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這麼大膽公開稱帝,還指責劉協為偽帝,這麼大膽的事情都做了出來,諸侯們想不做點回應都不行。
作為大漢皇帝的劉協不能容忍袁術這個逆賊這樣的舉動,向天下發布了討伐袁術的詔令。劉協召見了曹操,言辭犀利地要求曹操必須解決袁術。
劉協雖然被曹操控制,但是他還是有作為天子的權威,現在能威脅劉協天子正統地位的也只有劉玉一人。要是劉玉稱帝,劉協真的沒什麼辦法。就算劉玉稱帝,劉協退位,那也還是大漢天下,可是袁術這是稱帝建國,準備改朝換代了。若是被袁術繼續作大,劉協可能成為亡國之君。
曹操手中最大的牌就是天子劉協,被袁術這麼一攪弄,局勢變得混亂起來。曹操原本還擔心劉玉得到漢中之後會稱帝,害怕失去了最大的牌。沒想到劉玉還沒稱帝,袁術這廝先跳了出來。
曹操必須剿滅袁術,他立即向天下發布了針對袁術這種大逆不道行為的譴責,號召漢室忠臣共同興兵,剷除這個禍亂天下的袁術。
其實曹操最擔心不是袁術,而是劉玉。一直以來曹操都避免和劉玉發生戰爭,而主要原因就是劉玉手中強悍的實力。如果劉玉在這個時候稱帝的話,曹操也沒辦法制止他,天下局勢如何走向,他也沒辦法估計。
曹操現在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劉玉稱不稱帝不是他能左右的。曹操心中還是希望劉玉能為大漢的局勢多著想一下,不要在這個混亂時候來作出讓曹操為難的事情來。
除了曹操,率先回應的是徐州刺史劉備劉玄德。
劉備就任徐州刺史後,在陳家和糜家的幫助下,得到了巨大的發現,實際控制的也有幾萬兵馬。有了足夠的實力,劉備的腰膀子也硬了起來。對於袁術這種逆賊,身為中山靖王之後、漢室宗親、徐州刺史劉備怎麼可能不管。
劉備譴責了袁術,並率先派出軍隊討伐袁術,成為討伐袁術的第一人。
與袁術有仇的劉表也不甘示弱,派出水軍,不斷威脅袁術在南陽的統治。
袁術稱帝對劉璋沒什麼影響,但說到底他也是漢室宗親,只是語氣強硬的發表一下譴責,其他的就沒他什麼事情了。
袁術早就料到這幫人會這樣做,他信心十足的開始了布置,派出紀靈應戰劉備,陳勛對付劉表,最後自己備齊十萬兵馬,詐稱五十萬,突擊許昌。
袁術覺得自己的計劃天衣無縫,又有傳國玉璽在手,天命所歸,只要自己御駕一到,地方官員和百姓肯定是俯首帖耳,跪拜迎接自己。
可是江東的小霸王孫策公開譴責袁術,斬殺袁術派來的官員,宣布自己脫離袁術的統治。
孫策可不是口頭上說說,他可是個行動派,直接派出大軍渡過長江,攻打廬江。袁術麾下廬江太守劉勛不敵孫策,直接投降孫策。孫策屯兵廬江,派出使者與曹操劉備聯繫,準備要和他們聯手滅掉袁術。而劉表那邊,孫策就沒有去聯繫了。劉表和孫策可是有殺父之仇的,孫策可是一直都記恨著,想要他和劉表聯手是不可能的。
曹操大喜過望,上表劉協,任命孫策為揚州刺史,並繼承其父孫堅的爵位。同時曹操以天子劉協的名義,向劉備、劉表和孫策發出了共同攻打袁術,剷除大漢反賊的詔書,並公布天下。
袁術的領地一下被壓縮到江淮,四面都遭到了敵人的進攻,紀靈的大軍與劉備對峙,陳勛又和劉表在南陽周旋,孫策背後捅一刀,而曹操又是其中最強大的一個,已經磨刀霍霍地殺來。
而北方的袁紹已經宣布和袁術脫離關係,不敢和他這個反賊有什麼干係。一開始袁術是無所謂的,他和袁紹本來就不對付。
現在袁術不高興了,看著這個形勢,自己好像被孤立了,這有點不對啊,之前不是計劃著登高一呼,天下雲從,一鼓作氣,統一天下的麼。怎麼就變成了眾人群毆他一個人了。
面對這樣不利的情況,袁術也是沒有多大憂慮,沉著冷靜應對著各路諸侯的進攻。
袁術不懂得如何治理國家和統治軍隊,他的手下將領要麼是盜賊出身,要麼就是之前的黃巾將領,除了紀靈算一個難得的武將,其他的都是些能力不強的,相對於其他諸侯的將領,就有點上不了台面。
這就導致了袁術軍在與思路諸侯的斗將單挑當中經常吃虧,被當場斬殺的將領實在太多了些。其中殺得最多最狠,要屬孫策,可見孫策當年在袁術這裡受了多少窩囊氣,現在公報私仇了。
楊弘和閻象還有袁渙急忙向袁術建議,以後不能和諸侯們斗將單挑,長此下去,袁術的軍隊就沒有將領可用了。
袁術難得一見的聽從了他們建議,吩咐部下不可和敵軍斗將,一有戰事,不用講什麼戰場規矩,直接大軍撲過去。
袁術算是開了日後戰爭不鬥將的先河了。
可是諸侯的士兵也是很強悍的,就算一個換一個,袁術這邊也吃虧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袁術把領地內上至六十歲下到十三歲的男子全部編入軍隊,意圖利用人海戰術淹沒諸侯的軍隊。
除了劉備這個講仁義的諸侯,其他人根本就不在乎對面是百姓還是軍隊,只要拿起兵器對著他們,那就是敵人,該殺的還是要殺。
不過由於袁術的部隊數量大增,諸侯們進攻起來十分吃力,甚至發生了劉備的部隊被紀靈趁機偷襲了,吃了大虧。而曹操卻被一直阻擋在了汝南。
劉表不用說了,一直在長江邊遊蕩,討伐袁術的諸侯里就屬他不爭氣。
孫策距離壽春最近,但卻遭到了袁術御駕親征,十萬人黑壓壓地對著孫策涌了過去,孫策無奈之下,被迫退守廬江。
暫時擊退了諸侯的討伐,袁術又開始自大了起來,在他這個天子面前,任何人都是土雞瓦狗。
袁術又回到了壽春,繼續享受作為皇帝應該有的生活。
在袁術認為高枕無憂的時候,一場危急已經來臨了。