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文丑作死

  顏良之前率軍的竄逃自然不可能是毫無目的的。若是單純竄逃,明知道己方鐵騎的速度肯定不敵公孫瓚,停下來多整頓一下兵馬、休息一番豈不是更好。顏良竄逃的方向正是文丑所在的方向,他們都清楚,唯有聯合才能有與公孫瓚一戰之力,否則只會被公孫瓚各個擊破。

  隨著公孫瓚的大軍不斷屠戮著顏良的大軍,文丑也在率軍不斷地接近著。看著顏良深陷敵軍之中,身上滿是傷痕和鮮血的樣子,與之親如兄弟的文丑幾乎是目眥欲裂,瘋狂的率軍狂奔著。

  公孫瓚看著衝鋒而來的文丑,冷笑不已:「來的正好,這次就將你們兩兄弟一併收拾了。」

  隨後並沒有令大軍停止屠戮,只是從中調出了一萬鐵騎,重新組成陣勢準備迎敵,剩下的大軍繼續不斷地屠戮著。而顏良也看到了文丑的援軍,一邊奮力廝殺一邊大喝道:「援軍來了,援軍來了!」

  在這種時候,什麼話都不如一句「援軍來了」來的有用。此言一出,不斷被屠戮的顏良大軍望著遠處奔騰而來的援軍,瞬間再次振奮了士氣,激起了對於活命的渴望。絕處中看到希望的他們爆發出了驚人了力量,一瞬間直接遏制住了局面,與公孫瓚打的有來有回平分秋色。但很快,公孫瓚的大軍靠著自身的強大和彼此的默契配合,再度將前者狠狠的壓入了下風。

  顏良獨自在前方奮力廝殺著,心中充滿了震撼。他的前方已經不知倒下了多少敵人,粗粗算來起碼三百有餘,自己現在如此瘋狂的狀態,若是一般的大軍此時不說崩潰,但至少會畏手畏腳、不敢上前吧。可公孫瓚的大軍就仿佛沒有看到他恐怖的樣子、不懼生死一般,絲毫沒有避退,不斷地配合著向自己發動進攻,每次都是三五個人同時從各方面出手,令他身上不斷增添著傷痕,

  公孫瓚軍士卒鐵的意志令天不怕地不怕的顏良都深感震撼,不過也正是因此,他愈發的狂暴了。身上的傷痕每多增添一道,他的氣勢就增加一分,如今的他氣勢已經逼近了一流巔峰武將的極限,隱隱快要醞釀出一種更加恐怖的氣息。

  「大哥莫慌,小弟來也!」

  文丑策馬如飛,很快趕到了附近,朗聲大喝道。

  而一旁,公孫瓚的一萬鐵騎早已陣列完畢,隨時準備迎擊。

  「踏營!」公孫瓚依然是這平淡的兩個字。

  這是公孫瓚最喜歡的一個詞。踏營本是指偷營、偷襲的意思,但公孫瓚卻不這麼理解。馬踏聯營、一往無前、目之所向、無不披靡,這就是公孫瓚所謂的踏營。

  萬馬奔騰,兩軍相撞。這次公孫瓚面對的可不是經歷過一場惡戰損失小半而且狀態不佳的顏良,而是養精蓄銳多時、陣列整齊的文丑。

  「全軍突擊!」文丑手持長槍狠狠刺出,隨後大喝道。

  若說顏良的領軍風格是一往無前,猶如一把大刀一般睥睨天下,那麼文丑的領軍風格就是鋒利陰冷,猶如一根長槍一般,化作毒蛇隨時可能咬向你的破綻。

  文丑並沒有選擇與公孫瓚硬碰硬,因為雙方確實存在著差距。儘管他率領著兩萬鐵騎而公孫瓚只有一萬,但文丑依然勝率不大。騎兵與騎兵之間的差距遠比步兵與步兵之間的差距大,就如之前顏良與公孫瓚之間的互沖一般,直接就是一面倒,除了顏良這個槍尖依然堅挺,其他的士卒都被公孫瓚直接沖的連連敗退。

  顏良文丑兩兄弟性格不同,顏良莽撞,文丑卻又太過謹慎,同死在關羽手中,顏良是因為自大沒留意,文丑是因為心生怯意想要避其鋒芒。兩個頂尖猛將都因為性格上的缺陷,就這麼被關二爺立威刷戰績了。要知道顏良可是曾二十合敗徐晃,文丑更是和剛出山的趙雲五十合不分勝負還射退張遼。

  文丑率軍避開公孫瓚軍的鋒芒,向著公孫瓚軍的左方側翼發起了進攻。他很清楚他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兵力多,硬對硬不一定能剛得過對方,而互爆雖然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卻可以將戰損拉近,只要低於一比二,他就是賺的。

  公孫瓚一眼就看出了對方的心思,心中冷笑一聲,並沒有如文丑所願互爆,而是率軍向著右側發起進攻,欲將文丑的騎兵從中間攔腰斬斷,令其首尾不能相顧。

  文丑見狀大駭,無奈之下想要以牙還牙、見招拆招,也率軍向右衝鋒,與公孫瓚所為一般截斷其大軍。

  但招數相同,用的人不同,結果卻相差逕庭。公孫瓚的騎兵都是飽經廝殺、經驗豐富而且意志如鐵,深諳衝鋒之時連貫性的重要,再加上馬術超群,士卒相互之間間隙極小,而且配合默契十足。文丑的大軍想要將其攔腰截斷,卻始終無法得手。儘管在文丑本身的勇武之下,勉強突入了大半,有些苗頭,但很快公孫瓚後方的大軍一個輕巧的左擺甩尾,將其心血付之一炬。

  而另一邊的公孫瓚卻憑藉著士卒的精銳勇武和配合默契,輕易地將文丑所率領的先鋒和主力截斷,化為一個不斷旋轉的圓形將文丑所率的數千先鋒包在其中動彈不得。而文丑軍剩下的萬餘主力卻是在無人指揮的情況之下在外圍進退不得。

  公孫瓚指揮騎兵的能力確是天下無雙,隨機應變的一系列行動如行雲流水一般,迅速將兵力占優、戰力相差仿佛的文丑軍逼入了險境。

  「可惡!」一時畏懼、弄巧成拙文丑心中憤怒的低喝道。早知如此他還不如直接正面對沖,那樣就是敗了也是惜敗,公孫瓚不過一萬大軍就是勝了也得不了太大便宜。可他偏偏卻想用這種小手段減少損失乃至取勝,結果被公孫瓚一個反手逼得進退不得。

  但局勢已經如此,想要吃後悔藥已經來不及了。文丑徹底放下了心中的算計,他是看明白了,論起騎兵作戰能力,十個他加起來也不是公孫瓚的對手。拼戰術完全是自找苦吃,唯有硬拼才能有勝利的可能。

  想清楚了這一點的文丑立刻毫不猶豫的不管不顧直接率軍直接向著公孫瓚包圍圈外的主力方向突圍。

  然而騎兵作戰在公孫瓚手中已然成了一種藝術,見到文丑的突圍,公孫瓚直接將擋在其面前的騎兵向兩側撤出,同時以文丑後方的騎兵為箭頭,一邊不斷將騎兵向其後方聚攏,一邊率軍向著文丑衝鋒而去,局面一下子由公孫瓚對於文丑前軍的包圍變成了銜尾追殺。這一切變動在轉瞬之間極為流暢的成型了,公孫瓚對於麾下騎兵的掌控力可見一斑,說一句揮若臂使都不為過。

  看著在自己身後衝鋒而來的公孫瓚,文丑只覺得心中一片冰涼。此時雙方之間可是毫無距離可言,公孫瓚已經追殺到了他的後方,他根本沒有機會沒有時間調動大軍回頭迎擊。這種情況下他掉頭回軍的話,整支大軍的陣勢就會亂作一團,騎兵可不像步兵那樣說掉頭就掉頭,馬可遠不如人聽話。若是陣勢一亂,面對以錐形陣向著自己發起衝鋒的公孫瓚大軍,他就會淪為氈板上的肉,任其宰割。

  可若是不回頭,一路被銜尾追殺,對方的行軍速度還遠勝於自己,這不是等死嗎?文丑再度陷入了兩難的抉擇。

  而另一旁指揮大軍與顏良軍對戰的田豫看到文丑這邊的情形,嘴角微勾。真以為公孫瓚的白馬將軍是吹出來的嗎?只要在速度上占據了優勢,就可立於不敗之地,公孫瓚可是最會利用騎兵速度優勢的人。他平時驕傲不願意取巧也就罷了,你主動挑釁於他,和他玩這種小手段,真是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