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局外之局,不敗之地!

  時間飛快流逝,轉眼間便已經到了三日之後,正是雙方約定死戰的日子。

  天都沒亮,靖王蕭景琰便已經醒轉,披上錦袍,在校場裡練了一套槍法之後,蕭景琰又在營帳當中來回巡視。

  「參見靖王!」

  長林軍紀律森嚴,所過之處,長林軍的士兵們紛紛對著靖王蕭景琰肅然行禮。

  「如果小殊還活著那就太好了」

  蕭景琰面沉如水,對著營中長林軍士兵們微微點了點頭,心裡卻陡然想起了記憶里的那一個人

  那時候,梁帝年到中年,堪稱老驥伏櫪,還是個勵精圖治的英武皇帝,靖王與林殊都正值少年之時,也是雄姿英發,與赤焰軍老帥林非一起率領赤焰軍橫掃南北,打敗了不知道多少覬覦梁國江山的的敵人。

  可惜,後來赤焰軍功高震主,讓生性多疑的梁帝感覺到了威脅,在背後下黑手,於梅嶺葬送了七萬赤焰軍將士!

  梅嶺之後,再無赤焰!

  取而代之的便是長林軍崛起,替代了赤焰軍的位置,十幾年一晃就過去了,也沒有人再提起這一樁赤焰舊事,唯獨蕭景琰,心裡始終存在一個疙瘩。

  這或許就是重情義之人的最大軟肋吧。

  蕭景琰靜靜的在月色下發呆,不知不覺就到了三更時分。

  今日大戰,三更時分軍中火頭軍就開始埋鍋造飯了。

  裊裊的炊煙升起,長林軍中開始熱鬧起來。

  一個長林軍都尉,見到了靖王蕭景琰,疾步走上前來,欲言又止,最後還是說出口:「末將杜方義,齊州人士,今日參見靖王殿下,實在有一個不情之請,不是是否當講」

  靖王蕭景琰點了點頭,爽快地說道:「杜方義,本王知道你的名字,上次砍了十幾顆北燕蠻子人頭,這一次是長林敢死營先鋒軍。你儘管說,只要不違背軍規軍紀,本王無不答允。」

  蕭景琰雖然治軍嚴苛,但是愛兵如子,對長林軍兵將確實沒的說,所以廣得軍心。

  驍騎尉杜方義單膝跪倒,從懷裡掏出來一捲紙帛,遞了過來,鏘然道:「今日之戰,十死之局!末將若是為長林軍戰死,懇請靖王殿下,能把這一封書信,交給末將家中」

  蕭景琰微微一愣,接過了杜方義的書信,順手將杜方義扶了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長林男兒,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你又何必說這樣喪氣的話!?這份書信本王暫先替你保管了,這一戰正面若是不能分出勝負,到時候就看你們敢死軍的了,大勝之後,本王定與你痛飲於雲州城頭!」

  「末將,敢不從命!」

  杜方義心裡一熱,砰地跪倒

  嗚嗚嗚~~~

  轟轟轟~~~

  蒼涼而肅殺號角聲、擂天震響的戰鼓聲,在萬馬平原之上,轟然響起。

  一隊隊鐵甲錚錚的士兵從長林軍的的軍營里緩緩開出,在曠野空地上排列起了齊整的隊列

  黑雲蓋頂,黃沙漫捲,墨黑的長林軍旗迎風飄揚!

  長林軍中,步卒持堅厚的盾牌,擋在最前面,後邊跟著弓箭手,箭已搭在了弦上,兩邊長林軍的精騎兵,則是呈現扇形散開,席捲蒼茫大地

  數十萬士兵的刀槍劍戟,好似茂盛的刀山一般肅殺林立!

  而中軍本陣,在長林軍精銳士兵的護衛下,長林王頭戴紫金盔,著一身猛虎吞天金甲,與一身亮銀連環鎧的蕭景琰並騎立於中軍帥旗之下。

  長林雙龍迎風肅立,遙望曠野上浩瀚如海的鳳舞軍,俱都熱血激盪,仿佛有一團火在兩人的心窩裡燃燒。

  蕭景琰虎目掃過戰場,仔細觀察著對面鳳舞軍的兵陣,半響後,方才沉聲道:「鳳舞軍兵力不過十萬,已經全部在萬馬平原上了!」

  蕭景琰與長林王兩人對視一眼,俱都能看出對方眼睛裡的喜悅!

  鳳舞軍兵力,來的越多越好啊!

  來的越多,後方便越是空虛!

  如此一來,尚未開戰,長林軍在戰場之外,還留有一記後手,完全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今日當與兄立此不世奇功!」

  長林王不由熱情澎湃、豪情滿懷,策馬揚鞭,遙指對面鳳舞軍同樣雄偉的兵陣,朗聲喝道:「長林男兒,天下無敵,擊敗眼前強大的敵人吧,今夜,本王將與諸位,痛飲於雲州之內!」

  「長林男兒,天下無敵!」

  「長林男兒,天下無敵!」

  萬馬平原之上,長林軍士兵開始跺足狂吼,整個地面煙塵滾滾,仿佛山河崩裂。

  對面鳳舞軍的帥旗之下,劉昊頭戴紫金龍盔,身披七海蛟龍甲,背罩霸皇披風,背後七柄赤金龍槍,閃耀璀璨星輝。邊上陳慶、梅長蘇、郭佳等文臣武將,也是赫然在列。

  「有長林軍魂加持,這長林軍果然不同凡響。」

  劉昊雙眸之中,金紫熾芒一閃!

  遇到鳳舞軍還能維持住士氣的,已經能稱得上是精銳悍卒了,長林軍當之無是梁國王牌雄師!

  難怪琅琊榜裡面只要長林軍一出場,只要不是被偷襲,基本都是正面橫掃敵人。

  這就是百戰百勝蓄養起來的銳氣。

  邊上的梅長蘇也是恍然,他目力很好,相隔老遠,已經看到了陣前驅馬鼓動士氣的蕭景琰。

  十幾年過去了,蕭景琰已經是步入中年,比起當年的英武銳氣,更多了一份沉穩老練。但是目光依舊沉靜,還是當年的蕭景琰。

  此時,對面長林軍已經動了,劉昊也下令道:「今日之戰,慶之你來指揮。」

  陳慶抱拳道:「臣,定不負陛下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