要麼曹操辭去濟南國相,要麼內廷宦官對整個曹氏下黑手,兩條路擺在面前,結果自不用多說。

  曹操一臉的平靜,低眉看著對坐中間的香爐,雙目中略有些渙散,也不知他在想著什麼,過了好一會……

  「孩兒沒辦法繼續做濟南國相,前往他地任一太守、刺史也是一般無二的結果,孩兒秉性如此。」

  「若如父親所言,孩兒繼續擔任議郎,父親覺得……陛下還能否聽得進去忠良之言?」

  「我朝大吏,三公之要職不以品德而論忠良奸惡,不以清廉任事而論高低之能,卻以商賈所出錢糧多寡而論,父親真以為陛下聽得進去忠良勸諫之言?」

  曹操面無表情抬頭,看向頭髮霜白卻一絲不苟的曹嵩。

  「父親。」

  「陛下聽不進去忠良勸諫,孩兒留在朝堂,孩兒擔任議郎於國又有何益?」

  話語說罷,曹操又低眉不語,曹嵩張嘴數次,最後也只能無奈苦笑。

  「唉……」

  大司農曹嵩主管天下錢糧,自是知道府庫里有多少錢糧,可這些錢糧根本不足以支撐整個天下,心下自是知道根結是什麼,對內廷宦官的胡作非為也沒法子阻止。

  宦官不貪,皇帝不四處扒拉錢財,國庫里沒錢,皇帝劉宏問他曹嵩要錢,他去哪弄錢去?

  現有的稅賦是沒法子支撐朝廷的用度的,不是大漢朝沒有錢財,而是大漢朝的分封制度,而是大漢朝幾百年豢養的無數世家豪門,這個食邑一萬,那個食邑八千、三千,僅冀縣一處就有諸侯國(縣)百十,這還是劉姓宗室諸侯,非劉姓的世家豪門呢?究竟又有多少?

  沒人知道,但曹嵩知道一件事,國庫沒錢,正常稅收是沒辦法供應朝廷用度的。

  扒拉他人錢財是極為得罪人的事情,外廷文武厭惡內廷宦官,不可否認是有些清正廉明大臣純粹是因為宦官的貪而不滿,但更多的是內廷動了他們的奶酪。

  沒了宦官,沒了貪,國庫沒錢卻是事實,這裡需要錢,那裡需要,錢從哪裡弄?涼州造反羌人殺向美陽,要挖開帝陵,為什麼?不還是沒錢?還不是歷代帝陵中的陪嫁金銀銅器?

  董卓挖帝陵,挖王公大臣墳墓,曹操難道就沒整個「摸金校尉」一職?

  國庫里沒有足夠用度的錢財,繞了八百圈,還是只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對現有的納稅百姓加稅,一個是觸動世家豪門的奶酪,現有的大漢朝只有這兩個途徑。

  對現有納稅的百姓加稅,不被窮的叮噹響的百姓咒罵?不被清正廉潔的愛民好官咒罵?

  觸動世家豪門的奶酪,執掌天下話語權的世家豪門不惱怒大罵禍國奸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