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黑山軍是亂世的序幕

  (今日三章……)

  天下未亂之前,朝廷要殺任何一名將領,那都是手到擒來,蓋因這些將領沒有兵卒,但董虎即便遠在河湟谷地數千里外,他也能輕易調動數萬董部義從。閱讀

  手裡有數十萬忠心聽話兵卒,朝廷若想一刀砍了他,就要面臨數十萬兵卒造反的後果!

  王允、袁紹、朱儁、曹操等人一開始是不信的,不相信朝廷會調動不了董部義從,可相處了後才知道,別說讓九副將反叛了,就算下面的大中小隊長都很難招募得到。

  即便招募了也沒太大用處,九副將根本帶不走下面的兵卒,帶不走兵卒,招募了幾個將領又有多大用處?只要兵卒聽董虎的軍令,他人就甭想動的了董虎,動了董虎就要面臨數十萬人的造反!

  一屋子袞袞諸公卻無太好法子……

  「陛下言內廷前往雁門郡,是不是有些不妥?」

  大將軍與內廷宦官是天敵,何進成了大將軍,屁股下的板凳不一樣了,對郭勝、高望前往雁門郡頗為擔心,心下極為不願意內廷有強大外援的支持。

  眾人聽了何進話語,神色全都鄭重,相視後……

  袁紹抱拳道:「那小兒是閹黨之人,若讓一干閹黨前往,更加讓那小兒肆無忌憚!絕不能讓閹黨陰謀得逞,禍害我朝江山社稷!」

  「本初話語不錯,朝廷當遣剛正之人前往!」

  「張某也覺得當遣剛正不阿之人……」

  「那閹黨小兒太過蠻橫跋扈,若他就是不理會剛正大臣又如何是好……」

  ……

  眾人吵吵嚷嚷,在潁川郡時,小公主、郭勝、高望、董虎就是拴在一起的四個螞蚱,這要是讓郭勝、高望兩人跑去了雁門郡,那還不知道會養出什麼樣的反賊呢!

  鍾繇突然說道:「臨洮小兒性子暴躁、蠻橫,正值天下動盪不靖之時,若不能與之性情相合終是不妥的……蔡博士蔡伯喈如何?」

  眾人一愣。

  鍾繇皺眉道:「蔡伯喈性子柔和,那小兒雖有算計反賊韓遂以及朝廷,但終究還是讓允吾城與了蔡博士。」

  聽了鍾繇話語後,不少人默默點頭,董虎表現的極為難以相處,剛正的人雖好,關鍵是董虎和他的將領們願意聽話嗎?

  聽著他人話語,何進眉頭更加緊皺……

  「諸位以為……公主節制那小兒如何?」

  何進開口,所有人全都面面相覷,他們是聽了些何進薦舉小公主事情,也知道內廷一致反對,別說內廷不願意了,外廷也是諸多不願,沒見到那小兒利用小公主挾持整個豫州事情嗎?

  見他人皆不開口,大將軍府長使王謙暗自苦笑,但他也不得不為何進解除尷尬……

  「公主雖年幼,但卻節制了一段時間那小兒,小公主身邊若有一些賢良忠貞臣子相伴且時時勸諫,想來是不會發生豫州之事的。」

  「公主不同於臣子,那小兒再如何跋扈欺辱他人,也不敢輕易欺辱公主,如此尚能真正節制其卒,尚不至於發生作亂造反之事。」

  何進微微點頭,正色道:「那小兒在潁川郡之時,尚有三公在旁看押,其卒依然猖狂不遵朝廷號令,又有何人可督其軍?」

  又看了一遍眾人……

  「蔡伯喈性子柔和,可與那小兒相安無事,然卻難以節制其卒,以公主之尊壓之,以伯喈之柔和消其劣性,如此方是正道。」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默不作聲,見到這種情景,王謙心下暗自苦笑,知道潁川郡的事情著實給所有人留下了陰影,不願意小混蛋再來一次「挾公主以令諸侯」屁事。

  所有人不開口,何進心下哀嘆,他能不知道小公主前往雁門郡意味著什麼嗎?但小公主是妹妹親生的閨女,若讓小公主節制董部義從,從某種意義上,董部義從也成了大將軍府名下的兵卒。

  所有人都說董虎是反賊,即便是何進開口也是「腦後反骨」話語,可所有人心下都知道,董虎在寒冬臘月時北上雁門郡時,就已經表明了不會造反。

  之所以開口閉口「頭後反骨」話語,還是因為董虎手裡的兵馬,因朝廷內外將他當成了漢兵將領,不受朝廷控制的兵馬,無論多麼忠心耿耿也是反賊,或者說是未來的反賊。

  大漢朝有對付潛在反賊的經驗,諸如大漢朝立國時誅殺的諸多功勳大將。

  動盪亂世,初時人心思亂,可一旦戰爭摧毀一切,當所有人都切身感受到了戰爭的痛苦後,從上至下就會迫切希望戰亂結束。

  兵卒厭惡了戰爭,將領想要造反就困難重重,更何況,任何一個立國皇帝無不是征戰殺伐皇帝,本身就在軍中有著難以匹敵威望,想要在立國時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董虎所處的時代呢?正是人心思亂的時候,先是大將軍梁冀毒殺質帝,之後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衝擊帝宮,另一個車輪下的皇甫嵩,在他平定黃巾亂後,手握大漢朝重兵時,他人不還是勸誡擁兵自立嗎?還有之後的清流黨人,甚至有劫持皇帝劉宏,另立一個皇帝的陰謀……

  人心思亂,大漢朝想要解決董虎的軍隊也已經無能為力,在董虎看到探子送來的黑山軍情報後,他就知道,真正的亂世開始了。

  張角造反,羌人造反,這都算不得什麼,徵募兵卒打就是了,可當朝廷開始招安張燕所領的黑山軍後,允許黑山軍將領自領其卒後,這才是亂世的真正序幕!

  允許董部義從的存在,那是因為董部義從是河湟羌,與烏丸人、鮮卑人、南蠻自治區一樣,之所以大漢朝惱怒董虎,那是因為他跑來了中原,他說了威脅大漢朝江山社稷話語,若董虎現在轉身回河湟谷地趴窩,朝廷就算算計董虎,那也只是算計東西羌,算計羌人整體,而不是將董虎當成擁兵自立的大漢朝將領。

  兩者看似沒什麼不同,都是大漢朝需要打壓的存在,但兩者的性質是不同的。

  朝廷將董虎當成河湟羌王打壓,這種打壓是持久性的,不僅大漢朝,日後的任何王朝都是一樣的,會持續千年,直至雙方融合為一體,只要河湟羌表現順從或服從朝廷,董虎就算在河湟谷地擁兵百萬,朝廷也不會太過理會的。

  可若將董虎當做是大漢朝的擁兵自立漢將,那就是必須弄死的存在,任何一個王朝都不允許這種自立為王的將領,這種矛盾是不可調和的。

  董虎身在雁門郡,在大漢朝的邊陲,話語裡雖說了些混帳話語,做的事情卻沒有太多反叛意圖,即便如此,朝廷還是將他當成了大漢朝自立為王的漢將,是必須要清除掉的毒瘤,那麼黑山軍呢?在太行山沿線劫掠的黑山軍呢?

  黑山軍的頭領張牛角戰死後,義子褚燕改名張燕,領著十數萬黑山軍繼續劫掠太行山沿線郡縣,正值涼州羌人造反之時,或許朝廷想要穩固後方,招降了黑山軍,張燕加封平難中郎將,手下大小將領各有加封。

  若是與大漢朝將領一樣,打仗結束後兵卒全部遣散,只要能讓黑山軍十數萬兵卒全部遣散,就算給了張燕再大的官職都是可以的,關鍵是黑山軍並未就此散去,也就是說,大漢朝承認了黑山軍是事實存在的諸侯王。

  或許朝廷想要穩固後方,暫時給黑山軍些官職,認可了黑山軍的存在,是緩兵之計,想著幹掉了羌人後,回頭再收拾太行山黑山軍,可這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漢朝的國力真的不行了,已經沒辦法同時打贏兩場較大戰爭,而且認可了黑山軍的存在,也鼓勵了更多「殺人放火金腰帶」的混蛋們,刺激更多人積極造反,藉此成為一方諸侯。

  黑山軍的性質與董虎的董部義從是不同的,「義從」是大漢朝的僱傭兵,是漢人之外的胡、蠻族眾,羌王、匈奴單于、鮮卑大汗本身就是被大漢朝承認的存在,本身就是大漢朝承認的諸侯王。

  大漢朝承認了黑山軍的存在,無論是被迫還是其他原因,承認了,也就拉開了各個諸侯爭霸的開始,當董虎看到這個消息時,久久沒有開口一句……

  董卓沒有說錯,當在六月時,在董部義從五千騎幫著華雄、董耀三人奪回強陰城後,董重、董小乙、董厚、劉棄等人領五千騎轉而向西殺入雲中郡,與此同時,董虎親領四萬大軍自定襄郡桐過塞沿河北上,僅一日奪下黃河南北兩岸的沙南、箕陵兩塞。

  河套三郡各塞城與河湟谷地內塞城差不多,在地圖上看似與中原城池差不多,實際上這些塞城都很小,條件好些的是石頭壘造的石城,大多數都是很小的土城,與警戒的烽火台差不多,塞內兵卒大多僅有三五百人,這樣的小城是很難抵擋四萬步卒強攻的,更何況六七月時,正是牧民放牧的時候,再加上熹平六年後,河套三郡大量難民南逃,各城根本沒有足夠的人丁防守。

  董虎在準備進入河套三郡時,就考慮到了攻堅,必要是「侵略如火」的攻勢,只有如此,才能嚇住所有人,才能避免他人虎視眈眈,所以他又拿出了攻城重器投石機。

  在三四十架投石機攻城下,很少有一座土堆塞城能夠撐得住他的攻擊,僅數百人的城塞,在四五萬大軍圍城下,要麼投降要麼全部死了個精光,連逃跑都不能。

  董虎很大膽,也很堅決,僅十餘日,在四五萬人強攻下,雲中郡三百里內,十一座塞城全部豎起了「漢」字大旗,也正如他的自信,美稷單于庭聚集的萬騎,自始至終都沒敢踏入河套三郡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